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感目测检验原棉物理性能,是由无数检验人员从长期手感目测与仪器检验校准对照的经验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方法。在检验原棉品质时,全凭手的感觉和触摸以及眼睛的仔细观察,来判断纤维的优劣和使用价值。手感目测检验原棉的内容和方法如下:一、颜色检验原棉颜色,采用目测法。首先鉴定棉花类型,是白棉、黄棉还是灰棉。白棉:视其颜色属洁白、乳白、呆白或是灰白,其中阴黄和污染程度;黄棉:视  相似文献   

2.
手感目测检验棉纤维是传统的有效的检验方法,代表性大,及时性快和适应性广,因而在密切配合生产,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方面经常发挥重要作用。手感目测与仪器检验,单唛试纺三者紧密结合,互相补充,使原始检验资料所反映的信息更加可靠,更加全面,是行之有效的配棉方法。但是仪器检验局限性大,试验条件要求高,还有很多空白等待填补;单唛试纺的工作量大,条件粗糙,数字之间难以严格对比。而手感目测检验却可对仪器检验和单唛试纺所提供的信息起到综合加工作用,利用这些信息不但可以准确判断纤维  相似文献   

3.
<正>新体制下的棉花质量监管的方式是什么呢?是沿袭旧体制下的现场巡回检查、手感目测?还是依靠仪器化公证检验?笔者认为:新体制下的棉花质量监管依靠仪器化公证检验固然重要,但单一地依靠仪器化公证检验远远不够,不仅要有现场检查、手感目测,还要有仪  相似文献   

4.
原棉品级检验采用手感目测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感官检验方法。实践证明在当前不具备使用仪器条件的商业性交接中,此法具有一定实用性,特别是异地检验时显示出优越性。但是,化纤是依据其各项物理指标评等的。而这些化纤物理指标值必须借助仪器,这是原棉和化纤品质评定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5.
化纤短纤维检验与棉花检验过程相似,一般以感官检验、仪器检验、试纺结果为主要质量依据。不同的是,化纤质量交接把关和化纤质量标准、等级依据仅以仪器检测数据作为评定内容;而棉花等级及质量标准主要以手感目测、对照实物标准样照为评定依据。诚然,在化纤生产中,仅以仪器检验的内容还不能较全面地为工艺设计和生产提供原料性能。  相似文献   

6.
酸度计法与目测法检验酱油总酸氨基氮结果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前言目前酿造厂测定酱油总酸、氨基氮一般都采用酸度计法和目测法。这两种方法测定原理相同;但酸度计法检验结果精确、测定误差小,其缺点是操作时间长(一般使用前需将仪器开机预热20—30分钟),步骤繁锁(测定前需标定仪器),且长时间使用仪器易出现疲劳效应而引起检验误差,它适用于样品数量较多的产品检验。目测法检验误差较大,但检  相似文献   

7.
在棉花品级检验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不管棉检员资历多深,经验多丰富,棉花品级偏差现象照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任何一个棉检员都有可能。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我们剔除环境、棉样等客观因素,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当然有,这就是人——棉检员自身的心理因素。我们知道,棉花品级检验就是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三条件,依据国家标准,凭借手感目测,对棉花进行分级。在这里手感目测成为棉花品级检验的主要手段。所谓的手感目测就是利用棉检员的感觉器官——手和目,对棉花的各个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定性鉴别防辐射纤维中的镀银纤维和金属纤维,对比分析了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化学溶解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方法的结果。在鉴别不同防辐射纤维的特征,综合分析各种定性方法后,得出结论如下: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化学溶解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相结合可以对防辐射纤维中的镀银纤维和金属纤维进行准确的定性分析,该定性鉴别方法简单,易于在检测实验室进行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采用手感目测法、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两种纺织用薄膜材料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手感目测法和显微镜法的结合可判定样品是否为薄膜材料,溶解法、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可定性鉴别纺织用薄膜材料的主要组成成分,该研究可以为纺织用薄膜材料提供定性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粘胶短纤维是纤维素再生纤维,它具有天然棉纤维的优良特性,如吸湿性、穿着舒适等,因而纺制的纱、线很受欢迎。当前,粘胶短纤维的质量标准、定等依据、工商交接使用都是根据国家质量标准与通过仪器检验的数据比较来评定的。但有一部分内容如纤维的颜色、光泽、开松度、疵点(僵丝、并丝、异状纤维等)、柔软程度等,目前还无法用仪器测定,只能靠检验人员的手感目测,  相似文献   

11.
通过配对t检验对纺织品色牢度目测评级和仪器评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运用MATLAB软件结合L*、a*、b*对大量数据拟合得到目测评级和仪器评级的相关性数学模型,经验证该数学模型能使修正后的仪器评级结果与目测评级结果达到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配对t检验对纺织品色牢度目测评级和仪器评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运用MATLAB软件结合L*、a*、b*对大量数据拟合,得到目测评级和仪器评级的相关性数学模型.经验证,该数学模型能使修正后的仪器评级结果与目测评级结果达到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感官检验法在我国商品棉流通的各环节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称之为手估目测法。即以视觉,手感体会为主,分析棉花的外观形态,对照标准进行定级。在实际检验中,检验员之间以及检验员自身在不同的时间常常存在着目光偏差和波动的现象,为能准确检验,应明白检验过程中的心理效应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黄麻和红麻为原料生产的麻黏胶纤维即麻赛尔纤维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纤维。采用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色法、显微镜法、溶解法、红外光谱法、热重热差分析法,对其与常规黏胶纤维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手感目测法鉴别,普通黏胶纤维手感柔软,白度较好,而麻赛尔纤维手感挺爽,白度较差;通过显色法鉴别,普通黏胶纤维呈现深蓝色,而麻赛尔纤维呈现带蓝光的棕色;另外,通过显微镜法和热重热差分析法也可鉴别出这两种纤维的差别。但燃烧法、溶解法和红外光谱法无法鉴别出这两种纤维,只能作为纤维测试的辅助手段。同时表明,此系列鉴别方法可推广应用到麻类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自动菌落计数仪的技术参数、准确度、精密度、重现性等进行试验,研究其是否满足乳品中菌落总数的计数要求。方法选用一次性平皿的倾注法和3M测试片法的菌落结果进行计数,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嗜冷菌、乳酸菌等。检测结果分别用仪器法和目测法进行计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目测法和仪器法计数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可知在95%置信区间P值大于0.05,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检测结果偏差10%的符合率达不到100%。重复性偏差为0.43%~5.52%,重现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为3.60%,国标方法的标准偏差为3.05%。结论样品的背景颜色和颗粒度对仪器的计数结果有影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6.
感官检验棉花品级是依据国家标准,运用手感、目测等方法综合确定棉花品级。在分级检验过程中,这种检验手段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误差。正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找到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感官检验棉花品级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近五年的充分准备和实践的基础上,按照统一部署,从2013新棉花年度起,锯齿棉由棉花颜色级代替棉花品级指标,这是我们由传统的手感目测检验棉花品级转向与国际接轨的全面仪器化检验的关键转变,目前开展的棉花颜色级检验分为感官检验和HVI检验方式,这是棉花行业中对棉花检验环节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通过一年的检验实践,总的看全面检验质量是平稳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所以及时进行讨论、研究、总结,是进一步提高棉花颜色级检验质量的必要手段,笔者就在实际检验棉花颜色级工作中如何正确把握新标准,提高棉花颜色级检验的准确率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小型试纺机     
手感目测、仪器、单唛试纺三结合鉴定原棉质量,是目前我国各棉纺厂广泛采用的方法。而单唛试纺又是鉴定原棉质量预测成纱效果的最直接可靠的实践方法,所以很受  相似文献   

19.
宋小红 《中国纤检》2012,(Z1):66-67
棉花品级检验就是在符合规定光照条件下,用棉样对照实物标准结合品级条件,凭手感目测来判定棉花品级。品级检验是棉花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检验指标之一,棉花品级的高低是反映棉纤维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决定纺纱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棉花品级检验就是在符合规定光照条件下,用棉样对照实物标准结合品级条件,凭手感目测来判定棉花品级。品级检验是棉花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检验指标之一,棉花品级的高低是反映棉纤维品质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决定纺纱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