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重庆—香港”城市形态发展的历史讨论,探讨现代山地都市形态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张力  刘畅 《室内设计》2014,(1):86-90
针对当前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山地空间“平原化”建设现象,选取延安南部新城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一种基于生态格局下城市空间构成模式的思路.在对区域山脉、水体、淤地坝等生态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区域生态格局保护与山地城市空间的适应性营建需求,提出了城市建设与生态格局保护的分析方法、保护策略和利用措施,以此尝试构建适应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山地生态格局特征的山地城市空间构成模式,以期为黄土丘陵沟壑地区城市向山地空间拓展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内陆开放促进了西南山地城市新一轮的发展。随着其规模不断扩大,山地城市空间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超大城市尺度,拥堵的老城中心,乏力的城市新区等城市问题,严重制约山地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梳理既有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成果出发,针对山地城市空间结构转型中目标失位、模式失误和措施失当的问题,从空间拓展模式选择、"飞地"拓展具体举措,以及构建山地大城市"组合单中心"结构3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山地大城市空间结构转型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赵执 《城乡建设》2016,(9):53-55
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是山地丘陵区城镇切实保护平原优质耕地、拓展建设发展空间,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的有效路径.位于中部的河南省,其西侧和南侧的山地丘陵区分布有大量适宜开发利用的低丘缓坡土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0%.本文对河南省利用低丘缓坡土地拓展城镇发展空间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为支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解读《大巴黎计划》的十个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巴黎计划》不是一项普通的域市建设项目,而是一个大型都市在经历了高度城市化之后对城市未来发展模式的提问与思考。通过解读大巴黎发展计划的十个关键词,我们将从大巴黎问题由来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背景、当代城市物质空间生产、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理解这一计划的意义,并对"都市化"背景下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拓展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6.
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是城市观指导下进行建筑创作的重要体现。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系列复杂的都市空间问题也相应被激发,尤其体现在都市空间联系断裂、城市公共空间丧失以及历史遗存面临危机等几个层面上。本研究力图从整合交通体系、织补城市断链、补充公共空间及保护历史遗存四个方面,探讨在应对不同都市空间问题与矛盾时,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是城市观指导下进行建筑创作的重要体现。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系列复杂的都市空间问题也相应被激发,尤其体现在都市空间联系断裂、城市公共空间丧失以及历史遗存面临危机等几个层面上。本研究力图从整合交通体系、织补城市断链、补充公共空间及保护历史遗存四个方面,探讨在应对不同都市空间问题与矛盾时,建筑空间城市化设计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都市边缘区被认为是最易于进行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辨析城乡交互作用过程及乡村社会变迁对于确定城乡统筹的内容及重点具有重要意义.现以广州白云区及其北部四镇为例,研究快速城市化下农民、农地及村庄关系变迁,发现:①都市边缘区农民实现了收入及就业的非农化,农地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功能已基本不存在;②村庄因区位和管制力度差异而出现了发展模式的差异;③农地因流转和非农转用成为农民事实上的财产性收入来源;④由村庄“自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异质性空间,在空间增量发展让位于挖潜模式背景下,变成了都市内涵式增长的潜力空间.应通过构建机制,保护农地生态功能及严控农地转用,并对集体建设用地赋权以提升城市化质量协调城乡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龙彬  朱竞 《重庆建筑》2013,12(4):7-11
伴随着经济高效增长和快速城市化进程,山地城市空间呈现出加速增量式扩张态势,而由于山地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特殊性,诸多山地城市空间拓展和用地布局遵循着"分散组团"发展规律。该文具体分析多个山地城市的用地增量数据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形态,从城市自组织及他组织双重演化研究入手,解析增量发展阶段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布局的动力因素和形成机制,为山地城市"分散组团"布局的规划策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建筑都市主义"的概念,旨在描述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建筑内部出现的持续功能演变和社会活动加剧现象,而这种现象在高密度建成环境中表现尤为突出。因着城市与建筑边界的模糊,建筑空间直接参与都市空间结构的构建,并自发形成一个更具弹性和适应性的都市发展模式。为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动力、方式及适应性空间逻辑,本文以香港重庆大厦为案例,借助空间句法的凸空间与VGA分析工具,分别对其1961年与2016年的空间结构展开对比分析,以揭示其空间演变规律,并获得另类城市空间发展及综合体建设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为解决目前山地都市地下空间 人性化设计缺失这一关键问题,构建了都市 地下空间人性化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包 含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2个评价指标系统和 47项要素指标的山地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评 价指标体系。并针对重庆都市六大商圈地下 空间进行人性化量化评价,根据评价分值从 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对六大商圈地下空间存 在问题做了比较分析,科学总结出山地都市 地下空间人性化设计优化策略,以期为提升 山地都市地下空间品质提供设计支撑  相似文献   

12.
黄鹏 《重庆建筑》2012,11(5):12-14
本文通过讨论滨水景观共享性设计在项目中的应用,试图探寻山地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的新思路,以期为复兴滨水空间及塑造国际山水都市形象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都市区化:中国城市化的新阶段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全面分析了都市区以及相关的都市密集区、城市群、都市带等概念的异同 ,从发展的角度对这些概念建立了一定的逻辑关系 ,认为都市区已经成为当代区域发展的基本细胞和城市化的主流组织模式。分析了中国传统城市化战略的不足 ,指出中国以都市区的城市化组织模式取代传统的城镇体系组织模式的重要意义与可能。  相似文献   

14.
封海波 《建筑知识》2013,(10):96-97
绥化市是东北地区的传统农业大市,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以此为出发点,力求探索一种适合农业地区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规划将城市周边的生态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选择了指状发展作为城市新区拓展模式,提出了“生态优先,田园绿城”的发展原则和空间发展的三大策略,实现了城市与田园的共生共存,彰显了城市特色,为都市农业与城市绿色空间的有机契合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锡山市实现田园都市的基本思路 1.加快形成城镇体系,确立城镇发展模式。 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城镇的结构体系空间发展布局必将提出新的要求。根据锡山市城镇建设,城市化发展趋势和建设田园都市的目标,初步构想锡山市城镇体系的基本框架为: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安顺作为贵州西部的旅游名城.城市化水平也刚刚达到30%,正跨入城市化快速发展行列,城市人口即将迅速增长.传统城市更新中的见缝插针与外围蔓延已难以满足要求。建设新区则成为最为普遍的空间拓展模式.文章以安顺市虹山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安顺市城市空间拓展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山地城市空间生态化拓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煜辉  张卫丽 《规划师》2012,28(8):73-77
低碳交通是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将其与山地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拓展紧密结合,能较好地解决城市空间有机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节能之间的矛盾。山地城市应采取低碳化、立体化、信息化策略,推动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拓展:通过建立低碳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机制,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耦合;通过构建低碳交通单元,形成城市生态空间骨架;通过发展立体化交通,扩大城市空间容量;通过组织低碳交通体系,实现交通快捷链接和无缝换乘;通过构建山地城市综合交通管理新模式,促进低碳化出行。  相似文献   

18.
伴随快速城市化、人口剧增及耕地短缺的现状,都市农业不断发展并衍生出垂直农业,而后又在地下谋求发展空间。地下农场作为一种空间集约、技术先进的新载体,是推动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革。本文基于相关前沿研究和地下农场案例,探讨其发展的可行性及前景。研究发现目前地下农场缺乏理论研究与成熟的发展体系,因此,结合城市发展特征,初步探索了地下农场的发展路径,即建立评价模型来预判发展效益;立足城市既有、新建地下空间探讨集约化利用模式;构建规模化发展体系,提出散点激活、线性连通、区域联动的3种形式。本研究成果将为未来地下农场全面推广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各种人口、环境与空间问题。生态都市主义理论致力于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环境、资源及人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对于指导城市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启示。宁波新材料大学创新园是宁波重要的低碳、生态示范园区,从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的环境共生性、资源循环性和生态技术性3个层面对其进行空间规划与设计引导是一次理论付诸实践的尝试,对今后我国低碳化、生态型城市空间的营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的能源生产驱动加速了陕西省神木县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典型的河谷型小城镇,神木县的空间发展模式从"外溢"式发展调整向"跨越"式发展。基于对各类安全因素的考量及对神木县拓展区现状的深入分析,从理论模式、手法应用、布局安排、时序策略等方面,提出符合城市有机增长与科学发展的用地空间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