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即物即境     
正柳:2013年我们在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做了一次大舍建筑作品展,当时把展览名称定为"即物即境",结合这次展览,青锋写了一篇题为《境物之间》的评论,为大舍的设计做了一次小总结。两年后,青锋先生的建筑评论结集出版,分别让我俩给他当时的评论写点感想,我看到你的回应里对"物"与"境"有了新的看法,能再说说吗?  相似文献   

2.
即物即境     
柳:2013年我们在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建筑中心做了一次大舍建筑作品展,当时把展览名称定为“即物即境”,结合这次展览,青锋写了一篇题为《境物之间》的评论,为大舍的设计做了一次小总结.两年后,青锋先生的建筑评论结集出版,分别让我俩给他当时的评论写点感想,我看到你的回应里对“物”与“境”有了新的看法,能再说说吗?  相似文献   

3.
境物之间     
正"即境即物,即物即境",这是大舍为他们在北京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研究中心举办的X-微展所起的名字。"即"意为接近,境是指"一个空间及其氛围的存在",而物是指"建筑的实体"。~([1])从题目中不难读出,大舍将自己的建筑历程定义为对"境"与"物"这两个建筑本体主要构成元素的探寻。它像一个不断接近的过程,却因为目标与路径的迷惑而产生曲折与跌宕。这种情节也暗藏在这个命名中:"即境即物,即物即境",词序的转换在这里有着特别的含义,它用一种简单而分明的方式体现出大舍在"境物"之间的权衡与选择。  相似文献   

4.
青锋 《世界建筑》2014,(3):82-91
大舍建筑事务所用"即境即物,即物即境"来描述近期作品中涉及策略的变化。以此为契机,本文讨论了大舍建筑自2001年成立以来3个阶段中不同的设计策略以及背后的思想动机。最后,本文以龙美术馆为核心,分析了大舍对"物"的强调以何种方式体现,以及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对谈序言在2013年底的"大舍微展:即物即境"中,大舍以物与境的探讨表达了对建筑与设计的看法和立场。此次"材料与建造"专题,本期客座主编章明特邀袁烽、柳亦春在原作space对谈,共同深入探讨和解密龙美术馆西岸馆背后的建造故事。即物即境章明:在你们的设计中,从夏雨幼儿园、嘉定新城幼儿园、青浦青少年活动中心到龙美术馆,有一种一而惯之的对材料的偏好与执  相似文献   

6.
境物之间     
“即境即物,即物即境”,这是大舍为他们在北京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研究中心举办的X-微展所起的名字.“即”意为接近,境是指“一个空间及其氛围的存在”,而物是指“建筑的实体”.[1]从题目中不难读出,大含将自己的建筑历程定义为对“境”与“物”这两个建筑本体主要构成元素的探寻.它像一个不断接近的过程,却因为目标与路径的迷惑而产生曲折与跌宕.这种情节也暗藏在这个命名中:“即境即物,即物即境”,词序的转换在这里有着特别的含义,它用一种简单而分明的方式体现出大舍在“境物”之间的权衡与选择.如果说,大舍早先的设计策略更倾向于“境”的营造,那么,他们近期作品中的一个新动向是“物”的构筑开始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这种变化戏剧性地体现在龙美术馆与大舍之前作品的强烈差异之上,在设计策略与建筑语汇背后,所隐含的是建筑师对于建筑本源价值与实现手段的不同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建筑学的自治(autonomy)显然是大舍在建筑思考和实践中一直存在的内容。无论"境"、"物"之先后,或者"抽象"与"具体"之反复,大舍始终相信建筑学具有一种内在的本体性;而与此同时,无论"从内到外"还是"从外到内"的设计途径,大舍完成的建筑作品都对外部城市环境保持着一种冷淡而抗拒的关系。其中所呈现的建筑自治性,在当代中国建筑学语境下具有特定的意义,因为它是一种中国式现代性之下主动而又被动的选择。这里所说的中国式现代性,更准确地说是上海  相似文献   

8.
对话大舍     
正UED:大舍从前一时期的"即境",到现在的"即物"甚至是物境相融,这些思想上的转变,是如何通过建筑语言来表现的?陈屹峰:十多年来设计实践的目标的确有些转变,从最初的营造情境到目前的寻求意义。我认为这种改变根本上是基于对建筑本体的不同认识,当然在设计表达上也会有所流露,比如说在材料的运用方面逐渐由抽象转向具体。过去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采用"去材质化"的做法,把材料的特征抹去,让建筑还原到  相似文献   

9.
园林作为一门四维艺术,一旦生成,实非为最佳状态,还需"后熟"的过程:物与物之间的磨合、交融,形成有机整体的生态环境;时间能使原艺术再生长,丰富并扩展物与物之间的联系,由物景量之积累向意境质之飞跃。从园林植物、建筑、山水三方面阐述时间的物景表现:将园林空间意识纳入时间进程,展现植物林相之美、建筑造型之美和山水天然之美;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天合之境三方面详述时间的意境表现:时间丰富园林的历史人文内涵,是作用于万物的自然神来之笔,与自然天合共创。  相似文献   

10.
对话大舍 关于上海青浦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与大舍两位主持建筑师的对话,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及建筑自身的组织结构等方面介绍了上海青浦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设计策略,并对与此项目相关的抽象与现实的关系及大舍的设计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之后,大舍新办公室是建筑师柳亦春自己编撰任务书、自己设计、自己监理的特殊项目。这栋位于上海徐汇区滨江地带毗邻艺博会双年展主展馆的小房子,承载着地方政府艺术产业兴市的梦想,更承载着建筑师近年来对"何谓建筑"这一基本问题的基本思考。在本次对谈中,柳亦春诚恳且平实地讲述了自己在新大舍设计中的理念、态度以及方法。1梧桐树与U型院|刘东洋|恭喜大舍的建筑师们乔迁新居。我们今天就聊聊这个新居,因为它是一类非常特别的项目:建筑师本人既是业主,  相似文献   

12.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1,(11):110-111
戴勇Eric Tai戴勇,戴勇室内设计师事务所及卡萨艺术品有限公司创始人。2009年,戴勇获全国十大样板房设计师称号并入选英国AndrewMartin室内设计奥斯卡全球优秀室内设计师,成为深圳第一位获得此荣誉的设计师。出版个人设计作品集及研究专著《逸境——戴勇作品集》、《中国优秀室内设计师——时尚奢华样板戴勇作品集二》、《戴勇设计——陈设生活智慧》、《发现最美的酒店——城市酒店与度假酒店设计》、《极上雅境——戴勇室内设计与陈设艺术》。其创办的戴勇室内设计师事务所具多年地产及酒店项目设计经验,服务的客户有万科、华润、华侨城、金地、奥园、红磡等。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以批判性地梳理被中国建筑界误读的"记忆"概念为起点,深入探讨了"境基记忆"在记忆外包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介质自主性",从"境基记忆共同体"的文化使命入手分析了境基文化意义建构,并由此提出桥接境基记忆与意义的"在地建筑学"框架。  相似文献   

14.
对结构的讨论是建筑学的永恒话题,结构除了支撑的技术性概念以外,还有联系人、场所,以及历史等文化意义。本文描述了国内建筑界对结构认识的现状,说明了结构探讨的必要性,并对大舍建筑事务所关于结构的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大舍建筑事务所如何以结构为切入点,唤起人们的记忆,实现结构物与境的统一,以及对当代建筑的启发。  相似文献   

15.
<正>肖敦余195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天津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天津大学城市规划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天津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河北省石家庄市副市长。曾出版和发表《小城镇规划与景观构成》《社区规划与设计》《境由心生——肖敦余铅笔画艺术》等多部著作和文章。美术作品:《肖敦余铅笔画艺术:境由心生》《山水情怀》《彩墨形意》等。  相似文献   

16.
工程名称:螺旋艺廊坐落地点:上海建筑面积:250m2参与设计:范蓓蕾设计时间:2009.07~2010.01竣工时间:2011.06摄影:舒赫该项目位于嘉定新城的紫气东来公园,是市政府"艺术兴市"的战略工程之一。这是一片崭新的"景观轴",与远香湖等水系相连。沿着水岸边,分布了许多新锐建筑师作品。而其中大舍的作品就位于天祝路与阿克苏路的路口。螺旋艺廊延续了大舍一贯的建筑风格,现代、简约、几何体……将建筑形态简化为最基础的几何形体,寻求的建筑基本概念和元素的回归,以及建筑与基地环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8)
《诗格》中把"境"分为三类,即物境、情境和意境。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一文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件好的艺术品首先以情而感人,表现物境的目的还在于传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山水情境的创造,要求画者有审美涵养,在心灵的飞跃中去体验、去感受。山水画中意境的产生离不开人的参与,画家情感的寄托通过人的参与具体地传达出来,从而把画中情与景结合起来。中国山水画到了宋代,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达到了极致,在情境上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通过"成都在何处"、"何处是成都"两个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2011年成都双年展国际建筑展"物我之境"调研项目的背景和任务,同时概述了调研项目的学者们以各自不同的视野看到的成都城市特质。  相似文献   

19.
正"饮居·九舍"不是一栋建筑,而是一个关于城市设计的"建筑群"。九舍是STUDIO QI创造ART-STAY理念在中国的第一个实践项目,位于西塘古镇。ART-STAY指在一定空间中挖掘和植入新锐艺术现象,为当下社会艺术运动和关注者搭建交流、驻场及传播平台,同时能提供复合旅宿关怀和交流生活美学的开放式场所。和传统分离式的旅宿空间不同,九舍  相似文献   

20.
<正>在1997年发表的《叙事话语与低技策略》一文中,我首次提到了"低技策略"这个概念:"面对现实,选择技术上的相对简易性,注重经济上的廉价可行,充分强调对古老的历史文明优势的发掘利用,扬长避短,力图通过令人信服的设计哲学和充足的智慧含量,以低造价和低技术手段营造高度的艺术品质,在经济条件、技术水准和建筑艺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由此探寻一条适用于经济落后但文明深厚的国家或地区的建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