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脉冲序列PT(pulse train)控制连续导电模式CCM(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 Buck变换器存在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容电流的变换器多脉冲序列CC-MPT(capacitor current multi-pulse train)控制技术。该控制技术检测每个开关周期起始时刻的电容电流值,当电容电流较小时,产生一个高能量脉冲,使电容电流增大到一定范围内,然后比较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选择中、低能量脉冲,调节变换器输出电压。以Buck变换器为例,介绍了CC-MPT控制的工作原理、控制特性与抑制低频振荡机理,进行了时域仿真分析和相图分析,建立了开关映射模型并分析其动力学行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技术的可行性。相比于传统PT控制CCM变换器,CC-MPT控制可以消除低频振荡现象,具有更好的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脉冲序列(PT)控制DC/DC开关变换器工作在连续导电模式(CCM)时的低频振荡现象,提出了一种电容电流型PT(CC-PT)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引入电容电流与输出电压共同作为选择高低功率脉冲的判断条件。详细分析了CC-PT控制工作原理,阐述了抑制低频振荡产生的机理,建立了其开关映射模型,给出了输出电压和电感电流随负载电阻变化时的分岔图,揭示了所提控制方法在不同负载的情况下对低频振荡抑制的有效性。仿真和实验均表明,CC-PT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低频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改进型Boost变换器,有效抑制了基于脉冲序列(PT)控制的Boost变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时出现的输出电压低频波动现象。分析了该变换器工作在一个开关周期内不同模态的等效电路及能够抑制低频波动现象的原因。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Boost变换器具有输出电压无低频波动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导电模式的脉冲序列控制开关变换器存在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了开关变换器的固定导通时间半滞环脉冲序列控制技术,分析了固定导通时间半滞环脉冲序列控制连续导电模式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半滞环脉冲序列控制消除了脉冲序列控制连续导电模式Boost变换器存在的低频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反激变换器的低纹波发光二极管(LED)驱动电路拓扑及其控制策略。该电路由反激变换器和Buck变换器组成,反激变换器主输出与Buck变换器输出并联为LED负载供电。通过调节Buck变换器输出电流低频纹波,使其与反激变换器主输出的低频电流纹波等幅反相,抑制了LED电流低频纹波,实现了LED无频闪工作。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脉冲序列(PT)控制升压型变换器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时,输出电压会产生不良的低频波动现象。在此提出一种带耦合电感的升压型变换器,能有效解决此问题。首先分析了所提变换器在一个开关周期内不同模态的等效电路,得出其抑制低频波动现象的原因。然后比较了不同类型升压变换器的优缺点。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变换器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好、超调量小、低频波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脉冲序列PT(pulse train)控制连续导电模式CCM(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开关变换器存在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了一种离散滞环电容电流脉冲序列DHCC-PT(discrete hysteretic capacitor current-pulse train)控制方法.DHC...  相似文献   

8.
电容电流脉冲序列(CC-PT)控制技术能解决占空比小于0.5时输出电压的低频振荡问题,但当占空比大于0.5时,低频振荡问题难以克服。在CC-PT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滞环CC-PT(HCC-PT)控制技术。HCC-PT通过在控制环路中加入电容电流的谷值限流环,抑制了CC-PT控制开关变换器在占空比大于0.5时所产生的低频振荡现象。分析了CC-PT控制Buck变换器在占空比大于0.5时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阐述了HCC-PT控制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工作特性。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HCC-PT控制在继承了CC-PT控制瞬态响应快的优点的同时,解决了CC-PT控制Buck变换器在占空比大于0.5时的低频振荡问题,扩大了输入范围,提高了变换器的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9.
交错反激变换器可将反激变换器的输出功率提高1倍。但反激变换器开关管关断电压尖峰大和变换器变换效率低的缺点没有得到改善。交错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克服了反激变换器的缺点,但开关管多,控制较为复杂。该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带有箝位电容的交错反激变换器并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该变换器交错的结构和箝位电容的引入使该变换器克服了交错反激变换器和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的主要缺点。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开关管关断电压尖峰小,功率等级较大,效率较高等特点。研制了一台600W的原理样机,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电容电流脉冲序列(CC-PT)控制技术。与传统脉冲序列(PT)控制技术不同,CC-PT控制技术通过采样电容电流与预设高、低基准电流比较,得到两组频率相同、占空比变化的高、低功率控制脉冲。以CC-PT控制Buck变换器为例,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分析了其控制特性。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CC-PT控制技术采用电容电流作为内环反馈,限制了电感电流纹波的变化范围,有效抑制了低频振荡,减小了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实验结果表明,CC-PT控制连续导电模式(CCM)开关变换器同样具有PT控制瞬态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且具有比PT优越的稳态特性。  相似文献   

11.
反激变换器存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CM)和断续模式(DCM)两种工作状态。通常选取处于CCM与DCM的临界状态作为工作点,设计反激开关电源的补偿回路。该折衷方案虽能兼顾两种工作模式,但存在带宽较小、动态响应差的问题,且在轻载情况下尤为突出。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切换工作模式的反激开关电源,对CCM和DCM模式分别设计环路补偿网络,通过变压器原边电流判断负载情况,进而切换补偿网络,实现电源工作模式的切换。设计了输出功率120 W的反激开关电源样机,进行仿真和样机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电源不仅能根据负载情况切换工作模式,而且轻载时具有很好的动态响应,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与预期设计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的电力系统谐波信号检测方法精度不高的问题,以及研究较多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Mode Decomposition, EMD)在谐波检测中出现的模态混叠问题,结合极点对称模态分解(Extreme-pointSymmetricMode Decomposition, ESMD)理论和算法,提出基于ESMD和希尔伯特变换(HilbertTransform, HT)相结合的谐波检测新方法。首先对信号进行极点对称模态分解,得到一系列不同特征尺度的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ModeFunction,IMF),再对IMF分量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各谐波瞬时幅值和瞬时频率信息。该方法能够根据信号自身特征进行自适应分解,理论上由于扩展了IMF定义并采用内部插值方法,使得该方法具有简单、精度高的优势。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谐波检测中自适应分解能力强,检测精度高,实时性好,并且能够在不添加噪声的情况下有效避免EMD方法在谐波检测中出现的模态混叠现象。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光伏逆变系统工作模式的单一性,提出一种独立/并网双工模式逆变系统。主电路采用隔离型全桥DC/DC变换器构建前级,使用移相PWM零电压转换(ZVS)控制;采用全桥逆变器构建后级,使用单极性倍频SPWM。在主电路拓扑基础上,研究了各部分的控制方法,给出逆变时不同工作模式下的控制框图,并采用前馈控制方法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芯片UTC4053的电路切换方法来实现并网和独立两种工作模式的转换。最后研制出一个1 kW的实验样机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VXI总线系统控制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VXI总线系统性能的评定和影响VXI总线系统性能的软件、硬件因素,并说明了如何正确选择VXI总线系统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5.
电力市场模式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力市场模式是各国电力市场化改革都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分类角度不同,电力市场的模式也多种多样.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对电力市场的模式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它们的特征、适用情形和存在的问题,比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就目前我国电力工业体系的具体情况而言,全国电网采用统一模式或单一模式并不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6.
箱式变电站具有诸多优点,它在农城网改造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了解箱式变电站的结构、特点、安装与使用,在设计选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电力系统具有振荡模式非常密集的特点,参数的变化会使系统产生模态不稳定现象。运用复模态摄动理论分析了密集型固有振模电力系统的模态不稳定特性,用夹角变化来度量振荡模态的变形程度,研究了系统运行方式发生不同变化时的模态不稳定现象及其特点。算例分析表明,模态不稳定现象的发生与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有关,同一个系统开始出现模态不稳定现象时,其对应负荷的增加量和减少量是不同的,密集振荡模式参与机组邻近的负荷波动容易使系统出现模态不稳定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Intel82530在TMS32020高速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在给出两者之间硬件接口设计基础上,详细讨论Intel82530在高速处理系统中软件接口设计。介绍82530异步模式下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的编程与应用,在两种中断方式——矢量中断方式和非矢量中断方式中,具体讨论了非矢量中断方式的编程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比分析欧盟指令和IEC、EN、GB标准中"关机模式"和"待机模式"的定义,并举例说明电饭锅产品关机和待机模式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重接型电磁推进装置的基本原理以及改进后的两种驱动模式.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应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的三维瞬态电磁场计算功能,在每种驱动模式下建立了两个具有不同驱动线圈个数的有限元模型,在保证其他电路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仿真.仿真计算之后分组比较其驱动力、抛体速度和驱动电流.通过分组比较得出多极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多翼模式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