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以Co(NO3)2·6H2O和Co(NO3)2·7C6H13OH为前驱体,采用热分解法制得Co/SiO2催化剂,通过BET、TEM、HRTEM、XPS和TPR等手段进行表征,并对F-T合成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Co3O4颗粒团聚严重,而热分解法制备的Co3O4颗粒呈球形,单分散状态。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热分解法制备的催化剂孔容较小,表面钴硅原子比较高,钴硅相互作用较强。评价结果表明,热分解法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活性低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但汽油(C5~C11)选择性高,且选择性在前驱体去结晶水后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吡咯烷和正丁胺为模板剂,在多孔α-Al2O3陶瓷管(3~5 μm)外表面上原位直接合成出ZSM-35型沸石膜,XRD、SEM对沸石膜进行表征和单组分气体H2、N2 和C3H8的渗透性能测试表明:所合成出的沸石膜表面连续完整,晶粒之间互锁生长,沸石膜的厚度约为12~18 μm,具有典型的ZSM-35沸石结构,不同的模板剂对沸石膜的表面形态影响较大;经不同焙烧温度处理的沸石膜, 随着处理温度增高, 沸石膜表面晶粒的排列沿(h 0 0)取向性明显增强;所合成的沸石膜在室温下单组分气体H2、N2和C3H8渗透率达到10-6数量级,H2/N2 和H2/C3H8理想分离因数均超过Knudsen扩散.  相似文献   

3.
用改进了的溶胶2凝胶法新工艺在不同条件下制备出不同结构的纳米粒子A l2O3 催化剂。采用在纳米A l2O3 催化作用下苯酐与正辛醇反应生成n-DOP 增塑剂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纳米A l2O3 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由于制备条件对纳米A l2O3 前驱体组成结构的影响, 使制得的纳米A l2O3 催化性能各异。以C 型纳米G2A l2O3 的催化活性较高。B 型纳米C2H2A l2O3 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活性。反应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 而纳米A l2O3 催化活性在低温时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高温时则不明显, 相反, 随反应时间增长, 催化活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4.
HCl-NaCl-C2H6O2-H2O体系中HCl热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乙二醇和水为混合溶剂中加入HCl和NaCl组成四元系,在恒定溶液总离子强度I=1.00mol•kg-1,改变混合溶剂中乙二醇质量分数w(5%、15%和20%)的条件下,组成下列电池 Pt,H2(105Pa )│HCl(m), C2H6O2(w), H2O (1-w)│AgCl-Ag (A) Pt,H2(105Pa )│HCl(mA), NaCl(mB), C2H6O2(w), H2O (1-w)│AgCl-Ag (B) 根据测得电池(A)的电动势,确定混合溶剂中AgCl-Ag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动势,讨论了HCl的迁移性质.利用电池(B)的电动势,计算出HCl 的活度系数γA.结果表明,在溶液中总离子强度保持恒定,HCl 的活度系数服从Harned规则.在溶液组成恒定时,lgγA是温度倒数1/T的线性函数,进一步讨论了混合物中 HCl的相对偏摩尔焓.  相似文献   

5.
王海彦  陈文艺  魏民 《化工学报》2003,54(10):1374-1377
制备了负载型磷钨酸铯(Cs2.5H0.5PW12O40)催化剂,考察了载体种类、载体性质、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负载型Cs2.5H 0.5PW12O40作为醚化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大孔硅胶是Cs2.5H0.5PW12O40的适宜载体,硅胶的钠含量越低制备的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的活性越高.采用一步法和二步法制备的Cs2.5H0.5PW12O40/SiO2催化剂均具有较强的酸性、催化活性以及良好的稳定性,可以替代液体酸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成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固体酸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La2-xSrxCoO4±λ(x=0~1.0)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小毛  罗来涛  钟华 《化工学报》2004,55(11):1799-1802
采用聚乙二醇凝胶法制备了Co系类钙钛矿La2-xSrxCoO4±λ(x=0~1.0)复合氧化物,研究了系数x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它们对 CO和C3H8的氧化反应活性,并运用XRD、IR、BET、TPD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类复合氧化物具有K2NiF4结构,它们的结构和催化性能随系数x不同而变化,其中以LaSrCoO4-λ催化活性最好,这是由LaSrCoO4-λ的晶格氧更易移动、Co3+离子含量更高,氧空位和反应时化学吸附氧更多所致.  相似文献   

7.
载体对Ni基催化剂催化蒽醌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载体对Ni基催化剂用于蒽醌法制备H2O2加氢活性的影响,同时对比了骨架镍的催化活性,考察Ni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在SiO2上的催化剂比负载在γ-Al2O3上的催化活性高,对于Ni/SiO2催化剂,Ni负载质量分数28.57%~50%时,加氢活性较高,按单位质量纯Ni上H2O2产量计算,Ni/SiO2优于骨架镍催化剂,Ni负载量过高时,加氢活性降低。2-乙基蒽醌在Ni/SiO2催化剂上的加氢为结构敏感型反应,当Ni在SiO2的分散度达到约18%时,催化活性较佳。  相似文献   

8.
某些质子导体如固体高分子膜、磷酸氢锆和锑酸等在室温下对化学传感器有足够的离子电导,研究和开发了在室温下可以检测H2、CO、C2H4等可燃气体的质子导体传感器,研究其结构、敏感机理和特性,并研究温度、湿度、催化电极材料和复合电极制备技术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Pt-Sn/MgAl2O4和Pt-Sn/γ-Al2O3催化剂。对两种催化剂进行C12脱氢催化性能评价比较,并使用BET、XRD、CO吸附、TPR、NH3-TPD和TG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NH3-TPD测定结果表明, Pt-Sn/MgAl2O4催化剂比Pt-Sn/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弱的酸性。Pt-Sn/MgAl2O4催化剂的初始转化率(21.6%)比Pt-Sn/γ-Al2O3催化剂初始转化率(22.6%)低,但其单烯烃选择性(83.9%)比后者(73.6%)高。  相似文献   

10.
磁性纳米TiO2/SiO2/Fe3O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铁氧体Fe3O4 为磁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易于固液分离回收的新型磁性纳米TiO2/SiO2/Fe3O4 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酸性大红3R为目标降解物,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磁性纳米TiO2/SiO2/Fe3O4 光催化剂样品混晶中,锐钛矿相TiO2 占90%以上,制备的催化剂样品为层状结构,平均颗粒粒径约为(50~80) nm,呈现顺磁性,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催化剂可与液相迅速分离。同时,磁性纳米TiO2/SiO2/Fe3O4 光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在光催化剂用量0.5 g·L-1 、溶液初始浓度100 mg·L-1 和光催化反应120 min条件下,酸性大红3R降解率达95%。  相似文献   

11.
载体和制备方法对铜系一步法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甲醇与乙醇一步反应合成异丁醛反应为基础,研究了不同载体对铜基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 响。分别以SiO2、SiO2-ZrO2、SiO2-Al2O3、Al2O3和SiO2-TiO2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和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采用TPR、XRD和BET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氧 化物特别是SiO2-ZrO2和SiO2-TiO2作载体能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活性组分分散 好,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浸渍法制备SO2-4/Fe2O3(SF)固体超强酸,将γ-Al2O3纳米纤维通过粘附的方法负载到固体超强酸SO2-4/ Fe2O3上,制得SO2-4/Fe2O3-γ-Al2O3(SFA)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并选用乙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来测试SO2-4/Fe2O3-γ-Al2O3(SFA)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不同催化剂种类、不同γ-Al2O3加入量、不同焙烧温度和时间以及不同浸渍液种类和浓度的条件下,对催化活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Al2O3或SiO2负载钒氧化物催化剂的紫外-拉曼光谱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柠檬酸络合助溶的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氧化铝和氧化硅负载的系列钒氧化物催化剂,使用紫外-拉曼光谱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钒氧化物的结构与钒的负载量和载体类型有关,在低钒负载量时以隔离的钒氧物种为主;在高负载量时,钒氧化物在γ-Al2O3载体上以聚合的钒氧物种和V2O5共存,在SiO2载体上主要以隔离的钒氧物种和V2O5形态为主,并有少量聚合的钒氧物种。  相似文献   

14.
李勇  冯宗玉  薛向欣  贺燕  乔桂波 《化工学报》2008,59(4):1051-1057
利用油页岩为原料,首先采用碱溶-沉淀法制备了白炭黑,降低了油页岩中的SiO2的含量,具体工艺条件为:NaOH/SiO2(物质的量)=4,水/油页岩(质量)=1,100℃,6 h,粒径≥0.15 mm。然后采用酸浸法,制备了γ-Al2O3,降低了油页岩中的Al2O3和Fe2O3的含量,具体条件为:酸浸液中用NaOH溶液调整到pH=12.0,过滤分离,再用HCl调整溶液pH=6.0,使Al2O3和Fe2O3完全分离。最后得到了含量为71.6%的干酪根,并经FT-IR验证。  相似文献   

15.
周洪柱 《工业催化》2005,13(11):58-61
利用超微粒子金属Fe、Co、Ni和NiO与Fe2O3、γ-Al2O3混合成型烧焙制成催化剂,实验过程中对模拟汽车尾气中HC、CO和NOx等物质的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型催化剂各性能良好,在250 ℃时可将模拟汽车尾气中75%以上的CO转化并清除,260 ℃时能将50%以上的HC化合物(C3H8)转换成无害物质,300 ℃时可转化80%以上的NOx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浸渍法对ZSM-22分子筛进行SiO2和La2O3改性,制备了一系列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微型连续流反应器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考察了ZSM-22、SiO2和La2O3改性ZSM-22对甲苯甲醇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ZSM-22催化甲苯甲醇烷基化反应的产物中,对二甲苯的选择性远高于间位和邻位异构体的选择性,而改性后的催化剂上目标产物对二甲苯的选择性得到提高,但反应活性下降。随SiO2和La2O3负载量的增加,甲苯的转化率逐渐降低,对二甲苯选择性逐渐提高,其中,以La2O3改性后对二甲苯选择性提高较明显。SiO2和La2O3复合改性后,甲苯的转化率高于La2O3单独改性的结果,而对二甲苯选择性与La2O3单独改性结果相近,并且,二甲苯的选择性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7.
吕友军  郭烈锦 《化工学报》2006,57(6):1267-1273
通过高压吸收法可以将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的气体产物中的CO2与H2分离.基于修正的UNIFAC模型、SRK状态方程以及MHV2混合规则,建立了生物质超临界气化制氢产物高压吸收法分离的气液相平衡的计算模型,讨论了CO2与H2分离过程中压力和温度等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分离器中压力的升高,气相产物中H2的摩尔分数增加,CO2摩尔分数迅速下降,气相中H2的收率不断降低;随着温度升高,气相产物中H2的摩尔分数减小,CO2摩尔分数上升,气相中H2的收率增加;然而,高压吸收的方法不能将气体产物中的CO、CH4、C2H4、C2H6与H2分离.  相似文献   

18.
(C2H5)2AlCl/TiCl4催化1-癸烯聚合制备高黏度指数润滑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2H5)2AlCl/TiCl4为催化剂研究了1-癸烯聚合制聚烯烃基础油。比较烯烃原料和溶剂对聚α-烯烃性能的影响,探讨催化剂用量、Al与Ti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合成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2H5)2AlCl/TiCl4催化剂对1-癸烯聚合具有较高的活性;溶剂极性越大,聚α-烯烃的枝化度越大,从而导致黏度指数降低。100 ℃的运动黏度随着Al与Ti物质的量比不同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调节Al与Ti物质的量比,制备各种黏度的聚α-烯烃。以(C2H5)2AlCl/TiCl4 为催化剂,1-癸烯聚合的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4 h,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0%,此条件下聚α-烯烃收率为75.6%,黏度指数高达173。  相似文献   

19.
用NRTL方程计算含离子液体体系的汽液平衡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子液体作为环境友好溶剂在反应和分离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含离子液体体系汽液平衡的计算及模型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采用非电解质溶液NRTL方程表示溶液的非理想性,关联了[bmim][PF6]H2O及[C8mim][PF6]H2O二元体系的等温汽液平衡,关联误差在2%之内;预测了这些体系在其他温度下的汽液平衡,预测的总平均误差均在5%之内.通过关联不同温度下有机物在离子液体C8H14S2O4F6N3和C9H16S2O4F6N3中的无限稀释活度因子的实验数据,得到了有关NRTL方程的二元作用参数,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离子液体对二元共沸体系汽液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含离子液体体系的汽液平衡可以采用传统的非电解质溶液模型如NRTL方程来描述,离子液体的“盐效应”可以显著改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甚至消除共沸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导用于异丁烯(叔丁醇)选择氧化制MAL(甲基丙烯醛)的多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结果。同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决定于其化学组成,同时受到制备条件的影响。最佳催化剂的主要物相组成为PbO3、Bi2MoO3.3、NiMoO4、Sb2O3及α-Fe2O3小颗粒。 在355 ℃, (1 000~2 500) h-1空速范围,叔丁醇:水:空气=1:3.3:7(摩尔比)的条件下可获得异丁烯转化率达96%, MAL选择性达89%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