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勇  周志平 《无损检测》2007,29(8):489-490
在飞机事故中,失火是飞机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发生次数较多的事故之一。失火会造成飞机构件烧伤,导致强度降低。对烧伤飞机修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准确确定构件的烧伤范围和烧伤程度,这是制定修理工艺的关键。目前,国内对火烧飞机构件的检测最常用、最直观的方法是温色对比法,即根据金属构件表面的颜色与烧熔特征,  相似文献   

2.
研究飞机结构件的早期损伤检测对于预防结构件断裂故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目前常规检测方法和现有早期损伤诊断方法在早期损伤检洲中应用的局限性,比较、论述了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在飞机结构件早期损伤检测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因飞机导管特殊的结构和安装位置的复杂性,给损伤检测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研究了基于弱磁检测的飞机导管损伤检测的可行性,并结合ANSYS软件仿真方法梳理了常见的损伤类型及部位,利用试验研究了弱磁检测的可行性,及扫查方式对不同部位缺陷检测的影响。通过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弱磁检测技术在飞机导管损伤检测上的可行性,为飞机导管检测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飞机铝合金烧伤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侯日立  邢科田  代永朝 《无损检测》2001,23(12):518-519,534
介绍利用电导率法进行飞机结构烧伤检测的新方法,研究了相应的检验规范。  相似文献   

5.
在无损检测领域,机器视觉凭借实时在线、非接触、检测精度高以及便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正逐渐替代传统的目视检测,可用于裂纹、表面划伤、凹坑、断钉等结构表面损伤的检测和定量表征中。在梳理机器视觉技术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机器视觉在飞机结构损伤检测中的研究成果和应用进展,结合飞机结构损伤原位检测的工程需求,对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检出飞机铝蜂窝复合材料的缺陷位置及缺陷大小,评估缺陷损伤程度,运用激光错位散斑检测方法对有无缺陷及缺陷位置进行了检测,并采用声阻检测方法对缺陷大小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激光错位散斑检测法能够快速定位飞机铝蜂窝复合材料缺陷的位置,但检测精度不高;声阻检测法能够对缺陷位置进行精确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的结合使用,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进一步开展飞机铝蜂窝复合材料缺陷损伤检测及评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某型民用飞机全机疲劳试验中,通过实施无损检测而发现的损伤,从损伤类型、损伤出现部位及部分裂纹的扩展进行分析,总结了该飞机的结构薄弱部位及危险裂纹扩展规律,为此类飞机无损检测检测及维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飞机钛合金烧伤及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日立  张元华  卢志敏 《无损检测》2003,25(11):575-578
研究飞机结构用钛合金烧伤后抗拉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和电导率等材料特性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检测方法。得出硬度和电导率可作为钛合金烧伤的检测参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飞机结构外R(半径)区的损伤特征,在分析常规无损检测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的基础上,选择了涡流检测法对R区进行在役原位检测,并对该检测方法的检出能力及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和试验验证,最后制定了可靠的检测工艺,为飞机结构疲劳裂纹的无损检测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小林  江涛  冯立春 《无损检测》2009,31(2):120-122
由于飞机复合材料自身结构和制造工艺的特点,其冲击损伤破坏与金属材料明显不同。通过脉冲热像检测法,着重研究了低能冲击下飞机复合材料的损伤破坏特点,分析了飞机复合材料的冲击损伤源及其危害程度。结合飞机外场检测条件,就飞机复合材料损伤的原位检测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德新  谢小荣 《无损检测》2007,29(6):345-347,355
研究了飞机用BT20和OT4钛合金材料烧伤后力学性能和电导率随烧伤温度及烧伤时间的变化关系。分析了使用电导率法和硬度法检测钛合金烧伤程度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钛合金的电导率、硬度和强度均与烧伤温度和烧伤时间呈一定关系,因此可通过测定电导率和硬度的方法确定钛合金的烧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腐蚀损伤是老龄飞机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是点蚀坑,是引发裂纹萌生、扩展并导致飞机结构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进行含点蚀损伤铝合金的疲劳寿命预测是充分发挥老龄飞机的潜力,使之继续安全、有效服役的关键。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进行含点蚀损伤铝合金疲劳寿命预测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基于断裂力学方法的主要分析模型和所采用的关键技术,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风蚀损伤是民用飞机迎风面复合材料构件前缘常见的损伤之一。对风蚀损伤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引起风蚀损伤的原因及风蚀损伤对材料的影响;通过对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近年10架次民用飞机的维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得到飞机复合材料构件风蚀损伤常发生的部位;对风蚀损伤部位的修理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一些飞机复合材料构件风蚀损伤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多位置损伤(Multiple Site Damage,MSD)是老龄飞机在服役期间的一种重要损伤形式,其典型结构表现为含孔边裂纹的有限板结构。文章对典型MSD结构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其裂纹扩展和疲劳寿命的情况,得到一系列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多位置损伤会使结构剩余强度明显降低、裂纹扩展寿命显著缩短,对飞机结构的安全性形成极大威胁,认识MSD的裂纹扩展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许占显  杨小林 《无损检测》2001,23(10):455-457
无损检测是在不损伤被检测物件几何形状及组织结构 ,不改变或不影响其使用性能的条件下 ,利用各种物理方法和检测手段 ,检查测量某些缺陷和参数的技术。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监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确保飞机飞行安全方面越来越受到民航、空军的重视 ,从某种意义上讲无损检测技术代表了一个国家工业发展及航空维修的水平。五年多来 ,我院飞机损伤检测工程专业采用“双证制”(毕业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教学模式 ,与地方部门和国家标准要求的资格鉴定实现了接轨 ,为空军培训专业学员及专业进修人员 ,取得了良好效果。1 无损检测人…  相似文献   

16.
飞机多层结构的内部腐蚀具有隐蔽性强的特点,因而难以及时发现,严重威胁飞行安全。利用远场涡流检测技术,针对飞机多层结构的内层损伤,研究了硬铝合金多层结构内层模拟腐蚀缺陷的涡流检测。结果表明:对相位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缺陷的埋藏深度;结合飞机蒙皮的单层厚度,可以确认缺陷所在蒙皮的层数,根据埋深和层数调用相应的公式,可以获得缺陷的准确信息;远场涡流检测的灵敏度高,可以实现对腐蚀缺陷的定位检测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飞机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层板在役检测,采用同侧空气耦合超声兰姆波特征成像检测的方法对其缺陷进行检测。将非接触空气耦合超声传感器置于CFRP层板同侧,激发A0模态兰姆波,对其冲击损伤进行D扫描检测。引入时间反转损伤指数表征复合材料层板的冲击损伤。结合概率损伤算法,以该指数作为损伤重构成像的特征值,将不同扫描路径上的特征值数据进行融合,得到CFRP层板冲击损伤缺陷的兰姆波图像。结果表明,基于时间反转的兰姆波图像不仅能够直观地呈现损伤缺陷的位置和形状,而且能够通过避免基准信号选取和减少扫描步进次数显著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8.
腐蚀损伤是老龄飞机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引发裂纹萌生、扩展并导致飞机结构失效的重要原因,对铝合金的疲劳寿命起决定性作用;腐蚀预损伤如何影响铝合金的疲劳行为是建立含腐蚀损伤铝合金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基础,是近年来航空界疲劳断裂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腐蚀预损伤铝合金,尤其是在点蚀情况下的疲劳裂纹萌生和...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磁轭可对飞机铁磁性零部件的局部损伤进行磁粉检测,该技术具有检测效率高、操作方便的特点.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详细论述了电磁轭技术在襟翼滑轨检测中的难点以及检测工艺的制定过程,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环境腐蚀引起的剥蚀损伤、坑蚀损伤和腐蚀疲劳严重影响了老龄飞机飞行安全性,涡流阵列传感器具有的快速扫描检测能力和与被测件非接触的特点,满足了现阶段民航和军方对老龄飞机金属结构腐蚀检测的迫切需求.本文阐述了涡流阵列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一种涡流阵列传感器的仿真模型,分析了提离距离对传感器输出特性的影响.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