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文章采用浸出-电沉积方法研究了多金属低品位氧化矿提取金属铜的工艺。探讨了工艺中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L/S)、硫酸浓度、矿样粒度、氧化剂等对铜的浸出率的影响。在硫酸浓度为10%,浸出时间控制在5h,液固比取5:1,浸出温度为95℃,粒度0.125mm以下占40%的最优条件下,得到铜的浸出率为82.2%。采用控制阴极电势电积法直接处理硫酸浸出液,在控制阴极电位小于500mV,铜离子的浓度为1~2g/L,H2S04为180g/L的条件下,得到铜含量在99%以上的优质海绵铜。  相似文献   

2.
某浮选铜精矿中铜、金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光华  邱廷省  刘志红 《黄金》2009,30(8):37-40
在氯盐酸性体系中,对某浮选铜精矿进行了加压氧化浸铜的试验研究,探讨了温度、氧气分压、硫酸用量、氯化钠用量等对铜精矿中铜、铁浸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氧化温度110℃、氧分压0.45MPa、矿样粒度-0.043mm占85%、硫酸用量90g/L、氯化钠用量30g/L、液固比5/1、浸出时间2、5h、搅拌速度750r/min初始条件下,获得铜浸出率为92.18%。铜浸出渣经摇床重选脱硫,脱硫渣氰化浸金。当浮选精矿铜浸出率达到90%上时,对应渣中金的氰化浸出率都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3.
盐酸加助浸剂从钪精矿中浸出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春晖  张宗华 《湿法冶金》2005,24(3):132-134
进行了盐酸加助溶剂浸出钪精矿的条件试验,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质量浓度35.3g/L,液固体积质量比2.5: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0h,物料粒度小于0.043mm,加7^#助浸剂,用量为40g/t。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钪的浸出率达80.47%。  相似文献   

4.
冀少华  安莲英  唐明林  邹树 《黄金》2009,30(1):42-44
对某尾渣,在比较了硫脲、硫氰酸铵、硫代硫酸钠浸金效果的基础上,选择硫脲为浸出刺。试验通过优化浸出条件,确定硫脲质量浓度为15g/L、硫酸用量为55mL、液固比为3、搅拌浸出3h,金的硫脲浸出率可达到93.50%。试验还考察了硫脲溶液循环使用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浸金过程中硫脲的消耗。  相似文献   

5.
对中条山铜矿矿峪铜矿的低品位含铜矿矿石进行了浸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过86h的浸出,单独使用硫酸时铜的浸出率只有68.985,若加入3.14g/L的Fe^3 ,可使铜的浸出率提高到74.34%,若再加入5g/L的NaCl助浸,铜的浸出率则可提高到79.98%,化学物相和光学显微图像分析表明,氧化铜的浸出很快就可完成,辉铜矿和斑铜矿也以较快的速度降解的蓝辉铜矿和铜蓝,而铜蓝的浸出反应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6.
以硫酸为浸出剂,采用氧压浸出的方法进行了含铟锡烟尘提铟试验研究。考察了氧分压、硫酸初始浓度、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因素对铟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氧压浸出的最佳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含铟物料在液固比4:1,硫酸寝浓度150g/L,温度150℃,压力0.7MPa,时间2.5h的条件下氧压浸出,可获得In93.66%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新疆某砂岩铀矿床矿石的浸出性能,获得不同硫酸浓度条件下矿石的最优浸出条件及参数,对砂岩型铀矿石进行室内不同硫酸浓度(0.2~10g/L)摇瓶浸出对比试验,液固比为5∶1,浸出环境温度为17℃,浸出周期96h,一组添加300mg/L双氧水,另一组不加氧化剂。试验结果表明,未添加氧化剂时,硫酸浓度为8g/L时浸出率最大,酸度增加到10g/L,铀浓度反而下降了5.78mg/L,浸矿在48h便几乎达到了平衡;酸度低于0.4g/L时,浸出5h便出现峰值,继续浸出,浸出率下降。添加氧化剂时,浸出率与硫酸浓度呈正相关,且添加氧化剂后浸出速率加快,但浸出平衡点无明显变化,当酸度低于0.6g/L时,浸出后期出现铀浓度下降,硫酸浓度为8g/L时,浸出率可达97.17%,硫酸浓度增加到10g/L,浸出率并无明显增加。酸法浸出可应用于此铀矿床,且最佳浸出剂硫酸浓度为8g/L。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某难处理硫化金精矿进行加压氧化一氰化浸金试验研究,考察了加压氧化各因素对氰化浸金的影响。加压氧化最优条件为:固液比1:4,木质素磺酸钠5g/t,硫酸初始质量浓度10g/L,温度190℃,压力2.0MPa,反应时间4h,搅拌转速450r/min。金精矿经加压氧化一氰化浸出获得了97.55%的较高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9.
赵宙  李小康 《有色冶炼》2006,35(3):28-30
进行了铜锌混合矿加压浸出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氧分压、酸度、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等因素对铜锌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氧分压0.4MPa、酸度240g/L、温度140℃、浸出时间150min、添加剂用量0.10%-0.22%的条件下浸出,铜、锌的浸出率均可达97%。  相似文献   

10.
钟非文  李登新  魏金秀 《黄金》2006,27(3):48-50
试验研究了采用硫脲法有效地从废弃印刷线路板中回收金。试验结果表明,硫脲回收金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硫脲质量浓度、Fe^3+质量分数、浸出时间、硫酸体积分数;合适的浸出条件是:固液比为1:5,浸出温度为35℃,硫脲质量浓度为10g/L,Fe^3+质量分数为0.3%,浸出时间为1h。硫酸体积分数为5%。  相似文献   

11.
以常规湿法炼锌工艺锌浸渣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常压酸浸和加压酸浸条件下锌浸渣的酸性浸出减量化效果,以及渣中锌、铜和铟等有价金属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常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65%以上,渣中锌含量可降至3%左右,锌、铜和铟的浸出率均在91%以上;在加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40%以上,渣中锌含量可将至2%以下,锌和铜的浸出率达到95%左右,但铟浸出率仅为70%左右,相对较低。常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绝大部分浸出,有利于铟的浸出;加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大量以铅铁矾的形式留在渣中,阻碍了铟的浸出。常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高,达到25 g/L以上;加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低,小于2 g/L,有利于后续浸出液中铜、铟的回收。常压浸出渣量少,有利于渣中铅、银的富集,可单独销售;加压浸出由于铁沉淀入渣,致使渣中铅、银富集比低,适合于铅锌联合企业返回铅熔炼炉。  相似文献   

12.
以锌浸出渣为对象,研究了在硫酸—二氧化硫体系还原浸出锌浸渣过程中反应温度、转速、液固比、初始硫酸浓度、SO2分压对锌和铟浸出行为及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O2对锌浸渣进行还原浸出能够大幅提高锌和铟的浸出率,在SO2-H2SO4体系下锌浸渣还原过程中的锌和铟的浸出行为及动力学特性符合二级反应方程,浸出过程受到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1.72和39.16kJ/mol,提高温度能够显著提高锌和铟的浸出速率,提高液固比和初始硫酸浓度对锌和铟浸出速率影响较小,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硫分压对锌和铟浸出速率影响较为显著。在反应温度105℃、转速500r/min、液固比8、初始硫酸浓度120g/L、SO2分压200kPa的条件下反应150min,锌浸出率达到96%以上、铟浸出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高铁闪锌矿低温低压浸出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硫熔点温度以下对铁闪锌矿进行加压浸出试验研究,重点考察浸出温度、时间、矿物粒度、氧分压、初始酸度等因素对锌、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15℃、氧分压500kPa下浸出3h,锌浸出率可以达到97%以上,溶液铁含量低于2g/L。  相似文献   

14.
高铁硫化锌精矿加压浸出研究及产业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加压浸出技术处理高铁锌精矿,完成了小型试验、半工业试验和工业性试验并投入工业化生产。工业性试验的锌浸出率98.05%、铁浸出率29.22%,较好地实现了锌的选择性浸出;浸出液残酸39.15g/L,浸出液中的铁含量5.71g/L,可以用沉矾除铁工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P204萃取含氟、氯的锌浸出液,锌萃取率大于95%,反萃率高于99%,回收率高于98%,氟、氯脱除率均高于99%。P204萃取锌浸出液的工艺条件为:皂化率65%、锌料液pH=4.0、萃取温度40℃、相比O/A=2、萃取时间5min。锌电解废液反萃锌的工艺条件为:H2SO4 120g/L、反萃温度40℃、相比O/A=0.5、反萃时间5min。萃取、反萃温度控制在40~45℃,可避免出现有机相乳化和分相时间长等问题。串级试验萃余液含锌2.42g/L、氟0.52g/L、氯1.42g/L,经沉氟、沉氯处理后,氟、氯浓度分别降低到0.042g/L、0.079g/L,可返回锌冶炼系统配入浸出、净化使用。  相似文献   

16.
铁是金属锌产品中主要的杂质元素之一,如何去除是目前锌冶炼生产过程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湿法锌冶炼中如何除铁已开展了很多研究。介绍了工业上常用的几种湿法锌冶炼工艺流程以及常用的除铁方法,分析了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赤铁矿法和氧压浸出法等除铁方法的工艺特点以及相应的产品指标,并开展了锌中浸渣加压还原酸浸除铁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可以同时进行浸锌沉铁,使铁以赤铁矿渣的形式沉淀,达到了浸锌除铁的目的,不需单独设计除铁工序,酸浸液中铁可低于4 g/L,酸度40~50 g/L H2SO4,利用沸腾焙烧炉产出的SO2烟气作为还原剂通入高压釜前段将溶液中Fe3+还原为Fe2+, Fe3+还原率高达94%,将O2通入高压釜中段,对锌中浸渣进行加压酸浸,锌还原浸出率可高达90%。该工艺可以有效解决除铁工艺工序长、设备多、投资大、操作复杂等问题,实现了缩短流程、简化设备、方便操作以及高效安全的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加压浸出工艺优化传统湿法炼锌流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传统湿法炼锌厂的热酸浸出液在高压釜中浸出锌精矿。结果表明,在温度130℃,液固比14∶1,精矿粒度-50μm占96%,浸出时间3h,氧分压600kPa,添加木质素磺酸钙0.4%的条件下,锌浸出率达97%以上,浸出液中的铁含量低于2g/L,加压浸出液可直接返到传统湿法炼锌流程的中性浸出,同时精矿中的硫以元素硫形式进入渣相。该工艺流程易与传统湿法炼锌厂现有流程结合,具有同时浸锌除铁、工艺流程简单、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提出低酸—高酸两段逆流浸出含铅锌渣新工艺,低酸浸出考察液固比、时间和温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高酸浸出考察初始硫酸浓度、时间和温度对锌浸出率及铅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酸浸出,液固比6∶1、时间5h、温度60℃;高酸浸出,初始硫酸浓度170g/L、时间6h、温度95℃的最优条件下,锌浸出率99.29%,铅入渣率98.58%,高浸渣中铅品位62.25%。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氧压酸浸技术对铅冶炼富铟烟尘进行浸出试验研究,详细考察了硫酸用量、氧分压、温度、液固比、时间、粒度等因素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氧压酸浸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条件下:初始硫酸浓度180g/L、氧分压0.8MPa、温度150℃、液固比5∶1、时间120min、反应物粒度0.15~0.12mm,铟和锌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6.74%和99.19%,渣含铟小于0.02%。  相似文献   

20.
黄钾铁矾法处理含铟高铁锌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钾铁矾法处理高铁高铟锌精矿时,锌的总回收率较高;锌冶炼过程中原料中大部分的铟进入矾渣,少部分进入高浸渣,矾渣和高浸渣经高温焙烧、浸出、萃取、电解和铸锭后即可得到电铟。较好的浸出条件为:中浸始酸40 g/L、低浸始酸30 g/L、高浸终酸60 g/L。已有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铟总回收率可达72%左右,锌的总回收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