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黄芳丽 《中国油脂》2021,46(12):88-94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蒜头果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固形物含量、乳化剂添加量、壁材比、芯壁比、进风温度、进料量对蒜头果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蒜头果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度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和体外模拟消化等对蒜头果油微胶囊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蒜头果油微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1%、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4∶ 3、芯壁比1∶ 4、固形物含量16%、进风温度160 ℃、进料量4 mL/min,在最佳条件下蒜头果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76.92%;蒜头果油微胶囊呈较光滑球形,其结构完整、粒径均一,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热稳定性、分散性;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微胶囊芯材几乎完全释放。蒜头果油微胶囊化有利于保护蒜头果油的有效成分,提高其消化吸收效果,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乳清分离蛋白(WPI)和麦芽糊精(MD)为壁材,紫苏油为芯材,并添加少量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紫苏油微胶囊。以包埋率为指标,确定紫苏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紫苏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配方:SPI、WPI和MD质量比为2∶1∶2,芯壁材质量比为2∶3,阿拉伯胶的添加量为总固形物含量的3%,固形物浓度为20%。在此工艺配方下,紫苏油微胶囊的包埋率可达到91.23%,表面含油率为3.13%。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微胶囊表面结构完整致密无裂缝。  相似文献   

3.
栝蒌子油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栝蒌子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光和热都比较敏感,极易氧化变质,油脂的氧化不仅会使其失去应有的功效性,而且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法对栝蒌子油进行微胶囊化处理,保持和稳定其生理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微胶囊化生产过程研究中,选择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作为复合壁材,对微胶囊包埋率影响大小为芯材与壁材配比>复合壁材配比>总固形物含量。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最佳配比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配比1∶1,芯材与壁材比2∶3,总固形物质量分数30%。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均质压为35 MPa。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大鲵油的稳定性,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大鲵油微胶囊。对壁材进行选择后,以包埋率为指标,研究壁材配比、壁芯材质量比、壁材添加量和乳化剂添加量对大鲵油微胶囊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利用响应面软件Box-Behnken设计模型确定大鲵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大鲵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配比(β-环状糊精与阿拉伯胶质量比)3.44∶1、壁芯材质量比5.37∶1、壁材添加量6.46%、乳化剂添加量2%(以壁材质量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大鲵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8.06%。  相似文献   

5.
采用喷雾干燥法将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复合壁材配比、芯壁材配比及乳化剂的添加量,得到南瓜籽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乳化剂的添加量为3.5%,此时南瓜籽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1.05%。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6):143-148
以乳脂包埋率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壁材配比、芯壁比、固形物中乳化剂的添加量和固形物浓度对乳脂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喷雾干燥法制备乳脂微胶囊产品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乳脂微胶囊化的最佳配方为,壁材为乳清蛋白和麦芽糊精,二者质量比1∶2.6,芯壁质量比1∶3,乳化剂添加量为3%,固形物浓度为23.5%;喷雾干燥的最佳条件为,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80℃,均质压力40 MPa,微胶囊化乳脂的包埋率93%以上。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优化余甘子果汁微胶囊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存余甘子果汁的营养成分、扩大其应用范围,以余甘子果汁中营养成分VC的包埋率和保存率为考察指标,结合出粉率,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余甘子果汁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探讨制备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原料配方为: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质量比1∶1、芯材与壁材质量比1∶5。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喷雾干燥制备的余甘子果汁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固形物含量20%、进料流量8 mL/min、进风温度140 ℃、热风流量0.6 m3/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余甘子果汁微胶囊出粉率64.83%、VC保存率67.33%,粉体为浅黄色粉末,水分含量为5.59%,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溶解性。  相似文献   

8.
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使用复配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对菜籽油进行了粉末油脂制备工艺的优化。结果表明,菜籽油粉末油脂制备的最佳配方为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的配比1∶1,芯材和壁材的配比1∶5,固形物质量分数25%,乳化剂添加量3.5%。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粉末油脂的包埋率达83.72%,总含油量为21.5%,表面含油率为3.5%,产品色泽及溶解性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葡萄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氧化稳定性,以葡萄籽油为芯材,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为壁材,在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乳化,以喷雾干燥法得到微胶囊产品并测定其氧化稳定性。研究表明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重量比为3∶1,乳化剂浓度为10%,芯壁比为1∶2,温度为45℃,均质速度为12000r/min,乳化时间为12 min时制备得到稳定的葡萄籽油乳液,在进风温度180℃、出口温度80℃、进料速率5mL/min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到葡萄籽油微胶囊,葡萄籽油微胶囊化效率达到72.56%,60℃条件下贮藏葡萄籽油微胶囊的氧化速率明显降低,贮存性能和抗氧化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猕猴桃籽油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超临界CO2萃取猕猴桃籽油并对其进行微胶囊化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芯材与壁材配比>壁材配比(阿拉伯胶/麦芽糊精)>料液浓度;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最佳配比为,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质量比为2∶1,芯材与壁材质量比为1∶3,料液质量分数为25%;所得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70%,微胶囊化处理后氧化稳定性显著增强。经最佳配比和工艺制成的猕猴桃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外形颗粒较圆整,大小分布均匀,表面光滑。  相似文献   

11.
王月月  段续  任广跃  周四晴 《食品科学》2018,39(12):232-238
为得到包埋效果好、品质优良的洋葱精油微胶囊,采用喷雾干燥法,研究壁材种类、芯材-壁材用量比和固形物用量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及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形貌、感官性状、包埋度、含水率、溶解度、堆积密度、贮藏稳定性等。结果表明:在复合壁材为阿拉伯胶+β-环糊精(质量比4∶3)、芯材-壁材用量比1∶4(mL/g)、固形物用量20%的条件下,洋葱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2.35%;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微胶囊表面连续,呈光滑的球形;且微胶囊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粉末均匀不黏壁,能够有效掩盖洋葱精油的辛辣刺激性气味,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埋度、含水率、溶解度、堆积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21.32%、3.69%、97.56%、0.786?g/cm3、46.35?℃,表明微胶囊易于溶解,含水率低,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一般贮藏温度。因此,最佳制备条件下微胶囊产品品质较优,具有良好的贮藏稳定性及市场接受度。  相似文献   

12.
代亨燕  刘春梅  谭书明 《食品科学》2010,31(14):299-304
研究蔬菜固体保鲜剂的保鲜效果。采用丁香、花椒、大蒜、生姜4 种天然香辛料精油,通过微胶囊技术分别制成挥发性保鲜剂,让其挥发性释放于黄瓜表面,于常温(25℃± 5℃)条件下贮藏30d,定期测定黄瓜的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总糖和叶绿素含量并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 种天然香辛料精油制成的保鲜剂对黄瓜都有显著的保鲜效果,其中用丁香精油制成的保鲜剂保鲜效果最好,花椒次之,大蒜保鲜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元宝枫籽油进行包埋,并对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的制备工艺为:麦芽糊精与变性淀粉质量比为3.54∶1、壁材质量分数为28.1%、壁芯比为2.51∶1,元宝枫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5.7%;大豆分离蛋白与阿拉伯糖质量比为5∶1、壁材质量分数为7.5%、壁芯比为1∶1,元宝枫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9.09%...  相似文献   

14.
以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以无花果的乙醇提取物为芯材,用喷雾干燥法制取无花果微胶囊粉。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芯材与壁材的比例为1:4,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的比例为1:1,固形物浓度为30%,乳化剂用量为0.3%,30 MPa均质2遍,进风温度为200℃,出风温度为81℃。生产出的微胶囊无花果粉色泽、溶解性好,水、表面油含量低,无甚粘壁现象,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以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葛根素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复合乳化剂配比、乳化剂添加量、β-环状糊精和阿拉伯胶质量比、壁芯比和固形物含量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考察进风温度、进料量、均质时间对葛根素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质量比4:6(g/g),乳化剂添加量为1.6%,壁材(β-环糊精:阿拉伯胶)比为5:3(g/g),壁芯比为1:0.15(g/g),固形物含量15%,进口温度160 ℃,进料量为4 mL/min,均质时间为6 min,此条件下的葛根素微胶囊包埋率为91.16%,微胶囊产品为乳白色粉末、细腻均匀无异味,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微胶囊呈较光滑球形,粒径约为15~25 μm,水分含量为2.83%,堆积密度为0.55 g/cm3,休止角为33.60°。因此,最佳制备条件下的微胶囊产品品质较优,有利于贮藏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溶解性,能够为葛根素微胶囊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沙棘籽油微胶囊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复合壁材的沙棘籽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以包埋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其特性及微胶囊化对沙棘籽油性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沙棘籽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酪蛋白酸钠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酪蛋白酸钠与麦芽糊精质量比1∶1、壁材与芯材质量比2∶1、固形物含量20%。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沙棘籽油微胶囊产品粒径分布均匀,包埋率可达96. 15%;热失重分析说明沙棘籽油微胶囊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微胶囊化前后,沙棘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不大;经过微胶囊包埋的沙棘籽油与未包埋的沙棘籽油相比,氧化诱导时间在高温加速储存过程中明显延长,具备较好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为芯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植物甾醇酯葛根素复合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壁材比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蔗糖酯-单甘酯)配比6∶4(g/g)、乳化剂用量0.7%(质量分数)、固形物含量20%(质量分数)、芯壁比0.25∶1(g/g)、壁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比5∶5(g/g)、进风温度180 ℃、出风温度75 ℃、均质压力25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微胶囊中植物甾醇酯的包埋率为89.04%,葛根素包埋率为80.15%,产品为乳白色、细小均匀的粉末,气味纯正,密度0.568 g/mL,溶解率95.11%,水分含量3.57%,贮藏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茶籽油微胶囊粉末油脂,并对产品配方和喷雾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系统分析了产品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体外释放特性。试验结果如下:最佳配方为麦芽糊精/大豆分离蛋白/阿拉伯胶质量比为1:1.5:1.5,芯材/壁材质量比为1:1.5,乳化液固形物含量为20%;喷雾干燥加热温度为180°C,进料泵速25r/min,雾化压力为0.025Mpa。茶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9.43%,产品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试验数据显示,该产品主要在肠液中释放,最终释放率为94.03%。本试验结果能为茶籽油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必要理论支撑和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