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2·氯丁二烯·1,3与苯乙烯共聚,以消除或降低均聚氯丁二烯分子结构的规整性,其结晶速度明显地降低。在聚合终止时将增塑剂和终止剂同时加入,改善了橡胶的加工性能。制得的耐寒氯丁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基本上达到美国WD型低温氯丁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们合成的端异丙黄原酰基液体氯丁二烯预聚物(XLCR),存在着室温下易结晶、流动性逐渐降低的缺点。本实验采用加入少量苯乙烯(St)与氯丁二烯(Cp)共聚的方法,可使预聚物(XLCR-B)的抗结晶性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新发明     
粘接型氯丁二烯共聚物中国专利申请号88107856.5 该发明是氯丁二烯经乳液聚合制备出聚氯丁二烯自由基种子,并加入结构式为CH=CR—COOP′的共聚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制备出共聚率为5—30%的聚合物乳液;再用电解质水溶液凝析,最后经水洗、干燥制得粘接型氯丁二烯基聚物。将它溶于有机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亚磷酸二异辛酯为配体的氯化稀土配合物(简称Nd)与三异丁基铝(简称Al)组成的二元稀土催化体系催化苯乙烯与异戊二烯的共聚行为,考察了Al与Nd的摩尔比、聚合温度、单体配比等对共聚行为及共聚物组成和链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能够实现异戊二烯的均聚,但不能催化苯乙烯均聚,而催化二者共聚的活性取决于单体配比且低于异戊二烯的均聚。所得产物为无规共聚物,其中异戊二烯链节以顺式-1,4-结构为主(95%~96%),含少量3,4-结构,几乎不含反式-1,4-结构;共聚物中的结合苯乙烯量随Al与Nd的摩尔比、聚合温度及单体配比中苯乙烯量的增加而增大。苯乙烯以孤立单元形式嵌入在异戊二烯链节之间,因此所得共聚物为"准"无规共聚物;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最高可达19.3×105,分子量分布随着共聚物中结合苯乙烯量的增加而变宽,甚至出现双峰分布。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XRD测试聚合产物结晶性能,考察聚合产物结晶性对减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添加α-癸烯能够改变α-十二烯本体均聚的结晶性,从而达到提高本体均聚产物减阻率的目的。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配比C10︰C12=3︰117,主催化剂用量0.2 g,助催化剂用量1 mL,初始反应温度-2℃时,通过环道装置测试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减阻率可由本体均聚的34.60%提高至本体共聚的50.28%,减阻率相对提高了45.31%。添加少量α-癸烯破坏了聚合物的结晶结构,使聚合物达到较高的减阻率。  相似文献   

6.
《塑料科技》2017,(9):94-97
通过阳离子本体聚合方法合成了二氧戊环均聚物,并通过核磁共振谱仪、凝胶色谱仪以及热重分析仪表征了该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以及热稳定性。实验通过将该聚合物与共聚甲醛(POM)按一定比例共混,研究了其对POM结晶性能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了不同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曲线及恒速率降温结晶曲线;采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不同样品的结晶形貌。实验结果表明:聚二氧戊环与POM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其加入可有效降低POM的结晶速率,同时,POM球晶尺寸逐渐增加,但当添加量大于6%时,球晶尺寸均一性和结晶形貌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7.
聚(丁二酸丁二酯-共聚-己二酸丁二酯)(PBSA)是一种全生物降解材料,但由于其结晶度较高,无定形区比例较少,导致韧性不足。聚(丁二酸-1,2-丙二酯)(PPSu)是一种非结晶的生物可降解聚酯,在室温下处于无定型态。研究了PPSu对于PBSA的物理改性作用,通过DSC、DMA、POM、SEM测试对PBSA/PPSu的共混体系进行了表征,发现这2种脂肪族聚酯的共混物为部分相容体系,少量PPSu和PBSA相容。随PPSu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稍有升高,结晶速率下降。PPSu质量分数达10%时,断面刻蚀的SEM图片显示相分离结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混入少量PPSu后,PBSA的抗冲击强度得到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系列聚丁二酸/2,2-二甲基丁二酸丁二酯共聚物(PBS-2M),利用DSC、1H-NMR和XRD等测试手段对共聚物组成、热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等温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2-二甲基丁二酸共聚单元的引入显著改变了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的热力学性能,利用Hoffman-Week曲线得到的共聚物平衡熔点随共聚组分含量的增加显著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亦有所降低,结晶熔点则符合无规共聚物的Flory方程。此外,利用Avrami方程对均聚物PBS以及共聚物PBS-2M-20分别进行了等温结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共聚使结晶速率降低,PBS和PBS-2M-20的Avrami指数分别介于2.8~3.0和2.6~2.8之间,结晶方式为三维生长异相成核,XRD测试结果证明共聚不影响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硅橡胶的低温性能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宋义虎  刘江 《特种橡胶制品》1999,20(3):10-15,39
综述了硅橡胶的低温性能,包括玻璃化转变过程,结晶过程和低温力学性能。改善硅橡胶低温性能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共聚改性在聚二甲基硅氧烷分子链上引入其它大体积基团。适合的改性链节既可调节硅橡胶的玻璃化温度,也可有效抑制结晶过程,提高硅橡胶的低温弹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3种高强度1-己烯共聚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与1-丁烯共聚LLDPE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进口的1-己烯共聚LLDPE与1-丁烯共聚LLDPE的熔点与结晶测试结果相近,但国产1-己烯共聚LLDPE的熔点与结晶度高于1-丁烯共聚LLDPE;1-己烯共聚LLDPE的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丁烯共聚LLDPE;1-己烯共聚LLDPE的球晶尺寸大于1-丁烯共聚LLDPE;1-己烯共聚LLDPE的力学性能优于1-丁烯共聚LLDPE,国产1-己烯共聚LLDPE DFDA-7028由于共聚单体含量高,因此力学性能优于其他高强度1-己烯共聚LLDPE。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不同组成的涤纶与对乙酚氧基苯甲酸的无规共聚酷(P ET一PHB)采用偏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及DSC等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组成中PHB链节超过一30(mol)%后,熔体中出现了向列型液晶相,从而熔体的外观呈混浊不透明,随组成中PHB链节的增加,骤冷样品的密度急剧增大,平衡熔点的一下降变得缓慢,且总是比Flory公式所预期的熔点值偏高,熔体冷却结晶的过冷程度以及骤冷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冷结晶的"过热程度"都急剧变小。,研究发现,各向同性的熔体冷却结晶生成PET晶格,而液晶熔体冷却结晶生成PHB晶格,并且提出液晶相可能是由无规共聚醋中的PHB一PHB链段按头尾相反形成PHB均聚酷那种双链麻花棒并按向列型排列而成。  相似文献   

12.
在聚氨酯预聚体中加入氯丁二烯和少量甲基丙烯酸甲酯,经相反转分散到水相后聚合,制备了水性聚氨酯-氯丁二烯杂化胶乳,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性聚氨酯-氯丁二烯杂化胶乳的外观、粒径和ζ电位说明它是稳定的,杂化后的聚氨酯胶乳粒径增加、ζ电位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以己内酰胺及十二内酰胺为主体,添加一定量的聚醚型预聚体进行阴离子无规共聚,获得系列多嵌段共聚聚酰胺弹性体;通过FTIR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DSC、TG、DMTA研究了其热性能;并研究了多嵌段共聚聚酰胺弹性体材料力学性能与聚醚型预聚体用量及分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聚醚型预聚体用量的提高,共聚物结晶度降低,高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大幅增加,拉伸强度有所降低,材料表现出典型的弹性体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升温淋洗分级、差示扫描量热法、凝胶渗透色谱等分析了抗冲击共聚聚丙烯SP179及其级分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相结构。结果表明:SP179由丙烯均聚物、乙丙橡胶和可结晶的乙丙嵌段共聚物组成。其中,可结晶的乙丙嵌段共聚物含有少量橡胶相,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可结晶的乙丙嵌段共聚物为不完整的球晶;可结晶的乙丙嵌段共聚物与乙丙橡胶相、丙烯均聚物相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乙丙橡胶相降低了SP179球晶的结晶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退化转移自由基聚合,用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2种方法制备了氯丁二烯-丙烯酸丁酯嵌段聚合物,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动态光散射仪对聚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以碘仿作链转移剂的氯丁二烯低温乳液聚合得到的聚氯丁二烯为大分子链转移剂,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进行丙烯酸丁酯的溶液聚合,制得了氯丁二烯-丙烯酸丁酯嵌段共聚物。用以碘仿作为链转移剂进行氯丁二烯的低温乳液聚合得到的聚氯丁二烯为种子乳液,然后加入第2单体丙烯酸丁酯进行乳液聚合,制得了氯丁二烯-丙烯酸丁酯嵌段聚合物。  相似文献   

16.
王志春 《塑料工业》2008,36(3):72-73
聚甲醛简介 聚甲醛(POM)是一种高熔点、高结晶热塑性工程塑料,它分共聚甲醛和均聚甲醛两种,均聚甲醛是以三聚甲醛或甲醛为单体的均聚物,共聚甲醛是以环状三聚甲醛与少量二氧五环等为单体的共聚物,均聚甲醛的结晶度较共聚甲醛高,机械性能较共聚甲醛好,但热稳定性能差,成型加工较共聚甲醛困难.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共聚酯(PET-co-PEA共聚酯)的共聚机理和共聚产物结构,本文采用PTA-PEA和PTA-AA路线合成了一系列PET-co-PEA和PET-AA共聚酯,并通过核磁共振(1HNMR)来表征共聚产物的分子结构和序列长度.分析结果表明PET-co-PEA中PEA与PET为无规共聚,PEA序列长度在1.46~2.31之间.竞聚率计算结果表明PTA组分有利于自身均聚,PEA/AA组分则有利于共聚.  相似文献   

18.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稳发 《江苏化工》2000,28(1):26-26
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2 -Acrylamido -2 -MethylpropaneSul fonicAcid,简称AMPS)是一种白色结晶 ,熔点185℃ ,溶于水 ,其水溶液呈酸性 ,溶于二甲基酰胺 ,部分溶于甲醇、乙醇 ,难溶于丙酮 ,微有酸味。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具有不饱和双键乙烯基 ,并具有强阴离子性和亲水性官能团磺酸基 ,所以AMPS具有良好的聚合性能 ,可以自身发生聚合———均聚 ,也可以与多种单体共聚。可合成上百万 ,乃至上千万的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该类聚合物具有水解稳定性及热稳定性 ,是近年来开发的具有广…  相似文献   

19.
采用负载钛Ziegler-Natta催化剂通过溶液法合成1-丁烯和少量丙烯的共聚物;研究了共聚条件对产物结构的影响;通过DSC、FTIR、1H-NMR等进行表征并做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聚活性高于1-丁烯均聚;丙烯的加入使聚1-丁烯的晶型Ⅱ受到破坏,但利于晶型Ⅰ的生成;随着丙烯加入量的增多,催化剂活性变大,共聚物的全同含量明显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结晶度减小,断裂伸长增加。随聚合温度的升高,共聚活性先升高后迅速降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全同含量和结晶度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20.
1-丁烯共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少量1-丁烯改性聚烯烃和其他α-烯烃改性聚1-丁烯二个方面综述了1-丁烯与乙烯、丙烯、1-己烯、亚乙基降冰片烯、苯乙烯的共聚以及乙丙丁三元共聚的研究进展,指出了1-丁烯共聚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