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水泵站担负着城市日常污水排放和汛期排涝的重任,对其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控势在必行。针对当前排水泵监测系统布线繁琐、维护困难及成本高的现状,设计一种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排水泵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计算机和协调器组成。基于Z-Stack编写应用程序,根据监测要求设计协调器、路由器及5种终端节点的硬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现场泵站监测要求,可作为排水泵监测的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基于DSP的燃料电池电站功率调节系统控制器.功率调节系统对整个电站系统的可靠、高效率和高质量运行有很重要的作用.功率调节系统由逆变电路、数字控制系统等组成,文章对数字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设计了DSP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研究了逆变器输出波形控制技术.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进行了波形控制技术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所设计的DSP嵌入式系统满足了功率调节系统的功能要求,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输出波形质量.  相似文献   

3.
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由分层、局部向扁平、全局方向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可能直接导致功能安全失效,迫切需要开展相应的可信性分析设计;针对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面临的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可信问题,通过从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中的系统、数据、网络3方面分析了可信性风险与设计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可信性分析技术、数据可信性设计技术和网络可信性设计技术,保障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的可信性,为舰船电站网络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开展可信性分析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刘忠  邹宇  张凯 《测控技术》2015,34(8):75-77
鉴于传统鱼塘养殖的监测方法效率低、实时性差等缺点,提出了基于ATmega16的鱼塘养殖监测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在线实时监测鱼塘的溶氧量和水温等相关参数,同时发出相关的语音报警提示和控制相应的增氧泵和排水泵工作状况;为减轻人力劳动成本,设计了定时对鱼塘进行自动投料的控制装置.另外还扩展了键盘操作接口,可进行手动和自动控制的功能切换.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套基于PLC和组态软件的电站通风控制系统.系统以工控机为上位机,以三菱FX2N系列PLC为下位机,实现了电站通风系统的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开发周期长、扩展能力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Net Micro Framework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本系统基于Cortex-M3内核的开发板,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原则,详细阐述了.Net Micro Framework在电动汽车充电桩控制系统中的开发流程和功能模块设计。本系统已在山东临沂焦庄、青岛薛家岛充换电站的充电桩上运行使用,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扩展能力强、开发成本低,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煤矿矿井的井下排水泵自动化控制需要,设计了一种基于ARM和WinCE的井下排水控制系统.系统加载智能控制算法,可根据水仓水位、用电的避峰填谷等因素科学调度排水水泵运行.当水泵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备用水泵,实现了水泵监测、控制的自动化.仿真表明,系统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多台水泵的无人值守控制,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煤矿生产的安全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电站全范围培训仿真机在具有良好的电站系统设备的动、静态特性的基础上,通过二次设计和开发,可以进行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案论证和设计,以及电站可靠性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以充分发挥仿真技术这一信息资源在电力行业的作用。具体介绍仿真机功能扩展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煤矿井下排水泵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煤矿的实际生产情况,介绍了一种模块化的井下排水泵监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AVR单片机ATmega16作为微处理器,能实时采集排水泵的运行参数、自动控制水泵及排淤装置的启动和停止、监控井下水仓的水位,并具有水位超限自动报警功能;采用单片机控制与PC监视相结合的方式,使地面调度室能随时监控排水泵的运行状况,当排水泵的参数超限时,可在地面远程操作排水泵。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开发成本低、可移植性强。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电站控制系统的高精度同步数据采集和控制,对时钟同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影响时钟同步精度的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片上系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So C FPGA)抓包辅助实现电站控制系统时钟同步的硬件设计。使用So C FPGA对IEEE 1588协议进行解析,并采用So C FPGA和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时间戳生成器。该方法解决了在软件层获取时间戳不稳定、同步精度低等问题,降低了电站控制系统时钟同步设计的复杂度。长期测试数据表明,So C FPGA解析和网络报文获取准确,主控制器时钟节点和从I/O设备节点间达到了微秒级的精确定时同步,事件顺序记录(SOE)精度小于1 ms。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数据分类效率问题,引入了并行概念学习的方法,针对二叉树分类法的“累积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行概念的描述语言.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二叉树的多类SVM并行分类系统.通过对系统性能的分析表明,在样本空间庞大、样本涉及属性广的数据分类时,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本分类是文本数据挖掘的基础和核心,为解决在文本分类中二值支持向量机不能进行多类分类的问题,论文提出采用二叉树对多个二值支持向量机(SVM)子分类器进行组合,并运用聚类分析中类距离方法规范二叉树生成过程的基于二叉树的多类支持向量机(MSVM)分类算法。实验数据表明,相对于KNN 算法和朴素贝叶斯算法,基于二叉树的MSVM 算法在文本分类上更具优越性。该算法已应用于科技奖励信息检索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矿井排水泵存在的运维难点,同时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对智能运维系统结构、主要功能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描述,关键技术包括边云协同、云组件技术和改进k-means算法。结合矿井排水泵实际需求,开发了智能运维系统,并应用于矿井排水泵,提高了矿井整体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虚拟人切片数据量大、解剖结构复杂等特点,对分割虚拟人切片图像的基于二叉树SVM多类分割方法进行研究.基于二叉树的SVM多类分割方法较其他SVM多分类方法更符合人们分割虚拟人切片图像的习惯,而且能获得较高的分割性能和质量.通过对该方法的性能分析,为组织高效的二叉树SVM多类分割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船舶电站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峰  施伟锋 《测控技术》2010,29(11):85-89
针对交流380 V 50 Hz船舶电站,实现以触摸屏、PLC和PPU为核心的船舶自动化电站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PLC控制程序设计及基于触摸屏的船舶电站监控人机界面软件设计。介绍了船舶电站监控系统的构成、软件结构和操作界面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电站变压器冷却监控系统控制方案故障多、人力消耗大、数据记录不及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变压器冷却监控系统,从电路设计、结构设计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了双电源备自投、延时启动等方案,并通过工程应用证明该监控系统可完美代替传统继电器式的监控系统的功能,该控制系统旨在有效避免传统冷却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完善变压器冷却系统的监测,保证控制系统安全性,稳定性。经实地运行表明,该系统不仅实现了数据的监控与记录,且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王爱珍  成守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2,33(5):1790-1794,1800
为了改善基于串行总线技术的电站仿真机接口系统通信速率低、分布距离有限、扩展不方便以及调试困难,提出了基于ARM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分布式智能化输入输出接口系统.基于提出的分布式仿真机接口系统思想,分别从系统设计、系统软硬实现以及组态设计等进行了设计和实现.系统实际应用表明,基于ARM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接口系统通信速率高、分布距离远和扩展更方便,能够满足电站全范围仿真机输入输出接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站大机组的建设,环境保护对电站建设中的输灰、排渣、烟尘、废水排放等提出更高的要求,除灰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造前景非常广阔。愿同广大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探讨输灰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满足电厂的环保要求。使其尽快走上国产化道路以推动国内机械制造、仪表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制造工业的提高及发展。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串口通信的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该系统发送端、接收端的软硬件设计及通信设置。该系统采用PLC作为发送端控制器,实现对电站及旋转UPS参数的采集、处理及控制功能;接收端采用PC机,通过VB语言编程实现电站"三遥"功能;PLC与PC机通过串行通信端口通信。该系统还在任务保障性、可维修性、可操作性方面进行了特殊设计。应用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于高铁PC梁运载的运梁车是SPMT特定用途的一种,其电气液压控制系统复杂,传感器及液压执行机构种类及数量多;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将控制系统设计成多个控制模块,采用CAN总线作为系统中各单元之间交换信息的通道,给系统设计和布线带来了极大地便利;文章从硬件和软件设计进行阐述,从动力控制、转向控制、行走控制、悬挂及支腿控制等,逐步介绍运梁车控制系统的研制过程和控制系统结构组成;在参考以往运梁车设计的优缺点基础上,采用了最先进的传感器对运梁车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控和精确的控制;分析了研制过程碰到的重难点问题及解决办法,为同类自行式模块运输车(SPMT)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研制成功的控制系统安装于公司生产的HJY550运梁车上经过调试及试运转,控制精确、各项功能均达到设计要求,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