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探讨了PVA一丝蛋白共混纤维用STC—6改性剂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改性后的该纤维弱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和直接好料染色的上染率、染色牢度,测试了染色前后纤维的强力.结果表明,改性后,该纤维的染料上染率及染色牢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郑庆康 《丝绸》1995,(11):17-19
通过改性,可改善聚乙烯醇-丝蛋白共混纤维染色性,使其在不添加电解质的条件下,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色泽鲜艳度,各项染色牢度指标不受影响,从而解决了共昆纤维染色深度达不到昊丝染色深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性,可改善共混纤维染色性,使其在不添加电解质的条件下,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色泽鲜艳度,各项染色牢度指标不受影响,从而解决了共混纤维染色深度达不同到蚕丝染色深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苎麻阳离子改性的研究(三):改性苎麻的染色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伟书  周翔 《印染》1996,22(5):5-10
采用上染速率,等温吸附模型,Zeta电位、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等方法从理论上研究了改性苎麻的染色机理,苎麻改性后,纤维表面的Zeta电位由原来的-42mV提高到-18mV,正电性显著增加,提高了阴离子染料对改性苎麻的亲和力,上染率高,节约染料。  相似文献   

5.
星型多活性基阳离子交联剂对纤维和染料均有较大的亲和力,采用星型多活性基阳离子交联剂对纤维素纤维进行改性,较佳的处理工艺:交联剂40 g/L,NaOH 10 g/L,常温浸渍3 h.研究了改性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多活性基阳离子化合物对纤维素纤维进行交联改性,用活性染料进行无盐染色,提高了染料的利用率和上染率,染色牢度变化不大,上染过程对盐的依赖性很小.  相似文献   

6.
改性处理提高聚乙烯醇一丝蛋白共混纤维的可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性,可改善聚乙烯醇一丝蛋白共混纤维染色性,使其在不添加电解质的条件下,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色泽鲜艳度,各项染色牢度指标不受影响,从而解决了共混纤维染色深度达不到蚕丝染色深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阴离子型羊毛改性剂的合成,并对经改性剂处理后羊毛纤维的白度、碱溶解度、断裂强度及伸长率等性能进行了测定,讨论了改性羊毛对阳离子染料上染率的影响因素,测定了改性羊毛染色后的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实验结果表明,羊毛经阴离子改性剂处理后机械性能基本不变,在100℃、pH值5、染色60min后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达到80%以上,并且具有较高的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8.
选用阳离子羽毛蛋白助剂对羊毛纤维改性处理,使用活性染料对羊毛染色,探讨改性羊毛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出最佳染色工艺,并测定不同染料染色织物的上染百分率、K/S值、匀染性、固色率和染色牢度,评价了染色效果。结果表明,经阳离子羽毛蛋白助剂改性后的羊毛纤维染色性能显著提高,60℃活性染料染色上染百分率可达98%以上。因此,该助剂可以实现羊毛纤维的低温染色,而且工艺简单、节约染料、缩短染色时间并能保护纤维自身优点,另外,该研究对于活性染料在羊毛纤维上的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真丝绸改性及改性绸染色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比较了改性绸的直接、活性、弱酸性、中性等染料的染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性能显著提高真丝绸阴荷性染料染色上染率,降低染化料消耗,提高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0.
多胺型染料用于海藻酸钙纤维染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藻酸钙纤维作为一类重要的生物质纤维,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难于染色的难题,阻碍了其成为一类重要的服用纺织纤维。本研究研发了用以聚乙烯胺为母体结构的多胺型染料染色海藻酸钙纤维。研究了该类型染料的染色条件对其在海藻酸钙纤维上的上染率、染色牢度和强力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染色机理进行了探讨。该染料染色过程不需要加入无机盐,有效地保护了纤维的微观形貌结构和强力性能,且染料的上染率可以达到75%,染色牢度优良。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纤维网状交联改性及其染色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使用以环氧基为反应性基团的多活性基阳离子化合物为交联剂,研究了纤维素纤维网状交联改性及其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多活性基阳离子化合物对纤维素纤维进行交联修饰,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织物得色量高,染色牢度好,染料上染率、固色率均高于常规染色,染料利用率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改性,可改善共混纤维染色性,使其在不添加电解质的条件下,提高染料的上染率和色泽鲜艳度,各项染色牢度指标不受影响,从而解决了共混纤维染色深度达不到蚕丝染色深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开发亚麻纤维的阳离子染料染色新工艺,以亚硫酸氢钠溶液对经高碘酸钠氧化处理的亚麻纤维进行阴离子改性,将改性后的亚麻纤维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通过吸附等温线的绘制、染色饱和值和染色亲和力的计算,研究了改性亚麻纤维的染色热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对阴离子改性亚麻纤维上染的吸附等温线与朗缪尔吸附等温线特征相符,佐证了具有磺酸基的改性亚麻纤维与阳离子染料之间发生了静电吸附,染色后的改性亚麻织物具有良好的匀染性、染色牢度和颜色鲜艳度,证明了阳离子染料对改性亚麻纤维染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亚麻纤维理化性能对染色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史加强 《纺织学报》1999,20(1):16-18
从亚麻纤维的微观结构、化学成份和化学反应性能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了亚麻纤维可染性差,染料上染率低,染色牢度差,色光萎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多官能团纤维素纤维改性剂EPTA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诚  孙铠 《印染》1996,22(11):9-12
多官能团纤维纱纤维改性剂EPTA能提高棉织物的染色性能,改性后的棉织物用活性染料染色时,能在无盐条件下得到较高的上染率和固色率,染色牢度与未改性基本相同;改性后棉织物的弹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文章对浸渍法和轧烘焙法改性工艺条件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羊绒常规染色工艺与前处理和染色中使用超声波处理工艺,得知对于浅色及中深色产品,染前进行超声波处理可显著提高染料的上染率.从染料浓度和保温时间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常规染色与超声波前处理后低温染色纤维的上染率,得出超声波处理使染料集中上染温度有所降低,高温保温时间可以缩短,从而降低能耗,避免纤维受高温、长时间损伤;同时,对于同样深度,超声波处理后的纤维染色比常规工艺染色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丝胶蛋白助剂改性条件对羊毛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确定出其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在改性羊毛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过程中,使用单因素法确定了丝胶用量,阳离子剂DE用量及处理时间和温度;并对改性羊毛纤维与未改性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评价。在对改性羊毛与未改性羊毛染色性能的评价中,主要研究染料种类、染料用量、氯化钠用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5个因素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并且评定了改性羊毛染色牢度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丝胶交联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丝胶蛋白助剂改性条件对羊毛纤维上染百分率的影响,确定出其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在改性羊毛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过程中,使用单因素法确定了丝胶用量,阳离子剂DE用量及处理时间和温度,并对改性羊毛纤维与未改性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进行评价.在对改性羊毛与未改性羊毛染色性能的评价中,主要研究染料种类、染料用量、氯化钠用量、染色时间、染色温度5个因素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并且评定了改性羊毛染色牢度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改性维纶基牛奶纤维织物的染色工艺;讨论了硫酸钠用量、碳酸钠用量、染色温度及固色时间对活性染料上染百分率及固色效率的影响并得出较佳染色工艺;测试了阳离子改性剂HSQA改性后织物的染色牢度并与未改性织物比较,研究发现:改性后汽巴克隆红FN对维纶基牛奶纤维织物的上染百分率、固色效率得到提高,硫酸钠用量大大降低,甚至可不加,缩短了染色时间,提高了染料利用率,节约染料用量近40%.改性维纶基牛奶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耐水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与未改性样相比下降1级.  相似文献   

20.
袁久刚  王强  范雪荣 《印染》2007,33(23):6-8
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对羊毛角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可以用于羊毛纤维的表面改性。羊毛纤维经该离子液体处理后,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和处理时间延长,染料的上染率和上染速率都显著提高,染色温度只需80℃,但上染率高于未处理纤维常规沸染,基本可以实现低温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