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大城市相续规划建设CBD及会展中心,其交通空间有限是CBD和会展中心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为了协调好CBD及会展中心交通与城市整体交通的关系,建立CBD及会展功能相适应的交通网络,本文通过在城市设计概念方案深化阶段引入交通专业的论证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思路,结合广州市琶洲-员村地区交通规划设计,以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为基础,着重从交通时空圈、一体化战略和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等方面对CBD及会展中心交通发展的目标和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完善道路交通可达性、增大轨道网络覆盖面、加强公交枢纽衔接、合理布局停车、分离会展和日常交通等方案。这些方案体现了CBD交通"高密度、通过性"和会展交通"高强度、瞬时性"的特点,为国内大城市CBD及会展中心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后小汽车交通(PCT)及其对交通组织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后小汽车交通(PCT)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后小汽车现象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交通提出的挑战,归纳总结了发达国家对此的交通治理手段,提出了PCT的基本理论框架及在其影响下的可行交通组织模式,如城市中心的多功能步行区、有机整体的综合治理等手段,并指出了PCT对我国城市交通的启示,旨在为城市交通组织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确定方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的确定,是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关键问题,通过对国外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研究的分析,结合我国城市交通特点、交通基础研究状况、土地开发和经济水平,建立了适合我国城市特点的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理论和方法。根据建设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开发类型、开发强度和开发区位等因素,将阈值分为高峰小时交通量阈值、建设项目日交通量阈值、建设项目高峰小时出行总人次阈值、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类型阈值、建设项目规模阈值、服务水平阈值和最大出行时间阈值等等,并提出了各类阈值的具体确定方法。最后以北京市某区域TIA阈值的确定为例,提出了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4.
对大城市交通影响分析理论与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从研究交通影响分析理论基础入手,探讨如何从交通规划角度进行交通影响分析,进而提出了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针对大规模商业开发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体系的思想,利用交通规划软件包先定性分析项目所产生的交通影响,然后利用模型将其定量化.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道路通行空间中不存在物理分隔或高差的慢行交通共享道路为对象,行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组成为交通方式,在建立共享道路自行车交通超越和相遇冲突数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并选择南京市5条典型共享路段开展交通调查。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了电动自行车超越自行车交通冲突数模型、自行车超越自行车交通冲突数模型、自行车超越行人交通冲突数模型以及自行车相遇对向行人冲突数模型,进而引入共享道路有效宽度参数,定义并建立了共享道路交通冲突强度及相关模型。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共享道路宽度的增加,行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交通冲突强度值均呈现减少的趋势,同等道路宽度条件下,自行车相遇对向行人冲突、自行车超越行人交通冲突强度明显大于自行车超越自行车交通冲突以及电动自行车超越自行车交通冲突强度。  相似文献   

6.
信号交叉口停车次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交通波理论研究了信号交叉口的停车次数模型。通过交叉口停车线前停车波和启动波的分析划分出车辆在信号控制下的聚集-释放模式,得出稳定输入下不存在完全一次排队,并研究了不同聚集-释放模式与车辆停车次数的关系。针对三种模式中的稳定模式的车辆行驶轨迹作了分类,计算了其停车率,并对几种重要的停车率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算例表明,传统停车率计算模型的估计结果总是偏大,且随着饱和度的变大对停车率的估计偏差也变大。这种偏差的根源在于其采用了点排队的假设。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拥挤、交通环境污染严重、交通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以及传统交通规划理论的不足,对交通规划理论进行研究,引入交通环境容量和交通环境承载力概念,建立了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模型,构建了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该理论框架充分考虑了交通环境承载力和交通发展的相互作用,通过确定合理的交通结构和土地利用模式,可提高城市交通环境容量,解决现有的城市交通问题,并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考虑路边停车带影响的非机动车压缩交通波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析设置于物理分隔非机动车道的路内停车带对于非机动车交通运行的影响,以非机动车集群通行和压缩特性为基础,基于流体力学中的气流分析理论,分别提出了描述机动车辆停放过程影响条件下的非机动车流减速-跟驰和停车的压缩系数计算方法,进而建立了非机动车压缩交通波模型.应用该模型,提出了非机动车流由于路内停车带设置引起的最不利时刻的排队长度计算方法,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了路内停车泊位与上游交叉口最短距离设置方法.以苏州市东中市路实测交通数据为基础,将压缩交通波模型与实际停车波速进行对比,发现相对误差的平均值为8.57%,而合理控制非机动车停车干扰的时间及非机动车流密度两个参数,可以有效降低排队自行车流延伸至上游交叉口,从而缓解交通拥堵和降低交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研究针对当前控规交通规划断层及容积率确定技术理性不足的现实问题,提出在控规中以建立交通供需平衡量化关系来控制土地开发强度的创新理念,并从实施层面对该量化关系建立的可行性进行论证。通过OD反推技术与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分别对城市新开发片区与旧城更新片区交通供需平衡状态下的土地开发强度控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具体实施的技术路线,实现了控规中交通规划技术与容积率指标确定的契合。  相似文献   

10.
交通信号机基于DSP的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简要叙述了交通信号机的基本要求,并分析了目前使用的交通信号机的优缺点。为了更好地解决目前交通信号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DSP的交通信号机总体设计方案,使用TMS320F2812 DSP芯片进行交通信号机软硬件设计,并总结分析了该设计的性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基于波动理论的交叉口信号控制参数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我国城市道路信号配时过程中遇到的车流离散性较大、难以用简单模型来描述车流运动规律的问题,借助波动系数理论,以15 m in交通量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信号交叉口交通量的波动特性,指出信号交叉口交通量在纵向上具有一致性,在横向上具有差异性,而且随着V/C比的增大,车流到达的波动性逐渐降低.基于信号交叉口交通量的波动特性,结合自适应控制与感应控制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信号控制参数优化算法,实践应用证明,该算法针对交叉口车流到达的随机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实验交通工程学理论框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交通工程学理论为研究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实验工程概念入手,建立了实验交通工程学理论框架体系,探索分析了其研究方法,基于该理论框架对北京市怀柔区青春路信号灯绿波控制进行了实例分析,该理论方法比传统的交通仿真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运用通讯技术、控制技术和交通流理论,研究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和单片机控制的车辆防碰撞预警及自动刹车系统,并且在降低系统虚警率、误警率和系统参数设置等方面作了相关研究,该系统能够减少最具代表性、事故发生率最高的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ABAQUS软件的舰船水下爆炸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数值手段研究水下爆炸气泡脉动载荷作用下的舰船船体总强度.文中应用国际上通用的有限元程序ABAQUS中的声固耦合算法模拟分析了舰船受水下爆炸气泡脉动载荷作用的总体响应;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和总结了药包在舰船附近以不同位置、给定深度、不同装药量爆炸时气泡脉动载荷对船体总纵强度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规律性的曲线;并校核了典型工况下气泡脉动载荷以及气泡脉动载荷和波浪载荷联合作用下船体的总纵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校核船体在气泡脉动载荷作用下的总纵强度的同时必须计入波浪载荷的影响,对相关理论研究和工程计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结构声波的复杂性,结构声强测量往往存在许多测量误差.为判断实际工程中结构声强测量值的准确程度,本文引进了结构声强指数的概念,给出了结构声强指数的定义式.并以几种典型结构为例,通过实验初步研究了弯曲波声强指数.  相似文献   

16.
人行过街横道通行能力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交通流理论,分析了过街人流受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干扰的累计延误,给出了在一定车流强度条件下,人行过衔横道通行能力的计算模型,从而为确定人行立交工程建设的适宜交通流量提供了定量分析的方法。文中演示了两个典型算例  相似文献   

17.
为从环保角度控制区域土地开发强度,提出了基于环境空气容量的区域土地最大出行产生率确定方法.将用A值法计算出的区域大气环境容量的一部分分担为区域环境空气容量,把由路网容量换算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与区域环境空气容量作比较,通过调节路网流量使比值为1.剔除过境交通后,利用OD反推理论和调节后的路网流量反推出各小区出行量,根据区域总出行量和可利用土地面积计算出区域土地最大出行产生率.以深圳市某区域路网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确定环境空气容量约束下的区域土地最大出行产生率,在土地开发时考虑环境空气容量,有助于从根源上保护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交通信号灯配时优化控制理论.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利用设置在交通路口的高位摄像机,获得车流图片或者车辆视频,再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图片,结合相位绿灯分配时间的线性算法,以交叉路口流通能力最大、平均延误时间最小或排队等候的车辆数最少为优化目标,尽最大可能地实现绿波带.这项技术使用的结果能用来进行交通滞留状况下的智能交通调节.这种自适应配时优化方案,能够对交叉路口车流情况进行综合优化,实时修正各个相位的配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隔震设计理论和规范的编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对1:4(缩尺)比例的大高宽比铅芯橡胶垫隔震结构模型进行高烈度区不同场地波下水平向振动台试验研究,观测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结果高烈度区的某些地震波激励下,大高宽隔震结构中的支座出现了拉力或者非线性变形.结论当输入地震波中长周期分量较多时,隔震结构隔震后的效果不是很好,隔震支座滞回曲线是均匀饱满的;当输入高烈度地震波时,对于像试验所选择的大高宽比结构,上部结构弯曲变形已开始占了较大部分;在高烈度地区应用橡胶隔震结构,橡胶垫要承受一定的拉应力,但是结构整体是安全的,而在某些不利地震动下,橡胶垫可能要受拉屈曲,因而此时结构是处于倾覆的临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