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拥堵是大城市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广大市民关注之焦点,交通拥堵密切关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市民的生活质量。要想在现有基础设施、道路格局暂时难以打破的情况下突出重围,发展智能交通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拥堵之惑 在市民出行需求不变及不断增长,而道路资源和配套建设无法追赶上出行需求的情况下,我国各大中城市纷纷大力推动智能交通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也在快速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比如交通拥堵、交通管理效率低等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建立智能交通是解决当前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与智能交通相关的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以及解决交通拥堵等交通领域的应用,并探讨了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当交通拥堵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时,如何对其治理也成了一个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在这种形势之下,交通智能化迫在眉睫,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邵江  陈军华  王长红 《福建电脑》2013,(11):38-39,41
本文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以绿色、人文为基础提出了“发展公交优先”的策略。通过设置公交专用道、交叉口专用进口道和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等方式,将非快速公共交通平稳过度到快速公交时期。并构思建立一种以公交信号优先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利用仿真软件就交通拥堵状况进行微观模拟,力求缓解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5.
化解大城市的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智能交通系统被认为是理想的途径。采用什么标准?如何采集信息?采集什么信息?如何发布?对于这些问题,国家智能交通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北京、上海等地智能交通实施部门负责人在论坛上做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6.
在智能交通中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技术整合,实现交通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预防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王芳  雷菊阳 《测控技术》2017,36(9):50-53
为了减轻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实现交通运输智能化控制,设计了基于图像差分的智能交通运动目标检测的软硬件平台.通过对交通运动视频中运动目标的提取、采集、统计、传输等处理,使交通指挥中心可全面掌控交通状况,达到提高道路利用率、解决交通拥堵的作用.结果可知,本系统准确率较高,可作为省道、城市快速路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陈忠安 《软件世界》2007,(23):41-42
不停的看着腕表或手机,分针或数字马上就要跳动到指定的时刻,而眼前的车队长龙却纹丝不动,四周充满了按笛声或人们焦急的叹息声,也许只有此时的你才对交通拥堵有着更为深切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构建智能交通平台——RFID技术在城市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车辆数量的年增长速度已超过10%,而道路的建设远赶不上车辆的增长,伴随而来是交通拥堵、车辆违章违法等现象的日益突出。为解决车辆的自动识别管理,遏制违章违法、盗抢车辆高发势头,缓解交通拥堵,公安部科技局向四川交警总队和四川新源现代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源科技“公司)下达了“在线式车辆自动识别技术及综合应用管理研究”项目,由四川交警总队组织,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职能体系日趋复杂的今天,大多数城市普遍存在着交通拥堵、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分离、城市功能支离破碎、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率低下等严重妨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从城市形态整合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关于城市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的整合方法,力求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运用建筑空间与交通空间多向度穿插、层叠、渗透等手法来整合城市环境,实现分合得体、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建立新的富有活力的立体交通系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陈超 《中国信息化》2008,(24):51-52
“开车去哪里?”“买瓶酱油去。”这在当今社会不足为奇。但是,也许就是这一简单的举动可能会引发交通拥堵的“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12.
刘智琦  李春贵  陈波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6):1511-1512,1543
随着复杂的环状路段,交叉路段、立交路段拥堵情况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交通拥堵调控策略为静态控制策略,调节的效率不高,容易出现调度冲突的问题;为了提高交通运行效率,提出一种用于解决动态交通调度的三级碰撞概率检测算法;根据交通流量的动态变化情况,通过计算流量时域内的动态流量偏差,计算三级路径之间可能存在的流量冲突概率;根据计算不同级之间的冲突概率反映动态交通拥堵的可能,确定控制的方案;实验表明,三级流量碰撞概率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车辆平均延误时间,该算法有效。  相似文献   

13.
准确的交通状态预估有利于车辆选择合理交通路线,缓解交通拥堵状态。针对传统方法特征提取不充分、预估准确度依赖于监测器精度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构成和特征提取的交通状态预估模型。该模型以速度、流量、占用率和大型车辆比重为输入,将交通状态分成畅通、拥挤和拥堵三种状态,结合时间空间维度来预估交通状态。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提取交通拥堵特征,得到的特征输入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进行交通状态预估。实验表明,考虑车辆构成比忽略车辆构成准确率提高112%,CNN-SVM模型预估准确度比CNN模型提升225%,是一种有效的交通状态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道路资源的紧缺,交通管理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交通管理方案制定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数据缺乏,计算机仿真技术能对方案进行模拟,得出不同方案下的模拟结果,为各类方案分析与比选提供数据基础。为了保证仿真数据符合实际情况,该文采用遗传算法与SPSA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仿真模型进行标定。最后,标定效果表明,方法具有一定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销售量和使用量的不断提高,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较为传统的方法是利用交警进行人工疏导的方式,但由于人工疏导不仅效率比较低下,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拥堵问题未能真正的有效解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根据交通运行情况提出一种基于PLC技术的智能交通灯控制系统,利用传感器对十字路口车流量进行监控、引导和限制,从而根据不同方向车流量的实际情况确定信号灯延时时间,实现对信号灯的智能控制,缓解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6.
将动态交通分配实施过程纳入预测控制框架下以满足实时交通诱导的目的,提出一种交通诱导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是在滚动时域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实时交通分配、交通流模拟运行及评价以及进化最佳路径3 个重要环节.仿真结果表明,交通诱导预测控制是一种良好的计算机控制方法学,其优化过程预先考虑了目前交通分配对未来路网的影响,因而可有效地防范交通拥堵,实现考虑反馈的路网交通流实时分配优化,同时为出行者提供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7.
交通拥堵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随机性、偶然性,导致当前交通拥堵指数计算误差大,可靠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交通拥堵指数计算精度,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交通拥堵指数智能计算方法。先分析当前交通拥堵指数智能计算的研究进展,找到引起交通拥堵指数计算效果的原因,然后采集一段时间的交通拥堵指数序列,引入支持向量机对交通拥堵指数序列进行建模与分析,找到交通拥堵指数变化规律,最后采用具体仿真实验与其它交通拥堵指数智能计算方法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降低了交通拥堵指数计算误差,为可以为交通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具有比较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邢帆 《中国信息化》2012,(22):20-21
暴雨、山洪、大雾、结冰和高温等恶劣天气曾为道路交通带来严重影响。对于很多城市来说,灾害性天气是交通拥堵和增加道路交通风险系数的诱因之一。智能交通覆盖范围广泛,近几年来不少国家和城市利用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实现灾情预警与道路交通指挥系统的衔接,从信息获取、信息传达、排除险情等环节实现了技术与信息的互联,让车辆、驾驶员和行人能够在面对灾情之前获得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交通拥堵、交通污染日益严重,交通违章、交通事故频发??这些成为阻碍城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交通部门迫切需要一种更加先进智能的数据分析手段对交通行业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实时的分析,为出行者提供实时准确的交通信息服务,为交通管理部门快速处理突发事故以及交通违法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启动智能化交通服务   18块实时监控屏幕,数台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站务管理一卡通"系统……今天,在北京市六里桥客运主枢纽指挥监控中心,中外记者对眼前北京枢纽信息系统智能化的高效管理称赞不已.工作人员表示,六里桥客运主枢纽信息系统仅是北京智能交通的一部分,目前,智能化交通服务已随北京奥运一道走入市民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