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凝固条件对豆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孙哲浩  彭娟 《食品科学》1999,20(9):37-39
研究了胶凝条件及食品胶对豆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豆浆浓度12%,GDL0.25%,CaSO40.125%,凝固温度90℃,凝固时间40min为失败豆腐的最佳条件,同时也表明添加食品胶对豆腐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先介绍研究背景;接着阐述豆腐结构,主要对豆腐流变特性中的胶凝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介绍;最后对豆腐的质构特性进行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3.
对豆腐柴叶胶质胶凝特性及其主要影响因子—pH值、盐离子、温度、增稠剂和脱水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豆腐柴叶胶质在pH<4.5以下自成凝胶;Ca2+及Cu2+均可促进胶质胶凝,但所成凝胶以加Ca2+者为好;单一温度对胶质胶凝性基本无作用;加10%糖并加热时可使胶质胶凝的pH值普遍下移0.5个单位;β-环糊精等增稠剂可改善胶质的凝胶强度或离析现象。  相似文献   

4.
对豆腐柴叶胶质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豆腐柴叶制备滤汁的鲜叶比水(w/v)为1:8~1:10;添加0.04%~0.08%Mg2+或Ca2+能形成强度适中的凝胶,K+、Na+、Cl-、CO32-无促胶凝作用;调整滤汁pH在4~5之间;温度因素对胶质胶凝性基本无作用。  相似文献   

5.
豆腐凝固剂主要有传统盐卤和熟石膏,及近年发展应用葡萄糖酸内酯,但现有凝固剂制成豆腐货架期均较短;壳低聚糖能使大豆蛋白发生胶凝,具有较强抑菌作用,能有效延长豆腐货架期。该文综述壳低聚糖作为豆腐凝固剂研究进展,分析壳低聚糖替代现有豆腐凝固剂优势及存在难点。  相似文献   

6.
豆腐凝固过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旭  程超 《中国调味品》1992,(7):2-5,15
本文论述了豆腐凝固机理、凝固剂和凝固操作研究的进展。提出了盐凝豆腐的新理论,盐中的高价阳离子与豆乳中植酸盐、柠檬酸盐发生络合反应后,引起溶液pH 值下降,从而接近蛋白质等电点,形成豆腐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鸡蛋壳活化钙对豆腐凝胶强度、保水率、白度的影响,比较不同条件下鸡蛋壳活化钙凝胶物性的特点,测定凝固剂种类、用量与浓度以及点浆温度对豆腐胶凝品质特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鸡蛋壳活化碳酸钙在酸性条件下凝固的豆腐具有较强的凝胶强度和保水率,与使用醋酸和硫酸钙作为凝固剂的豆腐的物性品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确定了鸡蛋壳活化钙作为豆腐凝固刺的基本凝固条件:3%活化碳酸钙,在酸性条件下(pH=4.5),点浆温度为90℃,蹲脑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8.
分别利用氯化镁、石膏和氯化镁、瓜尔胶复配凝固剂制作豆腐,瓜尔胶降低了氯化镁制作豆腐的硬度,但复配凝固剂制作的豆腐和石膏豆腐有相似的质构特性,红外光谱对三种豆腐粉末测定的结果表明:三种凝固剂对豆腐中蛋白的二级结构并没有影响;在37℃下研究三种凝固剂对豆浆黏度变化的影响,发现瓜尔胶提高了凝固过程第一阶段的速率,但降低了第二阶段凝固过程的速率。瓜尔胶通过改变豆浆的凝固速率影响了豆腐的凝胶结构和质构特性。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国内外在关于大豆蛋白胶凝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胶凝、盐胶凝、酸胶凝以及酶胶凝等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肌球蛋白与k-卡拉胶混合胶凝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pH、离子强度和钾离子对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溶液粘弹性的影响,揭示了肌球蛋白与k-卡拉胶混合胶凝的机理。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的过程是肌球蛋白在加热过程中首先胶凝,然后卡拉胶在降温过程中胶凝并使体系胶凝能力增强,卡拉胶的作用一般处于次要地位。较高pH可导致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凝胶能力下降;低离子强度使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能力明显增强;钾离子促进了卡拉胶的凝胶作用,在肌球蛋白与卡拉胶混合胶凝过程中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乳酸菌发酵糖产酸,当豆腐柴叶发酵汁的酸度在pH4~5之间时,能形成一种胶冻食品.实验结果表明:豆腐柴叶汁浓度为鲜叶比水(g/v)1:6,发酵剂菌龄在24h,接种量为4%,发酵时间12h,蔗糖添加量为8%(g/v)形成的叶汁胶冻,胶凝强度适中,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12.
以黄豆为原料,分别以葡萄糖酸d-内酯、石膏和卤水为凝固剂点制成豆腐,比较其对豆腐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同时,在石膏豆腐煮浆工序中分别加入适量的CMC、魔芋胶、果胶、明胶、b-环糊精与黄原胶、海藻酸钠等不同食用胶体,研究其对豆腐中异黄酮保留量的影响,以期制作出富含异黄酮的营养保健豆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在酸性条件下从豆腐加工废水中提取高纯度多糖,水溶性多糖和大分子量多糖的提取条件以及水溶性多糖和大分子量多糖的胶凝作用,乳化特性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大分子量多糖产生于提取过程中,水溶性多糖由阿拉伯半乳聚糖组成,一些多糖组成在提取过程中分解成木糖和鼠李糖,高纯度多糖的纯化性能和乳化稳定性比水溶性多糖高。  相似文献   

14.
以黄原胶为改良剂的复配胶魔芋豆腐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传统魔芋豆腐中碱含量过高、品质差的问题,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为主要原料,黄原胶为改良剂,利用复配胶的协同增效作用,制备高品质的复配胶魔芋豆腐。以弹性、强度、持水性为指标,研究了复配比、总胶浓度、碱含量(Na2CO3)、搅拌时间及盐浓度等工艺条件对复配胶魔芋豆腐品质的影响,得到了最优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协同增效作用黄原胶的加入大大地改善了魔芋胶的性质,制备复配胶魔芋豆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魔芋葡甘聚糖/黄原胶复配比为5:1(w/w)、总胶浓度3%、Na2CO3的添加量为5%(KGM/w)、搅拌时间为90min、KCl浓度为0.6%,黄原胶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改良剂用于提高魔芋豆腐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豆腐是用黄豆做的,这似乎已成定论了。其实,还有一些原料也可制成风味迎然不同的豆腐,如绿豆腐。山豆腐、魔芋豆腐……。绿豆腐的原料是豆腐柴,学名腐婢,这个名称挺有意思——它有豆腐的风味,可在大家心目中地位又不及豆腐,只能沦为奴婢。它的别名不少,如土黄艺、豆腐叶、观音桔和班玛叶等。它属马鞭草科,多年生落叶灌木,叶有呆胶香味。叶形似杏叶,核呆球形,长于苏、皖、浙、川、湘、黔等省。它的叶、茎与根皆可入药,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豆腐柴合果胶39.5%,在蔬果植物中这样高的合胶量是少见的,它是制…  相似文献   

16.
胡文轩  陈洁  吕莹果  陈玲   《中国食品学报》2021,21(1):103-114
以糊化度、白度值、感官评分、蒸煮特性及质构特性为年糕的品质评价指标,研究胶凝化时间、胶凝化温度及胶凝化湿度对年糕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在优化条件下,研究在不同胶凝化时间下,年糕的水分分布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胶凝化时间、胶凝化温度及胶凝化湿度分别通过影响年糕的胶凝化程度、速率及水分分布,改变年糕品质。优化工艺为胶凝化时间18 h,胶凝化温度25℃,胶凝化湿度80%。在年糕胶凝化过程中,深层结合水从团簇结构链末端脱离,同时向弱结合水转换,最终以自由水状态散失到环境中,以加深胶凝化行为,而弱结合水以深层结合水与自由水转换中间体的形式存在。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年糕体系内的大分子团簇优先聚集,形成细小孔洞结构,当胶凝化行为近乎完全时,结构变为致密的连续墙壁状。  相似文献   

17.
刘字佳  张宏康 《粮油加工》2010,(10):117-120
本文以大豆豆浆和鸡血为主要原料,探讨了一种双蛋白内酯豆腐的加工工艺,研制成一种营养丰富的新型双蛋白食品,并对其主要感官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固形物含量为11%,豆浆鸡血比例为8∶1,GDL添加量在0.25%时,所得产品,胶凝效果好,持水率高,品质细嫩,柔软,豆香浓郁,营养均衡,色泽为咖啡色,较传统豆腐也有所不同,且工艺相对简单,易于推广投入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以豆腐为代表的传统豆制品一直存在着品质不稳定的问题,豆制品品质稳定的关键在于豆浆浓度与凝固剂的匹配.要获得质量稳定的产品需要在加工过程中实现对豆浆浓度在线检测和控制。本文研究了豆浆浓度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豆浆浓度与其密度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R〉0.989)。依据伯努力方程,设计了利用差压原理在线检测豆浆密度的装置,并初步设计了在线控制豆腐胶凝过程中豆浆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系统。  相似文献   

19.
选用北豆腐作为主要原料,分析面粉、淀粉、魔芋胶和胡萝卜添加量对豆腐丸子质构和感官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面粉用量对豆腐丸子感官影响最大,其次为魔芋胶和淀粉添加量,胡萝卜用量次之。添加15%的面粉、16%淀粉、0.5%魔芋胶和5%胡萝卜,制成的豆腐丸子风味和感官品质最好,感官评分为89.0分。  相似文献   

20.
魔芋豆腐凝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形成魔芋豆腐的条件进行了探索,发现魔芋精粉的浓度3%、加碱量0.03%、加热时间120min和凝固温度90℃时魔芋豆腐的硬度、持水量、色泽等品质最佳。另外发现,通过添加卡拉胶、黄原胶等食品胶可以提高魔芋豆腐的弹性及持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