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作为世界上生漆产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拥有悠久而灿烂的漆艺历史。数千年来,中国有着优秀的漆画艺术传统,然而,自进入现代以来,邻国越南在漆画艺术方面迅速发展并且领先于中国。本文尝试以河内为例分析越南漆画艺术的发展经验,以期为我国漆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越南的漆画艺术发展迅速并且享誉国际,甚至对中国漆画艺术的现代转型产生过巨大的促进作用。阮颖菲菲是越南当代漆画界享有盛誉的青年漆艺家,通过她对越南当代漆画与漆艺家的理解与认知,我们得以直面越南当代艺术家的创作观念与漆画实践经验,为我们更真切地了解当代越南漆艺家的工作与思考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晶  吴卫 《中国生漆》2023,(4):53-58
探究中国现代漆画之父乔十光的艺术思想,为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提供启示。通过“史”“评”结合的方法并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回顾乔十光的漆画艺术成长轨迹,以“‘画化’装饰: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态”“‘漆化’思维:从漆艺技法到漆画语言”“‘诗化’意境:从装饰表现到写意抽象”三个维度探究其艺术思想。乔十光开拓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创造性传承与发展的现代漆画道路,将民族性、装饰性与漆画的本体语言相结合,呈现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装饰风格绘画样式,开创了民族艺术创新发展的新范式,形成了中国现代漆画表现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漆》2015,(2):54
<正>今天,"漆墨春秋——乔十光漆画艺术五十年"全国巡展太原站在太原美术馆开幕,作为太原美术馆的组织者,我感到非常荣幸。乔十光先生的漆画在太原美术馆展出,同时,多位专家学者莅临太原美术馆,必将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艺术家是我们的老朋友,有些艺术家是这次新认识的,希望我们能够成为长久的朋友,并共同为我们的事业发力,推动我们美术事业的发展。"漆墨春秋——乔十光漆画艺术五十年"全国巡  相似文献   

5.
金漆艺术是岭南漆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得借金漆木雕与外销金漆艺术的带动,金漆画艺术风靡一时。及至清末,岭南金漆艺术在表现题材、风格形式、制作技术、工艺材料方面均获得飞跃性的发展,为20世纪以后金漆画艺术的变革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所谓金漆画"革新",主要形成于20世纪初期,并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漆画发展历程尚处于初始阶段中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尝试。如今,也有相关研究者开始总结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与早期金漆画变革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所谓的"漆画家"之称,其中以吴埜山为代表,中国的漆艺术家开启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探索。吴埜山作为其时最为有名的金漆画家,在岭南金漆艺术的陶冶下开创了金漆肖像画的创制,对中国现代漆画艺术的诞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范少辉 《中国生漆》2009,28(2):38-39
任何形式的艺术在一定的时期内无论是其精神内涵还是其外在表现都有它自身的特点,漆画也不例外,在艺术"百花争艳"的今天我们的当代漆画创作也必然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漆画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是漆画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特征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漆画可谓厚美,其萌发虽不悠久但根基深厚,同时当今漆画事业逐步茂盛。作者关于漆画方面有些许思考、理解,依我拙见:漆画具有一种特殊艺术之美,漆画的艺术之美可以有多重理解,美至和谐是其中一种对于漆画艺术的理解;基于目前漆画专业教学的实际,我们有必要将漆画定位于一种特别需要技艺同修的美术门类;在漆画发展中,更是需有一种明确的持重求新的艺术态度;在漆画具体创作之中,需要构建漆画作品的物我相济。  相似文献   

8.
漆画是东方人对人类文化的贡献,脱胎于传统髹漆装饰工艺的现代漆画,作为绘画艺术一员,有其独立的艺术品质与文化身份,展现出不同的审美内函以及精神质感,当代漆画创作者如何从东方传统美学观念与艺术精神汲取养分、更好地融合现代艺术表现语境?笔耕漆田多年,笔者觅径漆画富含民族特色的表象与内质,索求古法喻象写意应用,以期矫"媚工炫技"时风之弊,归返画艺初心、发挥风格魅力,让这一艺术形式成为承载人文思想、弘扬民族文化的新载体。  相似文献   

9.
雷圭元(1906-1989)是中国近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家,他在民国时期就与漆艺结缘,他为中国早期漆画的萌生迈出了开创之步,是中国早期漆画的先行者之一。雷圭元青少年时期就具有一定的艺术视野,赴法留学后在杭州、上海等地积极组织一系列的漆画活动,并对漆画艺术进行了有力的推广和传播。了解雷圭元与中国早期漆画有助于把握中国漆画的历史文脉以及现代漆画在中国的展开,同时,对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漆器艺术走出来的漆画专业,在高等院校课程教学中难免要受漆器艺术表现的工艺意识及其材料技艺的复杂度影响,这种影响使得材料技法一直在现代漆画教学中占据着大量的课程,也让材料技法一直成为高等院校漆画教育中绕不开的话题。这种在已脱离漆器独立成绘画的漆画专业的教学中,对材料技法过度被强调的重要性,笔者称其为材料技法的被"显学"化。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打通材料技法和创作间的壁垒,使学生由单纯的表现材质技法转化为"质料和形式相结合"的"内容",建立适合于现代漆画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是本文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自进入二十世纪以来,越南现代漆画艺术享誉全球甚至超越以悠久漆艺传统著称的中日韩三国。这种状态持续至今,而它的成形源自上世纪中叶,越南漆画界在越战时代所经历的剧烈变化。这一变化与当时战火纷飞的局势紧密相连,从创作题材、技法、风格到展示、陈列、宣传无不经受时代的雕琢,却越发闪闪生辉。  相似文献   

12.
漆画以天然漆为主要媒材进行艺术表现,材料的特性决定漆画创作除了要遵循绘画的一般共性规律之外,还要遵循漆绘的个性,对"漆性"的熟练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最终效果。本文分析了漆画在绘画艺术中的局限性和优势,探讨漆性语言与绘画语言的辩证融合,挖掘漆材的绘画表现形式,发挥其独特的气质魅力和艺术潜力。  相似文献   

13.
《大漆与中国文化》通述中国一万年来的漆艺文化,对大漆在乐器、建筑、诗歌、文学、绘画、民俗、科技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均作了详细、深入的研究。该书的出版必将给漆艺研究者提供一种新思维与新方法,更为漆艺行业的创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发展方向。通篇不仅贯穿了大漆的真善美,还昭示出大漆的文化哲理。我相信在21世纪下半叶,有《大漆与中国文化》作为指导,中国漆文化必定是满园春色。  相似文献   

14.
浅谈传统漆艺髹饰文化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文光 《中国生漆》2009,28(2):40-42
髹漆文化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漆艺为中国传统技艺瑰宝,漆艺髹饰文化保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漆树资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漆文明。漆树具有高等植物的生态功能,并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质材料。生漆作为漆树的次生代谢产物,伴随人类走过7000多年的历程,成为世界文明史、科学技术史、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随着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创造以及物质化应用需求的增长,漆树资源的开发向多元化、深层次推进,从文化到人类经济社会,从髹漆艺术品到生物基材料产品,从医药保健品到精细化学品,从石油化工领域到军工产品等等,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桼彩光辉。  相似文献   

16.
漆树资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漆文明。漆树具有高等植物的生态功能,并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质材料。生漆作为漆树的次生代谢产物,伴随人类走过7000多年的历程,成为世界文明史、科学技术史、工艺美术史上的一朵奇葩。随着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创造以及物质化应用需求的增长,漆树资源的开发向多元化、深层次推进,从文化到人类经济社会,从髹漆艺术品到生物基材料产品,从医药保健品到精细化学品,从石油化工领域到军工产品等等,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桼彩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