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度图是指导水库调度与运行的重要工具,调度图的精确度与可操作性直接决定水库的经济效益。以金牛岭水电站为例,根据典型年法进行等出力调节计算,求得金牛岭水电站的常规调度图;之后引入动态规划优化算法,在满足系统的约束前提下,以年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对选取的典型入流过程进行水能调节计算,优化水电站调度图。通过对其常规调度图与优化调度图对比分析,以期为水电站实际生产调度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随机动态规划进行水电站水库的最优调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动态规划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研究了一个具有长期调节水库的水电站和若干个径流式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联合运行的最优调度图,以及各种运行特性的计算问题.在计算实例中,根据实测流量记录检验,这种调度图与用常规方法绘制的调度图相比,既可提高水电站群的保证出力,又可平均每年增加电量1—2%.  相似文献   

3.
为绘制高效可靠的水库运行调度图,以平衡保证出力保证率与发电量矛盾的惩罚系数为优化变量、以保证出力设计保证率满足条件下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综合集成以黄金分割法为时段决策优选法的随机动态规划核心模型,以及评估调度方案优劣时历法长系列模拟计算模块,利用遗传算法的并行计算能力,结合电站调度方案制定与有效性检验,构建水电站水库长期优化调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不受年调节和多年调节库容机械划分约束、快速获得满足发电保证率所要求的优化调度图的优秀特性;较之常规调度方法,可增发电量2.0%以上,保证率更高,决策信息更丰富。  相似文献   

4.
谢先庭 《水力发电》2005,31(9):75-80
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或业主的直接要求,提出对水电站群的负荷要求。分析水电站群的来水特性和负荷要求,在尽可能满足负荷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水电站群的调度目标,并给出相应的凋度方法。这个方法统称为“用判别系数和调度图相结合的方法”。为实现水库调度的初级目标时,调度图中使用的是“保证出力”的概念;而为实现水库调度的高级目标时,调度图中使用的是“基础出力”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水库中长期动态概率调度图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彩林  袁晓辉 《人民长江》2008,39(14):29-31
介绍了水库中长期动态概率调度图的理论模型和工程实现方法.通过长序列模拟优化调度获得多控制期、多时段的长序列水库出库流量、水位、出力等数据.对这些数据作概率统计分析,生成多控制期的中长期动态概率调度图,作为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调度的参考依据,也可以生成调度方案来执行.利用丹江口水库数据进行了工程实验计算,结果证明概率调度图能够跟随可观测量实时更新,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跨流域混联式水电站群联合补偿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反映清江梯级与三峡梯级相互补偿作用为目的,对由两梯级所组成的跨流域水电站群进行联合调度研究,重点分析了相对于两梯级单独调度时联合调度带来的电力、电量补偿效益.分别以系统保证出力最大和多年平均发电量最大为目标,建立了相应模型;并采用与水电站水库调度图相结合的判别式法及动态规划逐次逼近分别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清江梯级与三峡梯级联合运行后,系统保证出力提高34.2810万kW,多年平均发电量增加1.216 2亿kW·h,补偿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人民黄河》2015,(10):128-130
建立了水库发电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动态规划逐次逼近法(DPSA)与动态规划(DP)嵌套模型进行求解。以西北某流域梯级水库为例进行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得到了合理的优化调度方案。通过对常规调度图模拟方案与优化方案的汛期弃水过程、汛初6月水位、凌汛期初11月水位和出力过程进行分析,总结水库调度运行特点,可为水库的实际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电站水库防洪优化调度的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防洪调度是一种确保水库及下游安全的控制运行方法,通过建立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可以计算单一水库或者梯级水电站群的最优调度方案,从而确保水库工程安全,有效利用防洪库容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减免洪水灾害,充分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通过建立水库防洪调度的数学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对单一水电站水库的防洪调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选取大于水电站设计保证率年份的径流系列,按确定性径流过程动态规划法计算发不同最优加大出力时的时段初水库蓄水,从而绘制水库调度的加大出力线,以充分利用丰水年的来水量。  相似文献   

10.
选取大于水电站设计保证率年份的径流系列,按确定性径流过程动态规划法计算发不同最优加大出力时的时段初水库蓄水,从而绘制水库调度的加大出力线,以充分利用丰水年的来水量.  相似文献   

11.
以陆浑水库及水电站为研究对象,以发电流量作为耦合参数,综合出力系数k作为反馈调节参数,构建了水库优化调度和水电站厂内经济运行耦合模型,通过对水电站不同运行工况下k值数据库的调用,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和递推优选算法联合求解耦合模型。通过与对综合出力系数k取定值的方案对比表明了所构建耦合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水电站水库群联合补偿调度是将常规调度与优化调度相结合的一种调度方式.文中介绍了用该方法对水电站水库群的保证出力、水库调度线、调度图的分析及效益计算,得出:采用该方法调度,可使水电系统向社会提供高质、安全、经济可靠的电源.  相似文献   

13.
随着部分地区可利用水资源日益紧缺,水库需要承担更多功能,但不同功能间会互相影响和制约,优化水库调度图则是协调水库不同兴利目标之间矛盾的关键。以新安江水电站库区供水工程——千岛湖引水工程为实例,考虑年引水规模9.78亿m~3对新安江水电站造成的影响,通过降低调度图中部分丰水月份的保证出力和在降低出力区内增设供水保证线,最终提出调度图优化研究方案。结果表明:水库按优化调度图运行可减少因引水造成的年发电量损失,并能较好地控制水库水位和下泄流量的变化程度。研究成果可为解决水库发电和其他兴利目标之间的矛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赵娟 《吉林水利》2014,(8):24-26
目前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常侧重于提高算法的精度和计算的速度,往往忽视了优化调度模型本身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综合耗水率是衡量水电站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基于耗水率动态规划模型的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方法,依据水电站长期运行的历史资料,采用水电站综合耗水率参数作为水电站水库优化计算的基础,使优化结果更符合水库经济运行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实际应用出发.对比分析了保证出力的定义及其实际计算处理方式,探讨了保证出力在水库调度中的意义,并建议在水库优化调度多目标可行域解集中,按保证出力的定义来寻求最优解。以三峡梯级为例,比较了两种典型优化调度方案对水库运行规律的影响,指明了水电站增效的另一个方向。对水电站实际运行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发电功能为主的水库,做好水库优化调度,可进一步提高水电站出力,增加发电量,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阐述了水库调度的任务,原则及其基本方式和调度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散动态规划理论,分别建立汤河水库和观音阁—葠窝水库群优化调度的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首先建立汤河水库和观音阁—葠窝水库群优化调度的多目标动态规划模型,确定在与汤河、葠窝水库联合调度满足太子河流域下游工农业需水的条件下,求出满足2030水平年本溪市用水时观音阁水库此时的最低水位和观音阁水库水位兴利调度到死水位时,水库可向本溪最大直供工业用水量。  相似文献   

18.
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资源是水电站优化调度的目标之一。水资源包括水量资源及其能量资源,研究依据龙江水电站历史运行资料,分别从水量及其能量两种角度分析电站实际用水效率,得到蓄水位与单位水量发电量关系以及水电站综合出力系数特征图,用其分别指导水库中长期水量调度、电站短期发电引水流量调度,以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经验证,水电站历史用水分析为龙江水电站经济运行提供思路,在优化调度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指导性,该方法具有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图4幅,表2个。  相似文献   

19.
在保留调度图原有优点的基础上引入优化思想,提出了一种年调节水库发电调度图的多参数优选绘制方法。首先,阐述年调节水库发电调度图的改进绘制方法;其次,建立满足保证出力,保证蓄水期末水库蓄满条件下的梯级水库群发电量最大模拟调度模型;然后,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控制调度图绘制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并结合调度模型以优化绘制发电调度图;最后,以澜沧江中上游如美至功果桥梯级水库群为对象进行实例研究,检验评价所得调度图的效益。其梯级水库群联合模拟调度结果相较传统调度图方案,增加年均发电量约2%,能在兼顾电站保证出力的同时,有效提高梯级总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了减少汛期弃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水电站经济运行效益,本文在双保证出力调度图制作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方法。考虑来水量级差异将径流系列分成丰、平、枯三组,提出汛期指示出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绘制分级调度图,以结合定性中长期预报来指导水电站调度运行。以安砂水电站为背景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按年径流分组绘制的分级调度图操作,结果均优于分别按传统调度图、双保证出力调度图和按汛期径流分组绘制的分级调度图操作的计算结果。因此,按年径流分组绘制的分级调度图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