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辛安泉是山西省第二岩溶大泉,是长治市的重要供水水源。介绍了辛安泉域岩溶水现状,分析了岩溶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及原因,提出强化泉域管理机构职能、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坚决查处泉域内违法取水行为、重视煤矿区水源保护等促使泉域地下水位止降回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海河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健康修复目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蓉  赵勇  王庆明  何鑫  马梦阳  陆垂裕 《水利学报》2022,53(9):1105-1115
随着南水北调通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等措施实施,海河平原区地下水位下降态势得到初步缓解,在此背景下,如何确定地下水位修复目标十分迫切。本研究在已有生态地下水位概念基础上,提出适应于强人类活动区-海河平原区的健康地下水位概念,并将健康地下水位作为研究区地下水位修复目标。根据地下水位波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健康地下水位分为维持地表水体健康地下水位、遏制海水入侵地下水位等七类功能型健康地下水位,在现有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机理研究、统计分析、实践调查等方法确定各功能健康地下水位临界阈值。研究建立了兼顾地下水多功能属性的空间分布式健康地下水位量化方法,确定了海河平原区健康地下水位上限和下限。并对海河平原区现状地下水位健康状态进行诊断,依据诊断结果建立地下水管理分区,为研究区水资源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吐鲁番盆地1987—2017年降水数据,分析了近30年该地区降水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并对降水的趋势性进行了分析。对吐鲁番盆地1988—2016年地下水位埋深数据进行了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分析,并运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得出地下水位埋深分布及变幅。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吐鲁番盆地地下水水位动态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30年吐鲁番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6.5 mm,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夏季),夏季降水总量占全年降水的50%以上;降水的年际变化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地下水位埋深在空间上由南向北逐渐增大,南盆地地下水位埋深0~50 m,北盆地埋深在50 m以上。不同地貌区年内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呈现出不同形态,整个盆地范围内地下水位埋深逐年增大,近30年吐鲁番盆地地下水位埋深增加了5.5 m。降水和潜水蒸发与地下水位埋深不存在相关性,开采量是影响吐鲁番盆地地下水位埋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延吉市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利用灰色--BP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地下水位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地下水位的预测不能仅限于一种方法,应在充分分析影响水位变化各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方法预测.  相似文献   

5.
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地下水位线的不同处理方式对边坡稳定的影响较大。由于实际工程问题的复杂性,一般需要基于某种假定获得新的地下水位线。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结合雾江滑坡体工程,对比分析2种地下水位线处理方式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同时探讨了不同水位下的的临界地下水位。分析表明:假定库水位与原始地下水位水平直接相连,古滑带安全系数随着水位上升呈现先缓慢增加后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假定考虑滑坡体内地下水位变化,古滑带安全系数随着蓄水位的上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即考虑库水位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后,安全系数有一定的降低,安全系数偏于保守;并且不同库水位都存在一个临界地下水位比例系数,且比例系数位于0~1之间。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9—2019年河西走廊的地下水位资料,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河西走廊地下水位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基于分形理论的R/S分析法计算地下水埋深时间序列的Hurst指数,分析了地下水位的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2009—2019年河西走廊的地下水位总体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河西走廊地下水位变化与灌溉面积相关性最强,其次为人口数量和地下水供水量;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金昌、武威、白银以及酒泉中部区域的地下水位将持续下降,而酒泉西部地区与张掖大部分地区的地下水位将不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以随机波动变化为主。  相似文献   

7.
对江西省铜鼓县何家洞滑坡的地下水位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地下水位分析了降雨对该滑坡体的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赵静敏 《山西水利》2008,24(2):25-26
利用长治市8个代表站1956年~2000年的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长治市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在45年中的变化趋势,为长治市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黑河山前平原地下水位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张掖市黑河滩张掖电厂水源地1989—2004年地下水位系列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黑河莺落峡站径流量和草滩庄水利枢纽下泄水量、张掖市降水量,分析了312国道以南至草滩庄水利枢纽间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动态略滞后于黑河水文动态并呈周期性波状变化,反映了河水入渗、雨洪入渗补给变化的规律。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地下水位年变幅的大小除受黑河出山径流量的影响外,还与降水量、地下水位埋深及距黑河河床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作为北京水资源储备区,北京西山地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对北京市水资源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时间序列模型是研究预测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的有效方法。为了解北京西山地区地下水位未来变化趋势,本文选用北京西山地区地下水位长观序列,通过拟合序列的趋势项、周期项及随机项分量,建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模型。模型精度检验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良好,预测结果显示西山地区未来五年内地下水位呈现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长治市地下水资源成因和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认为该市的上党盆地地下水资源处于超量开采状态,并就该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水位下降、污染严重和采煤对地下水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了朔州市地下水的观测资料,对盆地区地下水的超采作了详细分析,揭示了盆地区地下水位年内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从大同市区城南水环境条件、水源区开采状况和外围地下水开采量及地下水补给条件变化分析了大同市区城南地下水动态特征,找出了导致水源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建议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及预报工作,提高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工作的力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地下水开发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动态受一系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变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非线性过程;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具有逼近最小误差的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利用其进行地下水位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速度快,误差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长治市水资源及城市供水状况,并提出了加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辛安泉域岩溶地下水是长治市城郊区和潞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的主要水源。随着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园林化城市建设,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将不断扩大。针对辛安泉域岩溶地下水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影响地下水变化的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和多种人为因素,这些因素以自身的动态施加于地下水,引起地下水相应要素的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对1980~2000年山西地下水资源研究,分析人为因素对山西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performed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on the groundwater regime in the Hebei Province plains area. In this work, the change in groundwater regime and the contributions of precipitation and water-saving irrigation develop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roundwater overdraft has been mitigated to some extent, mainly due to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with contributions of 64.3% and 35.7%, respectively, when considering only these two factor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is accepted a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reducing groundwater depletion, but should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other measures.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自动监测及控制是当今对水资源动态监测管理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晋中市地下水位自动监测及控制的现状研究,分析了今后晋中市地下水位自动监控的建设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咸阳试验区地下水位随降水等主要气候因素变化的关系研究。研究表明,地下水位埋深较小、开采量较小时,气候因素变化与地下水位变化的关系密切;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开采量较大时,二者关联性较差。人类长期不断增加地下水开采,是导致试验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可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