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减少封锁雷的硬件设备及降低功耗,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测距的雷场节点定位方法.该方法只需通过封锁雷本身的无线通信模块,不增加任何外界设备.首先根据接收信号强度RSSI测得雷场节点间的距离,通过数学运算建立虚拟锚点,然后借助已建立的锚点和三边测量法来确定锚点附近未知节点的坐标,直到雷场所有未知节点都计算完毕,最终完成雷场节点间的相对定位.实验结果表明当信道损耗指数为2.5时测距误差最小,雷场节点定位误差在4m以内,满足雷场封锁要求.  相似文献   

2.
雷的作战效果取决于雷体起爆时距离目标的远近程度,为了改善现存部分库存雷没有确定最佳起爆点这一现状,在此设计了确定最佳起爆点的磁探测仪.本探测仪采用磁阻传感器探测目标,目标信号经过后续的放大电路,微分电路处理,确定最佳起爆点,并在最佳起爆点时输出触发信号,引爆雷体.本设计还为以后智能雷的发展提供了一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BAT子弹药的运动分析以及命中精度要求,提出一种加装微型脉冲发动机进行末段修正的思想。介绍了BAT子弹药在加装末段脉冲修正机构之后整个控制系统组成及其功能,将整个控制系统简化为探测模块、主控制器模块和点火驱动电路模块,主要对点火驱动模块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并结合安全性需求这一思想加入了保险电路,对其点火驱动电路进行了改进与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电路具有良好的性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设计反水雷武器的尺寸及重量、提高作战效率,对某球形雷体结构的毁伤特性数值进行研究。运用LS-DYNA软件开展水下静爆仿真,采用3维模型求解;分析裸药柱与某球形雷的作用距离、裸药柱装药量对雷体壳体毁伤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当裸药柱外端面与雷体壳体外缘的距离从210 mm增加到400 mm时,壳体变形量从3.9%降低到2.2%;裸药柱装药量从0.5 kg增加至2.5 kg,壳体变形量从0.58%降到3.4%;增大裸药柱装药量更能使雷体壳体结构加大塑性变形;确定造成雷体壳体毁伤的临界装药量为3 kg,临界距离为20 mm。  相似文献   

5.
机载布撒器对机场跑道封锁效率计算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布撒器开舱速度和子弹时间间隔的关系,布撒器攻击角度和封锁概率及重合效率的关系,布撒器瞄准点以及瞄准点之间的距离与封锁概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布撒器效能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计算封锁飞机跑道所需投放的布撒器数目和对跑道的封锁概率,给出了一个具体的算例,可为布撒器的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维弹道修正弹阻力执行机构开启时间确定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一维弹道修正弹阻力执行机构开启时间确定困难、计算时间长的问题,文中给出了阻力执行机构开启时间与修正距离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确定阻力执行机构开启时间的算法模型.利用该模型可快速、准确的确定出阻力执行机构的开启时间.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使开启时间确定容易、准确,计算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型小口径自动炮的炮口初速测量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相位法的炮口初速测量系统。介绍了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流程,使用集成金属接近探测器 CS209A和模拟锁相环 NE564搭建硬件电路,由锁相环电路输出经 CS209A获取的弹丸通过炮口两确定距离上的感应线圈时产生的始末相位的相位差信号,并采用 LabVIEW编写的处理软件对采集的相位差信号进行分析计算,获得弹丸炮口初速。试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测试结果可靠,适合部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目前火炮装药温度测量的方法,利用Proteus设计了药温测量装置主要模块的硬件电路。实现了单片机与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之间的通讯协议,并利用Keil进行了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温度测量电路能够准确地测量出装药温度。  相似文献   

9.
高速数控车床切削过程中,刀具的温度变化是科学分析该刀具受热变形的重要依据,由此搭建了一个基于LabVIEW的温度测试系统。分析了刀具温度信号所存在的问题并为该温度测试系统设计了调理电路,通过Multisim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电路的正确性。在现场测试中可以看到温度信号经该调理电路调理后明显的抑制了信号中的高频噪声,提高了温度采集系统的总体性能和精度。对所设计电路采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来验证其正确性,再将其应用到现场测试采集中。  相似文献   

10.
为快速分析解决常规导弹封锁机场跑道的作战效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效能分析(SEA)方法的作战效能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SEA方法的常规导弹封锁机场跑道作战效能分析的框架结构和解析模型; 结合导弹武器作战攻防体系对抗的特点,给出了封锁把握程度分布密度的计算方法并验证了模型的计算精度,该精度可满足实际作战需求。分析了抛撒子母弹分段切割机场跑道的封锁作战特点,运用成爆弹威力环“切割”跑道的思想,通过判断母弹落点与被“切割”跑道之间的几何关系,确定有利弹着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刻画封锁把握程度的跑道失效概率的解析模型; 为了构建反映机场跑道封锁与反封锁对抗过程的封锁时间计算模型,将跑道封锁时间划分为跑道损毁情况判定时间、确定跑道抢修方案时间、排爆作业时间和弹坑修复时间4个部分。构建了排爆作业和弹坑修复阶段作业时间的计算模型,以及封锁时间性能度量的解析模型。对封锁时间性能度量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了统计推断。研究结果为后续运用SEA方法进行常规导弹封锁机场跑道作战效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倒谱对水下目标进行被动定位的方法。利用倒谱法估计出多途信号时延,结合现有的被动定位技术,实现对目标深度和距离的估计。仿真分析了该方法的定位性能,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水雷在多途环境中对目标的被动定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引信采用固定延期起爆方式的攻坚弹的炸点难以适应不同厚薄目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薄厚目标识别开关的攻坚引信自适应延期方法,该方法利用薄厚目标识别开关对薄厚目标的反应不同给出两种不同的信号,延期起爆时间调整电路据此给出两种不同延期时间。仿真表明:基于薄厚目标识别开关的攻坚引信自适应延期方法对厚度200 mm以下,400 mm以上的混凝土目标能够进行自适应起爆控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ISA总线的纳秒级同步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ISA总线的纳秒级同步器采用可编程硬件延时设计,其电路采用10片MC100E195级联,17位地址选择线通过并行接口8255控制门电路.晶振脉冲分频后经8254计数并产生基准信号,送可编程门阵列MC100E195,得到20ns级的延迟范围.采用VC 对同步器硬件端口探作,通过参数设置,得到多路延时同步信号.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有源R型在线电阻测量电路,该在线电阻测量电路是由集成运放和电阻组成的电阻/频率变换器,易于集成化。另外,提出了一种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测量电路受环境温度变化的补偿方法,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克服环境温度对在线测量电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MC14528单稳延迟电路内部物理过程,导出延迟时间计算公式,用此公式设计计算,其精度比用经典公式计算的结果高一个数量级,为这类延迟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提供了准确的公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火工品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保证其可靠作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imulink 仿真软件的点火电流 计算方法。分析电火工品点火原理,综合考虑高温环境下点火电路电缆阻值变化、接插件接触电阻等影响因素,通 过仿真计算复杂点火电路点火电流,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提高火工品工作可靠性,节省研制成本, 为工程设计领域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药温测量中环境温度的作用及精确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讨论了火炮发射药装药温度的间接测量方法,论述了环境温度对装药温度测量中的作用,以及环境温度采集中传感器的选型。设计了适合于装药温度间接测量要求的环境温度测量电路。在精密测温技术方面进行了 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IRIG-B码的时间信号产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RIG-B码的时间信号产生器,以频率源频标,从分频链上取得不同频率的信号,提供本地标准频率和标准时间信号.该产生器由输入整形、分频器、数字开关移相器、延迟秒形成、本地秒形成等电路组成.其设计包括方案确立、底层分析、顶层综合、仿真等步骤.其中底层分析又分为分频单元及延时脉冲产生单元两部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乳液法合成出平均粒度在10~20μm之间的斯蒂芬酸铅(W-LTNR),在合成LTNR过程中,加入适量研磨珠制备出平均粒度在5μm以下的细化LTNR样品(Y-LTNR)。通过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测试仪对细化前LTNR、W-LTNR及Y-LTNR样品晶体形貌和粒度进行分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真空安定性测试仪,测试了3种LTNR样品的热性能和5s爆发点。结果表明,3种LTNR样品的DSC分解峰温度基本保持一致;相比细化前LTNR,高能冷却研磨后样品(Y-LTNR)活化能有所提高,5s爆发点温度略有提高,热感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冯建森 《火工品》2000,(4):23-26
研究了适用于煤矿井下火区高温煤层开采的具有一定耐热性能的工业电雷管,并对其耐热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