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控制与优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一个非线性混合优化问题,它的目标是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系统的某个指标或多个指标达到最优。本文综合分析了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各种优化方法,并特别地列出了一些新兴的方法,同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弱点,分析了这个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一个非线性混合优化问题。它的目标是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使系统的某个指标或多个指标达到最优。本文综合分析了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各种优化方法,并特别列出一些新兴的方法。同时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弱点,分析了这个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与无功补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力系统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是减小网损、提高系统运行电压和系统稳定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也是电力系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文章对当前国内外的无功优化和无功补偿进行了总结,并对目前无功补偿和优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电压和电网损耗是电力系统重要的指标。提高电压合格率和降低电网损耗是电网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在地区电网中已广泛使用的无功补偿和调压手段是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装置VQC,但是VQC存在着不能有效处理全网范围内的无功优化问题和维护工作量大等诸多不足。AVC是地区电网无功调度发展的最高阶段。介绍了地区电网AVC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控制模式、控制策略等,并针对当前无功电压控制的现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变电站电容器组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协调配合及优化分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调率指标的无功优化配置方法。构建变电站无功优化规划指标体系,以无功超调率指标协调无功配置组数与单组容量之间的矛盾。建立无功规划电网模型及数学模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计算得到最优无功配置容量。对补偿点进行电压无功灵敏度分析,获取无功超调率指标的大小,得到以无功超调率为指导的电容器组与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协调配合的无功配置推荐方案,以及只采用电容器组的调整方案。通过与另外3种已有的方法进行验证对比,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含风电机组的配网无功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分布式电源中发展较为成熟的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后配电网的无功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场景发生概率的无功优化综合指标,该指标由网损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两部分构成。基于该指标,提出一种新的无功优化模型。在该模型中,提出风电机组输出功率典型场景的选取策略,无功优化潮流计算中考虑了风电机组的特点,将其作为电压静特性节点处理。在求解方法上,采用基于自适应权重的遗传算法求解。算例表明,提出的模型和算法是可行的,对风电系统的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地区电网AVC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压和电网损耗是电力系统重要的指标.提高电压合格率和降低电网损耗是电网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目前在地区电网中已广泛使用的无功补偿和调压手段是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装置VQC,但是VQC存在着不能有效处理全网范围内的无功优化问题和维护工作量大等诸多不足.AVC是地区电网无功调度发展的最高阶段.介绍了地区电网AVE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控制模式、控制策略等,并针对当前无功电压控制的现状,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将分布式电源(DG)的无功调节能力与传统的电压调节手段相结合,研究了含DG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建立以降低系统网损、抑制电压波动和电压稳定指标为综合目标的配电网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通过蒙特卡罗仿真对配电网系统进行无功补偿选址,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基于量子混合蛙跳算法求解含DG的配电网无功优化问题。最后,通过IEEE 33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配电网接入DG的基础上进行无功优化能较大程度地改善系统电压水平和降低系统网损,并且证明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增大,风电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影响。含风电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为非线性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在满足多个约束的同时,确定了电力系统无功控制参数的最优值,以优化特定的目标函数。建立了计及风电与负荷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多目标无功随机优化调度模型,设置了两个目标函数:有功功率损耗最小化、电压稳定指标最小化。采用ε约束优化方法求解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模糊满意度方法选择最优折衷解。设计了两种不同案例在IEEE-57节点系统上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及方法可有效解决含风电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调度问题,显著降低有功损耗,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点的确定及其容量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理论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功优化方法。首先对系统潮流计算中雅可比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由奇异值分解理论可以得出矩阵的右奇异向量指标,依据该指标判断电压稳定弱节点,以此作为候选的无功补偿点;然后以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无功优化数学模型,并提出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算法中引入二次插值算子,增强了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避免早熟,提高其寻优能力和收敛速度。最后,对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保证我国石油天然气可靠安全的供应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与陆上油气储运安全是我国能源工作的重要方面。本文叙述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安全与陆上油气储运安全的现状,与安全相关的科技问题及主要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在冷柜内设计一种可滑动的搁架,实现将搁架由竖直方向引向水平方向,从而完成空间的转换。能有效将冷柜台阶区域分割开,形成一个有序空间。并详述了该技术方案中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包括搁架、滑道引导装置、搁架滑道。搁架滑道设置于柜体内部的前、后侧面的中间位置,沿柜体的竖直和水平方向。通过ProE软件设计完成各零部件,并模拟整体装配效果,通过相关实验验证该设计在产品上的使用可靠性,最终完成滑动搁架在冷柜中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运行过程中,送还曙器进水管由于温差应力和机械振动和共同作用,使焊口发生断裂,为此介绍裂纹产生的原因及裂纹处理过程。通过下花园发电厂的检修实例,给金属监督检查工作敲起警钟。  相似文献   

14.
故障录波装置是电力系统暂态过程记录的主要设备。电力系统的发展对故障录波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变电站故障录波装置和发变组故障录波装置的运行特点和实际需要,介绍了一种通用型微机故障监录与分析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特点。分析和说明了其硬件结构、软件功能以及故障选相、故障测距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供用电》2015,(8)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于2009年授权维多利亚州配电供应公司启动面向所有居民用户的高级量测体系(AMI)部署计划。Aus Net Services公司借此机会,向低压配电网中引入了分布式智能与可视化应用,基于AMI的电能量测数据、高级数据分析工具及技术,开发了大量运行管理应用、资产管理应用,主要驱动力为提高电网及用户安全。  相似文献   

16.
电网事故的回顾与分析及对电网调度管理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蔡洋 《电网技术》2007,31(11):6-10
回顾了我国各个时期电网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北美、西欧和我国典型的电网事故,总结了大电网建设与发展时期电网事故的特点,指出大区联网不宜形成交流大环,无功功率需实现分网分区平衡,电网调度管理需与电网安全运行要求相适应,电网安全措施需与电网发展相适应,并建议开发电网自动安全系统,以减轻大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Contents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ith magnifications up to 100,000X, the authors have recently established values for the arc cathode emitting site currents, current densities and site lifetimes on copper for a wide range of oxide films, showing that these and other parameters of the craters left by the emitting sites have a minimum or maximum at a particular oxide thicknes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first similar investigation of stainless steel and of mild steel cathodes with varied oxide thickness. These new results for steel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for copper, and it is shown for both materials that whereas craters on relatively thick films form suddenly in nanoseconds, for 2.5 nm films they grow progressively larger over microseconds.
Lichtbogen-Krater auf dünnen und dicken Oxydschichten bei Stahl- und Kupfer-Elektroden
Übersicht Durch Anwendung der Rastermikroskopie (mit Vergrößerungen bis 105) konnten die Verfasser kürzlich Werte für Lichtbogen-Fußpunktströme, Stromdichten und Fußpunktverweilzeiten auf Kupferelektroden mit unterschiedlichen Oxydschichten feststellen. Dabei wurde gezeigt, daß diese und andere Parameter der zurückbleibenden Krater minimale oder maximale Werte bei bestimmten Oxydschichtdicken annehmen.Der vorliegende Beitrag berichtet über erste ähnliche Untersuchungen bei Stahlelektroden mit verschiedenen Oxydschichtdicken. Wie der Vergleich mit den Ergebnissen bei Kupferelektroden erkennen läßt, bilden sich in beiden Fällen die Krater auf dicken Schichten in wenigen Nanosekunden, während bei Schichten mit 2,5 nm Stärke ein Wachstum im Mikrosekundenbereich festzustellen ist.

List of symbols I s mean emitting site current - t s mean emitting site lifetime - Z number of craters produced in timet - t arcing duration - Z int number of craters in an interval of diameter - D max maximum crater diameter - D mc most common crater diameter - a max area of largest crater - a t total area of craters produced - k 1 ,k 2 constants respectively relatinga max anda t to arcing duration - N mean number of generations of craters per second - n mean number of co-existing craters in a single generation - I are current - k 3 ,a constants in relation betweenZ and arcing duration - k 4 ,b constants in relation betweenD mc and arcing duration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配电网监测点分散、节点数量多、通信距离远等问题,设计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和DSP的馈线终端设备.馈线终端设备FTU采用内部集成CAN控制器的DSP芯片.为防止远距离CAN节点之间通信的衰减,系统中加入了CAN中继器.详细介绍了系统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及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流程图,该系统应用于馈线自动化中,具有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了电动机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根据电动机常见的故障特征,如相间和接地故障、定子绕阻开路、过负荷、失压、堵转、过热等,提出了基于ISPLSI及196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实用电动机保护方案,具有零序保护、负序电流保护、正序电流保护、过载保护、堵转保护、过热保护、失压保护等功能.在算法上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推导.在硬件、软件上进行了优化设计,特别是采用了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ISPLSI1032E),使装置具有简洁、稳定、速度快、抗干扰性好、保护功能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成因及控制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吉林电力》2004,(5):44-46
针对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中,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的现象,为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美观,根据规范列举了在各类环境中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从设计方面和施工的角度,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控制方法,最后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