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乙二醇甲基辛基醚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环戊二烯甲基化反应顺利进行。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高沸点溶剂乙二醇甲基辛基醚,将此溶剂进行功能性应用实验;制备钠砂,对环戊二烯钠盐具有络合作用,与制成的甲基环戊二烯容易分离等都取得较好效果。同时,介绍乙二醇甲基辛基醚的制备方法,总收率达66.2%。  相似文献   

2.
在环戊二烯与甲醇催化甲基化制备甲基环戊二烯反应中,对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考察,初步探索催化剂酸碱中心强度对反应的影响,并由此筛选出对甲基环戊二烯合成有利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对环戊二烯和甲醇催化甲基化制备甲基环戊二烯的催化剂进行反应性能考察,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50℃,物料配比CPD:甲醇为1:2.5,气相空速1200h^-1,此时,环戊二烯的转化率为60.6%,甲基环戊二烯的选择性为79.2%。  相似文献   

4.
用碳酸二甲酯和环戊二烯制备甲基环戊二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碳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在二乙二醇二甲醚溶剂中,进行环戊二烯催化甲基化的研究。通过实验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配比、催化剂量及碘化钾试剂对甲基环戊二烯产率的影响,确定反应最佳条件,甲基环戊二烯产率达85.8%。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新的化合物--三苯基环戊二烯的合成方法,三苯基环戊二烯的合成由二苯乙酮和丙酮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此化合物与ZrCl4或TiCl4反应得到2种新的金属茂催化剂[Ph3C5H3]2ZrCl2或[Ph3C5H3]TiCl2。这2种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空间构型及催化烯烃聚合物性能。三苯基环戊二烯的结构经IR、^HNMR谱及元素分析所证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了改进的合成方法,通过实验得出合成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铈的反应条件,制备出环戊二烯基三氯化铈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采用液相热分解法由双环戊二烯(DCPD)制备环戊二烯(CPD)的实验条件.该法操作简单,环戊二烯纯度达95%,收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8.
含环戊二烯基的丙烯酸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AA)和环戊二烯(CPD)为起始原料,首先合成了丙烯酰氯(AC)和环戊二烯基乙醇(CPDE)两种中间体,通过酰氯与醇或活泼氢化合物之间典型的消除反应,合成了丙烯酸环戊二烯基乙酯(CEA)和环戊二烯-丙烯酸加合物(CPD-AA),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用五苯基环戊二烯为原料, 与K、Na 和n - BuLi 反应生成五苯基环戊二烯基碱金属盐, 再分别与二氯化钴反应, 合成双♂五苯基环戊二烯基′钴, 产率50 % 。另外用高活性的金属钴与五苯基环戊二烯反应, 得到了标题化合物。并且用原子吸收、红外、紫外、质谱和元素分析作了鉴定。  相似文献   

10.
用五苯基环戊二烯为原料,与K,Na n-BuLi反应生成五苯基环戊二烯基碱金属盐,再分别与二氯化钴反应,合成双「五苯基环戊二类基」钴,产率50%。另外用高活性的金属钴与五苯基环戊二烯反应,得到了标题化合物。并且用原子 吸收红外,紫外,质谱和元素分析作了鉴定。  相似文献   

11.
酸性离子液体中环己烯催化氧化合成己二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无任何有机溶剂和卤素的条件下,以H2O2为氧化剂,Na2WO4.2H2O为催化剂,研究了不同离子液体中环己烯直接氧化合成己二酸的反应。在酸性离子液体1-甲基-3-(4-磺酸基丁基)咪唑对甲苯磺酸盐([(CH2)4SO3HMIm]TSO)中,其物质的量为7.5 mmol时,环己烯转化率为100%,己二酸选择性为96.7%,分离收率达92.3%。这一结果和目前研究相当或更好,且反应结束产物通过简单方式分离后,离子液体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在氯化锌存在下异丙醇与浓盐酸合成氯代异丙烷的的反应,给出最佳工艺条件,异丙醇:盐酸:氯化锌为1:1.5:2(摩尔比),氯代异丙烷的产率可达83%。  相似文献   

13.
用鸡毛制取N—酰基表面活性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导利用鸡毛为原料,经酸性水解提取混合氨基酸,与脂肪酰氯缩合制备N—酰基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路线及实验条件。并通过产品的溶解性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该产品的通式为:CH_3(CH_2)_(16)CONHCH(R)C00Na和CH_3(CH_2)_(16)CON HCH(R)CONHCH(R’)COONa。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固体有机废物厌氧发酵产生的气体有CH4、CO2、H2S、NH3、H2及多种微量气体。通过分析,三峡库区城镇每年产生垃圾约394万t,人畜禽粪尿每年约为380万吨,整个三峡库区每年填埋垃圾平均产生的甲烷气的量为2.9亿kg,人畜禽粪尿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量为2.3亿kg,甲烷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仅次于二氧化碳,其他气体除了对产生区域有较大影响外,由于量小(二氧化碳除外),对整个大气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CH2分子单重态和三重态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分别在6-311++G^++和aug-cc—pVTZ基组水平上,对亚甲基自由基CH2分子单重态和三重态可能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 CH2分子单重态和三重态只有HCH角形C2v稳定结构,分子基态电子状态为^3B1。  相似文献   

16.
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基本原理,构造了由H(2Sg)和C(2Pg)生成CH4( X1A1)的多个可能通道,并指出根据中间物质的分子态即可判断反应通道的存在与否。  相似文献   

17.
煤层气的分馏效应是指运移过程中气体组份和同位素值发生变化的现象.分馏机理的探讨对煤层气的运移聚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吸附势理论为指导,以等温吸附实验数据为依据,对甲烷碳同位素和多组分气体分馏机理进行了探讨.确定了4种分馏机理的存在:(1)解吸-扩散-运移不仅造成甲烷碳同位素分馏,而且造成多组分气体分馏.13CH4因其吸附势普遍高于12CH4而具有优先吸附、滞后解吸的特征,12CH4更容易发生运移分馏.二氧化碳与甲烷相比,具有优先吸附、滞后解吸的特征,特别是在高压下,甲烷具有强的分馏效应;(2)发生在地下水径流带的溶解作用使得13CH4被优先溶解并被运移至滞留区聚集,12CH4保留在原地;(3)浅部次生生物气的产生造成甲烷碳同位素变轻的假象;(4)高温裂解气的生成造成甲烷碳同位素变重的假象.4种分馏效应都引起浅部甲烷碳同位素变轻,深部变重,这已为众多的实例所证实.  相似文献   

18.
二元气体等温吸附-解吸中气分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进行了CH4—CO2和CH4-N2二元混合气体的等温解吸实验,分析了二元气体在解吸过程中各组分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CH4-N2二元气体的解吸过程中,吸附相中CH4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增加,N2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减少.在CO2-CH4二元气体的解吸过程中,吸附相中CO2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增加,CH4组分的相对浓度逐渐减少.实验结果还证实了CO2在与CH4的竞争吸附中占据优势,而N2在与CH4的竞争吸附中处于劣势.注入CO2比注入N2可以更有效地置换或驱替煤层甲烷,提高煤层甲烷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 materials have been receiving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many optoelectronic fields. However, the optical bandgap of CH_3NH_3PbI_3 perovskite is still disputed. In order to comprehend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materials, we study the near-band-edge optical responses of the solution-processed CH_3NH_3PbI_3 perovskite crystals by photoconductivity an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at room temperature. All these spectra of the CH_3NH_3PbI_3 polycrystals show only one significant absorption edge at 1.58 eV. However, we observe an extra absorption edge at 1.47 eV in CH_3NH_3PbI_3 single crystal. We establish a simple kinetic model of charge annihilation processes to explain why the low-energy structure of the photoconductivity and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of CH_3NH_3PbI_3 polycrystals disappear, which provides another possibility for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ce in absorption edge.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is low-energy absorption edge of CH_3NH_3PbI_3 single crystal has,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seldom been reported o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perovskites.Therefore, the CH_3NH_3PbI_3 single crystal exhibits a relatively wide absorption which makes it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photoelectric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