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优化桑叶茯砖茶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对桑叶茯砖茶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OH清除率、ABTS~+清除率和还原力等为指标,考察桑叶茯砖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33%、液料比为25 mL/g、提取时间为2.3 h、提取温度为90℃,在该最佳条件下,桑叶茯砖茶总黄酮得率为2.37%。抗氧化实验表明,24μg/mL桑叶茯砖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9.8%,与Vc相当,ABTS~+的清除率为99.8%,清除效果较Vc好;0.28mg/mL桑叶茯砖茶总黄酮对.OH清除率达79.7%,而相同浓度Vc对.OH清除率为28.8%,显著低于桑叶茯砖茶总黄酮,0.28 mg/mL桑叶茯砖茶总黄酮还原力为1.263,和Vc接近。结论:该优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桑叶茯砖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桑叶茯砖茶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西藏芜菁为原料,研究复合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芜菁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对得率影响最显著的三个因素:复合酶配比、料液比及超声功率。随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芜菁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同时通过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估了芜菁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复合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芜菁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配比为1.9:1 g/g,复合酶用量为2%,料液比为1:38 g/mL,乙醇浓度为75%,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55 min,超声功率为204 W,超声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到最大值1.458%。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芜菁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185.6 μg/mL,对ABTS+自由基清除的IC50为164.3 μg/mL,说明芜菁总黄酮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综上,本研究得到了复合酶辅助超声法提取芜菁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且提取得到的芜菁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西藏芜菁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代代花总黄酮的工艺,并研究代代花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本实验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然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代代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同时通过DPPH·和·OH的清除实验对代代花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60%、液料比20:1 mL/g、提取时间35 min、提取温度为60℃,该条件下代代花总黄酮的得率为2.62%,该值与预测值2.66%高度相符;其对DPPH·和·OH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IC50值分别为0.385和0.255 mg/mL。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的代代花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代代花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提取大蒜皮总黄酮的工艺,并对大蒜皮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乙醇浸提法提取大蒜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60min,超声温度80℃,料液比1∶40(m/V),在此工艺条件下,大蒜皮总黄酮的得率可达1.35%。抗氧化能力评估实验表明:大蒜皮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清除超氧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紫花苜蓿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以紫花苜蓿叶片为试验材料,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其超声提取条件,并通过不同的抗氧化评价指标测定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紫花苜蓿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紫花苜蓿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5%、超声波功率100 MHz、提取温度67℃、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苜蓿叶中总黄酮的得率为5.29 mg/g;紫花苜蓿叶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并与总黄酮质量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可靠,得到紫花苜蓿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紫花苜蓿叶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流苏花中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评价提取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的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总黄酮超声提取条件;并通过总黄酮清除O2-·、DPPH·和·OH及抗脂质体过氧化等的能力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流苏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65%,液料比为37∶1 m L/g,水浴温度54℃,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达到10.736%。流苏花总黄酮对O2-·、DPPH·和·OH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具有较好的抗脂质过氧化活性,并与总黄酮的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结果可靠,得到了流苏花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得到的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砂糖橘落果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落果中的总黄酮,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及总还原力评价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在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砂糖橘落果中总黄酮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1:50 g/mL、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70℃,在该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达到2.61%,此时砂糖橘落果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达88.89%和80.77%,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该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和开发砂糖橘落果总黄酮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薄荷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确定薄荷叶中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其超声提取条件;并通过其总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薄荷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80%、液料比40:1、提取时间118min、提取温度62℃,此条件下,薄荷叶总黄酮得率达6.11%。薄荷叶总黄酮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并与总黄酮质量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利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可靠,得到了薄荷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且实验结果还表明薄荷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桂花总黄酮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提取桂花香料后桂花残渣为原料,利用乙醇为溶剂提取桂花残渣中总黄酮类物质,以提高桂花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桂花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桂花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性能进行系统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桂花残渣中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80,浸提时间2 h,总黄酮得率可达21.54%;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桂花总黄酮具备较好抗氧化活性,添加桂花总黄酮后,亚油酸氧化进程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了滇黄芩总黄酮酶解超声提取的工艺条件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解超声工艺对滇黄芩总黄酮的提取具有协同作用,提高总黄酮提取得率。在超声功率100 W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酶解超声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 h、乙醇体积分数55%、加酶量50 U/g(干原料)、液料比30∶1(mL∶g)、提取温度50 ℃,在此条件下,平均提取得率为24.03%。抗氧化实验研究表明,滇黄芩总黄酮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IC50分别为0.14 mg/mL、0.20 mg/mL。  相似文献   

11.
为得到芦柑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响应面法对芦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芦柑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芦柑叶总黄酮为响应值,选取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并利用总黄酮对·OH和DPPH·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8∶1(mL/g)、乙醇浓度74%、超声温度71℃和超声时间26 min,在该条件下进行3次重复试验,得到总黄酮的平均提取率为(53.19±0.28)mg/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6%,说明该二次回归方程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芦柑叶总黄酮对·OH和DPPH·的清除试验表明,芦柑叶总黄酮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与·OH和DPPH·的清除率之间存在量效关系,其对·OH和DPPH·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146.41 mg/L和66.56 mg/L,说明芦柑叶总黄酮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2.
顾英  赵明霞 《中国酿造》2012,31(2):136-139
本研究选取本地桑树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以乙醇溶液为溶剂,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对桑树叶中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桑树叶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桑树叶类黄酮的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70.85%vol、提取温度70.13℃、料液比1:42.2(g:mL)、超声时间20min。在此条件下,类黄酮得率的预测值4.52%,实际测得桑树叶类黄酮的提取率为4.50%,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3.
对白肉番石榴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其体外的抗氧化活性。以珍珠番石榴(白肉)的叶、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获得了番石榴叶、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此基础上提取番石榴果肉中的总黄酮,然后比较番石榴叶、皮、果肉中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番石榴叶、皮的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略有差异。番石榴叶总黄酮的提取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65 ℃,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135 min。番石榴皮总黄酮提取最优工艺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45 ℃,料液比1:7 (g/mL),提取时间105 min。在最优条件下番石榴叶、皮总黄酮的提取量分别为(188.66±0.23)、(48.03±0.16) mg/g。番石榴叶、皮、果肉总黄酮在ABTS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铁还原力及总抗氧化力测定分析中显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番石榴叶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最强。由此说明番石榴黄酮有望成为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柿子叶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通过响应面法与正交法分别得出最佳的回流提取总黄酮的条件,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并在最优工艺条件下,以VC作为对照,通过柿子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等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正交试验设计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40%,提取温度50 ℃,料液比为1:50 (g/mL)和提取时间为120 min,总黄酮提取量为18.11 mg/g。响应面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50 ℃,料液比为1:60 (g/mL)和提取时间为120 min,总黄酮提取量为18.21 mg/g。响应面法总黄酮提取量比正交试验法提高了0.55%。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低乙醇浓度和低料液比能节约成本和能耗,而两者提取率几乎没有差别。因此,正交试验更适合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同时在正交试验法最佳工艺条件下,柿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8.0、18.0、76.0 μg/mL,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柿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抗坏血酸,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低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结论:正交试验提取柿叶总黄酮工艺合理可行,经济节约,可适用于工业生产。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荞麦叶黄酮的提取和抗氧化性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超声波法辅助提取荞麦叶黄酮的工艺进行了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了荞麦叶黄酮成分,并对荞麦叶黄酮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超声频率45 kHz、超声功率100 W、液料比30:1 mL:g、超声时间22 min,超声温度为28 ℃,乙醇体积分数为51%时,荞麦叶黄酮的提取量为80.311 mg/g,与预测值81.414 mg/g相对误差为1.35%,表明该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效果良好。HPLC检测表明,荞麦叶黄酮的主要成分为芦丁和槲皮素,其含量分别为66.5%和13.9%。抗氧化试验表明,荞麦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DPPH·)、ABTS自由基(ABTS+·)和羟基自由基(·OH)的半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012、0.044、0.344 mg/mL,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本试验为荞麦叶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杜丽娟  苏秀芳  梁翠君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1):221-225,233
本文以樱花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樱花叶总黄酮,确定樱花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探究。樱花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5 g/mL,超声功率50 W,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50 min,此条件下,樱花叶总黄酮的得率高达14.74%。樱花叶总黄酮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樱花叶总黄酮提取液的质量浓度越大,对·OH、DPPH·以及NaNO2的清除能力就越强。当樱花叶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为1.2 mg/mL时,对·OH的清除能力为79.12%,当樱花叶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为0.5 mg/mL时,对DPPH·的清除能力为94.60%,当樱花叶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为1.4 mg/mL时,对NaNO2的清除能力为66.55%。由此可见,樱花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研究开发樱花叶总黄酮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化浊点萃取协同超声波辅助提取桑叶黄酮工艺,并对其降血脂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以桑叶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浊点萃取协同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将小鼠随机分为桑叶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辛伐他汀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喂养60%高脂饲料构建高血脂小鼠模型。测定小鼠的体重、血清中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含量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添加量2.1%、超声波功率400W、超声时间42min,此时桑叶黄酮得...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采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泡桐花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酶解温度、超声功率、液料比和酶解时间进行Box-Ben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泡桐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并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泡桐花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 ℃,超声功率240 W,液料比40∶1(mL∶g),酶解时间36 min。在该优化提取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得率为7.82%,与模型预测值8.01%接近。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泡桐花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14.2 μg/mL、200.7 μg/mL和328.5 μg/mL,在总黄酮质量浓度为800 μg/mL时,总黄酮对三者的清除率分别为83.1%、75.4%和64.3%。  相似文献   

19.
以雪莲果叶为原料,设计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雪莲果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以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及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估雪莲果叶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雪莲果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30%、料液比(m雪莲果叶∶V乙醇)1∶60(g/mL)、超声温度50℃、超声处理12 min、酶解pH 4.8、纤维素酶质量浓度0.40 mg/mL、酶解时间66 min,此工艺下总黄酮提取率为6.317%。所提取雪莲果叶总黄酮具有抗氧化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在质量浓度为0.6 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1.09%,具有接近维生素C的总还原力。利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的雪莲果叶中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