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在镀液中添加稀土Sm以改善Ni-P镀层的力学和耐蚀性能,研究了添加SmCl3·6H2O对电沉积Ni-P合金阴极极化和沉积速率的影响,综合考察了镀层表面质量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微量SmCl3·6H2O后,镀液阴极极化减少,金属离子的沉积速率、镀层的表观质量以及耐蚀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电镀稀土锌-铁合金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氯化物体系电镀锌-铁合金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量分析纯铈盐,获得了更加光亮、致密的锌-铁合金镀层。通过研究不同种类的添加剂、pH值、镀液成分、电流密度、铈盐对锌铁合金镀层的影响,确立适宜的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BN添加剂是有效的氯化物电镀锌-铁合金体系的光亮剂:在镀液中添加适量的铈盐,可使镀层晶粒细致,其耐蚀性优于锌镀层及锌-铁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3.
稀土在镍铁合金电沉积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赫尔槽实验、微分电容曲线和极化曲线测定等方法,研究了几种稀土元素对Ni-Fe合金镀液和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i-Fe合金镀液中加入少量稀土化合物后,稀土能吸附在阴极表面,使阴极极化作用增强,从而使镀液的光亮电流密度范围增宽,使镀液的分散能力、电流效率和镀液的稳定性等都得到改善和提高,同时还增强了镀层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4.
化学复合镀RE-Ni-Mo-P-WC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硬度、耐蚀、耐磨、抗氧化性能,但沉积速度对镀层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增重法研究了稀土元素、镀液温度、pH值、钼酸钠浓度对化学复合镀RE-Ni-Mo-P-WC合金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并探讨了稀土元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加入增大了复合镀层的沉积速度,其中混合稀土的作用最为明显;稀土元素的加入能促进反应离子在金属基体表面的吸附,增大阴极极化,改变界面双电层结构,从而使沉积速率加快.RE-Ni-Mo-P-WC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稀土浓度4g/L,镀液温度80℃,pH值7.0~7.5,钼酸钠浓度≤0.3g/L.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氟硅酸酸盐体系中铅、镉和铅-镉混合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添加剂间苯二酚能显著增加阴极极化及改善镀层性能;用脉冲电沉积代替常规的直流电沉积进行铅-镉合金的电沉积,表观状态比较表明,脉冲电沉积所得镀层质量较直流法有明显改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表明,直流电沉积和脉冲电沉积所得镀层镉含量均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电沉积锌—铁合金镀液中柠檬酸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柠檬酸对Zn-Fe合金电沉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柠檬酸后使Zn-Fe合金电沉积的阴极极化增大。从含有柠檬酸的Zn-Fe合金镀液中获得的Zn-Fe合金镀层的阳极溶解峰与纯Zn镀层,从简单盐中获的Zn-Fe合金镀层相比,其峰电位正移,使Zn-Fe合的耐蚀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锌酸盐体系Zn-Fe合金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碱性锌酸盐体系电镀Zn-Fe合金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分析了镀层中铁原子的引入对Zn-Fe合金电镀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原因及合金镀层中铁含量与阴极电流效率的关系,以期通过控制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阴极电流效率.增加电镀液中锌铁离子总摩尔浓度,提高镀液中锌铁离子摩尔比,降低铁离子浓度,适当控制阴极电流密度,升高镀液温度均可提高锌铁合金电沉积的阴极电流效率.添加剂ZFA的加入使Zn-Fe合金电镀的阴极电流效率降低.合金镀层中引入Fe明显降低了电沉积的阴极电流效率,镀层中的Fe含量从0升高至0.73%,合金电沉积的阴极电流效率却从79.48%降低至68.23%.这是由于碱性溶液中,氢气在金属Fe上析出的过电势明显小于在金属Zn上的过电势,使析氢容易进行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光亮、致密和耐蚀性好的Zn-Fe-La三元合金镀层,试验研究了氯化物体系中电沉积Zn-Fe-La三元合金的工艺条件.通过考察镀液成分、pH值、添加荆、稀土盐对合金镀层的影响,确立适宜的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60~120 g/L FeSO4·7H2O,30~50g/L znCl2·7H2O,4~10g/L LaCl3,10 g/L C6H8O7·H2O,40 g/L C6 H5Na 3O7·2H2O,100 g/L KCl,2 g/L抗坏血酸,6 g/L苄又丙酮,7mL/L ZF光亮剂,2 g/L聚乙二醇(分子量大于6000),pH值为3,施镀时间10 min,电流密度J=3.5 A/dm2,室温.在该工艺条件下,可在水溶液中电沉积出稀土含量为4.61%的Zn-Fe-La三元合金.同时,稀土的加入能改变镀层成分,增大合金电沉积的阴极极化,同时镀层的耐蚀性较Zn-Fe合金镀层提高了约1倍.  相似文献   

9.
甲基磺酸盐镀锡液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新型镀锡体系,目前有关抗氧化剂对苯二酚对甲基磺酸盐电镀体系影响的研究还不系统。为此,主要通过阴极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中性盐雾试验等测试及评价方法,研究了对苯二酚抗氧化剂对镀液性能及锡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苯二酚抗氧化剂对镀液及锡镀层综合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当镀液中对苯二酚抗氧化剂加入质量分数为0.2%时,沉积锡电位较低,极化电阻最大,表明阴极极化能力最强,锡镀层有较低的孔隙率及较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锌锰合金电沉积的工艺条件,镀液稳定性,镀层中锰含量和阴极电流效率的规律。采用阴离子膜作阳极隔膜,不锈钢作阳极,紫铜板为阴极,研究了硫酸盐-柠檬酸体系锌锰合金电沉积的工艺条件,讨论了阴极电流密度,镀液中锰离子的浓度,镀液中锌,锰离子的摩尔比,增效剂、电沉积温度等因素对镀层中锰含量和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规律,探索了提高阴极电流效率的途径,改善了镀液的稳定性。本文所选工艺条件为:MnSO4.H2O 30-50g/L,ZrSO4.7H2O:5-10g/L,柠檬酸钠(二水)100-150g/L,增效剂0.083g/L,表面活性剂适量,ic 1.5-3.0A/dm^2,pH值5.6,t25-30℃。该工艺可得含锰量为50%左右的锌锰合金镀层,阴极电流效率约60%。镀液在该工艺条件下连续施镀90min镀层组成稳定。  相似文献   

11.
全光亮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峰 《材料保护》2007,40(5):40-42
研究出了一种新型不含铅的全光亮化学镀镍工艺,获得了全光亮的镍磷合金镀层.通过试验分析镀液中添加剂、无机盐、主盐、施镀时间、pH值和施镀温度对化学镀镍磷合金层光亮度的影响;检测了有关性能.结果表明:所得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光亮度、耐蚀性等性能优于常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CuSO4、TaSO4无机盐的添加使溶液稳定性(氯化钯稳定试验)从30 s提高到90 s,同时也提高了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耐蚀性,在5%NaCl溶液中的年腐蚀量从1.1 mg/cm2降为0.  相似文献   

12.
Ni-W/SiC nanocomposite coatings with various contents of SiC nano-particulate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in Ni-W plating bath containing SiC particulates. The influences of the SiC nano-particulates concentration, current density and stirring rate of the plating bath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the Ni-W alloy and Ni-W/SiC nanocomposite coating were observed using 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morphology of Ni-W/SiC nanocomposite coating is smoother than that of Ni-W alloy coating. The microhardness of composite coating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content of the SiC nano-particulates in the coatings. The corrosion behavior of Ni-W alloy and Ni-W/SiC nanocomposite coatings was evaluated by the anodic polarization curves in 0.5 mol/L NaCl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t shows that Ni-W/SiC nanocomposite coating has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than the Ni-W alloy coating.  相似文献   

13.
章江洪  张英杰 《材料工程》2011,(4):84-88,93
通过SEM,XPS,XRD分析稀土转化膜形貌、结构及物相,由浸泡实验、中性盐雾实验、电化学测量电化学参数,对比镀锌层、稀土转化膜及低铬酸盐转化膜样品的耐蚀性能,并计算稀土转化膜在5%NaCl溶液中的腐蚀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稀土转化膜是由微小颗粒堆积而成的完整、细密的锌和铈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复合膜层,该膜层对基体镀锌层的覆盖性较好,阻碍了O2的传输和电子的传递,对腐蚀的阴、阳极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降低腐蚀动力,有效地保护了基体不受腐蚀介质的侵蚀,可有效提高镀锌层的耐蚀性能,其耐蚀性能优于低铬酸盐转化膜。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铍的特点,选用了化学镀镍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介绍了一种以稀土金属Ce和有机酸钠盐作为复合添加剂,沉积速度较快的化学镀Ni-P合金的工艺.研究了复合添加剂浓度、配位剂浓度等因素对镀速和镀层的性能的影响,检测了镀层的耐磨性、耐蚀性、结合力等性能.结果表明,所确定的镀液性能稳定,沉积速度较快,在该工艺条件下能在铍表面获得细致、均匀、结合力和耐蚀性能良好的镍-磷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15.
AZ31镁合金酸性化学镀Ni-Co-P层的耐腐蚀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以酸性化学镀的方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Ni-Co-P镀层。分别用XRD,SEM和EDS对镀层的结构、表面形貌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用点滴试验和电化学方法测试了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酸性化学镀Ni-Co-P层为非晶态胞状结构,镀层中P含量可高达9.41%,远高于碱性镀层;AZ31镁合金镀覆Ni-Co-P合金层后腐蚀电流比基体降低3个数量级,其耐蚀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分别在磷酸盐和硅酸盐两种体系中研究了不同稀土元素对镁合金微弧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钕盐浓度可以改善氧化膜的外观、厚度和耐蚀性能.镁合金浸泡在稀土盐溶液中表面能形成稀土转化膜.用稀土转化膜取代镁合金表面的自然氧化膜进行微孤氧化处理,获得的陶瓷层分布更加均匀,表面更为光滑致密.用5%NaCl溶液浸泡48 h的对比腐蚀试验表明,用稀土盐溶液浸泡预处理过的试样耐蚀性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Cr-Fe-ZrO2复合镀层制备的报道。介绍了Cr-Fe-ZrO2复合镀的工艺技术,研究了阴极电流密度、镀液温度、镀液pH值及电沉积时间对复合镀层厚度和外观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镀层的表面形貌,用能谱分析了复合镀层的成分,测试了复合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和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阴极电流密度为14 A/dm2、镀液温度为25℃、pH值为2.0、电沉积30 m in时,可以获得光亮、准镜面、厚度约7.5μm的复合镀层;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耐腐蚀性好;镀液稳定性较好,静置360 d后电镀的重现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8.
铝及铝合金全光亮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鑫  许律  刘万民 《材料保护》2011,44(3):64-67,91
化学镀镶前的预处理对镀层性能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存在许多缺陷.为此,通过对各种预处理工艺的筛选,确定了适用于铭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条件预处理工艺并预镀中间层,然后在传统化学镀镶磷镀液中加入镀镍中间体和无机盐,组合出了一种新的全光亮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探讨了镍液主要成分和工艺条件对沉积速度、镀层耐蚀性和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酸性钼酸盐酸洗、碱性钼酸盐活化工艺,研究了AM60镁合金上硫酸镍溶液体系化学镀镍的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镀层表面形貌,电子探针(EDX)分析镀层成分,电化学方法研究镀层腐蚀性能,锉刀试验测试镀层与基体结合力.结果表明,所得镀层为Ni-P合金镀层,磷质量分数为10%~14%;镀层均匀致密,无明显缺陷;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接近-0.4 V(vs SCE),阳极极化曲线有明显的钝化区;Ni-P镀层耐蚀性好,与基体结合牢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