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电控可变焦128×128元自适应液晶微透镜阵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已有的单圆孔电极液晶透镜的结构与设计方法,发展得到了新型的电控可变焦128×128元的液晶微透镜阵列。该面阵液晶微透镜使用ITO玻璃作为上下基板,其中上基板电极是将ITO膜通过光刻技术和盐酸腐蚀方法得到了128×128元圆孔阵列图案;而下电极基板就是ITO膜。上基板电极的圆孔阵列整齐的排列,每个圆孔的直径为50μm,圆孔之间的间隔为100μm。夹在上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的厚度为20μm。该面阵液晶微透镜的特性为:在0.2VRMS~5.0 VRMS电压范围下,该面阵液晶微透镜的焦距范围为50μm~400μm。进一步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面阵液晶微透镜的点扩展函数近似于理论数值,并且该面阵液晶微透镜的工作电压与焦距是成反比例关系,以及该面阵液晶微透镜具有与传统制作的面阵微透镜一样的多重像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2.
SCL-1型液晶的质谱法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晶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引起了化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普遍关注,到1987年就合成出了900万扭曲型液晶。现代液晶的应用一般都是由几种到20几种不同液晶的混合物,这样方能满足液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液晶的质谱研究及相关资料报道甚少1-5,对其混合物的研究剖析更少6-7。本文报道了用GC/MS(EI)、GC/MS(CI)、GC/FTIR多种技术对宽温型(SCL)液晶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并对其质谱裂解机理作了一定研究。这对我国今后液晶产业化进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液体透镜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辛企明 《光学仪器》2010,32(6):70-78
由于光电仪器日益小型化和轻量化,从而在系统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一些像非球面和自由曲面光学零件、折射—衍射混合光学零件等新型的光学零件。但是,随着镜头的变小,在很小的空间内已无法使用原有的机械方法实现对焦和变焦的功能。这就是研发小尺寸、可变焦距的液体透镜的目的。文中系统地介绍了通过调整电压或其他物理量的方法,改变介质的折射率(液晶透镜)或面型(液体透镜),从而可以改变其焦距的透镜。目前基于电湿润法原理的液体透镜已经商品化,并已经开始大量的用于手机的照相光学模组中,实现了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进行对焦。但由于液体透镜的研发仅仅是开始,还有很多的性能要改善、还有很多的关键课题等待去解决。  相似文献   

4.
液晶 (LC)和液晶高分子 (LCP)通常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现介于固相和液相之间的中间相的有机化合物。在这中间相 ,它既具有液体又具有晶体的特性 ;其颜色和透明度可随外界条件 (如温度 ,电场 ,磁场 ,吸附气体等 )变化而变化。LC和LCP这些不寻常的性质已经在液晶显示材料 (LCD)中得到了广泛的实际应用 ,是近十几年来高分子材料研究的热点。而热分析技术是通过测试材料随温度或时间而变化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来对其进行表征的一系列技术。由此可见热分析技术是进行LC ,LCP和LCD研究和质量控制必不可缺的基本手段之一 ,其…  相似文献   

5.
液晶添加剂的润滑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一种新型润滑添加剂-液晶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剂的有效性与液晶类型及其浓度有关,如添加剂HOB在(0.1~1)%的浓度范围内,随着添加剂浓度的增加,摩擦系数下降。对于面接触摩擦副,在比压为15MPa,速度为0.504m/s时,加有1%HOB液晶添加剂的润滑油与未加添加剂时相比较,其摩擦系数从0.108下降到0.013,而且磨损率也大为降低。这说明了液晶作为一种有效的减摩抗磨添加剂在工业应用中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电控聚合物分散液晶全息透镜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了纳米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电控全息开关透镜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选取经实验优化的聚合物分散液品配方EB8301:TEB300:RB:NPG:NVP=100:100:0.2:0.5:15并额外添加降低驱动电压的材料S-271,根据聚合物分散液晶材料的曝光特性及伞息透镜原理,设计球面波与平面波干涉伞息透镜记录光路,成功制作了电控全息开关透镜.该电控聚合物分散液晶全息开关透镜为平板式没计,对可见光基本无散射,驱动开火电压在60 V至80 V之间,在变焦成像系统,集成光学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王俊杰  付明磊  乐孜纯 《光学仪器》2014,36(3):239-242,252
高性能X射线聚焦光学元件是实现亚微米分辨率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系统(XRF)的关键器件。给出一种新型的微束XRF系统设计结构,介绍两种典型的X射线聚焦光学元件:X射线聚焦毛细管透镜和X射线组合折射透镜的结构与光学参数。数值计算比较了X射线聚焦毛细管透镜和X射线组合折射透镜的光学聚焦性能。分析结果体现了X射线聚焦组合透镜作为聚焦光学元件在焦斑大小、透过率、强度增益和检测范围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王奂思  戴博 《光学仪器》2018,40(5):41-44
为了提高成像品质,提出了一种新型液体透镜阵列镜头。先将油滴沉入弹性体底部形成具有可控焦距的单个液体平凸透镜,再通过唯一平台实验液体透镜阵列,制作液体透镜阵列。通过控制滴入硅胶基底的硅油液体体积大小,控制单个微透镜的折射面曲率和透镜焦距。通过位移平台,控制阵列中微透镜的排布和个数。透镜阵列制作方法简单且成本低,透镜抗挤压能力强,焦距可控,阵列规整,在制造过程中,可以控制镜头光圈和初始焦距,因此是一种实用性较高的透镜阵列。  相似文献   

9.
向列相液晶是具有分子取向有序的一种典型结构,其分子取向特性可由向矢表示。基于此给出了一维向列相液晶的流动方程,研究了具有不同Leslie系数的5CB和MBBA 2种向列相液晶在不同向矢角度的等效粘度,以及它们在平面滑块下的润滑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向矢角度的增加,向列相液晶的等效粘度增加,承载能力也增加,这表明向列相液晶的分子取向对其润滑性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微流体数字化技术搭建了聚合物微透镜阵列按需喷射制备实验系统。以UV固化胶为喷射材料,将其按需喷射到镀有疏水化薄膜的玻璃基片上,在界面张力和疏水化效应的作用下,形成平凸状的微液滴,再经紫外光固化后形成微透镜阵列。实验研究了系统参量对稳定微喷射与微透镜直径的影响,稳定微喷射出了黏度值为50×10-3 Pa·s的UV胶,制得了最小直径达25μm的微透镜,进而制备出了直径变异系数C·V达0.64%、焦距均匀性误差为1.7%的15×15微透镜阵列。微透镜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具有较好的表面形貌,采用白光干涉/轮廓仪(VSI模式)测得其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为247.99nm(扫描区域:29.4μm×39.3μm),扫描区域轮廓曲线平滑。通过微透镜阵列的成像实验,得到了微透镜阵列所成的清晰实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微流体数字化技术进行聚合物微透镜阵列的按需喷射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工艺参数稳定;制备的微透镜阵列几何与光学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1.
白俊霞  郝伟 《光学仪器》2008,30(3):83-87
介绍了液晶材料光折变效应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机理及特性,根据光折变液晶材料的发展,分别对掺杂染料的液晶、聚合物分散液晶、掺杂铁电材料液晶等几种液晶材料的光折变效应的各个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实际应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面积薄膜晶体管(TFT)液晶显示生产中的高世代光刻机(6代以上)照明系统改进,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梯形拼接照明视场方案。使用设置在微透镜阵列入瞳处的视场光阑阵列实现了梯形拼接照明视场,同时简化了系统设计。相较于以尼康平板液晶显示器(FPD)光刻机为代表的现有梯形拼接视场方案,提出的设计方案能减少投影物镜的热负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照明系统的光能透过率。通过Lighttools建模分析,说明该设计方案能够实现梯形照明视场并且积分均匀性在1%以内,达到了设计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A ferroelectric liquid crystal polarization rotator (FLCPR)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olarization measurement due to its fast and stable modulation...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昆虫显微成像,设计了一款可附着在手机镜头上的基于液滴透镜的手持式显微成像系统。利用Inventor机械设计软件设计一个小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照明模块、成像模块、电源模块和升降对焦系统组成。分析了成像模块中不同面形液滴透镜的成像性能,并对该装置进行了全面的测试评估。研究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快捷地对昆虫进行显微成像,并可应用于虫媒传染病的防治与监测中。  相似文献   

15.
在层状液晶中原位合成出粒径约为10nm PbS纳米微粒,用高速环.块磨损试验机考察了PbS纳米微粒在层状液晶中的润滑性能,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摩擦化学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bS纳米微粒能提高TritonX-100/C13H21OH/H2O体系层状液晶的润滑性能,其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表面生成了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16.
基于Intel180C196KC的物料称重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一种基80C196KC单片机的物料称重控制器,硬件着重介绍了基本构成,软件着重介绍了液晶编程与物料称量流程图,并给出本控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吴红 《电子机械工程》2007,23(2):18-21,34
论述了轻型液晶显示器的加固设计目标、设计思路,在液晶显示器热设计、隔振缓冲设计、电磁兼容设计、“三防”设计等方面作了大量相关的设计计算及分析.设计过程中使用三维仿真和模拟,预先估算出整个设备比较精确的重量;利用动态有限元分析软件校核各部位刚强度,另外又通过大量工程经验对加固液晶显示器的材料、工艺性及镀涂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液晶显示控制器SED1335的局限提出一种新的仪器用液晶控制器芯片的设计.该显示控制器内置双显示缓冲设计,显示缓冲采用双层映射,显著提高了显示数据的更新率,增加了显示数据的更新量.新型液晶控制器芯片逻辑用VHDL语言设计,编译形成IP核后,配置下载到低功耗FPGA芯片XC3S400中.这种液晶控制器芯片应用在手持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显示模块中解决了液晶显示内容闪烁和波形更新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