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吴超逸 《信息技术》2007,31(8):114-116,121
利用传输线的基本原理推导出半无限长传输线的瞬态响应,总结出传输线在高频下的基本特性,接着对双线传输线这一特定情况提取传输线的分布参数,然后应用提取结果进行传输线Hspice仿真,进而得出传输线的时域特性。  相似文献   

2.
传输线的随机建模及瞬态响应数值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考虑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传输线制造工艺参数随机扰动对传输线传输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传输线的随机模型,针对该模型提出了基于蒙特卡洛法的传输线瞬态响应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中采用精细积分算法求解传输线样本瞬态响应,并对模型输出的正态性进行偏度-峰度检验,给出了最差情况估计。试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传输线随机模型及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对传输线的传输性能进行有效的评估,对于传输线制造过程的控制及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文献[1]-[3]等在分析传输线变压器电路时所引用的传输线方程提出修改意见,另行推出适用于传输线变压器电路的传输线方程及其解,导出传输线变压器的三端及四端网络的矩阵表示式,并运用这种方法分析了传输线阻抗变换器及功率合成、功率分配等电路。  相似文献   

4.
采用紧凑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模型实现了两种新型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第一种定向耦合器为六端口双定向耦合器,形式为右手传输线/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右手传输线,通过调整传输线与传输线之间的距离,实现一分三等分功率分配器的功能;第二种定向耦合器是在普通定向耦合器中,用部分复合左右手传输线代替右手传输线,通过调整它们之间的比例,可以使得耦合端和输出端的输出相位相等.设计的两种定向耦合器,均已通过实测验证.  相似文献   

5.
1.前言带状电缆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多导体传输线,在这种传输线系统中,相同截面的多根导体以一定的中心距排列于同一平面上。关于多导体传输线的理论,国外已作了许多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一套所谓的“多导体传输线理论”。带状电缆作为一种传输线,它的传输理论的分析方法及求介步骤等等,与我们所熟知的两导体传输线理论相一致,但是它又是一种多导体传输线,所以它  相似文献   

6.
针对EAST实验装置中ICRF辅助加热系统传输线周围电磁场对采样信号的干扰,首先研究了ICRF传输线周围电磁场的形成机理;其次对ICRF传输线周围的电场强度进行了测量并绘制了ICRF传输线周围电场强度分布图;最后提出了预防ICRF传输线周围电磁场干扰的可行性方法。这些测量数据和研究结果对研究ICRF传输线周围电磁场产生的干扰和其抑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无损耗传输线量子化的基础上,用热场动力学理论研究了热Fock态下传输线中电流及单位长度传输线电感上电压的量子涨落,分析了量子涨落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热Fock态下,传输线中的量子涨落不仅与传输线的分布参量、信号的角频率和传输线中的光子数有关,还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单调地加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输线网络瞬态响应灵敏度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灵敏度分析方法。方法从描述整个传输线网络特性的电路方程出发,将传输线网络瞬态响应灵敏度转化为求解传输线网络瞬态响应以及网络参数矩阵对电路参数的偏导数,实现了传输线网络任意节点瞬态响应对任意网络参数的灵敏度分析。该方法无需对耦合传输线进行解耦,能够分析任意类型传输线及任意负载。算例结果表明,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9.
对常用的50Ω、75Ω标准阻抗进行了分析,从传输线的功率传输能力和信号通过传输线的衰减这两方面讨论了其作为标准阻抗的原因。建立了分析功率传输能力的模型,以传输线承受的电场强度和传输线阻抗推导出功率传输的方程,求出最佳值。同时,运用微分分析方法,建立了微分有损传输线模型,进行了信号通过传输线中损耗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CATV系统中,传输线是有线传输电磁波的传输媒体,有线电视是用同轴电缆等作传输线把各种设备、部件连接起来而构成的电视信号传输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传输的高频信号通常为30~1000MHz以上,它所采用的传输线是高频信号传输线,高频信号在传输线上是以波的方式传播的,当传输系统各部分的阻抗匹配时,传输线上只有入射波而没有反射波,此时  相似文献   

11.
谈谈传输线教学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现代高速集成电路中,传输线具有分布参数的性质。由于 传输线效应,直接关系到现代高速 VLSI电路的发展。因而促进人们重新认识传输线数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输电线路急速增加,输电范围愈来愈大。许多输电线处在复杂的地形与严峻的环境中,大幅增加了输电线的故障概率。为了确保稳定供电,提升输电线的检测效率是关键。采用无人机视察输电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了安全风险,特别是在环境恶劣的地方和人工检查难以抵达的地方。因此,文章将重点探究无人机输电线检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压输电线的广泛使用,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得到了较大满足。但是在供电过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接点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一旦出现发热烧坏的情况,就会导致大面积的停电,因此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有效的在线监测非常重要。文章从我国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现状出发,介绍了测量高压输电线路接点温度的方法,并对高压输电线路接点温升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特高压电力线路运行特性不同于一般高压电力线路,进行特高压交流电力线路特性研究需要创建电力线路仿真模型。文章以均匀传输线理论为基础,对特高压电力线路4个参数进行分析,得出特高压交流电力线路单位长度电导G0表达式,推导得出特高压交流电力线路考虑分布参数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在Matlab仿真软件平台创建仿真模型,为特高压长距离电力线路运行特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微机械传输线的毫米波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佳辉  吴群  顾学迈 《电子器件》2003,26(2):127-132
以几种典型的毫米波波段微机械传输线结构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近几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微带、带状线、开放和封闭的共面波导。微机械传输线能够充分降低介质损耗,具有传输损耗小、工作频带宽、色散小、制作工艺能与传统集成电路工艺兼容等特点,是毫米波波段平面集成传输线应用的首选技术方案,同时微机械传输线的出现为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以及毫米波系统的微型化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Equivalent circuits of nonuniform coupled transmission lines whose self and mutual characteristic admittance distributions obey binomial form are presented. Telegrapher's equations of these nonuniform coupled transmission lines can he solved exactly rising Bessel functions of fractional order. By decomposing the chain matrix, it is shown that equivalent circuits of these nonuniform conpled transmission lines consist of cascade connections of lumped reactance elements, uncoupled uniform transmission lines and ideal transformers.  相似文献   

17.
黎晓辰 《电子测试》2017,(23):96-97
文章首先对架空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要点进行阐述,随后提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小LTCC微带传输线损耗,提升电路传输性能,设计了一个LTCC50Ω标准匹配微带线实验。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了微带线损耗,并依据电子显微镜对电路的检测结果分析了损耗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在10GHz频率下,微带线损耗约为0.6dB。提出了减小微带线高频损耗的有效方法,如提高光绘膜精度和丝网精度等。  相似文献   

19.
有损均匀传输线的电压、电流既是时间的函数,也是距离的函数,需要用分布参数电路模型分析.有损均匀传输线方程是偏微分方程,正弦稳态解的手算求解比较复杂.应用PSpice对有损均匀传输线进行仿真分析,可得到传输线上任一点的电压、电流的频率特性和正弦稳态波形.本文介绍了有损均匀传输线的PSpice模型和参数,通过实例说明了其应用方法,通过对比可知仿真分析比手算求解更清晰地阐明了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严雷 《电子测试》2016,(20):176-17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用电量的加大而建设了许多新的输电线路.但是由于一些输电线路建设的环境复杂和我国缺乏相应的输电线路的巡视制度标准的建立,所以导致了一些输电线路的坏损和被非法的盗割现象.因此,本文主要讨论输电线路巡视的标准建立和实际的应用,希望为我国输电线路的安全工作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