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潮汐河口的冷却水工程由于受潮汐影响,其冷却水工程布置及热污染特征较为复杂,为此根据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相似条件,对福建省宁德电厂一、二期取排水工程冷却水物理模型进行了设计,并对各种水文条件下的温差水流进行试验测得了表层温度分布场和取水口的取水温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良好的复演了原体水流流态,为减轻温排水相互影响程度及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为各期循环水取排水工程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潮汐影响下的电厂温排放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汐河口的冷却水工程由于受潮汐影响,其布置及热污染较为复杂。本文根据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相似条件。对福建省宁德电厂一、二期取排水工程冷却水物理模型进行了设计。详细介绍了对各种水文务件下的温差水流实验。测得表层温度分布场和取水口取水温升。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复演了原体水流漉态。为减轻温排水相互影响程度及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为各期循环水取排水工程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安庆电厂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及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关键相似条件,对安徽省安庆电厂一、二期取排水工程冷却水物理模型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一套加热自控系统和温度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可较便利地量测大范围的温度场.通过对一、二期取排水口工程布置方案在各种水文条件下的温差水流试验,测得各方案的表层温度分布场和垂向温度分布,试验资料显示各期取水口均能取到环境水温的水供电厂发电机组冷却.试验研究表明,该模型自动控制系统运转良好,可解决类似模型试验问题.  相似文献   

4.
朱俊 《吉林水利》2008,(2):37-40
本文基于温排水物理模型相似关键条件,建立了江苏常熟电厂工程温排水物理模型。文章详细介绍了各种水文条件下的温差水流实验,测得表层温度分布场和取水口取水温升。通过数据分析,保证了取排水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为常熟电厂扩建工程的设计及环境评价提供了相应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华 《吉林水利》2005,(11):20-23
本文根据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关键相似条件,对长江下游扬州DE电厂扩建工程物理模型进行了设计.通过对二、三期取排水口工程布置方案在各种水文条件下的温差水流试验,得到了表层温度分布场和垂向温度分布,论证了取排水口布置和型式,并对二期取水口的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为DE电厂扩建工程的设计及环境评价提供了相应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陆丰核电厂位于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以南的田尾山,电厂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以厂址附近海水作为冷却水源。核电厂运行过程所产生的大量废热需通过循环冷却水系统排入环境水体,进而必然带来自身取水以及环境水体温度升高,在影响自身安全、经济运行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环境水体热污染。对此,本项研究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手段,结合工程水域自然条件,对电厂取排水工程布置方案进行了比选、优化,最终确定了电厂厂址东侧明渠深层取水、厂址南侧暗管深层排水的布置方案,该方案较好地兼顾了电厂取水、水环境保护以及工程经济性、可实施性等方面要求,为电厂取排水工程设计、环保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所提出的电厂循环冷却水"深取、深排"的布置原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规划设计具有较强的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阳山电厂取排水工程的物理模型,对工程河段的流场特性、取排水工程布置进行了研究。认为原方案取水口布置能满足电厂装机2×25MW+1×125MW或2×125MW冷却水流量的要求,而排水口布置对电厂取水、环境及航运等方面均不利。试验修改了排水口布置,修改方案温排水对电厂取水、环境和航运等的不利影响显著减小。试验同时认为若扩建第二台机组(125MW),建议采用其他冷却方式,不宜采用直流冷却方式。  相似文献   

8.
结合电厂厂址工程海区波浪特征、泥沙环境和海床冲淤演变情况,开展了广钢自备电厂取排水工程波浪泥沙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与分析了电厂取排水口在常年浪及台风浪作用下的取水含沙量、泥沙淤积和骤淤情况,从泥沙角度验证了海港工程总布置和取排水工程布置的合理性,试验成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立平面二维水流、温度扩散数学模型,研究了海南东方电厂的温度扩散规律、影响范围和取水温升变化,为电厂的取排水工程布置方案和电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国华惠州大亚湾热电厂取排水工程的物理模型,对电厂温排水在潮汐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及其对海水水温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经多方案对比试验,提出了较优的取排水口布置方案.试验研究成果,对布置在近海区的电厂温排水工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研究温度和污染物的扩散规律,对于健康河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排水口附近,温度和污染物的扩散具有很强的三维性。在已开发的三维紊流水动力模型基础上,研制了浓度及温度场三维数学模型。在模型中,空度用来处理不规则边界,VOF用来处理自由面。另外,模型还采用了k-ε紊流模型和壁面函数。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水槽和天然的排水口附近的水位、流场、紊动能及其扩散率、温度场和浓度场的分布规律等进行了模拟和研究。通过研究进一步认识了排水口局部三维水流运动规律,浓度和温度扩散规律及分布。  相似文献   

12.
潮流河段温排水影响的平面二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研究电厂温排水对受纳水体的温升影响,基于无结构的三角形网格,采用有限元算法,建立了平面二维非恒定流温排水数学模型。该模型建立在非恒定水动力学模型基础上,考虑了源汇项的作用,因此能适应于各种恒定与非恒定河道水流中的温排水计算,并能适应于喇叭形和蘑菇头形等多种排水形式。该模型在多项电厂程温排水问题研究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以位于长江下游感潮河段中的南京马渡电厂为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采用实体模型试验成果对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检验。开发研制了数学模型的后处理软件,实现了温排水运动过程的动态演示。  相似文献   

13.
潮汐河口地区,温排水的扩散比较复杂,温排水对电厂本身的取水温度会产生影响。取水温度难以满足机组运行要求时,普遍采用的是取排水工程的改造,为简化,可以建导流堤对温水进行人工导流。通过建立二维温排水数学模型对导堤改造方案进行比选,研究各方案的温水团导流作用对取水温升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各导堤方案均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堤顶高程为中潮位的方案较优。  相似文献   

14.
深水水库下泄低温水治理挡水幕布受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盛传明  练继建  刘昉  徐宝 《水利学报》2016,47(12):1548-1557
挡水幕布是一种提高深水水库下泄低温水温度的结构,其受力研究对工程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深水水库地形和总体布置,建立挡水幕布数值计算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对流场、温度场及幕布受力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模型试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挡水幕布实施后可提高下泄水温,流量越大,流态越不稳定,且幕布背流面负压区偏向电站一侧。距离电站越远、流量越大、过水高度越小,则幕布受力越大,水位变化对幕布受力影响不大,洪水时下放幕布是一种有效减小受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三峡水电站左岸厂房蜗壳在充水保温保压进行外包二期混凝土浇筑后,设计低水头运行的情况下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对蜗壳的钢板应力、钢筋应力、应变等监测资料在蜗壳运行期间充、放水的变化,结合数理统计模型与应力分布图,简述了三峡蜗壳钢板及外包混凝土的不同工况下的变化规律,为工程运行和保温保压进行二期混凝土浇筑工艺的效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左岸排水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设计,针对渡槽太阳暴晒温差变化剧烈、长年处于无水状态、洪水期过流历时短且流量变化大等特点,提出了左岸排水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结构的设计思路。同时根据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各荷载工况下渡槽的受力分布规律,进一步明确了温度效应已成为排水渡槽结构设计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验证了渡槽设计思路的合理性、有效性。研究成果对同类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对典型环境流条件下不同几何变态率的温排水出流流场、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情况,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同时也发现,在模型变态率ε≤3情况下,不同变态率模型的流场与温度场基本特性大致相同,说明小变态率模型基本可以反映取排水口近水区流场与温度场的基本特性,这与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水库分层取水水温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依据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和能量方程,结合水库分层取水的流动特点,对水库水温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模型和原型相似应满足的条件,以及模型与原型水温换算关系。依据所提出的模型相似理论,将二滩水电站物理模型试验的所测下泄水温转换成原型数据后,与原型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文模型相似理论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开展水库分层取水下泄水温的试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