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来酸酐接枝SBS增容PVC/SBS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嵌段共聚物(SBS)用MSBS代表,以它为增容剂,研究了SBS对聚氯乙烯(PVC0的共混增韧改性。结果表明:MSBS能明显改善SBS与PVC的相容必 分散相SBS相区尺寸明显减小,分布更均匀,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内移,常温和低温下缺口冲击强度增大。当PVC/SBS/MSBS为75:25:4时,共混物的常温缺口冲击强度为58.3kJ/m^2,低温(-20℃)缺口冲击  相似文献   

2.
粉末生SBR对PVC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炼石  蔡彤Min 《塑料工业》1997,25(3):102-105,108
研究了粉末改性SBR对PVC的增韧作用,用TEM、SEM和DSC对粉末改性SBR与PVC共混物进行了分析,发现粉末改性SBR对PVC有显著的增韧效果。当粉末改性SBR用量由5份增加到10份,共混物的冲击强度由10-20kJ/m^2突然升高到85-100kJ/m^2。这种突变是由改性SBR在PVC基体中的相形态由分散相转变为网状结构,导致共混物由脆性断裂过渡到韧性断裂造成的。DSC分析显示改性SBR  相似文献   

3.
粉末改性SBR对PVC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粉末改性SBR对PVC的增韧作用。用TEM、SEM和DSC对粉末改性SBR与PVC共混物进行了分析。发现粉末改性SBR对PVC有显著的增韧效果。当粉末改性SBR用量由5份增加到10份,共混物的冲击强度由10~20kJ/m2突然升高到85~100kJ/m2。这种突变是由改性SBR在PVC基体中的相形态由分散相转变为网状结构,导致共混物由脆性断裂过渡到韧性断裂造成的。DSC分析显示改性SBR与PVC部分相容。  相似文献   

4.
用顺酐化EPDM增容的EPDM改性聚甲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顺酐化三元乙丙橡胶(MEPDM)为增容剂,研究了EPDM对聚甲醛(POM)的共混增韧生。结果表明,MEPDM能明显改善POM与EPDM的相容性,使共混物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少,分布更均匀,熔点和结晶度降低,缺口冲击强度提高。当POM/EPDM/MEPDM(质量比)为85/9/6时,共混物的缺口冲强度为10.2kJ/m^2。  相似文献   

5.
CPE增容PVC/EPDM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氯乙烯(PVC)为主体材料,新型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改性剂,氯化聚乙烯(CPE)为增容剂进行共混,来改善PVC的抗冲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VC和一定量的CPE、EPDM共混改性后,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PVC/CPE/EPDM在100/5/10(W/W)时,冲击强度上升值最大,可达43.7kJ/m^2,拉伸断裂强度提高近30%。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PP/HDPE/SBS三元高分子合金的制备及其组成,研究了加工工艺对材料软科学性能与流变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适宜的聚合物组成在同向啮向双螺杆共混造粒过程中,采用二阶共混、高剪切速率与低速加料的共混工艺,可研制出室温缺口冲击强度为54.1kJ/m^2、-25℃时缺口冲击强度为10.5kJ/m^2的高抗冲聚丙烯合金材料。由扫描电镜观察可见,HDPE的加入有利于SBS在PP/HDPE复合基体中更  相似文献   

7.
PS/LLDPE/SBS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承威  方征平 《塑料工业》1997,25(1):55-57,68
本文介绍机械共混法制备PS/LLDPE/SBS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组成、相容性、形态的力学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由研究表明,LLDPE在增容剂SBS存在下对PS树脂起增韧改性作用,当SBS的质量分类为5%(以PS+LLDPE100份(质量)为基准),PS/LLDPE为85/15(质量比)时,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最大,为4.5kJ/m^2,SBS在PS/LLDPE共混物中含量较少时,它主要分布在PS和LL  相似文献   

8.
恶唑啉官能化聚苯乙烯对PA66/PET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恶唑啉官能聚苯乙烯(RPS)对聚酰胺6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A66/PET)共混物力学性能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PS使该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相容性和了明显的提高,组成为PA66/PET/RPS(80:20:5)共混物缺口冲击强度达15.7kJ/m^2,相当于纯PA66的3倍。  相似文献   

9.
FPE,CaCO3非弹性体增韧PVC/CPE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钱翼清 《塑料工业》1998,26(1):93-96
介绍以PE固相接枝马来酸二丁酯(简称FPE)非弹性体增韧PVC/CPE体系。在PVC/CPE=100/5.5及100/10(质量比)体系中,加入5.5质量份FPE后,其缺口冲击强度由13.5kJ/m2、31.5kJ/m2提高到18.1kJ/m2、40.8kJ/m2;拉伸强度由49.4MPa、41.7MPa提高到52.9MPa、42.7MPa,表明FPE对PVC/CPE体系具有增韧增强双重作用。在PVC/CPE/FPE三元体系中,加入适量的CaCO3*也有增韧作用,添加5质量份时,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由18.1kJ/m2提高到24.1kJ/m2。通过流变性能的测试表明,FPE的加入能改善体系的流动性能。此外,还用SEM研究了体系的增韧机理,认为在PVC/CPE/FPE体系中,CPE属弹性体增韧类型,FPE属非弹性体增韧类型,两种机理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0.
粉末NBR对PVC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交联包覆法制备的粉末丁腈橡胶(PNBR) 与PVC 共混。研究了PNBR 的性质及用量对共混体冲击强度的影响。发现线型PNBR 对PVC 有显著的增韧作用,当其用量( 质量) 为10 份,共混体的Charpy 缺口冲击强度达71kJ/ m 2 。PNBR大分子的交联结构与包覆剂的存在会稍为降低共混体的冲击强度。共混体的脆韧转变发生在PNBR 用量( 质量) 为7 .5 ~10 份之间。共混体冲击断面形貌的SEM 分析表明其增韧机理为剪切屈服机理。  相似文献   

11.
徐鸣  李忠明 《塑料工业》1998,26(5):25-26
本文采用烯基双酚A醚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DBAE)作为高密度聚乙烯/聚碳酸酯(HDPE/PC)共混体系的增容剂,初步研究了LDPE-g-DBAE对HDPE/PC体系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共混物形态观察、耐热性能及力学性能测试,发现LDPE-g-DBAE对HDPE/PC体系有良好的增容效果;并发现了增容剂的最佳用量质量比大致为10%,提高增容剂的接枝率更有利于改善共混物的性能。65/35HDPE/PC共混物的HDT为92℃,拉伸强度302MPa,冲击强度298kJ/m2,分别比未加增容剂时的82℃,273MPa和155kJ/m2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橡胶改性PP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SSBR,BR,ESBR分别与PP的共混物中PP的结晶行为,认为SSBR,B和ESB有非均相成核能力,并在橡胶质量分娄秋10%时,其PP晶型含量(Kβ)分别为13.5%,11.7%,20.7%。Kβ的差异可以从橡胶与PP的相容性解释。还研究了PP/BP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与BR含量的关系,当BR含量为10%时,常温(25℃)缺口冲击强度最大,为7.8kJ/m^2。  相似文献   

13.
POM/LDPE共混改性新品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POM/LDPE/增容剂共混增容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容剂的加入,使POM/LDPE体系中LDPE分散均匀,POM球晶细化,物理力学性能得到改善,且增容剂的用量控制在5-7%为最佳。所研制的新品级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拉伸强度50-60MPa,缺口冲击强度≥12kJ/m^2,制作的小模数齿轮精度等级达7级,摩擦系数为0.20-0.30。  相似文献   

14.
CPE对PVC/SBR共混体系增容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微观冲击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增容的PVC/丁苯橡胶(SBR)共混物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CPE对PVC/SBR共混体系有良好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透明PVC/MBS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莹  郝海涓 《中国塑料》1998,12(3):47-51
本文对不同型号的PVC与MBS进行共混改性,通过冲击,应力-应变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PVC/MBS共混体系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MBS改性PVC既能有效地提高共混物的韧性,又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透光率。  相似文献   

16.
粉末改性NR对PVC的增韧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粒径小于09mm的粉末改性NR(PMNR)与PVC共混,研究共混体的力学性能及PMNR的性质对共混体冲击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MNR对PVC有显著的增韧效果,PMNR用量由25份增大到5份,共混体的Charpy式缺口冲击强度由51kJ·m-2提高到643kJ·m-2。用扫描电镜进行的冲击断面形貌分析表明,共混体的增韧机理为剪切屈服机理。  相似文献   

17.
紫外光氧化交联对PVC/MBS共混物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旭东  沈家瑞  夏成林 《塑料工业》1999,27(4):28-29,35
PVC和PVC/MBS共混物在紫外线辐照下,表面通迅速提高,最高达到5.8*10^-2N/m,表明PVC和PVC/MBS表面发生光匀联和光氧化反应。加入MBS可抑制PVC光交联,但加速PVC光氧化和光降解。PVC/MBS共混物在紫外光照下,由于PVC光氧化生成羰基基表面能迅速提高,长时间光照,表面能降低,这归因子极性基团的扣 及光降解造成共混物表面密下降。  相似文献   

18.
采用偶联剂对活性CaCO3进行表面活化处理,与弹性粒子CPE混杂填充硬质PVC。以改善由于CPE和PVC共混造成的硬质PVC体系某些性能下降的缺陷。PVC/CPE/CaCO3=100/10/15的混合体系,冲击强度达23.7kJ/m2,拉伸强度48.4MPa、弯曲强度:74.5MPa,熔融时间3.4min、最大扭矩44.2N·m,维卡软化点94.2℃。  相似文献   

19.
每期文摘的题目均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英文按其字母顺序排列在汉字之前,数字开头的题目排在最前面。  EPDM PVC和MMA g EPDM PVC共混物的动态力学分析、抗冲性及形态研究/Singh,D.(印度)/J.Appl.PolymSci1999,71(12):1959~ 196 8(英文)。进行了乙烯—丙烯—二烯三聚物/聚氯乙烯(EPDM/PV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EPDM橡胶(MMA g EPDM)/PVC共混物的动态力学研究,抗冲阻抗及扫描电镜研究,MMA的接枝含量分别为 4、13、2 1和 32 %。当E″曲线出现两个…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刚性有机粒子HIPSD对不同改性PVC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改性PVC/PE-C基体添加少量的HISP后,共混体系塑化行为改善,缺口冲击度明显提高,拉伸强度下降不大;而对于改性PVC和改性PVC/MBS基体,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没有提高,且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