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投切电容器组保证电网功率因数和电压的合格率是变电站普遍采用的方法,但是传统的电容器组只能提供感性无功的分级补偿。城乡电网改造后,电缆出线的剧增,使得系统电压、无功在负荷峰谷差距加大,单纯依靠电容器组投切补偿的方式已经难以达到无功就地平衡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同步辐射装置负荷冲击特性引起的配电网电压波动,采用以交流过零型固体继电器为开关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无功补偿装置对其进行无功补偿,在借助于Matlab的仿真工具simulink获得负荷侧无功电流幅值后,求得该网络实现无功补偿所需投切的电容量;然后,用以Intel 80C196KB单片机为核心的微机控制系统来控制TSC电容器的投切,最终达到实时补偿网络负载的无功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以PIC18F452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电压、电流互感器和有效值检测电路检测电网参数,运用C语言编程,开发了一种适用于低压配电网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型动态无功补偿器,实现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避免轻载时投切振荡。通过控制晶闸管导通时刻投切电容器,实现功率因数的提高和电能质量的改善,具有动态响应快、无投切冲击等优点。试验结果证明,该TSC型动态无功补偿器硬件电路设计合理,整个装置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少同步辐射装置负荷冲击特性引起的配电网电压波动,采用以交流过零型固体继电器为开关的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无功补偿装置对其进行无功补偿,在借助于M atlab的仿真工具simu link获得负荷侧无功电流幅值后,求得该网络实现无功补偿所需投切的电容量;然后,用以Intel 80C196KB单片机为核心的微机控制系统来控制TSC电容器的投切,最终达到实时补偿网络负载的无功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单片机(AT89C52)无功补偿复合开关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怀忠 《广西电力》2006,29(5):23-25
针对电磁开关和电力电子开关投切电容器在无功补偿装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AT89C52)并应用于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复合开关。该复合开关与接触器、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它既有晶闸管过零投切电容器时电网浪涌电流小的优点,又有接触器闭合时晶闸管无功耗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功功率不足引起的系统功率因数降低、电压降落和闪变等问题,结合晶闸管投切并联电容器(TSC)和配电网静止无功发生器(D-STATCOM)的补偿特性,研究了一种混合无功补偿装置。装置以离散子系统TSC来补偿大部分感性无功功率,以连续子系统D-STATCOM来补偿TSC过补或欠补的剩余无功功率,进而结合一种新的综合补偿判据,通过中枢控制实现无功的精确调节,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及工程实例验证了混合无功补偿装置补偿效果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低压就地无功补偿在冲击性、波动性负荷中的仿真及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压就地无功补偿一般不适用冲击性、波动性变化剧烈的负荷。就此类负荷提出了一种低压就地无功补偿的设计方案,描述了装置设计与实现,包括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主电路设计、控制策略以及控制电路结构。通过Matlab仿真和采石厂实际运行,证明该设计能够快速跟踪剧烈的无功功率变化,补偿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保证供电可靠性、降低线路损耗,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高于0.93。  相似文献   

8.
金秋生 《大众用电》2003,(11):33-34
电网采用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进行无功补偿,以提高电网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电容器是静止的电气设备,又是个储能元件。在运行中与感性元件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谐振,或是因投切操作等其它原因,会引起电容器的过负荷,影响电力电容器的正常运行。通过分析电容器产生过负荷的原因,从而找到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沈晓峰  吴奕峰 《上海电力》2007,20(6):600-601
青浦供电分公司现有35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方式采用并联补偿电容开关投切方式,并联电容器按照变电容量的15%~20%配置。一般按照定时投切的方式进行无功补偿。在采用电容器分组投切方式后,功率因数基本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但因电容器开关时的冲击电流较大,如果开关动作过于频繁,将严重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介绍了重固变电站采用10kV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补偿方式,从而降低综合线损,改善电压质量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根据传统电网所采用的并联电容器组无功补偿方式及自动投切方式的诸多弊端,提出一种对已有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的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最优方案.通过电网220kV某变电站电网负荷对系统电压影响的研究,确定DSTATCOM(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装置)无功补偿容量,并设计综合控制策略控制并联电容器组的自动投切,实现无功补偿容量的柔性...  相似文献   

11.
姜绍俊 《电气》2001,12(2):31-34
根据2001年第一季度电力工业生产和用电需求情况,论述了电力市场供需特点,并从多方面对当前电力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郁东升  武寒 《华东电力》2000,28(3):11-13
<华东电网联络功率、电量管理和考核办法>制订和执行的目标在于将省市间及省市与主网问的电力、电量交换分成国家计划的互供电量与集团内部经协商制定的经销电量,并进行联络线偏离计划的考核.1998年又根据电网供需矛盾的变化对其进行修正,以经济办法实行调度管理,提高电网的频率合格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电能变换装置在新能源供电系统中的核心作用,以及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与现代电源技术的融合,研究几种电能混合供电方式,重点探讨集成供电系统的电源变换、智能管理及安全控制等问题,并展望了新能源供电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整流装置中正弦电压、非正弦电流和非正弦电压、非正弦电流两种情况下网侧电流与功率问的基本关系;总结了整流装置功率因数的特点;指出了从电网的角度而言,对整流装置的一次侧功率因数进行分析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44,自引:34,他引:144  
林海雪 《电网技术》2001,25(10):5-12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的需求量也极大增长,同时电能质量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电力部门和用户对电能质量的关注也日益增加。文章概述了现代电能质量的基本问题,首先论述电能质量的各种概念,然后综述电能质量受到关注的主要原因,最后总括了相关的几个问题,包括电能质量指标、电能质量恶化的危害、电能质量的检测、分析计算和改善的方法,以及标准和管理等。  相似文献   

16.
对用户配电变压器无功功率的节能做了探讨,并举例定量分析。以引起广大用户对变压器无功功率消耗的重视,进一步提高负载功率因数,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无功补偿控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步电机作发电机运行时,无功功率消耗大,功率因数低,输出功率小。本文通过以DSP芯片TMS320F240为核心的无功补偿控制器系统,实现了对所需无功分量进行精确计算,准确跟踪系统无功变化,对多级电容器组进行自动和循环投切,达到了对系统动态进行无功补偿的目的。控制器投入运行后,提高了功率因数和风机输出有效功率,降低了发电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最优潮流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扩展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丹  颜伟 《电气应用》2005,24(10):74-78
介绍了在考虑电力市场环境,电压与暂态稳定约束,动态约束,FACTS元件,系统不确定性,环境保护等因素的条件下,最优潮流的最新应用成果,并对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As the opening year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driven by the steady and fast economic growth, the year of 2011 saw China’s rising demand for electricity, resulting in regional power shortages. Subjected to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the weather conditions,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oal supply and power generation and the structural problems in the power system, power supply shortage across the nation became increasingly critical. At the same time, the Northeast and Northwest China, plus Inner Mongolia, often experienced power generation surplus and difficulties in sending power to other reg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electric power supply in 2011, elaborates on the current contradictions in the power demand and supply and presen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cause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相似文献   

20.
As the opening year of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driven by the steady and fast economic growth,the year of 2011 saw China's rising demand for electricity,resulting in regional power shortages.Subj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