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桩动测方法中可靠度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兴录 《建筑科学》1998,14(2):37-40,43
通过对国内一次桩动测单位资质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指出目前桩动测方法中存在的种种技术问题,作者对其中高应变法、低应变法检测单桩承载力及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可靠度作出了初步评价;同时,提出了如何保证桩基工程质量和提高桩动测水平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攸在 《工业建筑》1996,26(2):3-7,27
本文总结了桩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包括桩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确定承载力的不同方法、加载速度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及各种动测方法;并讨论了桩基动测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高应变单桩承载力动测分析方法的改进”一文的讨论许进军(浙江大学土木系桩基研究与检测中心,杭州,310027)笔者从事桩基动测研究与工程检测工作多年,最近读了《岩土工程学报》1996年第5期《高应变单桩承载力动测分析方法的改进》一文(以下简称“原...  相似文献   

4.
承压桩承载力的动测,在国外引进的高应变法和国内自行研制的低应变法两类。本文对国内低应变法动测承压桩承载力的规范、规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应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桩基承载力动测的频率—回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桩基动测的质量—弹簧振动模型出发,利用两个不同重量的落锤分别与桩顶碰撞,并产生回弹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桩基动测技术,频率—回弹法。从理论上克服了以往动测方法中求取桩—土体系参振折合质量的困扰、或获取桩顶初速度的误差与不便。  相似文献   

6.
杨军 《山西建筑》2005,31(9):52-53
针对回弹法和钻芯法检测实体构件混凝土强度所存在的局限性,提出采用动测法检测预应力空心板混凝土强度,阐述了动测法测强原理,从而推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表明这是一种技术先进、可靠度较高的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低应变法动测承压桩承载力的技术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文选 《地基处理》1996,7(2):52-56
承压桩承载力的动测,有国外引进的高应变法和国内自己研制的低应变法两类。本文对国内低应变法动测承压桩承载力的规范,规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其应用提供了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技术经济角度出发,以低应变的动力参数法动测承压桩承载力为例,对高,低应变动测承压桩承载力的适用范围,测试精度,技术标准,设备投资,测试费用,测试时间,国际接轨,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说明了低应变法动测承压桩承载力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建设部发布《工程桩动测单位资质管理办法》等规定根据《“八五”建设工程质量工作规划》关于提高工程质量检测科学性的要求,为加强工程桩动测市场的管理,提高工程桩动测单位的素质,保证桩的动测质量和桩基工程质量,建设部特制订了《工程桩动测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工程桩动测单位资质考核暂行规定》和《工程桩动测单位资质考核若干规定》,上述规定由建设部建设监理司负责解释。  相似文献   

10.
刘冬青  邹铁军 《山西建筑》2008,34(8):133-134
根据桩基动测的工程实践经验,对桩基动测技术的基本现状及桩基动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桩基动力测试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桩动测法的优点,高应变动测法和低应变动测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由于基桩动测技术本身在发展与应用过程中存在人为差异,从而形成了种种误解或疏忽,有必要针对如下几个方面以提高认识:明确动测目的,确定相应的动测方法;了解高应变法与低应变法的根本区别;动测试桩抽检方式与数量的确定;对预制桩进行动力检测的必要性;动测实施的时间及部位;依据波速来估计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注意的因素;如何根据动测报告了解桩基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饶建中 《地基处理》1997,8(1):34-36
搅拌桩属柔性桩,对它的质量检测,能否套用刚性桩的小应变动测技术,本文就此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在原理上对动测结果的分析作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14.
濮晓蓁 《特种结构》1996,13(2):44-48
本文对国外某工程在做单桩静载试压时,发现桩端土层与外方提供地质资料不符,要求外方重新提供勘探资料,我方重新修改桩基设计。因工期关系,第2次试桩检测方法选用了省时的小变位动测法。第1次的静测与第2次的动测,积累了试桩数据,获得校正参数。同时,对消除软土层对桩周产生的负摩擦力也做了测试,检测结果认为该措施很理想,消除率达99.28%。  相似文献   

15.
沿桩顶径向的动测三维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桩动测问题的理论基础一维应力波理论只有在锤径桩径比、波长桩径比、桩长桩径比足够大时才能近似成立,否则该问题实际上为应力波在柱体中传播的三维问题。基于应力波理论,考虑计算精度和效能,借助新型有限元分析系统COMSOL Multiphysics对基桩动测过程进行一维和三维动态仿真,对比分析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异同,沿桩顶径向三维效应主要表现为不同部位速度响应不同且信号发生振荡,入射波存在延时,反射波到时也存在差别。结合野外实验较系统地研究这些三维效应随锤桩比、波长桩径比、长径比的变化规律,给出三维效应的动测规避方式。  相似文献   

16.
《岩土工程学报》1999,21(4):526
 由全国桩与地基动测技术信息网与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原位测试学组主办,青岛市建筑科学研究所承办的′99年桩与地基动测技术交流会将于1999年10月17~20日在青岛市召开。会议交流内容:1.基桩动测技术及信号处理技术;2.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50269-97)内容宣讲;3.瑞利波测试及工程应用;4.软土地基加固效果检测及动、静对比试验的工程实例;5.桩与地基动测仪器设备的新发展与演示。希望信息网与学组成员积极参加,并欢迎从事桩与地基动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监理、教学、科研等单位和动测仪器厂家前来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我国动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会议报到地点:青岛市八大关内黄海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动测法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测法评估既有桥梁承载力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桥梁承载力评估方法,本文以冲击系数为切入点,进行基于应变增大系数和频率双参数的动测方法的研究,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承载力给予定性的评估。并结合T型梁的动静力试验数据,来验证此动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桩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包括桩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确定承载力的不同方法,加速速度对桩基承载力影响及各种支测方法,并讨论了桩基动测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实体模型的基桩动测曲线ABAQUS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索一种可靠的基桩动测曲线数值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基桩动测曲线做进一步的分析。文中介绍了基桩动测原理,分析了实体模型数值模拟的必要性。应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桩土实体模型,计算得到相应的模拟曲线。归一化对比模拟曲线与模型桩动测曲线,发现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ABAQUS模拟出大量数据,为进一步结合小波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叙述速度计和加速度计性能参数及其对基桩动测结果的影响 ,同时提出了选择动测传感器的几个原则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