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镀银长丝赛络包芯纱成纱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棉镀银长丝包芯纱的包覆效果,采用赛络纺与包芯纱技术相结合的赛络包芯纱工艺纺制棉镀银长丝包芯纱.对其包覆效果、成纱毛羽、条干、强力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并与传统棉镀银长丝包芯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具有特殊包缠包覆结构的赛络包芯纱与传统包卷包覆结构的单纱包芯纱相比,包覆效果更好,成纱强力、条干、毛羽等各项性能指标也均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朱秋凉 《棉纺织技术》2007,35(12):34-36
为了提高弹力牛仔布质量,试纺了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并与传统环锭纺棉氨纶包芯纱的成纱质量进行了对比.通过合理配棉,优化纺纱工艺,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顺利纺制,其条干、强度及毛羽等主要质量指标优于传统环锭纺棉氨纶包芯纱,且包覆效果好,织制的弹力牛仔布布面光洁,纬向缩率减小,纬向色档疵点消除.  相似文献   

3.
探讨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的生产工艺.通过改造原细纱机包芯纱机台,实施赛络纺工艺,合理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并采取必要的技术管理措施,顺利纺制出29 tex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使成纱条干CV值降低0.5个百分点,毛羽下降20.6%,单纱强力提高13%,包覆效果改善,织机效率同比提高5%.认为采用赛络纺工艺是进一步提升棉氨纶包芯纱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丝绸》2017,(10)
双丝包芯纱是一种新型的短纤与长丝复合纱线,为了探究棉粗纱喂入方式对双丝包芯纱包覆效果和成纱质量的影响,分别采用全聚赛络纺和全聚纺纺制364 dtex/83.3 dtex/44.4 dtex棉/有色锦纶/氨纶、364 dtex/30μm/44.4 dtex和292 dtex/30μm/44.4 dtex棉/不锈钢/氨纶三种纱线,并对纱线的包覆效果和纱线质量进行测试,来寻求最适合双丝包芯纱的粗纱喂入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鞘纱喂入方式下纺制双芯纱,成纱机理不同,形成的纱体结构也不同;通过全聚赛络纺纺制的双芯纱成纱性能更优,包覆效果更好,可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亚麻赛络纺纱线及织物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亚麻在我国具有丰富的资源,但其深加工技术一直未能很好发展,产品性能较差,品种不多.文章介绍了利用赛络纺技术开发亚麻产品,提高其产品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亚麻/棉赛络纱、亚腑/棉/涤纶赛络菲尔纱织物性能优于环锭纱织物和环锭包芯纱织物,利用赛络纺技术开发亚麻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对赛络纺与赛络紧密纺棉/氨包芯纱的试样进行了强伸性及弹性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两类纱线均存在临界捻度,且氨纶丝含量越少,临界捻度越大;在临界捻度以下且捻度不变时,赛络紧密纺棉氨包芯纱的强度高于赛络纺棉氨包芯纱。随着捻度的增加,两类纱线的断裂伸长率均增加,在捻度相同时,两类纱线断裂伸长率差异不大。当捻度较小时,两类纱线的弹性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超过一定捻度后,这两类纱线的弹性随着捻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赛络紧密纺棉氨包芯纱的弹性比赛络纺棉氨包芯纱更好;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氨纶丝预牵伸越大,纱线弹性越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转杯纺棉氨包芯纱的性能,对其强力、拉伸性能、条干均匀度、毛羽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并与相应细度的环锭纺棉氨包芯纱的性能进行对比.根据两种纱线的不同结构对两种纱线相关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最终得出转杯纺棉氨包芯纱的综合性能优于环锭纺棉氨包芯纱.  相似文献   

8.
棉毛赛络纺包芯纱的生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梅 《棉纺织技术》2008,36(1):28-30
为了顺利纺制棉毛包芯纱并提高成纱包覆效果,对细纱机进行改造,安装了适应毛纱的退绕机构和张力控制方式,推导出理论最小外包棉纤维的号数,计算出棉在包芯纱中体积含量为60%时的包芯纱号数及粗纱定量,并对细纱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纺制51 tex(18.4 tex)棉毛赛络纺包芯纱,芯纱张力控制在33 cN~35 cN为宜;两根粗纱的喂入间距以小为宜;捻系数以小为宜,但不能低于280;前罗拉速度偏小掌握,在240 r/min~280 r/min;后区罗拉中心距尽量放大至63 mm,纺制出的棉毛赛络包芯纱包覆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既具有赛络纱条干好、毛羽少的优点,又能发挥氨纶高弹性的特点,是生产各类弹性织物的理想原料。对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的主要工艺参数(捻系数、须条间距、氨纶丝预牵伸倍数)与纱线质量(毛羽、强度、断裂伸长、条干均匀度)的关系进行了试验和优化分析,为纺制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弹性包芯纱的包覆效果,提高包芯纱成纱品质,采用赛络纺技术纺制棉/氨纶包芯纱。针对包芯纱生产过程中易产生偏丝、无丝等纱疵问题,介绍了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特有的纱疵种类及危害,分析了偏丝、无丝、裸丝、弹力不匀、割丝等纱疵的主要成因。从原料、工艺、设备等方面入手,采取预防和消除纱疵的措施,如选择品质优良的棉和氨纶丝原料、优化粗细纱工艺、严控络筒工艺条件、加强设备关键部件的周期性维护保养和严控操作管理等。实践表明:通过合理选配原料、优化配置工艺参数、加强设备精细管理和严控日常操作管理等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包芯纱因包覆效果不良产生偏丝断头等问题,提高了赛络纺棉/氨纶包芯纱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朱军  蒋丽云 《棉纺织技术》2007,35(2):103-105
探讨利用赛络纺纱技术纺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纱线的工艺配置与成纱性能情况.研究了喂入粗纱间距、捻系数与成纱性能的关系,测试分析了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涤纶长丝包芯纱的性能.试验表明,利用赛络纺纱技术加工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涤纶长丝包芯纱具有明显的优势,产品的综合性能优于传统环锭包芯纱.  相似文献   

12.
为了顺利生产粘涤赛络纺弹力竹节纱,强调粗纱、细纱工序是重点,并采用赛络纺纱工艺,在细纱机上对牵伸机构进行适当改造,增加氨纶丝主动喂入机构及竹节纱发生装置,通过各工序采取相应的关键措施,纺制的包芯竹节纱氨纶丝包覆均匀,竹节与弹力、雪彩效果均达到设计要求,成纱质量水平较好,设备改造稳定可行,同类产品可投入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3.
在经过改造的传统环锭棉纺细纱机上分别纺制了赛络纱、包芯纱、赛络包芯纱、赛络菲尔纱,测试了几种新型纱线及其织物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对于同样组分的纱线,运用赛络纺技术和包芯纱技术的纱线性能均较传统环锭纱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应用新型纱线进行不同搭配,织物的舒适性、保形性、耐磨性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喷气包芯纱的纺制及其包覆效果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5.5 tex(33.66 dtex)棉涤包芯纱为例,介绍了喷气包芯纱的纺纱工艺流程、各工序工艺参数配置及采取的技术措施.探讨了喷气纺纱的包覆机理,分析了影响喷气包芯纱包覆效果的主要因素.对喷气包芯纱与环锭包芯纱的成纱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喷气包芯纱强力不匀率小,包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棉Modal锦纶赛络纺包芯纱的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外包纤维为精梳棉、Modal,芯纱为锦纶长丝的赛络纺包芯纱的生产工艺.介绍了锦纶丝、澳洲棉和Modal纤维的性能特点及纺纱工艺流程,通过纺纱工艺试验,针对原料性能,各工序优化配置了纺纱工艺并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粗纱工序采用轻定量、低速度、重加压、大隔距、较小后区牵伸和较大粗纱捻系数的工艺,细纱工序减小后区牵伸倍数,放大后区罗拉中心距.实践表明,纺制的精梳棉Modal锦纶丝赛络纺包芯纱为低弹纱,成纱质量良好.在纺制锦纶丝包芯纱时,选用的外包纤维细长、长度整齐度高,可以改善成纱条干和包覆效果,保证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6.
传统和赛络纺锦纶长丝包芯纱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蓉  林建华 《纺织学报》2006,27(8):85-88
为了了解传统和赛络纺锦纶长丝包芯纱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组织生产,对现有细纱机进行了改造,分别生产了传统和赛络纺同品种的锦纶长丝包芯纱,并对成纱质量进行了测试。对这2种包芯纱的纺纱机构、成纱质量和纺纱工艺进行了比较,指出传统包芯纱可在加装了芯丝喂入机构和预牵伸机构的细纱机上生产,赛络纺包芯纱可在加装了赛络纺装置和包芯纱装置的细纱机上纺制;赛络纺包芯纱的质量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包芯纱,尤其在包覆效果、毛羽和条干均匀度方面;二者的粗纱牵伸倍数、芯丝预牵伸倍数、罗拉隔距、罗拉加压相似,但赛络纺包芯纱所采用的粗纱喂入隔距应小些,赛络纺包芯纱的捻系数比传统的低,而锭速可大些。  相似文献   

17.
徐潼 《棉纺织技术》2005,33(11):42-44
针对棉纺细纱机的机构特点和棉型赛络纺纱的特点,设计开发出一种棉型赛络纺单纱控制装置.该装置由单喂卡断器和单纺助接器两部分组成,分别完成喂入粗纱的控制和输出纱条的控制.介绍了赛络纺单纱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使用中相关工艺参数的配置要求以及挡车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探讨赛络纺纱线的捻度结构.分析了赛络纺纱线结构特性及捻度分布,着重从单纱加捻、合股纱复合加捻的过程进行系统地分析,并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纱线捻度构成进行分析、测量计算.得出:由单一的纱加捻变为复合纱线加捻,加捻程度能获得1 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纺制赛络纺针织纱并提高成纱质量,针对FA502型细纱机的结构进行了改造,考虑到粗纱定量较轻,为增加纤维之间的抱合力,减少意外牵伸,选用两种不同细度的粘胶纤维混纺,同时,选择3.5 mm粗纱喂入间距、比同号数普通环锭纺纱偏大的捻系数、较轻的钢丝圈,使R 19.5 tex赛络纱比同号数的普通环锭纱具有条干好、粗细节和棉结少的特点,而且断裂强度大,单强CV值和重量CV值小,毛羽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