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吉林省桦甸市北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东 《甘肃冶金》2011,33(6):78-81
北沟矿床位于夹皮沟金矿区北西向主剪切带中段,钾质花岗岩带北东盘(内外带),以石英脉型及石英细网脉型为主。通过对北沟金矿床控矿构造、矿化规律、岩石地球化学及深部探矿成果等的综合研究,提出矿床深部仍有很大找矿潜力,并指出了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
进行典型矿床的成矿模式的研究,例如进行铅锌矿、斑岩钼矿等的同位叠加模式的探矿的时候,运用找矿技术的创新,能够在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的工作中获得新的发现,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本文围绕深部找矿新进展对矿床成矿模式研究的意义展开论述,期望能够对成矿模式的探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左拔钨矿床深边部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赣南钨矿床形成和分布规律,通过对左拔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左拔钨矿床深边部找矿潜力很大,确定老棚下脉带深部是首选的探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迎合国家地质找矿新思路、新机制的构建平台,充分收集矿山地质资料,结合生产探矿实践,研究成矿地质条件。此外,以热水喷流沉积铅锌矿床理论为指导,在铅硐山铅锌矿深部增储和外围预查探矿工作方面,对主矿体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进行分析,认为铅硐山铅锌矿主矿体深部及外围找矿前景潜力较大。这为加快推进国家整装勘查工作部署,实现找矿重大突破,指导矿山寻找接替资源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陕西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位于秦岭凤太矿田南部,矿体严格受地层、岩性及背斜构造所控制,成因为热水喷流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该矿床自发现以来,经过多年工作,虽已提交200万t铅锌资源量,但矿床西延深部矿体隐伏部位仍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本文结合近年来深部探矿工作中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新认识,论述了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主要矿体在深部的分布状态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西峰钨矿床位于江西崇义县南部,是近年在通过标志找矿发现的石英大脉型钨矿床,现控制资源储量为小型。通过成矿规律分析,预测深部盲矿体,指导探矿工程布设,扩大矿床规模。  相似文献   

7.
山东金青顶金矿区成矿规律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青顶金矿床是特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目前坑道工程控制矿体垂深900 多米,随着保有储量的减少和探矿深度的增加,地质找矿难度不断加大。通过开展矿床构造特征、成因矿物学和深部构造叠加晕特征的研究,利用综合研究成果指导深部地质探矿,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凤太矿田是我省最重要的铅锌矿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深部找矿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新增中型铅锌矿5个,小型3个,累计探明铅锌金属资源量150万t。深部找矿主要是就矿找矿、顺藤摸瓜,在采矿的基础上不断探矿,初步调查8个矿山不同程度都新增了资源储量,矿床、矿体底部和边部均未控制,仍是未来找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布丘克金矿床的成矿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矿床成因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丰富成矿理论,指导找矿工作,从地质时空背景的角度出发,对矿床成因提出了新的认识。研究表明,加里东运动期间帖尔斯克伊洋的关闭,尼古拉耶夫—那拉提山北缘断裂带的形成是布丘克金矿床基本的成矿动力背景,此间形成的阿克塔什揉皱带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岩体与特定的结晶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发生交代作用,产生了物质交换,使金元素富集成矿。综合已有探矿资料和找矿实践,可以判定,布丘克矿段、阿克塔什矿段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应综合多种勘探手段进行地质探矿。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由于国家深部找矿项目的实施,红透山矿床深部(距地表1500 m以下)发现厚大矿体,新增资源量可延长矿山寿命近50年。这一深部找矿重大成果的取得,进一步促进了对该类型铜锌矿区域找矿的研究。本文通过对该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成矿规律、地质化探成果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认为该区域此类型矿床尚有巨大找矿潜力,并指出了下步找矿主要方向,旨在通过深部找矿成果的取得,促进外围找矿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地质找矿工作中,大比例尺找矿技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可以大幅度提高找矿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找矿风险,实现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提高矿产资源量,对地质找矿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紧紧围绕大比例尺找矿技术的应用展开了认真的剖析,以期更好地应用该技术,不断促进找矿业和社会的健康、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金矿床深部找矿勘查中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本文研究表明:矿床严格受控于韧性剪切带,具有多期次成矿特征;单一成矿原生晕在纵向上自下而上表现为Sn-W-V-Mo-Bi→Pb-Zn→Au-Ag→As-Sb-Hg-B的变化规律;多期次叠加晕的前缘晕为As、B、Sb、Hg,尾晕为Bi、V、Mo、Sn、W,近矿晕为Au、Pb、Cu、Ag、Zn;根据叠加晕显示矿体下部存在隐伏矿体,经钻孔工程验证揭露隐伏盲矿体3处,找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胶东金矿集区深部找矿重要进展及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已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4 500余吨。通过全面梳理并总结胶东矿集区深部找矿成果,从典型矿床空间分布、控矿要素、矿床类型及规模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胶东金矿集中区的主要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该区深部找矿工作。研究表明,三山岛和焦家金矿均已发展成为世界级巨型金矿床,近年来在三山岛北部海域一次性提交金资源量470 t,在焦家成矿带的曲家、东季-南吕、南吕-欣木、朱郭李家、焦家深部和新城深部等矿段提交的金资源量均超过100 t,在纱岭矿段提交金资源量389 t。焦家和三山岛2个巨型金矿床分别沿2条大致平行的焦家和三山岛断裂的对应位置分布,相向而倾,金矿体表现为“阶梯式”分布规律,现已揭露2个成矿台阶,断裂走向的拐弯部位和菱形格状断裂交会部位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在玲珑金矿田,近年来主要沿破头青断裂和九曲断裂探明破碎带蚀变岩型深部金资源储量逾500 t,致使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明显超过了石英脉型金矿,从而改变了该矿田的矿床类型格局,矿化分布总体表现为“上有蚀变岩(主断裂带中)、下有石英脉(主断裂下盘)”的特征。在栖霞金矿田,拓展了沿主要断裂带开展深部找矿的新方向,在台前-陡崖断裂的栖霞笏山村探明了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在蓬家夼金矿田开展的深部找矿发现了资源量近70 t的牟平辽上深部金矿床,控矿断裂呈铲式阶梯状和舒缓波状展布,矿体产于断裂深部倾角明显变缓处,该矿床的矿石类型与胶东其他金矿床不同,主要为碳酸盐脉型金矿石,被命名为“辽上式”金矿。胶东地区深部找矿成果表明,其深部找矿潜力依然巨大,重点找矿方向有胶西北3条主要成矿带深部、栖霞金矿田和蓬家夼金矿田深部及三山岛北部海域,而在玲珑型花岗岩和郭家岭型花岗岩的深部空间找矿潜力不大。经初步推测,胶东3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不少于6 000 t,5 000 m深度以浅金资源量将会超过10 000 t。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镍钴等战略金属的资源基地,金川铜镍(钴)硫化物矿床的深部找矿遇到“瓶颈”,已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本文基于近年来地质勘查成果,通过建模软件分析各矿体和构造的变化规律,系统总结了主矿体的深部赋存特征;梳理了金川深部找矿的难点——深部断裂构造变化趋势与成矿作用关系不清,提出“研究矿体(富矿)深部延伸变化判断含矿岩浆侵位方向,预测岩浆通道位置;研究断裂构造和成矿作用关系,构造与物化探信息结合来预测潜在矿体位置”的找矿思路,提出“断裂构造是形成金川矿床重要因素,含矿岩浆在脉动型构造运动作用下上侵形成金川矿床,其附近出现花岗斑岩脉或辉绿岩脉,与深部隐伏富矿体或致密块状特富矿体密切相关”的科学认识。采用深部构造变化、矿体赋存规律及物探等综合信息预测方法,分析了金川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潜力,为下一步地质找矿设计和找矿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产矿山深边部探矿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大龙山矿区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加强了对矿床深边部的综合地质研究 ,积极采用坑、钻结合的探矿方法 ,在探获盲矿脉、追索侧伏矿脉和断层错失矿脉等工作中 ,已累计探明新增钨金属量近万吨 ,是原勘探地质储量的3倍以上 ,延长矿山生产服务年限25a之久 ,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 ,从本矿区总结出来的探矿经验 ,对指导周边同类型的脉钨矿床进行深边部找矿 ,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有地质资料记载以来,凤太地区找矿工作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其中最初的二十年是断断续续、零零散散的找矿,基本上没有开发利用;后四十年是持续不断的系统找矿,开发利用也不间断进行。在后四十年中的前二十到二十五年主要是以地表找矿为主,后十到二十五年以深部找矿为主,无论是地表找矿还是深部找矿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深部找矿风险大、成本高,研究清楚矿区地层、构造、控矿因素及矿体特征,尤其矿体形态特征是深部找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展惠萍 《甘肃冶金》2011,33(3):51-53
黄家老庄金矿位于秦岭褶皱带南秦岭成矿亚带,南秦岭褶皱带与碧口地质体的缝合带附近.本文通过分析本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找矿标志等,为以后该区深部的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亚林 《铜业工程》2020,(1):31-34,60
通过对金川矿区概况及金川矿床特点,特别是从所处成矿带位置、物探异常特征、成矿地质条件,以及矿体向下延深变化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论述,认为金川深、边部找矿潜力巨大。同时,详细论述并推荐了2个矿区深部找矿靶区:Ⅰ矿区与Ⅱ矿区接合地段深部和Ⅱ1矿体与Ⅱ2矿体接合地段深部;1个矿区周边及外围找矿靶区-Ⅲ矿区南侧区域;为金川矿床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