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从常规物性、链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晶性能及流变性能对5种无规共聚聚丙烯流延膜(CPP)专用树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规共聚CPP专用树脂熔体流动速率一般在7 g/10 min左右,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的乙烯物质的量分数在4.5%~5.0%,且分子链序列结构数据较接近;FL7540为三元无规共聚物,具有最低的熔点及最高的弯曲模量;W0723F的结晶度最低,FL7540的晶体尺寸最小;W0723F晶型最不完善,RF402,FL7540结晶速度较快。流变性能分析表明这几种料的加工性能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利用博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与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五种无规共聚聚丙烯(PP)的组成和结构,测试了五种PP产品的力学与光学性能.五种无规共聚PP都是由乙烯与丙烯无规共聚合而成,在高分子链中没有乙烯结晶.PP树脂的拉伸屈服应力随着共聚单体乙烯含量的升高而降低,Izod缺口冲击强度、光学性能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加入乙烯的质量分数控制在2%~3%为宜.  相似文献   

3.
对国内市场已普遍认可的6种透明无规共聚聚丙烯的乙烯含量进行测试,确定了适合透明无规共聚聚丙烯的最佳乙烯含量。选择乙烯含量不同的无规共聚聚丙烯,考察乙烯含量对无规共聚聚丙烯力学性能、光学性能、溶出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分子结构混乱度增加,熔融焓、透明性、韧性提高,熔点降低。同时,无规共聚聚丙烯中的二甲苯可溶物、正己烷提取物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淤浆聚合法,使用3种聚丙烯催化剂制备了高乙烯含量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并采用核磁共振碳谱对共聚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相同聚合条件下,使用二醇酯化合物作为内给电子体的ND催化剂同已商业化的两种Ziegler-Natta催化剂CAT1和CAT2聚合得到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中的乙烯摩尔分数接近,为75%~78%;使用ND催化剂聚合得到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链段中乙烯-丙烯单元序列分布更均匀;使用ND催化剂聚合得到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中橡胶相相对含量高于采用CAT1和CAT2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FS5612、F5006、F800EPS和3C30F都是无规共聚聚丙烯。通过对四种产品进行傅里叶红外分析,证实FS5612、F5006、F800EPS为乙丙丁三元共聚物,而3C30F则为丙丁二元共聚物。四种共聚物分子链主体结构为全同立构聚丙烯链。乙烯单体孤立地分布在其中,并且都含有少量1-丁烯共聚单体。  相似文献   

6.
正新近,兰州石化乙烯厂聚丙烯装置生产出三元共聚产品EPB08F。该产品是一种三元共聚聚丙烯树脂,由丙烯、乙烯、丁烯三种烯烃单体,在反应器内经过一次共聚而生产的无规共聚聚丙烯产品。通过改变分子链的有序性和结晶性,特殊的分子链结构赋予了其较低的热封温度,产品广泛应用于热密封、电容器薄膜、金属复合膜、食品包装膜等行业,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  相似文献   

7.
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乙烯含量对无规共聚聚丙烯性能的影响,添加透明剂后的无规共聚透明PP,无规共聚透明PP中的乙烯含量至少在3%(质量)以上,专用料的透明度和其他的性能良好。借助毛细管流变仪,对扬子石化股份公司研究院研制的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专用料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提出了对专用料加工条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控共聚聚丙烯流延膜树脂乙烯含量,得到一系列聚丙烯(PP)树脂。研究不同乙烯含量对流延膜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力学性能、热封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采用核磁共振仪对流延膜树脂进行序列结构测试,表征了乙烯在链结构上主序列,并与国内外流延膜树脂热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乙烯含量为3.8 %(质量分数,下同)时,树脂的冲击强度达到4.7 kJ/m2、结晶度为29.05 %,综合考虑实际情况,最终确定生产无规共聚聚丙烯流延膜专用树脂的乙烯含量为3.4 %~4.0 %。  相似文献   

9.
通过核磁共振(13CNMR),红外光谱(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表征分析手段对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的物理结构与机械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PR具有典型的无规共聚物的结构,乙烯基团较均匀的无规分散于丙烯分子长链中;在分子序列结构中,EE和EEE联排的结构并不多;乙烯含量低的EP接点的含量偏低,相应的抗冲击强度偏低,乙烯含量高的EP接点的含量偏高,相应的抗冲击强度较高。乙烯在丙烯分子长链中的无规插入也适当的降低了共聚物的熔点。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专用树脂与进口产品在微观结构表征、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加工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研制的PP-R专用树脂,其乙烯摩尔分数为4.3%,重均分子量为7×105左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特别是通过配方体系的优化,使其具有优异的耐热氧老化性能,满足了PP-R管材专用树脂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丙丁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透明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丙丁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中丁烯含量对聚丙烯产品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丁烯含量越高聚丙烯的透光率和简支梁冲击强度越高,拉伸屈服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雾度越低。研究透明成核剂、复合抗氧剂、除酸剂对无规共聚聚丙烯的透光率、雾度等透明性能的影响。制备的透明无规共聚聚丙烯的雾度为8.5%,透光率为94.7%,弯曲模量为1215 MPa。  相似文献   

12.
袁玉龙  马金欣  吴荣炜  李磊 《广东化工》2022,49(1):99-100,104
综述了丙丁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国内外产品应用、生产技术,分析了产品性能、催化剂体系、工业生产难点,概括了有效表征丙丁二元无规共聚聚丙烯性能的分析方法,并对丙丁二元共聚聚丙烯市场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张天一  夏先知  丁春敏 《化工进展》2013,32(6):1283-1289
采用聚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及淤浆聚合法考察了乙烯-丙烯共聚行为,获得了不同乙烯含量丙烯无规共聚物,分别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凝胶渗透色谱(GPC)和13C NMR核磁谱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原料中乙烯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共聚合活性增大,丙烯无规共聚物中乙烯含量增加,共聚物由以丙烯链段为主逐渐过渡到以乙烯链段为主;当反应原料中乙烯质量分数介于15%~30%时,共聚物的DSC测试结果达到较低值;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均达到最低值,同时,共聚物中乙烯和丙烯在聚合物链段中的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兰州石化乙烯厂聚丙烯装置顺利完成三元共聚产品EPB08F的生产任务,共生产聚丙烯树脂2137t。该产品属于集团公司聚烯烃重大科技专项主要牌号之一,经检测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行业标准。三元无规共聚聚丙烯产品是聚丙烯高端产品之一,国内市场此类产品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EPB08F牌号产品是一种三元共聚聚丙烯树脂,由丙烯、乙烯、丁烯三种烯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无规共聚聚丙烯的加工性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分散剂、抗氧剂和卤素吸收剂等加工助剂。文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考察了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锌等助剂对无规共聚聚丙烯的氧化诱导期的影响;基于助剂的最佳加入量制备无规共聚透明专用料PPR,并将无规共聚透明专用料PPR与市售通用料PPR-1产品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产品的结晶中主要晶型均为α晶型,均含有少量的聚乙烯晶体,分子量分布相差不大,PPR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相对偏小。两种产品所用助剂种类不同,结晶温度和熔点相近,PPR的结晶度低于PPR-1。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核磁共振碳谱、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差示扫描量热法等研究了透明抗冲共聚聚丙烯、普通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抗冲共聚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透明抗冲共聚聚丙烯的乙烯含量介于普通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和抗冲共聚聚丙烯之间,橡胶相含量高于普通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橡胶相的重均分子量较小,粒径小于0.4 μm,分散均一,有利于保持透明性和提高抗冲击性能,可满足低温透明包装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熔融指数仪、毛细管流变仪、旋转流变仪对国内外4种无规共聚聚丙烯进行了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用途无规共聚聚丙烯产品的熔体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多官能度锂(简称Li)为引发剂,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3种星形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三元共聚物,分析了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两次投料法的产物为两嵌段共聚物,低R[四氢呋喃(THF)与Li的摩尔比]值合成的聚异戊二烯(PI)链段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8.3℃,1,4-结构为83.8%;高R值合成的无规共聚段的Tg为-36.2℃。低R值一次投料法产物为多嵌段共聚物,-69℃为Bd-Ip无规共聚段的Tg,1,4-结构含量高;22.7℃为Ip-St共聚段的Tg,含摩尔分数为6.6%的PS嵌段。高R值一次投料法的产物为三元无规共聚物,1,4-结构含量低,只有1个Tg,为-28.9℃。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升温淋洗仪(A-TREF/P-TREF)、核磁共振仪、高温凝胶色谱等研究了某牌号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树脂及其异常料和市售料的结构。结果表明,制备型升温淋洗分级(P-TREF)得到6个组分,且都为典型的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结构,随着淋洗温度的升高,乙烯摩尔分数由26.25%降至2.63%,平均乙烯序列长度变化不大为1.00~1.46,平均丙烯序列长度由4.10增长至38.50,丙烯链段结晶能力不断提高,相对分子质量呈现增加趋势。异常料含有较多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生产工序优化后,消除了异常料,优化后树脂相对分子质量与市售料相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乙烯含量的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体系中,在添加定量β成核剂的条件下,乙烯含量对PPR结晶行为及热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R的熔点和结晶温度都随其乙烯含量的减少而升高;乙烯含量较少的体系,有利于β晶的形成;体系中β晶含量的提高,会使样品热变形温度提高,且冲击性能显著增强;乙烯含量的提高,增大了PPR β结晶的调控难度;实验室自制β成核剂,可使乙烯含量为0.25 %~5.1 %(质量分数,下同)的PPR中的β晶含量达到8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