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在概念模型中考虑接头对车身刚度的影响.利用扭转弹簧单元和刚性连接单元模拟车身的接头,扭转弹簧的向量方向和刚度值由求解详细接头模型的刚度方程得到,计算了不同接头对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考虑接头因素大大提高了概念设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以某国产轿车车身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运用Radioss求解器对该模型进行刚度分析,计算白车身扭转刚度及弯曲刚度,绘制车身扭转刚度曲线、弯曲刚度曲线并计算车身主要开口部分的变形量,分析比较刚度的分配情况,然后对车身结构件进行优化,使车身刚度有所提高,白车身质量减少8.2kg。  相似文献   

3.
轿车车身结构概念模型中接头的模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提出了"接头单元”的概念,以车身某一立柱上接头为例,计算了接头柔度,并研究了在车身结构概念模型中模拟接头的方法.此外,还分析了接头柔度对整车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车身结构概念设计是车身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车身的设计效率和精度,在概念设计阶段对车身进行结构分析至关重要,以某款轿车为原型,采用UG软件对车身结构进行了简化,建立了车身的简化几何模型,根据截面力学性质对车身梁截面进行了简化并计算了相关的力学参数,建立了接头的刚性方程并进行解耦得到接头分支的刚度值,采用弹簧单元和刚性单元模拟了接头单元,创建了车身有限元模型,计算了车身刚度和模态,将仿真结果与详细设计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车身接头刚度测量的必要性与测量原理,针对国内车身接头刚度实验测量装置还存在空白的现状,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多平台车身的接头刚度测量装置,并分析了该设计装置的主要特点。最后基于该装置对车身某接头刚度进行了实际测量,并将有限元分析数值与测量值做了对比,分析了实验值与仿真分析值出现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廖君 《现代零部件》2008,(10):82-82
汽车车身上T形接头与其他承载件共同形成了一个牢固的车身承载结构。接头部位对结构的系统影响较大,应当保持有足够的刚度,刚度不足,会导致局部区域出现大的变形,从而影响了车的正常使用。低的刚度必然伴随有低的固有频率,易发生结构共振和声响。接头刚度仿真分析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7.
影响轿车白车身扭转刚度的关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轿车白车身的扭转刚度作为车身重要的力学性能对整车各方面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以某型三厢轿车为例,在扭转刚度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理论,通过零件板厚对扭转刚度的灵敏度分析,得到了影响白车身扭转刚度的关键框架结构,并在此框架结构的指导下,对所研究车型制定了进一步提高其扭转刚度的措施.其中重点研究了4个重要车身零件对白车身扭转刚度的影响作用,并最终达到了在白车身增加尽量少质量的前提下明显提高其整体扭转刚度的目标.为新车型在设计阶段就能很好地控制白车身的扭转刚度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方法,也可以对已有车型扭转刚度的改进提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非承载式车身实际上也承担载荷,它对整车刚度的影响不可忽略.以某非承载式车身及车架为例,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试验确定有限元分析模型的边界条件与载荷,计算分析其在扭转及弯曲工况下的刚度,得到非承载式车身及车架对整车刚度的贡献率,研究表明,对于车身与车架多点连接时车身对整车扭转刚度有较大的贡献.对车架与整车的刚度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长安之星"微型客车白车身刚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设计开发了"长安之星"微型客车白车身的弯曲和扭转刚度试验系统,对白车身的弯曲和扭转刚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并进行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二者吻合得较好.研究结果为同类车型改型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车身刚度是衡量整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车身刚度试验是验证、评价车身静刚度的主要途径.本文以白车身的弯曲、扭转刚度试验为例,对试验系统和试验流程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系统组成、传感器标定方法、测量点的选择、加载方式、试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并对试验方法提出几点改进意见.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此试验方法较为合理,易于操作,能够准确地测量车身刚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车身结构的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和低阶模态进行研究;建立某轿车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其刚度、模态分析结果和该车身的受力特点,通过调整关键结构件的厚度参数以及修改主要接头的连接关系和截面形状,成功地使车身刚度和模态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车身静刚度分析对轿车NVH等性能的影响。还简单介绍了白车身扭转和弯曲静刚度的工作原理,并且结合某款车型的白车身静刚度的试验,对白车身静刚度的试验过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汽车车身结构的接头研究进展.提出对客车车身结构接头进行详细和定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5,(7):1080-1084
在汽车车身概念设计阶段,针对轻量化设计及优化白车身刚度问题,建立了某款纯电动铝合金汽车车身骨架基于真实接头的简化力学模型。运用灵敏度分析筛选出灵敏度较大部件,然后利用元模型的优化方法(hybrid and adaptive meta-modeling method,HAM)对灵敏度较大部件进行截面厚度优化,使优化目标车身质量得到了降低,同时改善了车身的模态和刚度,根据研究的数据制造了电动车车身。  相似文献   

15.
轿车白车身刚度对整车的噪声、耐久性和安全性等都至关重要。在以梁壳单元建立的白车身线框模型基础上,推导薄壁梁截面特性参数的计算方法,引入比例向量为截面形状变化参数和设计变量,通过对白车身刚度进行灵敏度分析,以质量为优化目标,弯曲和扭转刚度为约束,得出车身的优化方案,并进一步推导得出目标梁的截面形状优化结果。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概念设计阶段为设计者提供有效的设计参考,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白车身(Body in White,BIW)的扭转刚度是车身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对整车各方面的性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某SUV车型为研究对象,运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了BIW的有限元模型,并对BIW的扭转刚度进行了仿真分析;为了提高BIW的扭转刚度,利用OptiStruct软件分析了零件板厚对扭转刚度的灵敏度,得到了影响BIW扭转刚度的关键区域;基于灵敏度分析结果,从板厚、焊点两个方面对扭转刚度进行了优化;对比最终优化前后的结果,扭转刚度增加了16.6%,质量减少了3.9 kg。  相似文献   

17.
张怡  朱玉强 《机电工程技术》2010,39(7):73-75,109
车身骨架作为倒三轮运动型汽车主要的承载部件,受多种载荷作用,其强度刚度直接影响整车寿命,因此对车身骨架结构强度刚度的分析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以ZK1100RR倒三轮运动型汽车为例,选取两种典型工况对车身骨架结构进行强度刚度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车身扭转刚度和模态是白车身性能的重要指标,刚度和模态的高低决定了整车可靠耐久性能和NVH性能。对某改款车型进行模态分析,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拓扑优化找到了提升扭转刚度和模态的车身结构方案,解决整车耐久试验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汽车车身骨架结构由薄壁梁构成,因此将薄壁梁理论运用到车身正向开发设计中。改进文献中的车身刚度设计方法,推导了包括双力矩和翘曲函数等在内的薄壁结构的14个状态向量与15个截面属性之间的力学关系;建立了包含主断面属性的车身梁单元刚度分析模型和以车身接头为耦合点的整车刚度链力学模型。通过对比相同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以及文献中的刚度链计算结果,验证了提出的薄壁结构车身刚度计算方法的合理性。最后,以车身弯曲和扭转刚度为约束条件,以车身质量为目标函数,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了比对应文献更好的车身轻量化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刚度与模态分析的客车结构轻量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某半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的刚度与模态.在此基础上,重点以整车状态下的车架为研究对象,进行灵敏度分析,通过选择有效的设计变量,在满足刚度和模态性能的条件下,以整车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了尺寸优化.最后通过对后排五人座椅处结构的调整,优化了该局部的受力模式,进一步减少了该处的下沉量,得到了符合设计要求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