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模混合电路的集成度和复杂度不断提高,电路测试的难度越来越大,混合信号边界扫描技术的推出为数模混合电路的测试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文章以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的文献报道为依据,对目前混合信号边界扫描技术的测试规范及测试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重点对该技术的新应用、新进展和发展动态进行详细介绍;针对混合信号边界扫描技术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急需研究解决的主要关键技术,最后总结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陈寿宏  颜学龙  黄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5):1168-1169,1182
将边界扫描技术与网络技术结合,解决高密度电路系统特别是混合信号电路及复杂测试环境带来的测试问题,可实现远程测试与故障诊断;设计了一种基于网络的混合信号边界扫描测试软硬件系统,硬件部分设计了边界扫描测试控制器、网络接口电路并实现了硬件底层驱动程序,软件部分实现了边界扫描测试系统程序和网络接口功能函数;对被测电路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完成混合电路的远程边界扫描测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苏波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11):2870-2872
在深入研究IEEE1149.1及IEEE1149.4标准的基础上,对基于边界扫描的混合信号电路的可测性结构进行了探索;对所设计混合信号电路可测性结构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外部模拟电路进行硬件的具体实现,构建了验证模块DOT4MBST;同时以DOT4MBST与IEEE1149.4工作组提供的标准验证芯片为核心对同结构的混合信号电路构建了验证电路;最后对验证模块DOT4MBST及验证电路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信号电路可测性结构是可行的,并可以应用到混合信号电路中提高电路的可测试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边界扫描的混合信号电路可测性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IEEE1149.1及IEEE1149.4标准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符合标准的混合信号电路边界扫描可测性结构各组成部分,包括测试访问口控制器、数字边界扫描单元、模拟边界扫描单元、测试总线接口电路及测试寄存器;构建验证电路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信号电路可测性结构是可行的,并可以应用到混合信号电路中提高电路的可测试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IEEE1149.4的混合信号边界扫描测试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IEEE1149.4混合信号测试总线及其特点,并根据该标准定义的测试结构对混合信号电路的测试方法进行研究,设计出符合IEEE1149.4标准的边界扫描控制器及其验证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控制器能实现对混合信号电路板的测试,大大提高了混合信号电路板的可观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6.
张琼  杨晴  毕贵红 《自动化仪表》2006,27(6):53-54,58
在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噪音信号不可避免地会干扰正常信号.如何对混合信号进行信噪分离,是目前业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针对高频方波信号的信噪分离问题,提出了智能化脉宽数字滤波的技术方案,并设计了一种实用的脉宽数字滤波电路,消除了测量信号中的尖峰干扰成分.实践证明:该电路能有效地实现高频方波信号与尖峰脉冲干扰信号的信噪分离.  相似文献   

7.
复杂装备中复杂模拟和数模混合电路的应用,在提升装备性能的同时,也对电路故障诊断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通过研究数模混合电路故障仿真和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具有标准文件数量、内容和格式的故障字典自动生成功能;故障字典具有规范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可有效解决当前模拟和数模电路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提高故障诊断效率;试验验证表明,文中所述技术具有很好的实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述IGBT驱动模块混合集成电路的研制情况,从实用角度分析比较几种驱动模块电路的结构和特点,介绍了部分应用时的外部电路接线图。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编程器件的通信检测系统接口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型通信设备检测需求,借鉴虚拟仪器设计结构,以通用计算机和多功能检测接口组成检测系统。检测接口电路使用可编程器件提高检测接口的自动化程度,以FPGA为核心单元,通过DAC和ADC完成激励信号的生成和响应信号采集,并使用混合电路完成回波抵消实现检测接口的收发双工,解决了检测系统无法实时收发的问题。描述了检测接口的设计过程,给出了硬件设计电路和FPGA程序结构框图,详细分析了以高性能运算放大器为基础设计的差分放大电路、混合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对于类似系统和电路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Hook技术在监控PSpice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仿真工具PSpice的基本概念和Hook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在进行模拟及混合信号电路测试的仿真试验时,如何利用Hook技术来监控PSpice的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衬底耦合参数提取方法。采用边界元法求解衬底耦合电阻,与有限差分法相比,计算速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且可以保持精度,结合改进的Voronoi图来划分版图,生成的衬底RC网络数目远小于同样采用Voronoi图的文献「4」,而且解决了文献「4」中由于解析公式计算衬底电阻导致精度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采用新型"纳米颗粒一光刻胶"混合旋涂技术制作的片上射频Ni-Zn铁氧体磁膜微电感.成相良好的Ni0.3Zn0.6Cu0.1Fe2O4铁氧体纳米颗粒在光刻胶中均匀混合,再将该混合物涂覆在螺旋电感线圈上,实现电感性能的提升.这种新型低温工艺避免了常规制作铁氧体器件方法带来的高温处理(>600℃)对集成电路的破坏.与无磁膜覆盖样品对比,铁氧体覆盖电感的电感量在0.1~4 GHz提升了14~27%.这是实现高性能、全兼容铁氧体集成片上RF IC电感的一种很有前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习博  方彦军 《控制工程》2004,11(5):438-440,444
介绍了如何开发基于智能IC卡的供热管理系统,改变落后的供热管理模式。该供热管理系统以IC卡计费监控装置、控制阀和现场流量采集仪表组成的硬件装置为基础,通过IC卡的预付费来进行供热管理。另外还讨论了系统实现中IC卡读写装置和IC卡选择、系统安全性的保障、错误检测和恢复等几方面问题,并详细说明了系统软件各个模块的功能划分。实际使用说明本系统实现了控制和管理相结合,有效提高了供热管理,具有经济实用、结构灵活、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射频识别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接触式IC卡技术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免接触问题;该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是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以Mifare卡作为读卡器识别对象,采用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核心读写模块MFRC500和单片机来设计的;具体阐述了非接触式IC 卡读卡器硬件电路和软件开发,给出了硬件原理图并对其作了详细的说明;实际使用表明,该读卡器性能稳定,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免接触读写距离可达lOcm.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音频接口电路测试方法。测试系统使用LabVIEW软件结合NI公司数据采集卡,对电路DAC、ADC动态参数和滤波器频率特性进行了测试。LabVIEW的数据采集、信号产生、信号调理、数字信号处理等模块在该数模混合电路测试中被使用。与传统仪器相比,虚拟仪器开发更方便、人机界面更友好。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IC卡各类芯片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并对IC卡芯片的制造、可靠性及加密性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宾馆酒店IC卡智能电子门锁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YADA品牌宾馆酒店IC卡智能电子门锁系统集当代先进的智能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精密机械制造工艺于一体,是一种造型优美、使用简便的智能型电子锁具,可广泛应用于宾馆、酒店、家庭、高级办公楼、高级公寓等场所。文章简单介绍了其设计原理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套在非接触式IC卡基础上开发的,集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技术和液晶显示技术为一体的小区车辆管理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硬件组成,软件功能模块的组成等内容。该系统造价低,功能强大,可通过汉字显示相关信息,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
具体分析电网上的一种常见干扰信号——雷电干扰信号及RCCB现行国标在相关方面的不足;提出并引入了一项特殊技术——10 ms不驱动时间,以避开电网上特殊信号的干扰,减少误动作。将这项带延时保护功能的抗干扰技术与其他抗干扰技术集成进一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漏电保护专用芯片中。实测结果证实,此芯片具有进口芯片及其国产仿制芯片所不具有的优良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规模IC芯片中局部高温热效应问题,提出一种应用随机行走算法对芯片进行热分析的技术.首先简述随机行走问题的基本概念,给出问题的理论解法;然后讨论基于三维网格划分的IC芯片热等效阻容网络模型,着重分析随机行走算法在热等效模型中的应用,并建立一个实际芯片的热等效模型,采用随机行走算法模拟计算模型的稳态温度分布和瞬态温度变化;最后针对随机行走算法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伪并行行走和结果重用2种加速技术.实验结果表明,随机行走算法能够胜任大规模热等效网络的分析,计算精度满足热分析要求,所提出的加速技术能够显著地提高算法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