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刘赟  韩洪祥  董俊强 《现代导航》2018,9(6):417-421
随着北斗导航系统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其系统完好性问题也逐渐走到我们的视野里, 如何保证北斗卫星的完好性则成为当前北斗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卫星导航系统的完好性检测为背景,以北斗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和平台,设计了针对北斗导航系统接收机的加权最小二乘的 RAIM 监测算法,并且通过已有的完好性检测设备采集数据进行算法验证,证明了该软件算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公安领域的应用,首先探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和系统组成,然后分析公安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需求,从敏感性、保密性需求以及警用车辆卫星定位功能需求两方面进行总结,最后讨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公安领域的应用效果,成功构建边防信息双向交互的良好局面,规范警务活动执行标准,提升办案水平,提高边防处置综合指挥效果,起到良好的警力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研究与分析,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历程,分析北斗卫星系统构成和目前应用现状,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测量中应用的意义和关键技术,以实际案例分析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很多设备都支持北斗卫星对时,技术也逐渐成熟。为了保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对北斗系统平台进行安全维护,重点需要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平台的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维护。文章首先分析了北斗导航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之后介绍了北斗安全运维平台的实现原理,最后对北斗安全运维平台的相关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功能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等卫星系统类似,可以为人民提供定位、短报文通信等服务,目前,该系统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应用.该系统可以分为空间段、地面段以及用户段三个部分.首先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构成和主要应用,然后研究该卫星导航的技术原理,最后以RNSS/RDSS接收端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终端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导航系统,它具有中国的自主产权,不但具备定位导航功能,还具备通信功能.目前为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当中,大到军事勘察,小到出行导航.随着北斗二号卫星系统的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功能增强,应用范围扩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导航定位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研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分析其在个人位置服务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北斗正式服务应用拉开帷幕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起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向亚太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顺利完成。而随着北斗应用的开放,主要依赖GPS系统应用发展起来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也将拉开崭新的一幕。北斗系统自2011年12月起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2012年又发射了6颗卫星,扩大了系统覆盖范围,提高系统服务精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一号”的完成,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又前进了一大步,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的GPS虽然都是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但是它们在各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北斗导航业务正式对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而从卫星数量、轨道特性、定位原理、用户容量和定位精度等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差别,通过对比分析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和GPS的系统和功能组成,给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救援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原理和工作方式,利用无线传输方式对海上急救系统进行了设计和研究,得到了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的智能海上急救系统,并通过简单案例,初步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1北斗系统应用现状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一号系统),是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代区域性有源卫星导航系统,可为我国及周边国家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具备国际一流品质的卫星导航和通信服务,是继美国的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用卫星导航系统。目前正在建设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将实现全球无源精密定位,并兼容北斗一号系统短信息通信功能,将  相似文献   

11.
北斗导航卫星应用能否早日普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我国建立了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但由于多种因素,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并不充分, 大量星上资源闲置。以卫星在轨寿命8年来计算,每天有100万元的折旧在白白消耗,以卫星设计容量为百万户来计算,目前在线的终端用户不足千分之一。尽管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工作委员会连年召开“北斗导航系统应用论坛”,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专家学者以及许多部门和企业也都认为,北斗卫星是个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使用非常安全的系统,但在推广应用中受到的种种制约,还是一直阻碍着其产业化进程。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何以在民用化之路上陷入困境,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北斗应用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内在一致性的分析为出发点,探讨了北斗应用的广泛性、多样性以及层次性,探讨了北斗应用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并就如何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北斗应用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内在一致性的分析为出发点,探讨了北斗应用的广泛性.多样性以及层次性.以及北斗应用技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并就如何发展北斗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数字通信世界》2014,(12):15-15
<正>日前,由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论坛在上海举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本次论坛上表示,北斗系统正式取得国际海事应用的合法地位,成为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第三个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正式取得国际海事应用合法地位2014年初,国家标准委和北斗系统管理办公室联合成立了北斗卫星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家层面实现了北斗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5.
吕小平 《卫星与网络》2014,(1):I0046-I0050
为保证飞行安全,建立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的航空导航基础设施是中国民航的必然选择。空管应用标准体系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民航空管应用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国外卫星导航系统空管应用标准体系及其支撑条件,提出了适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民航空管应用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并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设建议,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民航空管的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北斗卫星系统在远洋船舶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我国北斗卫星一代和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发展过程及其应用情况。根据远洋船舶对海上导航定位、时统对时以及应急通信的需求,针对目前船舶所使用导航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远洋船舶上应用的设想。该系统可提供导航定位、精密授时和报文通信等相关业务,能充分满足远洋船舶的需求。对应用该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王佳佳 《移动信息》2023,45(7):25-2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和设计的高科技成果,在国防、水利、测绘等行业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其改变了我国定位系统以GPS系统为主的发展格局。在测绘工程中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但能促进我国测绘方式的改革与优化,也能获得准确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与利用,提高信息使用水平。文中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探究对象,通过其和GPS导航系统的比较,进一步探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测绘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移动通信》2012,(24):76
近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英文名称为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为BDS。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相似文献   

19.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 1.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功能概述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除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3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3颗(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北斗用户终端3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北斗系统建设现状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决定建设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北斗),2003年,北斗卫星导航验证系统建成,并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向区域导航拓展.即由12颗卫星组成扩展区域卫星导航系统,采取有源与无源相结合体制,兼容北斗验证系统的全部功能.2012年左右覆盖亚太地区,即服务拓展到南北纬55度,东经55度~180度.在扩展区域导航系统12颗卫星基础上,北斗导航系统的服务将由区域拓展到全球,将在2020年左右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