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类蛋白反应作为一种可以修饰生物活性肽的新方法,已经成为蛋白质食品研究的热点。海洋生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含有的蛋白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然而蛋白肽存在生物利用度有限、酶解液味苦等问题。本文在阐述类蛋白反应过程和机制的基础上,对类蛋白反应修饰提高海洋源活性蛋白肽的生物活性、改善蛋白的加工特性及减少蛋白酶解液苦味等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为海洋源蛋白的深度利用以及高值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乳酪蛋白源生物活性肽以其良好的消化性、低敏性及生物活性而日益受到重视。综述国内外在牛乳酪蛋白来源的阿片肽、阿片拮抗肽、ACE抑制肽、免疫调节肽和矿物元素结合肽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更好地利用牛乳酪蛋白源的生物活性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类蛋白反应及其在肉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蛋白反应是食品科学领域涉及蛋白质的一个重要反应,可以通过肽键结合的方式对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进行补充,一般认为是蛋白质水解的逆反应,可以提高肽的生物活性、改善蛋白的加工特性、减少酶解液苦味。到目前为止,类蛋白反应已应用到鱼蛋白、大豆蛋白、乳蛋白等多个领域,提高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很好地解决了蛋白肽存在的生物利用率有限、酶解液味苦等问题。我国是肉类消费大国,肉类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1/4,类蛋白反应应用于肉类工业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蛋白资源,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该文综述了类蛋白反应的3种作用机制,影响类蛋白反应的因素以及类蛋白反应在肉类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以期为蛋白质的深度利用以及高值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乳清蛋白是生产干酪的副产物,它具有很高生物利用价值,同时脂肪和糖类含量极低,并且含有丰富的支链氨基酸和生物活性多肽等。乳清蛋白经酶解产生的肽类不仅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乳清蛋白中生物活性肽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阿片样作用,同时还抑制血栓形成和降低胆固醇的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且独特的生物资源,海洋源蛋白质是开发生物活性肽的良好前体物质,海洋生物活性肽具有来源广泛、高效安全等优势,开发、应用前景广阔。本文综述了海洋源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特性,同时从抗氧化肽、抗菌肽、抗冻肽、金属离子螯合肽以及免疫调节肽角度展开详细介绍,阐述了不同海洋源生物活性肽的构效关系和相应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海洋源生物活性肽未来研究和发展的趋势,并对海洋源生物活性肽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海洋源生物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马铃薯为原料提取马铃薯蛋白,采用胰蛋白酶水解马铃薯蛋白,制备ACE抑制肽,利用类蛋白反应(Plastein反应)修饰获得ACE抑制肽。研究添加氨基酸的种类、酶与底物浓度比([E]/[S])、反应pH、温度和时间5个因素对ACE抑制肽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lastein反应修饰的最佳条件为:底物浓度30.0%,反应温度43.68℃、pH值8.05、加酶量3 565.05U/g,反应时间3.0h。经Plastein反应修饰,产物的ACE抑制率可以达到(82.89±0.05)%,较未经修饰的提高了1.35倍。  相似文献   

7.
乳清是生产干酪及干酪素过程中获得的大量液态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主要成分乳清蛋白的营养价值极高。随着近年来小肽生物活性功能研究的开展,对于乳清蛋白水解物中功能性多肽的研究成为主要方向。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乳清蛋白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肽,包括ACE抑制肽、抑菌肽、抗病毒肽、抗氧化活性肽及其它活性肽。目前,国内外有关ACE抑制肽的研究较多,而对降胆固醇肽的研究多是以大豆蛋白为原料,而更具有研究价值的乳清蛋白源降胆固醇肽研究较少。本人以乳清蛋白为原料,对其酶解产物的降胆固醇活性肽进行分离制备,既充分利用了干酪的副产物,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又能提供一种新型降胆固醇功能产品,为商业化开发乳清蛋白降胆固醇功能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结合本人对降胆固醇肽的研究,综述了乳清蛋白源功能性多肽的制备、分离纯化技术及其活性多肽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在血压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食源性ACE抑制肽具有较强降血压效果,是调节血压的潜在活性成分。海洋蛋白源ACE抑制肽是食源性活性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海洋蛋白源ACE抑制肽的制备、纯化、结构鉴定、体外和体内活性研究及构效关系等研究进展,同时对海洋蛋白源ACE抑制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海洋贝类作为一种原料大宗广泛易得的优质蛋白质资源,是生物活性肽开发的理想原料。本文对海洋贝类蛋白资源生物活性肽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重点介绍了肽组学在活性肽结构鉴定中的应用,同时对贝类蛋白资源生物活性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开发海洋贝类蛋白资源及其活性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锌离子结合类蛋白反应修饰肽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牡蛎为原料制备锌离子结合类蛋白反应修饰肽,重点以锌保留率为指标,研究了p H,胃肠道消化酶,热处理,储存时间等因素对锌离子结合类蛋白反应修饰肽的稳定性的影响,并与锌离子结合多肽和锌离子结合谷氨酸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类蛋白反应后有新的物质生成;锌离子结合物在p H 2.0下都易于解离,在p H 9.0下都比较稳定,且锌离子结合肽类的稳定性明显强于锌离子结合谷氨酸的稳定性(P0.05);锌离子结合物对消化酶都具有一定的抗消化性,且锌离子结合肽类的稳定性明显强于锌离子结合谷氨酸的稳定性(P0.05);锌离子结合类蛋白反应修饰肽和锌离子结合多肽对热处理较为敏感,其稳定性明显低于锌离子结合谷氨酸的稳定性(P0.05);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锌离子结合物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锌保留率可达95.50%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通过类蛋白反应(Plastein)修饰制备具有较高锌离子结合能力的牡蛎源肽(EVPPEEH),其锌结合能力为161 mg/g。以缺锌型SD大鼠为试验模型,以牡蛎酶解肽-锌结合物OPZ、类蛋白反应修饰的牡蛎酶解肽-锌结合物LPZ和ZnSO4(ZS)为对照,研究牡蛎源肽(EVPPEEH)与锌的结合物(MZ)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和生物利用途径。结果表明:MZ组大鼠血清锌水平,股骨锌储备量及肝脏锌含量和肾脏锌含量均显著高于各对照组。脾脏锌含量MZ组和LPZ组恢复程度相似,均显著高于OPZ组和ZS组。MZ组和各对照组大鼠体重和摄食量均显著增加,效果相似。大鼠小肠转锌蛋白(ZnT1)的表达量MZ组与无机锌组差异不是很明显,而小肽转运蛋白(PepT1)的表达量MZ组最高,相对于ZS组上调了20%,显著高于各对照组,说明大鼠小肠对MZ的吸收利用一部分是通过传统锌离子途径,另一部分是通过小肽途径。MZ有望成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补锌制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生物活性肽研究的兴起,乳清蛋白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被越来越多的科研学者用于开发乳清蛋白源的生物活性肽。乳清蛋白肽是乳清蛋白酶解后肽段和氨基酸的混合物,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乳清蛋白肽的生产工艺和生物学功效作用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3.
乳清蛋白经酶解产生的肽类除了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之外.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潜在生物活性。目前发现的乳清蛋白源生物活性肽主要有阿片肽、抗高血压肽、抗茵肽和免疫调节肽。综述了上述4种肽的氨基酸序列及其主要功能;对酶解过程中应注意的因素,如酶的类型、水解度、预处理方式、酶的灭活方式、底物纯度和水解过程等理化参数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菜籽蛋白通过适当蛋白酶水解或经一定化学改性可得到大量具有生物活性和功能特性肽类,主要为抗氧化肽、降血压肽等;这些活性肽发现为今后充分利用菜籽蛋白资源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营养需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追求更高品质的蛋白质。乳清蛋白经水解后所得到的乳清蛋白水解物,因其易吸收、蛋白品质高,且含有许多生物活性肽而被广泛研究利用,成为近年研究热点。因此,本文系统的论述了乳清蛋白水解物的制备方法、生物活性及在食品中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利于乳清蛋白水解物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海洋生物活性肽是一类结构多样且具有多种功能和活性的肽类,其制备、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受到了广泛关注。已有不少相关研究证明海洋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很具开发潜力的新型药物来源。然而,整合海洋生物活性肽制备技术和生物应用的研究还较缺乏,为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海洋生物活性肽制备、分离纯化的方法,并阐述了其原理、优缺点、适用对象和未来发展趋势,介绍了海洋生物活性肽的抗氧化、抗糖尿病、降血压、抗菌、抗癌等功能活性,并深入探讨了其构效关系和未来发展方向,以便为开发新型海洋药物提供有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碱性蛋白酶水解鹰嘴豆蛋白,制备水解度为20.03%的蛋白水解物,以该蛋白水解物为底物进行类蛋白反应修饰,制备抗氧化活性肽。以游离氨基减少量为试验指标,在分析反应温度、加酶量、底物质量分数对类蛋白反应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建立酶添加量、底物质量分数和p H值与游离氨基减少量的回归模型,优化类蛋白反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所建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预测类蛋白反应规律。p H值对游离氨基减少量影响最大,其次是加酶量,底物质量分数影响较小。类蛋白反应的优化条件是:酶添加量417.4 U/g,底物质量分数49.8%和p H 3.48。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类蛋白反应修饰产物的还原力和·OH清除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天然生物活性肽往往功能特性和热稳定性差。为改善鸡肺肽的抗氧化能力和热稳定性,采用胃蛋白酶和外源氨基酸参与的类蛋白反应对鸡肺抗氧化肽进行处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反应前、后的分子量变化,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扫描电镜对反应前、后物质的性质进行表征,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圆二色光谱分析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3%的半胱氨酸处理后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Fe2+螯合能力和·OH清除率分别提升了51.85%,31.11%、31.30%,热变性温度从122.06℃提至136.15℃。类蛋白反应使产物的分子量和表面疏水性增大。紫外和荧光光谱表明氨基酸微环境的变化改善了抗氧化活性。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类蛋白反应发生后样品主衍射峰变宽,强度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反应涉及分子的水解与再聚合。红外光谱和圆二色光谱结果显示:多肽分子舒展,疏水基团暴露,这可能是多肽抗氧化能力改善的原因。综上,类蛋白反应改变了蛋白质的二级和三级结构,从而有效改善了生物活性肽的抗氧化能力与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鸡蛋清蛋白与低聚麦芽糖为原料,进行糖基化修饰反应,以接枝度和褐变程度等指标分析糖基化程度,并研究糖基化修饰反应对接枝产物生物活性和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法加热2 h的反应产物接枝度最高,褐变程度较小,即反应产物大多是初级阶段末期或中间阶段产物。糖基化修饰反应提高了鸡蛋清蛋白的金属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同时还可增强其螯合亚铁离子的能力。功能特性分析表明,糖基化修饰反应可提高鸡蛋清蛋白的溶解度和热稳定性,而不影响其乳化稳定性和乳化活性。同时,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糖基化修饰反应降低了鸡蛋清蛋白的消化性,这可能与其在大肠中被肠道微生物降解有一定的关联。上述分析表明,糖基化反应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修饰方法提高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酶水解玉米蛋白可以得到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肽,这些肽类与蛋白质、氨基酸相比,更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具有改善身体素质的保健功能.通过介绍了几种玉米蛋白肽,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抗氧化肽、高F值寡肽和醒酒肽的生物活性,利用玉米蛋白肽的这些活性,将其添加在饮料、发酵食品及肉制品中的实验室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有望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