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过对淮南矿区李嘴孜煤矿孔井水文地质及井筒情况分析,介绍了李嘴孜煤矿孔井工广及井筒煤柱回收井筒套壁回填设计理念及思路.文章对主、副和回风井三个井筒煤柱回收井筒回填方案设计进行比选和优化,提出了井筒部分套壁回填设计,使回填效果和经济性大幅提高.该矿井主、副井井筒套壁及回填已经顺利施工完成,并成功回采工广和井筒煤柱,其将为类似矿井井筒回填煤柱回收工程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1 概况 桥二煤矿隶属原英岗岭矿务局,斜井单煤层多水平开采,从1974年正式投产,至2006年已累计生产原煤540余万吨,矿井已接近收尾,仅剩下主副井筒保安煤柱.为了多回收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寿命,该矿决定布置工作面回收井筒保安煤柱.  相似文献   

3.
为解放工厂煤柱资源,超化煤矿在立井井筒废弃后,通过对比论证分析,采用分阶段全井筒封闭回填方式对其主副立井进行封堵处理,严格封堵阶段的施工管理,确保封堵质量,消除了隐患威胁,为矿井后期顺利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魏跃东 《煤炭技术》2014,33(12):37-39
煤矿井筒是整个矿井的咽喉,在对资源枯竭型矿井的工业场地煤柱进行回收时,必须对井筒进行合理保护,只有井筒及工业场地建筑物满足变形要求时,才能对煤柱进行合理回收,因此在对工业场地煤柱进行开采方案设计后对开采方案进行准确的移动变形预计十分重要。通过概率积分法和FLAC软件进行模拟分析,2种方法计算结果相近,FLAC软件形象地模拟了井筒附近煤柱采动后岩体的应力、位移和破坏特征,为工业场地煤柱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韩场煤矿在1993年矿井进入衰老期,矿井生产能力受到限制,经济效益受到影响。为挖掘矿井潜力,充分回收煤炭资源,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从1994年开始对工业广场及斜井井筒煤柱进行试采,至1998年底,安全回收了21万t工业广场及斜井井筒煤炭。论文阐述了采用条带开采法对工业广场及斜井井筒煤柱进行开采,并通过实验室试验,确定合理的煤柱开采顺序和采留比.取得了理想的开采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邵新煤矿在上下水平煤层开采结束后,就原水平运输巷道阶段保护煤柱如何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的问题,从矿压分析、巷道布置、支护及开采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一套安全可行的煤柱回收技术方案和管理经验,为矿井下阶段煤柱回收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同时对于类似矿井的煤柱回收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李嘴孜煤矿2个风井系统风量不均衡、采掘工作面配风困难、通风机效率低等问题,通过通风网络解算对通风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改造方案。通过停运中央风机、调整进回风巷道等技术措施,主风井风量增加20%以上,负压有所降低,满足了矿井通风需要,矿井通风网络系统得到优化,也有效提高了矿井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连掘机煤柱回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煤炭工程》2007,(4):45-47
针对寺河煤矿高瓦斯、高应力的特点,对工作面间煤柱和边角煤柱的回收技术进行了探讨。认为可采用连掘机布置短壁工作面进行煤柱回收,以保证煤柱回采的安全、可靠。该技术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资源回采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李嘴孜煤矿A1煤层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主要指标,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得出李嘴孜煤矿主要敏感指标,并利用模糊数学层次法对主要指标进行了重要性排序,为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李嘴孜矿A1煤层突出危险预测方法和预测指标敏感性及其临界值的考察研究,确定出了李嘴孜A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的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A1煤层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的得出,能进一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为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为确保保护煤柱回收时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等井巷工程以及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有效控制工业广场的沉降,延长矿井服务期限,采用条带开采法回收保护煤柱。在工程类比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煤柱的稳定性和资源回收率,采用基于莫尔-库伦破坏准则的极限平衡理论计算煤柱留设宽度,优化了条带开采条件下采留比的设计方法,并对特定条件下采场稳定性和地表沉降控制效果进行了考察。为矿井保护煤柱合理回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刘明 《矿山测量》2016,(4):81-84
资源枯竭矿井对工业广场煤柱的回收将不可避免地对井筒造成采动影响。文中分析总结了井筒采动变形破坏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地质采矿条件,对某矿工业广场煤柱采用条带矸石充填开采引起的井筒偏斜、竖向变形及径向变形进行了预计;分析了采动对井筒的影响;可为其他矿区井筒煤柱回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八一煤矿为在全矿水力开采结束前利用水采充分回收煤炭资源 ,决定水力开采九号井筒煤柱。文中主要介绍了九号井筒煤柱开采前的分析准备工作、开采设计、开采技术措施以及开采情况和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煤矿副井是地下开采活动的重要通道,肩负着矿井的人员提升、物料运输和通风等重要功能,在井筒保护煤柱开采中对井筒稳定性的研究至关重要。以鹤壁九矿新副井保护煤柱内工作面开采为研究对象,利用概率积分法计算井筒移动变形规律,并以此为基础,通过Drucker-Prager准则对井筒全段岩层的破坏情况进行判定,以此来评价开采方案对新副井的采动影响,可为煤矿的生产规划提供依据,为类似条件矿井井筒保护煤柱开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固体充填开采工业广场煤柱时井筒保护煤柱的合理留设问题,根据井筒破坏特性,对充实率、井筒保护煤柱尺寸等充填开采条件下影响井筒失效主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充实率控制的井筒保护煤柱留设原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垂直剖面法、科瓦尔契克概率积分法及ABAQUS数值模拟法等井筒保护煤柱留设方法,并提出了剖面法设置煤柱边界,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相结合逐渐缩小边界的充填开采井筒保护煤柱综合留设方法及设计流程,并将此方法应用于百善煤矿充填开采回收工业广场煤柱,得到不同充实率条件下井筒保护煤柱范围划分.结果表明,固体充填开采充实率控制在80%以上,以留设半径154 m井筒煤柱计算,至少可安全解放出煤炭174.5万t.  相似文献   

16.
《煤炭技术》2016,(11):207-209
雅店煤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开采,主、副、风3井筒均采用局部冻结法施工,基岩段施工中3井筒均有涌水,井筒涌水严重威胁矿井安全。采用工作面帷幕注浆、增大临时排水系统、壁后注浆及施工封水帷幕等措施,有效地封堵了工作面及井筒涌水,保证井筒安全,顺利掘砌到底,为类似矿井的水害防治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麻家梁矿井主、副井井筒数目及装备的选择为背景,根据矿井的建设规模,并借鉴国内外特大型现代化厚冲积层立井开拓矿井井筒施工的实践经验,从凿井工程量、井筒装备情况、安全可靠性以及节能等方面综合考虑麻家梁矿井主、副井井筒数目及装备的选择,论述了主副井井筒数目确定的原则和方案,对类似条件的特大型厚冲积层立井开拓矿井主副井井筒数目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曹家沟矿井资源枯竭后进入了回撤阶段,根据具体条件,通过对煤柱回收阶段的巷道布置、采煤方法、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合理设计,曹家沟煤矿在煤柱回撤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技术及经济效益。其做法对于相似条件的矿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纳林庙煤矿二号6-211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就矿井前期生产时留设的25 m安全煤柱,以及开采过程中存在工作面上下端头架后悬顶及上隅角有害气体积聚隐患的现象,对综采工作面螺旋钻回收煤柱工艺应用方案进行探讨。利用井下综采工作面现有生产及运煤系统,研发出回收工作面两巷安全煤柱和解决工作面上下端头架后悬顶现象的一套螺旋钻机设备;并探索出针对此设备安装于工作面主辅运顺槽的工艺。分析认为,综采与螺旋钻机钻采双工艺相互衔接配合、平行作业,解决了工作面上下端头架后顶板悬顶的安全问题,还回收了原本计划丢弃的煤柱资源,提高了煤炭回收率,有利于提高回采率,对其他同类地质条件下的矿井生产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深部矿井大断面硐室及千米井筒稳定性控制已成为矿山开采的难题。为了减少硐室在贯通中对井筒的影响及破坏,减少后期硐室的变形量,结合口孜东矿贯通主井井筒工程实例,通过现场矿压观测资料和理论分析,提出了大断面硐室贯通千米深井控制爆破技术及大断面硐室"锚网索喷+滞后30 d套36U型棚、注浆"的复合支护技术,贯通及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