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小淳 《化学世界》2002,43(10):535-536,513
直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将烷基苯磺酸钠按碳数分布分离 ,计算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用紫外检测器和电喷雾 ( ESI)质谱进行检测的测定结果均与脱磺基气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重复性良好 ,且更为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2.
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直链烷基苯的碳数分布,从而建立了一快速、准确直接测定烷基苯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新方法。所测得的烷基苯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气相色谱法相比,相对偏差不大于0.1%,一次测定的时间仅需半小时。  相似文献   

3.
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直链烷基苯的碳数分布 ,从而建立了一个快速、准确直接测定烷基苯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新方法。所测得的烷基苯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气相色谱法相比 ,相对偏差不大于 0 .1 %。一次测定的时间仅需半小时。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气相色谱法测定橡胶防护蜡中的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的碳数及含量。试验表明 ,气相色谱的最佳测定条件为 :柱初温  80℃ ,柱终温  3 5 0℃ ,升温速率  8℃·min- 1 ,进样量  1μL ,汽化室温度 高于柱温 3℃。试验使用低流失的大口径毛细管色谱柱 ,并采用当前积分和峰谷 峰谷积分相结合方式 ,可分析碳数达 60的橡胶防护蜡正构烷烃和非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分析结果与尿素络合法测定结果一致 ,方法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陈建军  赵瑞青  徐凯 《橡胶工业》2021,68(1):0063-0065
研究冷柱头进样气相色谱法分析橡胶防护蜡的碳数分布以及正构烷烃/非正构烷烃比例。结果表明,采用冷柱头进样方法,在样品量为10 mg、样品完全溶解后静置10~30 min并取上层清液以及进样量为1μL时,分析得到的气相色谱峰的峰形和响应信号最优。本方法测定橡胶防护蜡的碳数分布以及正构烷烃/非正构烷烃比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油脂中的十八碳反式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式脂肪酸是在油脂的加氢反应或高温精炼过程中伴随产生的一类不饱和脂肪酸,过多的食用这些成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食品油脂中以十八碳反式脂肪酸最为常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食品中十八碳反式脂肪酸的检测进行了实验摸索,获得了一套准确度高、精确度好的方法,可应用于日常监督检测。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其中以电喷雾质谱为主的方法研究了重烷基苯的烃基结构。首先通过柱色谱法对重烷基苯进行分离,将其分成了六个族组分。通过各族组分的红外、紫外鉴定,确定它们各自的归属,用电喷雾质谱测定Ⅱ~Ⅴ族组分磺酸盐的相对分子量分布,结合红外、紫外测定的结果及每族物质的不饱和度和通式,推算出了烷基芳烃部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烷基的碳数分布。重烷基苯中几个主要成分的碳数分布为:其中二烷基苯的碳数分布在10~25之间,单烷基苯的碳数分布在10~25之间,烷基萘的碳数分布在5~20之间,烷基二联苯的碳数分布在4~19之间。  相似文献   

8.
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芳烃和部分正烷烃在正三十六烷中的亨利系数和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同时测定正三十六烷的冰点.测定时考虑了固定液流失量和气相非理想性的校正,并用溶液热力学理论分析和讨论了无限稀释活度系数和温度的关系以及亨利系数和溶质碳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无限稀释活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亨利系数随着溶质碳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溶液中不仅仅含有羧酸盐,还含有饱和烃、芳烃,酮、醇和极性物等化合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各族组分的碳数范围,估算了羧酸的平均分子量M^-W=251。由波谱分析证明,羧酸中除脂肪酸外,还含有带芳环、羟基、烯键等基团的有机酸存在。  相似文献   

10.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50-100℃下烷烃和芳烃分别在正十六烷、正十七烷、正二十烷、正二十四烷、正三十烷中的亨利系数考虑了固定液流失量和上非理想性的校正。讨论了亨利系数H与溶质碳数和溶剂碳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亨利系数随着溶碳数和溶剂碳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纯二氧化碳中微量水,固定相为国产GDX-105担体,浓缩柱为PEG-400,氢气为载气,以硫酸饱和水分压为定量标准,热导池为检测器,成功地检测了二氯化碳中ppm级的微量水,其最小检测量达0.1ppm。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整仪器参数确定最佳色谱分离条件,通过面积归一化、有效碳数校正面积归一化、实测校正因子校正面积归一化进行测定结果比对,确定准确定量方法,通过不同载气测定结果比对,确定合适载气.从而对行业标准《SH-T 1674-1999(2005)工业用环己烷纯度及烃类杂质的测定气相色谱法》[1]进行改进优化.达到改善分离、准确进...  相似文献   

13.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和国家标准比色法分别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及其它高级醇类的的含量,通过两种测定结果比较,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小于比色法,用气相色谱法还同时可测定白酒中的正丙醇、仲丁醇、正丁醇、异戊醇、异丁醇及乙酸乙酯的含量。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法虽然是一种新方法,但测定结果准确、快速,因此,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应是测定白酒中的甲醇、杂醇油及各种高级醇类的首选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检测中。  相似文献   

14.
对催化汽油进行了馏分切割及组成分析,以切割后的催化裂化重汽油为原料,在保证轻、重组分调和汽油硫含量≯10μg/g的前提下,考察了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不同类型烯烃和不同碳数烯烃饱和变化规律,不同碳数的烯烃在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饱和率随着碳数呈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烯烃本身的结构是决定烯烃加氢饱和率的关键因素,相同反应条件下,加氢饱和率由高到低为:正构烯烃环烯烃异构烯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气相色谱法为主对我所开发的F—T合成汽油工艺过程生成的蜡进行了分析,测定了蜡的平均碳数、熔点、元素、碳氢比、原子比、熔融特征等参数,其结果可为F—T蜡的进一步加工利用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6.
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氧化蜡中的脂肪酮,国外的研究(1,2,3,4)大多碳数较低,分布范围也窄(最宽的是C14-24酮)(5),所选用固定相的承受温度不高,不适于分析碳数分布较宽(C 4~30范围,估计还可能大于C30)的氧化蜡产物。我们从实际样品及工作条件出发,本工作选用能耐350℃的SE-30作固定液涂于上试白色101硅烷化载体上,在SP-2305 E型色谱仪上用氢焰离子化鉴定器,手控升温,初步完成了氧化蜡中脂肪酮实样的分离分析工作,其碳数分布在C9~31,经色、质谱鉴定结果正确,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C10~C13馏份烯烃是生产洗涤剂用烷基苯、脂肪醇和脂肪酸等的主要原料。其主要质量指标如碳数分布和族组成分析已由气-液色谱法或质谱分析解决,但对异构体的分布,国内外尚未解决。采用氧化锇氧化,再经硅醚化或与丙酮缩合为邻二溴代衍生物;或采用臭氧化法,对同一碳数内的异构体,大多数虽可分离,但碳-碳间交叉严重,互有重叠,且方法复杂、费时,不适用于工业混合碳数的烯烃。本研究将烯烃样品经溴加成转化为邻二溴代烷,用非极性固定相SE-3O玻璃毛细管柱可分别测定α-,c-β,t-β-,c-γ-,t-γ-及c-o-各异构体含量及碳数分布。  相似文献   

18.
建立以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终产物氯代二甘醇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系统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气相色谱法一次进样同时测定催化裂化汽油饱和蒸气压和馏程的新方法,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及平滑插值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测定饱和蒸汽压恩氏蒸馏的经验公式。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GB257和GB255标准,用油量少,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靠,可取代常规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柴油碳数分布的测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杰 《当代化工》2003,32(1):60-62
介绍了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不同柴油正构烷烃碳数分布的方法,该方法使用GC—MS色、质联用技术和加入已知标准物质增加峰高法及保留指数等色谱规律进行定性,得到了满意的分析结果,同时与德国Clariant公司对同一成品油JCH做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非常吻合。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进样量少、灵敏度高,相对偏差小于3.5%。本分析方法可用于油品调合及生产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