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高锰酸钾改性对颗粒活性炭吸附Cu2+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KMnO4溶液在回流状态下对颗粒活性炭进行了改性。考察了KMnO4 溶液浓度对Cu2+吸附率-pH曲线及pH的影响,并研究了KMnO4 改性对颗粒活性炭吸附和解吸Cu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4 改性使颗粒活性炭对 Cu2+吸附率-pH曲线及pH向低pH偏移。当KMnO4溶液浓度为0.03 mol/L时,改性颗粒活性炭效果最好;KMnO4 改性提高了颗粒活性炭对Cu2+的吸附速率,使其投加量节省约3倍;Cu2+在改性及未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遵循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在相同Cu2+平衡浓度下,KMnO4改性活性炭对 Cu2+的吸附量提高约 2.7倍;使用 0.35 mol/L的HCl溶液作解吸液,Cu2+从KMnO4改性活性炭上的解吸率为 91.1%,而Cu2+从未改性活性炭上的解吸率仅为8.8%。KMnO4 改性提高了颗粒活性炭从水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并促进了其解吸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2.
韩朗  庹必阳 《金属矿山》2017,46(5):177-180
以晶面间距为1.87 nm的锆柱撑蒙脱石(Zr-pmnt)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吸附Cu2+的工艺技术条件。结果表明:在Cu2+浓度为100 mg/L、pH=7的50 mL模拟废水中投加0.1 g的Zr-pmnt,20 ℃下恒温水浴振荡120 min,Zr-pmnt对Cu2+的吸附量为44.26 mg/g,Cu2+去除率达到88.52%。  相似文献   

3.
从湖北大冶某铅锌矿选矿废水排水沟污泥中驯化筛选出1株能够有效吸附Zn2+、Pb2+并耐低pH值的菌株T1,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其为芬氏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funkei)。将T1按单菌种连续挂膜法固定在活性炭上,采用固定化生物活性炭(Immobilized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IBAC)技术处理pH=4、Pb2+含量为30 mg/L、Zn2+含量为100 mg/L的模拟铅锌矿山酸性废水,并与单纯活性炭吸附工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IBAC工艺对模拟废水中Zn2+、Pb2+的7 d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5.28%和74.16%,处理后废水的pH值提高至6.8~7.5;单纯活性炭吸附工艺虽然在处理模拟废水的开始阶段可取得高达96.80%和95.21%的Pb2+、Zn2+去除率,但80 h后Pb2+、Zn2+的去除率分别下降到只有9.65%和12.93%,而IBAC工艺的Pb2+、Zn2+去除率始终保持在68.27%~76.25%和71.27%~77.89%的较高水平。扫描电镜捡测结果显示:活性炭挂膜后颗粒表面被T1覆盖,变得更为粗糙,孔隙更多;T1呈纤维状,吸附Pb2+、Zn2+后体积膨胀,相互间黏结性更强。以上研究成果可为IBAC技术处理铅锌矿山酸性废水的工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唐海峰  王俊峰 《金属矿山》2011,40(8):155-158
以某制药公司制红霉素废渣为生物吸附材料,对模拟含Pb2+废水进行了吸附试验,并进行了吸附过程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改性可明显提高制红霉素废渣的吸附能力;用经氢氧化钠改性的制红霉素废渣处理初始浓度为11.8 mg/L的模拟含Pb2+废水的适宜条件为室温、溶液pH=3.5、吸附时间15 min、废渣用量2 g/L;Langmuir等温方程可以很好地描述制红霉素废渣对Pb2+的吸附行为。  相似文献   

5.
淀粉衍生物DSX的合成及对重金属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鲁栋梁  夏璐  王磊 《金属矿山》2009,39(8):145-148
将以氮为中心的交联淀粉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和磺化,合成了淀粉衍生物硫代氨基淀粉黄原酸盐(DSX),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SX处理Cu2+,Pb2+,Zn2+,Cd2+浓度均为20 mg/L的模拟重金属废水,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0 ℃,pH为7,DSX投加量为1.5 g/L,处理时间20 min时,Cu2+,Pb2+,Zn2+, Cd2+的吸附去除率分别达到99.5%,99.4%,99.0%,99.2%。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蛇纹石尾渣(ALS)对重金属污染物Cu2+的去除效果,实现废水中Cu2+的高效去除,开展了蛇纹石尾渣碱浸改性研究,系统探究改性后蛇纹石尾渣吸附材料(AALS)对废水中Cu2+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蛇纹石尾渣与氢氧化钠质量比为1∶0.12、改性温度为30.0℃、改性时间为90.0min时,改性效果最佳。利用BET、SEM、XRD和FTIR等分析方法考察了碱浸改性蛇纹石尾渣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碱浸改性致使蛇纹石尾渣的比表面积从22.62m2/g提高到67.19m2/g,碱可以侵蚀蛇纹石浸渣的结构,导致其暴露出更多Si—O—Si、Si—O官能团,增加了颗粒表面的Cu2+吸附位点。AALS对溶液中Cu2+的最佳吸附条件为AALS用量为0.15g、吸附时间为15min、溶液p H值为5.39,此时其对50.0m L浓度为125.0mg/LCu2+溶液中Cu2+的吸附量及Cu2+...  相似文献   

7.
采用KMnO4溶液在回流状态下对竹炭进行改性,得到改性竹炭。比较研究了 KMnO4浓度对Cu2+ 在竹炭上的吸附率-pH曲线的影响,并研究了KMnO4改性对竹炭吸附和解吸Cu2+ 性能的影响。静态吸附试验表明, KMnO4 改性使竹炭对Cu2+ 吸附率-pH曲线及pH50向低pH偏移,当 KMnO4溶液浓度为0.04 mol/L时,改性效果最好; KMnO4 改性使其投加量节省约2倍; 竹炭对Cu2+ 的吸附均遵循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规律, 在相同Cu2+ 平衡浓度下,改性后的竹炭对Cu2+ 的吸附量提高约53%,升高温度能明显提高改性竹炭对Cu2+ 的吸附能力,40 ℃的饱和吸附量是25 ℃的1.69倍。KMnO4 改性提高了竹炭从水中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并改善了其解吸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氢氧化镁吸附处理含As3+模拟废水,考察了振荡反应时间、氢氧化镁用量、反应温度及溶液pH值对As3+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处理含As3+的废水,操作简便,去除率高,可达99%以上。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 等温方程,吸附容量为4.04 mg/L。  相似文献   

9.
以草酸法改性锰矿和天然锰矿为吸附剂,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投加量对Ni2+吸附去除率的影响,并测定了饱和吸附量。结果表明,Ni2+的吸附-pH曲线呈“S”形特征,对Ni2的吸附去除率随吸附时间的延长和改性锰矿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在25 ℃、吸附体系pH=7.0、吸附剂浓度为0.2 g/L的条件下,草酸法改性锰矿和天然锰矿对Ni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2.3 mg[Ni2+]/g和11.6 mg[Ni2+]/g,提高了约2.8倍。改性锰矿有望成为处理含Ni2+废水的新型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10.
液膜萃取法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以N902作流动载体, Mx-1作表面活性剂制备的乳化液膜对某治污厂含铜废水的处理情况。研究了内相酸浓度、载体用量、表面活性剂用量、油内比、乳水比、外相初始pH值等因素对铜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当载体浓度(体积分数, 下同)3%、表面活性剂浓度5%、油内比1∶1、内相酸浓度2 mol/L、废液初始pH值大于4、乳水比1∶5时处理含铜废水, Cu2+的萃取率可达95%以上, Cu2+的富集浓度可达14 800 mg/L。而且该乳化液膜稳定性好, 溶胀小, 乳水分离快, 破乳容易。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Cu2+对锡石的活化机理,在苯乙烯膦酸(SPA)浮选体系中进行锡石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pH为2.0~7.4的范围内Cu2+对锡石具有活化作用,在pH=4,SPA用量250 mg/L,Cu2+用量为4×10-3 mol/L条件下,锡石的浮选回收率较未添加Cu2+时提高了11个百分点。动电位检测和XPS分析结果显示:Cu2+可以通过吸附或者取代作用在锡石表面,增加锡石表面与SPA作用的反应位点,进而活化锡石,增加SPA在锡石表面的吸附量。试验结果可以为锡石资源的浮选回收工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用臭氧类高级氧化剂O3/H2O2对含有丁基黄药的模拟选矿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O3和H2O2的用量、溶液pH值、丁基黄药初始浓度、常见难免离子对废水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添加叔丁醇试验,探讨了O3/H2O2工艺去除丁基黄药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初始浓度为400 mg/L、pH=6.8的模拟废水1 000 mL,投加100 L/h 的O3和1 000 mg/L 的H2O2,反应2 h后CODCr的去除率可达60.25%;CO2-3和SO2-4有抑制废水中CODCr去除的作用,而Cu2+和Zn2+可以提高废水CODCr的去除率;O3/H2O2工艺去除废水CODCr反应遵循羟基自由基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壳聚糖(CS)为原材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制备了吸附材料壳聚糖/石墨烯(CS/GO)、壳聚糖/纳米二氧化硅(CS/SiO2)复合微粒。研究了吸附剂CS/GO、CS/SiO2、交联CS对Cu2+、Pb2+、Ni2+的吸附去除性能。结果表明,3种材料对重金属离子的最大吸附容量顺序为: CS/GO>CS/SiO2>交联CS; 3种吸附剂材料中CS/GO网络结构最发达,孔隙最多,比表面积最大,吸附性能最好。在模拟废水实验中,当pH=7、吸附剂用量6 g/L、时间30 min条件下,复合颗粒CS/SiO2对Cu2+、Pb2+、Ni2+的吸附率分别达到99.48%、98.50%和98.49%; CS/GO对Cu2+、Pb2+、Ni2+的吸附率分别达到99.20%、96.76%和99.40%。  相似文献   

14.
刘有才  钟宏 《矿冶工程》2005,25(4):50-53
通过对滤膜制备影响因素的研究, 确定了最佳制膜工艺条件, 用相转换法制备了对Cu2+具有较大螯合容量的螯合滤膜。研究了树脂颗粒粒径、树脂片厚度、Cu2+浓度、吸附温度、盐溶液pH 值和盐溶液浓度对膜吸附量的影响。对膜进行动态吸附测试表明, 聚酰亚胺鳌合滤膜(PIM D061)对Cu2+能实现吸附与解吸同步进行, 对Cu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800 μg/cm2 。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采用机械化学法从Fe2O3或粗粒Fe3O4获得单相Fe3O4纳米颗粒提供理论参考,探讨了机械力储能对铁氧化物机械化学反应热力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空气中,铁氧化物的机械化学分解温度随储能的增加而线性下降,导致反应体系中的各物相在热力学上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发生变化。据此,在储能-温度坐标系上确定了以Fe2O3或Fe3O4为起始反应物的机械化学反应体系中期望物相Fe3O4的热力学稳定区,从而得出了获得单相Fe3O4颗粒的热力学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天然黏土矿物在环境修复领域的实际应用水平,特别是针对重金属污水的治理,对天然滑石矿 物进行机械力化学活化,并考察其对含铜废水的净化性能。 系统探讨了行星式球磨机的磨机转速、滑石用量、处理时 间、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和铜盐种类等因素对滑石沉淀铜离子效果的影响,同时采用 XRD、FTIR 等测试手段对滑石及 活化样品处理铜溶液前后残渣进行表征,来明晰滑石与铜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结果表明,当球磨机转速为 500 r / min、滑石用量为 2. 5 g / L、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为 1 000 mg / L 时,滑石对铜离子的处理量可达到 271. 2 mg / g,证实了机 械力化学活化可以提高滑石净化含铜废水的处理能力。 XRD 和 FTIR 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力化学活化后,滑石矿物的 完整结晶被破坏,呈现非晶状态,镁离子和羟基从矿物中脱出至溶液中,提高了溶液 pH 值,在硫酸根离子存在的情况 下使铜转化为碱式硫酸铜沉淀从而被去除。 该沉淀经简单的酸浸,即可使铜溶出,可作为铜金属资源进行回收。 研究 表明,机械力化学活化可以切实提高天然滑石矿物的理化反应活性,实现重金属污水净化和金属二次资源回收的双 重目的,促进了资源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徐霞  庹必阳  韩朗  龙森 《金属矿山》2018,47(3):182-186
为了寻找高效、低成本、无二次污染地解决重金属离子污染问题的方法,以提纯钠化后的蒙脱石(Na-mnt)为吸附剂,在对其进行性能表征的基础上,进行了Cu2+吸附试验,考察了Cu2+初始浓度、溶液的初始pH、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对Cu2+吸附的影响,并通过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及动力学方程从热力学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Na-mnt对Cu2+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Na-mnt对Cu2+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吸附过程是一个非自发的放热反应过程,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批吸附试验探究NaOH改性粉煤灰对含Pb2+废水吸附特性。结果表明,NaOH改性粉煤灰对Pb2+具有较强的吸附效果,在固液比为0.9 g/L、温度为25℃、Pb2+溶液质量浓度为100 mg/L条件下,吸附反应在30 min基本达到平衡,Pb2+去除率为96.02%,吸附容量为106.69 mg/g。由吸附等温线模型得出吸附主要在单分子层表面进行。吸附动力学特征表明吸附主要限速步骤为化学吸附。吸附反应存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