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有效改善电网供电质量,提高电能利用率,针对中大功率电器功率因数校正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带输入电压前馈的基于平均电流模式控制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控制芯片.该芯片集成了输出过压保护和涌入电流限制等保护电路,采用1.5μm双极型-CMOS(BiCMOS)工艺实现,芯片面积为2.44 mm×2.38 mm.基于该芯片设计了一250 W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测试结果表明,芯片在12 V供电电压的条件下,静态功耗为48 mW(不包括开关损耗);在220 V交流输入、满负载下的功率因数为0.993.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周控制三相功率因数校正的简单数字化实现方法.利用CPLD芯片灵活的编程逻辑、大容量的存储功能等特点设计出PWM调制模块实现逻辑控制,并通过仿真实验实现了单周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  相似文献   

3.
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是治理谐波污染的一种有效方法。采用交错并联Boost电路拓扑结构,用UCC28061控制芯片,实现了电源功率因数的校正,功率因数可达0.99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变频空调对电网造成谐波污染,空调电源必须具有较高的功率因数。本文基于3.5kW空调,采用Boost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的补偿网络,并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及参数设计。变换器选取UCC28180作为控制芯片,采用平均电流控制模式,根据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及所选控制芯片的特性建立了不同环路的传递函数,用Mathcad作出相应的幅频、相频特性曲线,通过分析环路特性曲线的稳定性指标,设计了补偿网络的电路参数,保证了系统的高稳定性及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最后根据计算所得的参数制作了一台额定功率为3.5kW的样机,在不同负载情况下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控制电路简单可靠、系统稳定性较好,补偿网络设计方法合理,可以作为功率等级为3.5kW及以下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变换器设计复杂、损耗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周控制的ZVT-APFC电路方案,详细分析了该电路工作原理,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并应用单周控制芯片IR1150s对方案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达到了高功率因数和高效率的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能有效减少开关电源对电网的干扰和提高电源转换效率的新型高频开关电源,它主要由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APFC和全桥软开关相移谐振控制技术共同组成。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校正主要是以高性能专用芯片UC3854为核心组成具有高达0.99功率因数的电路来完成。它主要通过校正严重畸变的输入电流波形的失真,使开关电源输入端阻抗接近纯电阻特性使功率因数接近1的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畸变电流的高次谐波对电网的污染。全桥PWM软开关转换电路则以高性能的全桥相移谐振控制专用芯片UC3875为核心,通过辅助低损耗LC谐振电路使4个桥路开关器件IRFP460LC实现零电压软开关特性。主功率变压器用了更高工作频率更低损耗的PC40型材质型号为PQ40/40的铁氧体磁芯,使开关电源整体效率大为提高。同时引入以MC-51单片机为核心的数字控制技术,从而能方便地对开关电源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该文详细分析了基于电流峰值控制、临界连续模式的升压型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并以MC33262专用集成芯片为核心设计一种宽电压输入、固定升压输出的AC/DC变换器,功率因数达0.994,总谐波含量低于10%.该技术同样适用于其它各类开关电源,提高功率因数,降低谐波干扰,提高电网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一种电子镇流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一种电子镇流器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利用L6561芯片实现有源功率因素校正控制调节,并对L6561的APFC电路做了详细分析。应用在2×26W荧光灯中,使用UI2000电子镇流器综合测试仪对荧光灯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电子镇流器的功率因数达到0.990以上,总谐波畸变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以专用芯片L6560为核心元件构建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着重介绍芯片内部结构与芯片配合的外围电路的设置,为该芯片运用提供更趋实用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LED驱动电源设计上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初级侧控制及准谐振技术,设计了一款12W的LED照明驱动电源,该电源采用单端反激式准谐振电路作为其主电路拓扑,并在其前端增加了boost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主电路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开关管均由一个控制芯片iw3614统一控制;同时,给出了初级侧控制的准谐振LED驱动电源的准谐振模式及恒压和恒流的控制原理及电源的各项设计参数,并做了准谐振开通、恒压和恒流等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实现了开关管的准谐振开通,输出电压稳定在30 V,输出电流稳定在372 mA,具有较好的恒压恒流特性;当输入电压在180~264 V变动时,功率因数均在0.96以上,电源的效率大约为82%,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与恒压恒流输出.该电源具有结构简单、恒压恒流特性好、开关损耗较小、功率因数高等优点,能高效、可靠地驱动LED灯工作.  相似文献   

11.
动态负载下无差拍SVPWM调制弧焊电源三相PF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相半桥拓扑结构为主电路,研究了动态负载三相输入大功率逆变弧焊电源。基于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VPWM)技术的易于数字化、可降低谐波、电压利用率高、动态响应快等特点,引入无差拍思想、总体系统的双环控制思想和DSP控制,实现了功率因数为1,电流谐波畸变远小于10%弧焊电源系统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逆变技术和DSP应用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控制弧焊逆变电源系统的实现方式,并应用MATLAB的电源模块集和定点模块集建立了该电源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对弧焊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定点控制器的算法执行过程以及电源系统的总体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准确,仿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弧焊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弧焊电源变压器的工作效率与动态响应速度显得至关重要.基于逆变技术设计研发出一套200 A中频弧焊电源变压器,讨论了逆变弧焊电源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特点.根据弧焊电源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选择了弧焊电源电路,研究了不同铁芯材料对变压器电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变压器铁芯的设计方法,并对变压器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所提设计方法的元器件消耗量较小,但可实现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逆变弧焊电源的效率及改善功率因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软开关逆变弧焊电源,整流电路采用三相功率因数补偿来改善电源的功率因数,逆变电路通过增加辅助开关管使变压器漏感的能量有规律的储存和释放,从而实现各个开关管零电压开通ZVS和零电流关断ZCS,降低了开关管在导通与关断时刻的损耗。通过对该新型电路的建模和分析,得出主电路参数,并对参数进行Saber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开关管导通与关断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之间的交叉区域明显减少,即实现了软开关技术,降低了开关管的损耗,提高了逆变弧焊电源整体的效率。该研究解决了传统的逆变弧焊电源存在的开关损耗大,占空比丢失等缺点。  相似文献   

15.
ZX7系列逆变式直流弧焊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经验和相关文献证明,逆变式弧焊电源能够得到广泛使用和顺利发展的关键是其具有高的可靠性。弧焊电源的可靠性指的是功能丧失和技术指标下降的难易程度。为了提高其可靠性,必须重视外特性的确定,关键元器件与主要电路的选择和它们之间的适配,功率电子器件的使用,逆变电路的选定,中频变压器的选择,以及输入输出电路的选定等。按此原理研制的ZX7系列逆变式直流弧焊电源具有更先进的技术指标和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在薄板小电流电弧焊的过程中,影响焊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电弧的稳定性。本文介绍一种用于薄板TIG焊的逆变电源,该电源的输出控制采用强的非线性调节环节与弱的PID环节相结合处理反馈信号并以PWM和PFM混合调制的方式来进行。输出滤波电感采用比较独特的摆动电感结构,提高了电弧的稳定性。电源的引弧为PFM降频调制的接触引弧方式,引弧过程可靠且不烧损钨析。通过对高频逆变脉冲的低频调制达到控制线能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基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的电力系统电压测量中CVT二次侧的带负载能力弱,导致在
大负载时测量不准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电压互感器二次测的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的数字化高精度信号放大系统。采用数字化逆变器来实现电力系统正弦电压信号功率的放大,利用
DSP的高速处理能力,实现了逆变系统的高性能和高精度。数字化逆变器的控制采用TMS320F240芯片来实
现,在其软件中采用了用于电流预估计的PI控制算法和电压电流的双环控制。实验给出了输入电压信号和
输出放大后电压的比较波形,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弧焊电源以变压器为主体,将电网电压(220V或380V)降低到弧焊电源所要求的空载电压值Uo,但其体积大、重量大、损耗大,而逆变弧焊电源借助于电力电子技术将电网电压频率升高到数十kHz后再降压,从而减小了弧焊电源的体积、重量及功率损耗.  相似文献   

19.
提出具有以太网通信功能的新型弧焊电源的设计方案,以DSP为控制核心,CS8900A以太网控制器为接口,实现了弧焊过程的网络化控制.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逆变电源动态响应特性的分析,提出带死区的PI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微控SCR逆变焊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