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以五水硝酸铋、硝酸、氢氧化钠、盐酸为原料,用盐酸浸渍法制备了盐酸与氧化铋物质的量比分别为0.3∶1、0.5∶1、0.7∶1、1∶1的BiOCl/Bi2O3异质结新型复合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S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250 W高压汞灯照射下,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反应来测试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iOCl/Bi2O3复合光催化剂的性能明显优于单体Bi2O3。当盐酸与氧化铋物质的量比为0.7∶1时,BiOCl/Bi2O3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佳。最后研究了抑制剂对BiOCl/Bi2O3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B的影响,发现三乙醇胺和碘化钾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永正  徐自力 《功能材料》2007,38(A07):2530-2532
采用微乳法及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复合氧化物Co3O4/Bi2O3纳米粒子,结果表明,微乳法制备的复合氧化物Co3O4/Bi2O3粒子光催化活性更好;活性的提高程度与n(Co):n(Bi)有关,其最佳配比为0.02:1;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光催化活性提高,750℃焙烧的样品催化活性最好。以甲苯为目标反应物,考察了光照强度、甲苯的初始浓度、气相氧浓度、水蒸气含量对甲苯光催化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五水硝酸铋和氯化钾为原料,利用水热法一步制备了Bi2O3/BiOCl异质复合光催化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研究n(Bi)/n(Cl)摩尔比对合成Bi2O3/BiOCl异质复合光催化剂的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Bi)/n(Cl)摩尔比的增加,Bi2O3/BiOCl的光催化活性显著增强,在n(Bi)/n(Cl)=1.75时,制备的Bi2O3/BiOCl异质复合光催化材料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制备Bi2WO6-NiFe2O4磁性可见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磁学性质测量系统(MPMS)对所合成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最后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不同pH值条件下,Bi2WO6-NiFe2O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罗丹明B溶液pH值为5时,Bi2WO6-NiFe2O4具有最大降解效率2 h达98%。Bi2WO6-NiFe2O4在外加磁场下能快速的从溶液中分离。  相似文献   

5.
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及其对橙黄Ⅱ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孔隙分析(BET)对样品进行表征。以合成的纳米Fe3O4催化H2O2氧化降解橙黄Ⅱ,考察了共沉淀法制备过程中的Fe2+/Fe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pH值、Fe离子浓度等因素对Fe3O4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2+/Fe3+的摩尔比为3∶4、反应温度80℃、pH值为10、Fe离子浓度为0.1mol·L-1的条件下制备出的Fe3O4纳米颗粒催化活性最高,其粒径为20nm左右。并且未干燥的磁流体对橙黄Ⅱ的降解效率明显高于Fe3O4粉体。  相似文献   

6.
采用改进的氧化沉淀法在羧甲基纤维素(CMC)溶液中制备了以磁性纳米Fe3O4为核心,外包CMC的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震动样品磁强计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面形貌、结构和磁学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MC-Fe3O4复合纳米粒子为反尖晶石型,平均粒径约为40 nm;CMC在Fe3O4粒子表面是化学吸附;在相同pH值下,CMC-Fe3O4的表面Zeta电位低于纯相Fe3O4;CMC-Fe3O4的饱和磁化强度为36.74 emu.g-1;CMC-Fe3O4复合粒子在土壤介质中的过滤系数约为0.03 cm-1;在10 cm土柱渗透实验中,72%的CMC-Fe3O4复合粒子悬浊液穿过了土壤介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热法合成复合金属氧化物SnO_2/Fe_3O_4粒子电极,然后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磁滞回线等技术分别对粒子电极的晶体组分、形貌、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以及粒子电极的磁性特征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分析了三维电极系统的电化学性能,并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罗丹明B(RhB)的实验。结果表明,SnO_2/Fe_3O_4粒子电极负载稳定、导电性强、便于回收再利用,有利于电催化氧化降解反应。三维电极降解罗丹明B的析氧电流高于其他电极体系,电催化活性效果明显,90min内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100%、TOC去除率为83%,反应中产生的·OH是降解有机物的主要活性基。粒子电极在重复利用5次的情况下,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仍保持93%以上、TOC去除率保持在77%以上,具有稳定的电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聚磷酸钠(STPP)对Fe3O4磁性纳米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制备稳定的水基磁流体。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Zeta电位仪对所制备的磁流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TPP包覆于Fe3O4磁性纳米粒子的表面,当pH>3时,粒子表面带有负电荷;磁性测试结果表明,STPP/Fe3O4磁性纳米粒子具有超顺磁性,其饱和磁化强度为62.3 A.m2.kg-1。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Bi2W06催化剂,并以Fe2O3对Bi2WO6进行改性,合成了新型复合光催化剂№03/Bi2w06。采用XRD、DRS等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氙气灯为光源(λ〉420nm),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进行了光降解试验。结果表明,与Bi2W06相比,Fe2O3/Bi2W08的光催化性能有所提高,其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粉体技术》2019,(3):72-77
以Bi(NO_3)_3·5H_2O为主要原材料,利用共沉淀法制备α、β、γ3种不同晶相的Bi_2O_3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α-Bi_2O_3粉末为长条状颗粒,β-Bi_2O_3粉末为不规则颗粒状,γ-Bi_2O_3粉末呈现为四面体颗粒。以质量浓度为10 mg/L的罗丹明B溶液为降解目标,考查不同晶相Bi_2O_3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发现γ-Bi_2O_3粉末的光催化性能最佳,降解效率可达62. 5%。利用第一性原理对α、β、γ3种晶相Bi_2O_3的能带结构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3种晶相Bi_2O_3的导带均主要由O 2p轨道构成,价带主要由Bi 6p轨道构成。光催化过程中,电子可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参与化学反应,从而使罗丹明B溶液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制备Mn3O4的方法,以廉价的硫酸锰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得了高纯度的纳米级Mn3O4.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加适量乙醇作为分散剂;控制氨水滴加速度使反应时间在2h以上;前驱物在200℃煅烧2h.采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产物纯度为100%,粒径约为20nm.  相似文献   

12.
La2O3在MgO-Al2O3-SiO2-TiO2微晶玻璃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gO-Al-SiO-TiO玻璃中添加不同数量的氧化镧,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氧化镧对玻璃析晶过程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氧化镧的加入使玻璃中析出α-堇青石相的温度降低;同时避免了高膨胀方石英相的析出.随着氧化镧加入量的增加,玻璃整体析晶能力下降,微晶玻璃中晶相含量减少,晶粒尺寸增大,微晶玻璃的弹性模量与硬度减小,断裂韧性增加,体现出大尺寸长柱状金红石晶粒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Fe3O4粉体材料.用溶液吸附法、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古埃磁天平法对添加柠檬酸根前后的纳米Fe3O4粉体材料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根制备的纳米Fe3O4粉体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499,晶粒粒径为8nm,磁化率为11.6534,颗粒度小,分散性好,磁性能更高.  相似文献   

14.
以(Na0.5Bi0.5)0.94Ba0.06TiO3为基体,研究了单、双组分掺杂La2O3、Y2O3对BNBT6陶瓷的压电和介电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掺杂La2O3、Y2O3均得到钙钛矿结构。SEM分析表明,分别掺杂0.2%La2O3和0.2%Y2O3使得陶瓷晶粒增大,压电常数提高,双组分掺杂La2O3、Y2O3在掺杂量0.12%La2O3+0.08%Y2O3时,压电常数d33增大到最大值144.6×10-12C/N,介质损耗降低到最小值0.039。  相似文献   

15.
以Y2O3为基质材料,掺杂不同含量的Nd3+添加PEG和(NH4)2SO4为分散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性能良好的Nd3+:Y2O3纳米粉.对前驱体和不同温度下煅烧后的粉体进行差热热重、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和透射电镜等分析.结果表明,前驱体产物为Y2(OH)5(NO3)·nH2O时,Nd3+完全固溶于Y2O3的立方晶格中,Nd3+:Y2O3粉体大小均匀,近似球形.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颗粒逐渐长大,900℃煅烧2h后颗粒尺寸约为40~60nm;粉体在1700℃和真空度为1×10-3Pa条件下烧结6h得到的Nd3+:Y2O3透明陶瓷的透光率接近78%.  相似文献   

16.
B2O3-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析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法对B2O3-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了该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B2O3/SiO2比的降低,该系统玻璃的析晶活化能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B2O3/SiO2比为11:5时,析晶活化能最小,Emin=375.4kJ/mol,晶化指数n则先减小后增大,但均〉4,表明该系统玻璃可整体析晶。  相似文献   

17.
用常规固相合成法成功地制备出Fe2O3和Cr2O3掺杂改性的尖晶石型红外辐射材料,并通过XRD、IR和IRE-2红外辐射仪测试了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而分析了材料的结构特征与红外辐射性能的关系,发现Fe2O3和Cr2O3的掺杂导致Fe3 和Cr3 分别以一定的配位形式进入体系中,并形成了(Mg,Fe)(Cr,Al)2O4混合型尖晶石结构,且随着体系中Fe2O3含量的提高,Cr2O3含量的降低,材料的红外辐射性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体系在全波段的辐射率为0.91,在<8μm波段具有较低的红外辐射率,而在8~25μm波段的具有较高的辐射率,可达0.97.  相似文献   

18.
用Rietveld法对含有立方和正交两种晶型的Sb2O3样品进行了定量相分析,该样品含立方晶型和正交晶型的Sb2O3分别为(质量分数)97.92%和2.08%。结果表明,用Rietveld法进行的定量相分析是非常有效和精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自蔓延高温合成结合准热等静压法(SHS/PHIP)制崐备出了致密度为97.2%的TiC-Al2O3复合陶瓷. 分析了合成产物的结构、组织和性能. 结果表明,复合陶瓷由近乎球形的TiC颗粒和不规则的Al2O3相组成,TiC与Al2O3之间的界面光滑. TiC-Al2O3复合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硬度分别为510MPa和17.8G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