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湿法加工淀粉时的主要副产物。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玉米蛋白进行脱脂脱异杂味前处理,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和CO2流量等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60min,CO2流量23L/h,萃取率达8.06%。  相似文献   

2.
玉米醇溶蛋白提取及其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华  张英华  陶静 《酿酒科技》2006,(9):30-33,36
用磷酸盐缓冲液在40℃浸泡玉米36h后,进行脱胚芽处理,用胚乳提取醇溶蛋白。实验确定了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液料比为6H,的75%乙醇溶液,在60℃浸提2h后,离心分离,醇溶蛋白回收率为67-37%。分别用浸泡过的整粒玉米和胚乳及未经浸泡的胚乳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结果表明,浸泡有利于醇溶蛋白的提取。将提取醇溶蛋白后的玉米胚乳残渣进行酒精发酵,淀粉出酒率为53.40%,略高于对照试验的53.04%。  相似文献   

3.
以玉米黄粉为原料,在100℃和110℃温度下分别处理10 min、20 min和30 min后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研究了原料热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玉米醇溶蛋白提取率和部分结构性质的影响。同时,经加热处理的玉米醇溶蛋白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醇溶蛋白酶解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与处理时间的延长,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率、游离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和变性温度均升高。随着热处理时间的进一步延长,玉米醇溶蛋白聚集体的表面形貌发生改变,聚集体含量、游离巯基含量和变性温度持续升高,而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率、表面疏水性和总变性焓降低。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经110℃处理30 min的玉米醇溶蛋白时,水解度比未处理玉米醇溶蛋白提高了9.80%。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萃取玉米皮纤维脂类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脱除玉米皮纤维中脂类物质。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60min、CO2流量23L/h,脂类物质提取率为5.06%。萃取脂类物质后所得玉米皮纤维颜色乳白,风味纯正,脂肪含量低于0.3%,可作为低热量高膳食纤维食品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在玉米蛋白前处理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湿法加工淀粉时的主要副产物。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对玉米蛋白进行脱脂脱异杂味前处理,研究了温度、压力、时间和CO2流量等主要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筛选出最佳参数。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60min,CO2流量23L/h,萃取率达8.06%。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鱼腥草挥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从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鱼腥草中萃取制备挥发油。通过正交实验,建立并优化了挥发油萃取工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30kg/h,原料粒度60目~80目,分离压力5MPa,分离温度50℃,静态萃取0.5h,动态萃取1.5h。挥发油的平均萃取率为1.73%,有效成分甲基正壬酮与癸酰乙醛的萃取率为0.0106%、0.0300%。超临界CO2萃取鱼腥草挥发油、甲基正壬酮的萃取率分别是水蒸气蒸馏方法的20倍、1.5倍,同时完全保留了水蒸气蒸馏所没有的特征成分癸酰乙醛,充分体现了超临界CO2萃取的“绿色”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5批淀粉含量不同的玉米黄粉为原料,以水解度为检测指标,研究玉米黄粉中淀粉含量对热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121℃、时间30min的热处理条件下,热处理可将玉米黄粉中的淀粉全部去除。热处理的效果受玉米黄粉中淀粉含量的影响,当淀粉含量大于17.07%时,热处理才对酶解效率有促进作用,但仅使玉米黄粉的水解度提高了1.73%。用反相色谱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玉米黄粉中醇溶蛋白结构变化的影响,图谱表明,热处理可以使醇溶蛋白各组分的疏水性能和相对提取率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豆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利用尿素包合法进行预浓缩,然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其α-VE,探讨了尿素包合工艺参数和超临界CO2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CO2流量对α-VE浓度和回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尿素包合可以使得α-VE的浓度从原料中0.74%提高到1.62%;同时兼顾α-VE的浓度和回收率,适宜的超临界CO2萃取压力为13MPa、萃取温度为35℃~40℃、CO2为流量4~6L/min。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对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姜油树脂的工艺参数经改进后,萃取率可达5.42%。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黄粉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提取玉米醇溶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液料比、微波处理时间(次数)、微波功率、物料颗粒度等因素对玉米醇溶蛋白得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玉米醇溶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提取玉米醇溶蛋白最优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14:1,物料颗粒度为过20目,微波功率420W,微波处理时间为8次共360s。  相似文献   

11.
大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内源蒜酶(alliinase)酶解蒜氨酸而生成。文中研究了以乙醇为提取剂分离提取大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蒜泥在40℃下酶解0.5h,按料液比1g:4mL 加入体积分数95%乙醇于 30℃下萃取1.5h,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在50℃,压力在0.01MPa,旋转蒸发仪转速在75r/s 进行减压浓缩,大蒜素的提取率达到0.24%  相似文献   

12.
辣椒素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素是存在于辣椒中的一种极度辛辣的香草酰胺类生物碱,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卫生以及军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是提高其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以辣椒素提取率为指标,首先比较了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然后对浸提溶剂、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方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研究发现当以95%乙醇为浸提溶剂、浸提温度为40 ℃、浸提时间为4 h、液固比为12∶1时,辣椒素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2.7 mg/g.该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此方法是一套较为有效可行的提取工艺,同时也为辣椒素的进一步大规模提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辅助法从大豆废料中提取分离大豆皂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  孙江伟 《食品科技》2007,32(4):230-233
以大豆废渣为原料,大豆皂苷产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微波辐射下提取大豆皂苷的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微波功率、萃取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级数等对大豆皂苷产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70W、提取时间90s、乙醇浓度75%、料液比为1∶10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与传统的溶剂浸提法、索氏提取法相比较,微波辅助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原料利用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并且明显提高了大豆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麦胚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提取小麦胚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10,提取时间60min,温度45℃,料液比为1:16;在最佳条件下小麦胚芽蛋白的提取率为42.74%。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不同提取方法对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进行方法比较。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获得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高温高压提取法对木耳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在得率、功效、成本、实用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热水浸提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00~160目,温度为100℃,料液比为1:20,pH调至5,浸提4 h;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40,功率400 W,提取50 min;微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20,功率700 W,提取时间为50 min;高温高压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00~160目,120℃,1:40料液比,提取80min。结论高温高压法提取率高,其工艺路线简捷,易于工业化生产,是一种木耳综合加工利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代守鑫  周颖  王成荣 《饮料工业》2011,14(6):11-13,23
对山楂汁热浸提法、酶法浸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与冷冻浸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浸提法最佳技术参数为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30min,浸提时间12h;酶法浸提最佳技术参数为酶用量0.15%、酶解时间90min、温度50℃。酶法浸提的出汁率高于热浸提法与冷冻浸提法,在保持营养成分方面冷冻浸提法优于酶法浸提与热浸提法。  相似文献   

17.
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的解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萃取法进行了对比。溶剂萃取法工艺简单,但有溶剂残留,产品收率低,纯度低。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率高,产品纯度好,流程简单,能耗低,无有机溶剂残留,但对设备要求高,不易形成工业化生产。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快速、价廉、提取率高,但工业化生产还需进一步研究。微波萃取法可缩短萃取时间,提高提取率,但耗能大,成本高。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对准噶尔铁线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研究。水提取物中检出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生物碱、有机酸等,醇提取物中检出酚类、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类和生物碱等,酸水液中检出生物碱,石油醚提取物主要检出挥发油、甾体、油脂、皂甙、内酯及香豆素等亲脂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从香菇中浸提香菇多糖的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干香菇粉末为原料,以蒽酮-硫酸法作为香菇多糖的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综合分析香菇多糖在热水浸提法、复合酶法、超声波辅助法浸提工艺下的多糖得率,比较三种工艺的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复合酶法多糖得率为7.530%,热水浸提法为3.229%,超声波辅助法为4.669%。故复合酶法是香菇多糖浸提工艺的首选,其最佳工艺条件是纤维素酶含量0.1%、果胶酶0.5%、木瓜蛋白酶2.0%、提取时间80min,多糖得率为7.530%。  相似文献   

20.
菊芋中菊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亮  王俊杰  王锋  王铭 《食品与机械》2007,23(4):76-79,91
采用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热水提取法提取菊糖,筛选出最好的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提取法最佳。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0、时间35min、温度90℃。菊糖得率达72.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