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有效利用黄秋葵发酵酒渣中所含有的大量膳食纤维和果胶多糖。方法:以黄秋葵发酵酒渣为原料,采用湿法超微粉碎及喷雾干燥技术,研究了黄秋葵酒渣膳食纤维超微粉制备工艺及其相关特性。结果:黄秋葵酒渣膳食纤维超微粉湿法超微制备工艺条件为黄秋葵酒渣先经胶体磨处理3次,再经高压均质机均质处理3次,均质压力40 MPa;均质后进行喷雾干燥,设定进样口温度210 ℃,风机频率40 Hz,浆料固形物含量7%,进料速度1 000 mL/h。制备的黄秋葵酒渣膳食纤维超微粉的持水率为10.5%,水分含量为16.5%,堆积密度为0.24 g/mL,振实密度为0.33 g/mL,压缩度为28%,休止角为52.8°,灰分含量为3.31%。结论:相对于传统的酶处理或碱处理,试验得到的黄秋葵酒渣膳食纤维超微粉制备工艺可有效提高膳食纤维含量,且膳食纤维超微粉更易被人体吸收,符合高质量膳食纤维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昭通苹果加工果酒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以苹果渣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酸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并对获得的产物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苹果渣颗粒度0.15 mm、pH 1.5,超声功率150 W、料液比为1:40(g/mL)、超声时间40 min、温度90℃。在此条件下果胶得率为10.76%。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得产物具有果胶的典型光谱特征;组成分析发现所得果胶主要由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9种单糖组成,其质量比为36.39∶0.11∶1.09∶15.05∶0.11∶46.62∶0.17∶0.10∶0.36;产物总半乳糖醛酸含量、干燥减量、酸不溶性灰分指标符合GB 2553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果胶》要求。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2):150-156
以马铃薯渣为原料,采用酶法脱除淀粉和蛋白质,分别以盐酸法、柠檬酸法、碱性磷酸盐法和复合盐法从马铃薯渣中提取果胶,经超滤、乙醇沉淀和冷冻干燥得到4种马铃薯果胶多糖。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对马铃薯果胶多糖提取率、组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磷酸盐法和复合盐法提取果胶得率高(分别为29.89%和21.01%)、半乳糖醛酸含量高(分别为29.71%和31.57%)。碱性磷酸盐法提取果胶的中灰分含量(22.38%)显著高于其他3种果胶多糖(2.09%~2.48%)。4种工艺提取得马铃薯果胶是低甲氧基果胶;蛋白质含量低于3.0%,没有显著差异;中性单糖组成主要包括半乳糖,及少量的阿拉伯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马铃薯果胶多糖的峰值分子质量在1.65×10~4~1.17×10~6u左右,为非均一多糖,4种方法提取得马铃薯果胶均具有果胶的特征官能团。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猕猴桃皮高值化利用,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辅助酸法提取猕猴桃皮果胶。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提取液pH、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等因素的取值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果胶得率的关键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对获得的猕猴桃皮果胶的分子质量、单糖组成、酯化度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液pH、提取温度、微波功率为关键因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液pH 1.7、提取温度91℃、微波功率215 W、超声波功率250 W、提取时间35 min、液料比30∶1 (mL∶g)。在此条件下,实际果胶得率为34.88%。所得果胶的总糖含量为60.83%,蛋白质含量为1.78%,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7.85%,酯化度为54.53%,重均分子质量(Mw)为741.78 kDa,单糖组成及摩尔百分比为鼠李糖4.2%、阿拉伯糖18.2%、半乳糖13.6%、葡萄糖5.5%、半乳糖醛酸58.5%。猕猴桃皮渣果胶分子以RG-Ⅰ型结构域为主。电镜扫描显示该果胶样品表面粗糙,由结构紧致的微球颗粒构成。  相似文献   

5.
菠萝皮果胶的提取及结构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菠萝皮为原料,采用漂烫灭酶、酸法提取和醇沉工艺提取果胶。对提取果胶的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并与常见的双子叶植物(苹果、柑橘)果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菠萝皮经10min漂烫灭酶后,在料液比1∶15、pH2.0、温度80℃条件下提取100min;提取液经2.5倍体积乙醇在pH3.7醇沉,此条件下果胶的得率为4.68%,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8.73%。菠萝皮果胶中含有部分甲氧基和少量乙酰基,FCC滴定法测定其酯化度为48.73%,是一种含乙酰基的低酯果胶。果胶多糖中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其组成摩尔比为0.74∶0.79∶1.54∶0.92∶0.84∶1.00,与双子叶植物果胶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籽瓜皮中高纯度果胶的提取工艺条件,以半乳糖醛酸的含量为果胶纯度的评价指标,采用咔唑-硫酸比色法测定果胶中半乳糖醛酸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液pH值等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结果表明,果胶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8 ℃、提取液pH值为1.6、料液比为23∶1(g∶L)。优化工艺所提取果胶中半乳糖醛酸含量理论值为78.03%,实测值为76.65%,实际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采用酸(柠檬酸)、碱(氢氧化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水解酶)3种方法从马铃薯渣中提取果胶多糖,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得率、单糖组成、酯化度、分子质量及分子链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马铃薯渣果胶多糖均以富含半乳糖侧链的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I(RG-I)结构为主。其中,碱提果胶多糖得率最高(23.1%),其次为酸提(11.7%)和酶提(6.0%)。3种果胶多糖甲酯化度均较低(0~7.5%),而乙酰化度较高,且酸提和酶提马铃薯渣果胶多糖的乙酰化度高于碱提(分别为13.6%,10.7%,6.6%)。分子质量分析结果表明,酶提果胶多糖的分子质量最高(1 706.3 ku),且分布最窄。通过Mark-Houwink-Sakurada方程判断:酶提果胶多糖的分子链形态较为聚集,接近球状构象;酸提果胶多糖介于球状和线团状构象之间;碱提果胶多糖分子链形态最为疏松,呈无规线团状构象。  相似文献   

8.
超高压方法提取马齿苋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鹤  张海悦 《食品科技》2011,(2):148-153
采用超高压技术常温提取,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设计,最终确定了马齿苋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0(g/mL),提取时间5 min,提取压力300 MPa,此时马齿苋多糖的提取率高达22.21%。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法进行多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中主要单糖为: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及阿拉伯糖。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亚临界提取猕猴桃皮渣中果胶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确定提取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亚临界水法提取猕猴桃皮渣中果胶的优化条件为:提取料液比1∶11.3、提取温度137℃、提取时间5.2 min。验证实验的果胶得率为11.4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4%,其与理论最优得率接近,表明该模型对于优化猕猴桃皮渣亚临界水法的提取工艺可行。此法所提果胶中半乳糖醛酸含量达到68.17%,酯化度为57.83%,属于高酯果胶,其理化性质同商品果胶相似,实验果胶的FTIR特征光谱同商品果胶高度相似,均具有果胶多糖典型的吸收峰,并且其具有较低的分子量(88.4 ku)及特殊中性糖组分(鼠李糖0.56%,阿拉伯糖1.45%,木糖5.33%,甘露糖0.17%,葡萄糖14.33%,半乳糖6.38%),抗氧化能力优于商品果胶。  相似文献   

10.
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黄秋葵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为柱前衍生化试剂,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同时测定黄秋葵多糖中8?种单糖组分的方法。采用InfinityLab Poroahell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0.1?mol/L,pH?6.85)-乙腈(82∶18,V/V),流速为1.0?mL/min,柱温25?℃,紫外检测器,波长250?nm。各单糖组分的线性范围较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13~0.45?mg/kg,定量限为0.43~1.49?m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4.51%~106.44%。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实用可靠,适用于黄秋葵多糖的单糖组分分析。同时测定从黄秋葵中顺序提取的热水浸提物(hot buffer soluble solution,HBSS)、螯合剂浸提物(chelating agent soluble solution,CHSS)和碱提物(dilute alkaline soluble solution,DASS)的单糖组成,确定其单糖组分的物质的量比。HBSS中,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0.1∶7.0∶0.4∶5.8∶0.9∶14.6∶1.5;CHSS中,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阿拉伯糖=4.7∶61.8∶9.6∶5.3;DASS中,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9.5∶5.4∶1.3∶10.8∶2.4∶7.6。  相似文献   

11.
葡萄酒泥是葡萄酒在发酵、贮存期间产生的沉淀物,含有果胶、蛋白质、多酚等物质。为将酒泥中的有效成分分离提取,实现葡萄酒泥的增值利用,本研究以生产干白葡萄酒中的酒泥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料液比、pH、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对果胶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果胶的提取工艺条件,并使用大孔树脂对果胶进行脱色,最后用红外光谱和HNMR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料液比(葡萄酒泥:水)为1:14 g/mL、pH为2.0、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90 min时,果胶得率为6.48%,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6.50%相近,各因素对果胶得率的影响大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选用D101大孔树脂对提取的果胶进行脱色,最佳脱色条件为脱色温度25℃、pH为2.0、脱色流速为3 BV/h,解吸液为60%(v/v)乙醇、解吸流速3 BV/h,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91.75%。红外光谱和HNMR分析表明提取的果胶为α-半乳糖醛酸。研究为葡萄酒泥的成分分析和分离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及纯化紫薯果胶类多糖,并对其主要成分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紫薯果胶类多糖的干燥减量、酸不溶灰分、pH值、总半乳糖醛酸、酯化度、总糖、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32%、0.32%、4.22、65.24%、31%、65%、1.02%,符合相关标准。测出所得紫薯果胶类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70745 Da和968 Da。乳酸饮料稳定性试验中,紫薯果胶类多糖添加量为0.20%时,所得发酵乳酸饮料的沉淀率最低,口感好;紫薯果胶类多糖的添加量为0.25%时,稳定性R值最大,且变化小。  相似文献   

13.
秋葵中富含黏性多糖类成分.本文研究干燥方式对秋葵多糖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将秋葵原料分别用热风干燥、自然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用水提醇沉法制备获得水溶性多糖,然后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单糖组成、红外光谱、黏度和抗氧化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3种多糖主要由I型鼠李糖半乳糖醛酸(RG-I)果胶组成,具有不同的线性程度...  相似文献   

14.
苏平  孙昕  宋思圆  魏丹 《食品科学》2018,39(15):93-100
以黄秋葵花为原料,研究热水、酸法、酶法、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对黄秋葵花多糖提取率和样品结构组成等 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4 种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 种提取方法所得多糖的提取率大小依次 为:酶法提取((21.90±0.14)%)>酸法提取((15.15±0.07)%)>热水提取((12.60±0.28)%)>超声辅 助提取((12.02±0.37)%)。经酶法和热水提取的多糖样品分子质量较高且特性黏度较大,而超声提取则显著降 低了多糖的分子质量和特性黏度,同时使多糖分子质量的分布更加均一。4 种多糖的单糖组成成分相同,主要包括 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和半乳糖,但单糖的物质的量之比有所不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的4 种 样品都具有多糖的典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特征。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清除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结果 表明,4 种多糖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超声辅助提取的多糖抗氧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化虾夷扇贝柱粗多糖2种提取工艺,并对比分析2种提取方式对扇贝柱粗多糖的化学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扇贝柱粗多糖热水浸提法及酶解提取法进行优化,并比较2种粗多糖红外光谱、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结果 热水浸提法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3(g/mL)、浸提时...  相似文献   

16.
采用酸法提取苹果渣中的果胶,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法提取苹果渣果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调节pH值1.5,温度100 ℃,时间2 h,固液比1∶14(g∶mL)。在上述最佳条件下,苹果渣中粗果胶得率为33.12%,果胶提取率为19.65%。4个因素对粗果胶得率的影响顺序为:pH值>温度>时间>固液比。酸法提取果胶的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165.92 kDa、5.83 kDa与0.45 kDa范围;酯化度为60.90%,属于高酯果胶;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0.48%,所提取的果胶纯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7.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运用Plackett-Burnman试验设计确定对果胶得率有显著影响的因子,进一步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了柚子皮中果胶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酶法协同超声波辅助酸法提取柚子皮中果胶的最佳工艺为:酶用量1.7%、酶解时间70 min、料液比1:25 g/mL、提取液pH2.0、超声功率260 W、提取温度83℃,提取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柚子皮中果胶得率达27.01%±0.91%。故采用酶法协同超声波辅助酸法能有效地提高果胶得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缓冻协同微波辅助提取手段,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合适的因素,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对黄秋葵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测定黄秋葵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通过小鼠实验,测定黄秋葵多糖对肾上腺素引起高血糖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从而探索黄秋葵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通过响应面优化提取条件,确定黄秋葵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缓冻时间16 h,液料比40:1(mL/g),浸提时间2.2 h;浸提温度65℃,微波功率310 W,在此条件下,黄秋葵多糖的得率可达到17.17%,明显高于相对单一的提取工艺。黄秋葵多糖能够明显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在10 mg·mL-1剂量下抑制率达68.26%;且极显著降低肾上腺素引起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P<0.01)。缓冻协同微波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黄秋葵多糖的得率,黄秋葵多糖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具备开发成为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市场应用与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开发磨盘柿资源,以磨盘柿加工柿子酒后的废弃物-柿子渣为原料,对果胶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草酸铵提取法对柿子渣的果胶进行提取,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pH、料液比、草酸铵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果胶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条件为:草酸铵浓度为0.60%,提取温度95℃,反应时间4 h,pH1.9,在此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为11.2%±0.3%。通过此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出果渣中的果胶,为磨盘柿子的综合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