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窦克金 《石材》2002,(10):35-38
一、西乡望江山基性岩体的地质特征 南郑—洋县—西乡—段长123.5km,宽42km,面积5187km~2范围内,出露的基性岩体约100个,其中望江山岩体、碑坝岩体、汉山岩体都是较大的,其次是钟家沟岩体、白沔峡岩体、八宝台岩体、毕机沟岩体次之。以周家坪、汉台、洋县等地5个钻孔资料看,第四系(36m~179m)以下均存在基性岩。  相似文献   

2.
水泉沟碱性杂岩体是冀西北金矿集聚区规模最大、岩石类型最多、成因最复杂的代表性岩体。通过对岩体岩石类型、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成因和形成时代综合分析得出,水泉沟岩体与金矿床具有同源、同时、同构造的特点。岩体是在尚义—赤城—平泉深大韧性剪切(断裂)带控制下的多期次岩浆改造产物。岩浆、构造活动反复发生,导致岩体中的Au发生多次活化、迁移和再分配。岩体的形成过程也是Au元素活化、迁移、富集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3.
华北南缘的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与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内的池沟斑岩—夕卡岩型铜(钼)矿床,成岩成矿年龄都在140 Ma左右,岩体的形成和成矿作用处于侏罗纪—白垩纪挤压—伸展转变期,对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秦岭造山带的陆内造山和伸展过程。通过对这两个矿床的成矿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发现:池沟岩体比金堆城岩体偏基性,池沟岩体K2O/Na2O1,显示出与江西德兴矿集区中生代形成的铜厂和富家坞铜矿成矿斑岩特征一致,而且与北秦岭秋树湾铜(钼)矿床的成矿斑岩体也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金堆城岩体K2O/Na2O1,与东秦岭钼矿带成矿斑岩体的特征一致(钾大于钠)。池沟岩体为I型花岗岩,而金堆城岩体落在I、A、S型花岗岩区域内,显示成岩物质源区以混合为特点。成矿岩体的Sr-Nd-Hf同位素特征对比显示,金堆城岩体的岩浆源区主要为古—中元古代的增生地壳,而池沟岩体的岩浆源区则主要为中—新元古代的增生地壳,两个岩体的形成过程中都有部分幔源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4.
从岩体应力场对渗流的控制作用、渗流对岩体的作用机理、应力—渗流耦合三方面,分析了裂隙岩体渗流的主要问题,阐述了裂隙岩体三个基本模型的原理和优缺点,为合理选取裂隙岩体渗流计算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柞水—山阳矿集区是南秦岭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地区,广泛出露白沙沟等浅成—超浅成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及与之有关的矽卡岩—斑岩型矿床(化)。文章在对柞水—山阳矿集区下官坊岩体矿化地质特征观测的基础上,对该矿集区内的下官坊含矿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研究,探讨了该岩体的成因、成岩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及成矿潜力。下官坊岩体岩性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的花岗闪长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测定表明,下官坊岩体的岩浆侵位年龄为139~144 Ma。Lu-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下官坊岩体的岩浆源区可能为地壳熔融岩浆与地幔重熔岩浆的混合,并且具有较高的混合均一化程度。下官坊岩体显著富集成矿元素Cu,其成岩成矿大地构造环境、矿化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类型、岩石矿物组合与国内外矽卡岩型矿床相似,指示该岩体具有形成矽卡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潜力。下官坊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交,造山带应力状态由挤压转向伸展,引发强烈壳幔相互作用和花岗质岩浆活动,并随之形成了含矿岩体及其矽卡岩型矿化。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某水电站坝址区岩体节理裂隙、断层破碎带规模及其分布,选择了坝址区ZK1孔、ZK3孔、ZK7孔,采用声波探测技术进行钻孔岩体声波波速测试。结果表明:拟建坝址区岩体完整段波速高,节理裂隙发育地段以及断层带呈明显的低速突变;裂隙发育带、断层带岩体纵波波速Vpm一般小于2500m/s,弱风化岩体纵波波速Vpm一般在3100—4000m/s,微风化岩体纵波波速Vpm一般为5000—5800m/s。研究结果对分析判断岩体中存在的节理裂隙、断裂等缺陷,为解决坝址稳定及渗漏问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喀雅克登东部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在区域地质调查中一直被认为是早—中泥盆世辉长岩,本次工作利用岩矿鉴定、岩石化学成分分析,结合野外实际工作情况,分析认为该岩体为二辉橄榄岩与辉长岩的杂岩体,且以二辉橄榄岩为主体。二辉橄榄岩m/f比值为3.55~4.00,为铁质超基性岩,具拉斑玄武岩特征,辉长岩m/f比值为0.79~1.27,为铁质基性岩,为钙碱性系列,两者均为加里东造山带造山后伸展环境下的产物。喀雅克登基性—超基性杂岩体与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矿床含矿杂岩体对比发现,两者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构造环境均较为相似,表明在喀雅克登杂岩体中有寻找大型铜镍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锚杆对多组有序裂隙岩体的作用机制,以水泥砂浆预制多组有序裂隙类岩体,采用玻璃纤维塑料筋材(GFRP)模拟锚杆,对预制的类岩体进行全长锚固,制作多组不同锚固条件下的试件。将预制试件在RMT-150伺服试验机进行单轴压缩破断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主控裂纹的概念,认为主控裂纹的贯通导致了试件强度的弱化。分别从细观上研究了锚杆对多组有序裂隙类岩体主控裂纹的起裂、扩展和贯通影响机制;从宏观上研究锚杆对多组有序裂隙岩体峰值强度、残余强度以及抗变形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锚杆锚固后多组有序裂隙类岩体主控裂纹由纵向—倾斜—横向贯通为主的扩展、贯通模式转变为横向—纵向—倾斜的模式,主控裂纹路径更长且贯通过程受到锚杆锚固限制,具体表现为锚杆锚固改变了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使得类岩体试件抗变形能力更大、试件的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更高。但并非加锚密度越大,类岩体强度越高,适当的加锚密度才能获得更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开挖爆破诱发的地震波对岩质边坡有显著影响,我国《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给出了边坡岩体的爆破振动速度允许值,但未明确说明取值的理论依据。为此,分析露天开挖爆破条件下邻近边坡岩体的附加动应力和质点振动速度场分布特征,推导以坡表质点振动速度表征的岩体附加动应力表达式。以边坡岩体不发生剪切和张拉破坏为控制要求,考虑边坡岩体分级特征和坡体结构特征,提出基于简单边坡模型的浅层岩体的爆破振动速度允许值。分析表明,岩体强度、边坡坡度、滑动面深度和地震波频率等均对边坡岩体的允许振动速度存在显著影响。其次,无剪切破坏条件下计算的爆破振动速度允许值与《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的控制标准在量级上较接近,而无张拉破坏时各级岩体的爆破振动速度允许值差别不大,《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中岩质边坡爆破振动控制标准应在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0.
岩体支护国际学术会议——1992年6月15—18日,会址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萨德伯里(Sudbury)。会议内容主要涉及采矿工程中的岩体支护以及岩体加固技术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瑶岗仙复式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岗仙复式岩体、千里山复式岩体、骑田岭岩体和九峰岩体都是亚碱性、过铝质、放射性元素含量高的花岗质岩石;而作为成矿小岩体的瑶岗仙复式岩体区别于区域大花岗岩体如九峰岩体、骑田岭岩体,其酸性和分异演化程度更高,与后者相比存在分异演化上的连续性和继承性。瑶岗仙复式岩体富含挥发分,第一期和第二期侵入岩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流体—熔体相互作用;第三期石英斑岩同样也具备良好的成矿条件,但随着地质条件的改变,其沿着构造薄弱地带快速上升,并以含W元素较高的石英斑岩就位,规模明显小于前两期,且标志着成矿作用的结束。  相似文献   

12.
富水破碎岩体帷幕注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主研制的三维注浆模型试验系统,开展富水破碎岩体多孔分序帷幕注浆试验,获得注浆扰动下岩体多物理场演化规律:1被注岩体总压力及孔隙水压力变化强烈,历经急剧增长—峰值波动—渐进衰减—趋于稳定的变化阶段;2破碎岩体内部,浆液在隧洞拱顶和拱底位置发生优势劈裂扩散,同时引起洞周收敛位移;3注浆作用下破碎岩体压缩释水导致渗透性能显著降低,表现为分序注浆试验中超孔隙水压力激发程度逐次大幅提高。帷幕注浆试验结束后,揭露、分析了加固体内部特征,研究破碎岩体加固范围非均匀变化规律,归纳总结松散破碎岩体及泥质软弱岩体对应的渗透–劈裂型及微劈裂型两类注浆加固模式,揭示了劈裂浆脉形成的多重注浆叠加机制。基于以上研究工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固结岩体微观特征,研究表明浆脉–黏土界面具有三维结构,可划分为渗透型和微劈裂型两种类型,网络状微型浆脉的锚固作用增大了界面粗糙度和强度;界面靠近黏土一侧发育损伤裂纹,推测为固结岩体物理力学条件突变位置,为加固岩体潜在破坏环节。研究成果补充和完善了室内注浆模拟试验方法,探索了多孔分序帷幕注浆试验中浆液扩散规律及注浆加固机理,为类似地质环境下岩体注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尹贵志  崔军  翟国红  贾万金  毕鹏 《矿产勘查》2018,9(8):1554-1563
红旗岭矿区分布几十个基性—超基性岩体,1号岩体是矿区最早发现的含矿岩体,由1上和1下岩体构成,在2006年国家危机矿山资源潜力勘探调查中,在39号勘探线深部发现一个主体岩相为橄榄辉岩的小岩体。经分析,确认1号岩体实质是由1上、1下及F1断层上盘两个小盲岩体组成的岩体群。通过利用3Dmine矿业软件,对所有岩体、主体岩相、矿体建立三维模型,对全部三维模型进行组合观测分析,结合1号岩体地质成岩成矿理论,初步认为1上岩体32~34号勘探线区域存在岩浆通道,这一发现证实了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深部熔离充填贯入的成岩成矿的理论,对红旗岭矿区深部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单立华  潘东  丁汝福  裴圣良 《矿产勘查》2018,9(12):2378-2385
富蕴县科克别克提铁镁质基性岩呈黑—灰黑色,中粗粒结构、溶蚀结构、块状结构。岩体经历了岩浆结晶分异,形成闪长岩相—辉长岩相—角闪辉石岩相,其SiO_2含量分别为52%~69%,45%~52%,40%~45%,m/f值为0. 5~2. 0,岩体具有铜镍矿成矿前景,角闪辉石岩为主要控矿岩相。辉石主要为透辉石、普通辉石,少量古铜辉石,多呈"残晶"被角闪石包含;角闪石主要有普通角闪石、透闪石、韭闪石等,部分角闪石保留了辉石的外形。分析表明,岩体经历了自变质作用,发育次闪石化、绿帘石—奥长石化蚀变。  相似文献   

15.
云南卓潘碱性杂岩体稀土元素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卓潘岩体是金沙江—哀牢山富碱斑岩带中的重要岩体,位于兰坪走滑拉分盆地西部。稀土元素特征显示,卓潘岩体是一个稀土总量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新生代岩体,岩体轻稀土元素对轻稀土总量的贡献力度由大到小为:Ce→La→Nd→Pr→Sm→Eu;与华南风化壳型稀土矿特征对比研究发现,卓潘岩体与华南风化壳型稀土矿成矿特征相似,具一定的风化壳型稀土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马吉雄  赵海超  冶建虎 《矿产勘查》2022,13(10):1430-1436
本文通过地质、土壤地球化学及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格尔木市水仙南地区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地质特征、成矿特征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邻区夏日哈木富矿岩体(I岩体)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水仙南岩体区域发育土壤地球化学、磁法、电法异常呈高值段,在异常浓集部位发育镍矿化体,该特征与夏日哈木岩体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研究认为水仙南岩体具有形成岩浆熔离型镍矿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嘎仙镍钴铅锌矿床的形成与镁质超基性岩密切相关。已发现的低品位、大规模镍矿体,产于主岩体的中间或下盘部位。其产状、规模、形态,依附岩体而变化,并严格受岩体控制。嘎仙含矿蚀变岩体,具有镍钴元素含量偏高、低S、贫Cu、PGE含量较低(局部有偏高)现象,成矿特征具有特殊性。据现有资料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应属岩浆熔离—热液改造型硫化物镍矿床。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特大水利工程,库区交通复建工程与环境地质的矛盾极为突出,文章以三峡库区交通复建工程—秭归县吕家坪公路隧道为例,介绍了该隧道工程地质勘察、选线、施工中对长江三峡重大危岩体—链子崖危岩体的稳定性和安全进行重点关注,开展监测监控,确保危岩稳定的前提下顺利贯通隧道。  相似文献   

19.
大华山金矿位于毛堂—蒲塘金矿田东南部,矿床由两种工业类型金矿组成,即产于岩体内的斑岩—隐爆角砾型金矿和产于岩体外构造破碎带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该矿区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这种类型的金矿在毛堂—蒲塘金矿田尚属首例。文章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构造控制了岩体和矿体的空间分布,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毛堂—蒲塘一带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并与大华山金矿进行对比,认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了矿区及外围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3):421-424
通过对北大别山王湾钼矿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构造、含矿岩体、围岩蚀变及矿产特征的研究,运用热液成矿理论,阐述了王湾钼矿的地质特征,总结出找矿标志。研究认为王湾钼矿床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东段,属斑岩型钼矿床,矿体受龟(山)—梅(山)断裂带及马鞍山岩体双重控制,其中地表矿(化)体集中于北西向蚀变破碎带内,深部矿(化)体呈面状沿马鞍山岩体内外接触带展布。岩体化学成分具中酸性、略微富钾等特点,围岩蚀变发育,具明显分带现象,网脉化硅化、钾化、绢云母化及黄铁矿化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