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层序地层学在齐家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以层序地层学的原理为指导,从地震层序、测井曲线、沉积层序分析入手,对泉头组三段至青山口组二、三段层序地层格架进行了研究,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并划分出了体系域,确立了地层格架。其中,层序Ⅰ相当于泉头组三段至青山口组二、三段下部地层,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是一个完整的旋回;层序Ⅱ代表的是青山口组二、三段中部沉积,低水位体系域不发育,只发育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层序Ⅲ代表青山口组二、三段中上部地层,与层序Ⅱ有相似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配合中缅合作的M区块油气勘探,确定该区块英雄岛含油气地层时代与沉积环境,对缅甸英雄岛R-3井2 562~2 844 m井段10个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孢粉实验分析。通过观察,在每个样品中均发现了较丰富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出85属135种或未定种。该井段的孢粉化石以Momipites和Quercoidites含量丰富,始新世常见分子Sabalpolllenites areolatus断续出现,并见有特征分子Schizaeoisporites eocenicus为主要特征,根据孢粉特征分子和优势属种的分布规律,命名为Schizaeoisporites eocenicus-Quercoidites-Momipites-Sabalpollenites areolatus组合;对比相同井段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时代,推测当前的孢粉组合时代为中晚始新世。依据孢粉组合面貌,对照我国油气区古近纪—新近纪孢粉序列的数据统计结果,系统研究后所建立的划分孢粉植物类型、气温带和干湿度带的3个模式,并结合本钻井其他孢型化石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中晚始新世地层为近海陆地环境,北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型古气候沉积。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三叠系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下三叠统柯吐尔组(上、下段)、中三叠统阿克库勒组(上、下段)和上三叠统哈拉哈塘组,岩性、电性特征明显,柯吐尔组下段上部的"纯泥岩段"及哈拉哈塘组上部的"大泥巴"为区域对比标志层。在3个组中均获丰富的孢粉化石,建立了6个化石组合,详细讨论了孢粉组合特征与时空分布。确定该区下三叠统与中三叠统、中三叠统与上三叠统之间均存在地层缺失,上三叠统顶部遭受严重剥蚀,缺失1~2个孢粉组合;三叠系可划分为3个二级地震层序,分别对应于3个统;钻井层序地层可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4.
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伊敏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查干诺尔凹陷伊敏组钻井地层等时对比标准和恢复沉积时期的古气候,对海参8井伊敏组开展了孢粉地层学和孢粉古气候学的系统研究。使用盐酸—氢氟酸冷处理法获取了岩石中十分丰富的孢粉化石,自下而上划分为2个孢粉组合,Lygodioisporites-Cyathidites-Triporoletes组合分布于伊敏组1段,Leiotriletes-PilosisporiteAsteropollis组合分布于伊敏组2+3段,是研究区钻井地层等时对比的有效标志。孢粉组合对比表明,伊敏组的地质时代为Barremian至Aptian期。依据孢粉谱恢复古气候的演变规律为:伊敏组1段植被演替是针叶-灌木林→灌草丛→常绿阔叶林、灌草丛→针叶-灌木林,气候由湿润的热带向热带、北亚热带气候转变;伊敏组2+3段植被演替是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灌草丛→针叶林、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气候属于湿润的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5.
长岭凹陷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较大的区域不整合,长岭凹陷可以划分为泉头组-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嫩江组两个二级层序。以局部不整合、沉积转换面为标志,青山口组可划分出 4个三级层序。位于保康三角洲砂体前缘带的大情字井地区,在层序S1和S2低位体系域中砂岩分布广泛,为该区的主要含油层段。层序地层不仅控制油气藏的类型,而且还控制含油性。据统计,60%的工业油气井位于低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6.
根据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引入沉积转换面概念,应用以多级次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的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对松辽盆地南部西斜坡前缘带的青山口组—姚家组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研究.共识别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层序划分方案,在连井剖面的层序地层对比基础上建立了地层格架;认为青山口组底部层序为盆地快速水进时期,向上至青三上层序为水退时期,至姚家组层序为另一水进初始阶段;各旋回叠加样式随基准面升降呈现有规律变化,层序格架分布样式也对油气运聚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过去根据地震反射层把河套盆地两组沉积岩时代误认为始新—渐新世。笔者从8口探井的上述岩段采得介形类 Cypridea globeta(球状女星介),Rhinocypris pr-odigiosa(稀罕刺星介),Quadracypris sp.(方星介),和孢粉 Schizaeoisporites(希指蕨孢),Zlivisisporiges(日利维孢),Multinodisporiges praecultus(葡萄繁瘤孢),Proteacidites(山龙眼粉),Callistopollenites radiastriatus(放射华丽粉),Crassimarginpollenites(厚沟缘粉),Morinopollenites(刺参粉),Atlantopolle-nites(大西洋粉),Extratriporopollenites(三突孔粉)等,将其时代修正为晚白垩世,并在鸟兰呼少组之上划分为毕克齐组(K_2b)和杭锦组(K_2h)。该区两套生油岩仅分布于临河坳陷,分别属大水沟组和杭锦组。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潜力巨大,但目前对其沉积旋回格架及有机质富集响应模式认识不清。对古页1井青山口组的自然伽马测井数据分段开展小波变换分析和频谱分析,并综合岩心、测井资料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成果,识别出蕴含在该套沉积地层中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建立了理论轨道周期与单井沉积旋回的联系,实现了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高精度沉积旋回的识别与划分。依据400 ka的长偏心率周期建立了青山口组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计算出青山口组的沉积时间在5.6 Ma,青山口组一段富有机质泥页岩为晚白垩世Cenomanian晚期—Turonian早期的产物。青山口组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可划分为14个长偏心率旋回和46个短偏心率旋回,长、短偏心率旋回分别对应层序地层学的四级、五级层序,由此可搭建研究区天文旋回层序地层格架,为深、浅水区的统一地层划分提供思路。基于建立的受控于长偏心率旋回的有机质沉积响应模式发现,偏心率接近极大值时对应沉积旋回为富有机质层段,该层段是页岩油勘探的潜在优质层段。  相似文献   

9.
吐哈盆地丘东洼陷水西沟群的地层划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吐哈盆地丘东洼陷及周缘露头剖面水西沟群的研究,厘定了八道湾组的含义,首次将其划分为2个岩性段;在柯柯亚剖面中识别出三工河组,并将其划分为2个岩性段。结合前人资料,建立了水西沟群的生物地层层序,其中包括3个孢粉组合、2个古植物组合、1个昆虫组合和1个叶肢介组合;在阐述了各生物化石组合的组成、分布和组合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其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及其对比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北部泰康—西超地区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以T.A.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与分析技术为指导,通过岩心、钻井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地震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泰康—西超地区青山口组(青二、三段)—姚家组—嫩江组(嫩一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界面的识别与中期/短期旋回的划分,共识别出13个有时间地层对比意义的界面,包括6个层序界面(基准面下降到上升的转换面)和7个湖泛面(基准面上升到下降的转换面).另外,还详细阐述了层序特征,并分析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模式.这对于寻找非构造气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海侵地层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通过对松辽盆地源岩的地化特征研究,发现在青山口组一段和嫩江组一段及二段源岩中广泛分布的甲藻甾烷,指示了松辽盆地的两次海侵作用。青山口组一段源岩中甲藻甾烷的含量较嫩江组一段及二段相对较高,并且具有相对较高丰度的C31甾烷。嫩江组一段及二段源岩的C31甾烷的含量普遍较低,这不仅说明了青山口组一段源岩与嫩江组一段及二段源岩的藻类分布有一定的差别,而且指示了松辽盆地青山口组一段沉积时期水体的盐度更高,海侵的程度更大。根据松辽盆地甲藻甾烷的含量,确定的嫩江组一段源岩和青山口组一段沉积时期的海侵方向主要为岔6井和三1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147口探井、300口开发井资料为基础,并重点结合25口取心井的岩石学特征及地震反演分析,对松辽盆地四方坨子地区泉头组四段—嫩江组三段开展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泉四段—嫩江组地层可划分为3个Ⅱ级层序、7个Ⅲ级层序和21个Ⅳ级层序。在层序演化背景下,泉四段沉积期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环境,青山口—嫩江组沉积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这一过程中,受沉积基准面升降、燕山期全盆左旋走滑和海侵作用的共同影响,沉积物源发生白城水系—英台水系—讷河水系的变化,沉积中心由齐家古龙凹陷向三肇凹陷迁移,突出表现为三角洲朵体轴向发生SW-NW-NE的顺时针旋转,以及青一段和嫩二段两期最大湖泛面的发育。基于上述沉积认识,提出了低幅构造脊聚集油气与湖泛期沉积寻找页岩油气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刘五舍次凹是新生代陆相断陷湖盆,其主力层系始新统戴南组一段现今呈(东)南陡、北缓、中深凹的箕状格局。埋藏史恢复表明,戴一段沉积时期刘五舍次凹地势平缓,且沉降中心并非现今深凹带,古地貌远比现今构造格局平缓。物源分析显示,研究区戴一段砂体基本来自北部斜坡带,南部陡坡带供源极少。岩心观察与测、录井资料指示了研究区浅水环境下河控作用为主的沉积特征,认为断陷湖盆在其边界断层活动强度减弱阶段亦可发育浅水三角洲沉积。井震结合预测了砂岩与含砾砂岩空间展布,指出在断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中,陡坡带亦可阶段性出现大量重力流沉积。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物源及古流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地震沉积学中的地层切片方法,结合岩石岩屑组分分析和重矿物组分分析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进行了物源及古流向分析。在古流向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嫩江组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沉积相分布模式。模式表明,嫩江组沉积直接受控于东部及东北部三角洲,东北部物源在嫩江组一段沉积期占主导地位,其古流向沿近南北向坡降方向;经过嫩江组二三段沉积早期最大湖泛面之后,东北物源萎缩,东部物源逐渐占主导地位,其古流向沿东西向坡降方向。沉积相模式的提出为松辽盆地北部黑帝庙油层的油气勘探提供了有力的地质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地震、测井、录井及岩心资料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辽河滩海仙鹤地区东三段发育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在岩心资料上为砂砾岩或含砾砂岩,在测井曲线上为高幅值钟形曲线,在地震剖面上为强振幅透镜状反射。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相干体处理技术和种子点雕刻技术揭示了辽河滩海仙鹤地区东三段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体的空间分布,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体呈争带状分布于HN8井—XH4井一线.L300测线以西分流河道砂体呈近S—N向,1300测线以东转变为SW—NE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将谱反演技术和波阻抗递推反演技术相结合的地层速度估计方法。该方法先通过谱反演获得地震剖面对应的反射系数剖面,再利用波阻抗递推反演方法,把反射系数剖面转换成速度剖面。既发挥了谱反演准确求取反射系数的优势,又能进一步获得与岩性密切相关的速度参数。利用Marmousi模型理论数据的测试,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含水合物沉积层的速度和密度变化特征,采用基于Gardner指数函数的分段拟合方式,建立了由地层速度换算密度参数的分段关系式。然后,用提出的方法得到了沿该测线的地层速度剖面,较好地反映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空间展布,并与速度测井曲线及钻探结果吻合较好,为天然气水合物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上亚段滑塌浊积扇沉积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建锋  朱筱敏  王敏  林社卿  熊超  刘鹏  程文举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32(5):743-745,747,746,748,750,791
通过对泌阳凹陷核桃园组三段上亚段岩性组合、粒度和地震反射特征的研究,认为深湖区滑塌浊积扇物源来自东北部侯庄辫状河三角洲,其岩性为灰色中砂岩、细砂岩,多夹于深灰色湖相泥岩中,与泥岩呈突变接触,地震剖面显示透镜状反射与前积反射共生,粒度概率曲线具有"低斜一段"式特征。湖平面下降有利于无外界触发机制作用下三角洲前缘滑塌浊积扇的形成。东北部三角洲前缘水体浅,当湖平面下降时,三角洲前缘出露部分因浮力消失而不稳定,可产生局部滑塌。波浪作用可以强烈剥蚀和改造浪基面附近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并在波浪的回流作用下进一步形成浊积砂体。滑塌浊积扇均发育在辫状河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之间的湖相泥岩中,当三角洲向前推进快、朵叶向前延伸较远时,易形成数量多、面积相对较大的滑塌浊积扇,且距离三角洲朵叶越近,滑塌浊积扇数量越多、面积越大。  相似文献   

18.
马西洼槽是饶阳凹陷油气最富集的生油洼槽之一,剩余资源量丰富。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勘探程度低、潜力大且具备形成岩性油藏成藏条件的沙三段,成为下步勘探的重要层系。但沙三段沉积时期沉积特征复杂,勘探难度较大。重新分析成藏条件,通过构造背景研究,寻找有利岩性勘探区带;开展层序地层学研究,确定有利岩性勘探层系;沉积相综合分析,构建多种岩性成藏模式;利用全三维解释技术进行精细解释,识别岩性圈闭;评价优选勘探目标实施钻探。在马西洼槽的西部斜坡带及东部断阶带构建岩性圈闭,设计钻探的西61x井、西64x井、马98井均获成功,2012年马西地区上交控制石油储量2696×10^4t。勘探实践表明,富油洼槽中深层是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上法灰岩是夹于大套中三叠统碎屑岩中的灰岩透镜体,它是盆地与台地两大相区相变线附近地貌陡变带中的沉积,经剥蚀后残留于基底表面的高部即基岩向斜的核部,形成由向斜构造-地层不整合面-岩性诸因素控制的基岩油气藏,生油层为上始新统那读组,储层为中三叠统上一段,盖层为第三系底部之泥页岩,预计在基岩凸起上二段围限的区域内布钻可获成功。  相似文献   

20.
对塔里木盆地东部中 上奥陶统却尔却克组碎屑岩中多个泥岩样品的热解有机碳分析、英东2井岩心详细描述及多条二维地震剖面的综合解释表明,在巨厚的却尔却克组碎屑岩地层的中下部存在一套累计厚度约100m的海相烃源岩。这套烃源岩总有机碳含量可达1.23%;具有较高的自然伽马值和低电阻率值;在地震剖面上具明显的强相位反射特征。该套烃源岩在塔里木盆地东部均有分布,向东、西两方向分别超覆尖灭于罗西台地边缘和古城-轮古东台地边缘,在南北方向上,分别断失在车尔臣断裂、孔雀河断裂发育处,其中西北缘超覆在孔雀河斜坡处。却尔却克组海相烃源岩是在海侵背景下,大规模海底扇发育间歇期,水体相对安静时沉积的一套深水陆棚-盆地相泥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