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雪  段少宇  张栋梁 《粘接》2022,(3):67-70+75
研究了口腔正畸间接粘接中瓷修复体与托槽粘接强度受到粘接处理方式和粘结剂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效果。粘接处理方式分为陶瓷偶联剂+氢氟酸酸蚀+喷砂组(A组)、氢氟酸酸蚀+喷砂组(B组)和陶瓷偶联剂+喷砂组(C组):选定4种粘结剂:Ormco光固化型、3M化学固化型、西湖化学固化型、京津化学固化型粘结剂,每组按照4种材料各粘接烤瓷试件16个。统计分析3个组抗剪切强度、粘结剂残留情况。结果表明:A、B组Ormco光固化型、3M化学固化型、西湖化学固化型和京津化学固化型粘结剂的抗剪切强度均高于C组(P <0.05); A、B和C组粘结剂总残留率逐渐降低(P <0.05)。其中A组Ormco光固化型、3M化学固化型、西湖化学固化型粘结剂残留率均低于B、C组(P <0.05),京津化学固化型粘结剂残留率低于C组(P <0.05)。说明间接粘接中瓷修复体托槽粘接强度受到粘结剂材料和粘接处理方式的直接影响,采用Ormco光固化型粘结剂,并结合表面打磨、氢氟酸酸蚀等表面处理方法更能提升瓷修复体托槽粘接强度,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这种瓷修复体托槽粘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粘接》2020,(7)
对牙齿进行根管治疗完成后,由于纤维桩有助于恢复患牙的形态和功能,纤维桩修复的效果又直接受到粘结剂粘接强度的影响。于是文章将3种不同类型的树脂型粘结剂(全酸蚀树脂粘结剂、自酸蚀树脂粘结剂和自粘接树脂粘结剂)应用于纤维桩修复中,检测其粘接强度、微渗漏程度和破坏形式。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每种类型的树脂型粘结剂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微渗漏,其中微渗漏程度最小的是全酸蚀树脂型粘结剂;3种树脂型粘结剂的微渗漏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粘接强度最大的为全酸蚀树脂型粘结剂,3种粘结剂的粘结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混合破坏的断裂方式和粘结剂/纤维桩间断裂方式发生的频率最多。总之,全酸蚀树脂型粘结剂在纤维桩修复中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科伽  张雷 《粘接》2022,(4):116-120
Vertise Flow自粘接流动复合树脂省去了粘接这一步骤,极大的简化了临床操作,但有关报道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对牙颈部楔形缺损的修复,比较了Vertise Flow自粘接流动树脂和自酸蚀粘结剂+流动树脂这两种方法,以明确自粘接流动树脂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刘  李芳  牛丽娜  赵三军  王辰  周唯  李萌  陈吉华 《粘接》2014,(10):39-42
探讨使用不同压力气体吹拂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对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微观形貌及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20颗离体的完整无龋第3磨牙去除冠釉,按粘接过程中气体吹拂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处理剂和粘合剂均轻吹;处理剂强吹,粘合剂轻吹;处理剂轻吹,粘合剂强吹;处理剂和粘合剂均强吹。轻吹气压为0.1MPa,强吹气压为0.3 MPa),每组5颗牙。各组粘接完成后,37℃水浴24 h,每颗牙切出1片薄片状试件利用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4组粘接界面微观形貌(n=5),另外每颗牙制成8根长方体形试件测试微拉伸强度(μTBS)(n=40)。SEM观察显示,第1组的粘接剂层最厚,树脂突最短小稀疏;第2组和第3组的粘接剂层较薄,树脂突更长更致密更均匀;第4组的粘接剂层最薄,但是树脂突更长更致密更均匀。第2组的μTBS最高(41.32±3.76)MPa,其次为第3组(31.17±4.80)MPa、第1组(26.24±5.21)MPa,第4组最低(14.89±2.31)MPa。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中,采用气体加压技术吹拂处理剂可显著提高树脂牙本质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5.
王辰  牛丽娜  沈丽娟  王迎捷  周唯  刘  陈吉华 《粘接》2014,(9):40-43,39
探讨使用不同压力气体喷涂偶联剂对氧化锆表面形貌及氧化锆-树脂粘合剂粘接强度的影响。烧结、喷砂后的氧化锆瓷片,按偶联剂种类(CP;ZP)和喷涂气体压力的高低(L 0.1 MPa;H 0.3 MPa)随机分为CPL、CPH、ZPL、ZPH 4个实验组及无偶联剂处理的对照组NP(n=15)。各组处理后的氧化锆瓷片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5组氧化锆表面形貌并测量粗糙度,并与树脂粘合剂(SA luting)粘接并测试微剪切强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CPL和ZPL组中氧化锆表面光滑平坦,CPH、ZPH组的氧化锆表面则保留了高低不平的微观形貌,平均粗糙度明显高于低压气体喷涂组。CPH组的微剪切粘接强度最高(24.82±7.34)MPa,其次为CPL组(17.93±1.53)MPa、ZPL组(15.67±3.39)MPa和ZPH组(9.59±5.97)MPa,对照组最低(8.77±3.12)MPa。偶联剂喷涂压力显著影响氧化锆-树脂粘合剂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6.
董阔  崔麦芹  刘颖 《粘接》2022,(5):44-47+59
研究处理方式和通用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乳牙牙本质粘接强度关系。选择符合要求的80颗乳牙作为实验样本,平均将其分为A、B、C、D、E组,A组为对照组,B组完全吹干的方式,C组水冲洗的方式,D组冲洗和再酸蚀15 s的方式,E组水冲洗和再酸蚀30 s的方式。对试样进行微拉伸强度测试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微拉伸强度各组从大到小依次为:A、D、E、C、B组,采用完全吹干的处理方式不利于唾液污染牙本质的粘接强度,B组和其他组间差异显著(P<0.05);C、D、E组间在粘接强度上的差别并不明显,显微镜观察树突长且密集。粘接剂光固化后唾液污染乳牙牙本质使用水冲洗或水冲洗加再酸蚀能提高牙本质粘接强度,有助于降低唾液对牙本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粘接》2016,(11)
探讨了气体吹拂压力对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SE Bond老化后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20颗离体的完整无龋第3磨牙去除冠釉,按粘接过程中气体吹拂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4组(处理剂轻吹+粘合剂轻吹;处理剂强吹+粘合剂轻吹;处理剂轻吹+粘合剂强吹;处理剂强吹+粘合剂强吹。轻吹气压为0.1 MPa,强吹气压为0.3 MPa。吹拂时间均为5 s,吹拂距离均为1 cm),每组5颗牙。各组粘接完成后,37℃水浴24 h,冷热循环5 000次,之后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μTBS)(n=45)。试验结果表明,第2组(处理剂强吹+粘合剂轻吹)的μTBS相对最高,为(40.37±11.42)MPa。应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SE bond时,采用气体加压技术吹拂处理剂联合常规气压轻吹粘合剂可显著提高树脂牙本质的粘接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董鑫  刘婷 《粘接》2023,(2):53-56
通过扫描电镜和微拉伸粘接强度实验,评价Carisolv(伢典)去腐凝胶、Er:YAG激光和传统涡轮3种不同的去腐方式对自酸蚀粘结剂粘接强度的影响。实验1通过扫描电镜观察3种去腐方式对牙本质表面微结构及其清洁度的影响,传统去腐组牙本质表面可见粗糙的玷污层;激光去腐组牙本质表面未见明显玷污层,可见开放的牙本质小管;Carisolv凝胶去腐组可见牙本质表面一薄层玷污层,一部分牙本质小管暴露。实验2通过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3种去腐方式对自酸蚀粘结剂粘接强度,3组相比大小依次为:Er:YAG激光组、Carisolv凝胶组、传统涡轮组,但Carisolv凝胶组和传统涡轮组的粘接强度差异不具有显著性。3种不同的去腐方式相比,Er:YAG激光去腐方式可以获得更好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9.
《粘接》2016,(5)
探讨高压气体吹拂一步法自酸蚀粘接系统S bond对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纳米渗漏的影响。5颗离体的完整无龋第三磨牙"十"字纵切,取其中的18份随机分为3组(轻吹;强吹;强吹+轻吹。轻吹气压为0.1 MPa,强吹气压为0.3 MPa),每组6份牙体组织,去除冠釉,进行粘接。各组粘接完成后,℃水浴37 24 h,每份牙体组织切出2片薄片状试件,制备纳米渗漏试件,分别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粘接界面纳米渗漏(n=6)。FESEM和TEM观察显示,轻吹组的纳米渗漏最多;强吹组次之;强吹+轻吹组的纳米渗漏最少。轻吹组与强吹+轻吹组纳米渗漏结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涂布层自酸蚀粘3P 0 05)2 S bond接剂,第1层强吹、第2层轻吹可显著减少粘接界面纳米渗漏,提高粘接界面封闭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牵引电机用有机硅密封胶的国产化替代问题,选用3种市售国产有机硅密封胶(B、C、D)与目前所用进口密封胶(A)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上述4种有机硅密封胶外观为均匀膏状物,下垂度均为1级(优),24 h硫化深度分别为3.0 mm、2.6 mm、2.3 mm、2.8 mm;密封胶D的表干时间为27 min,与密封胶A(26 min)基本一致,密封胶B则较长,为40 min;密封胶B和D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分别为3.54 MPa、248%和3.18 MPa、400%明显优于密封胶A和C。而密封胶C的拉伸强度(2.22 MPa)虽然低于密封胶A(2.92 MPa),但其拉断伸长率(208%)高于密封胶A(133%),有明显优势。常态下,密封胶B的拉伸剪切强度为0.68 MPa,与密封胶A(0.67 MPa)持平,而密封胶C(1.48 MPa)和D(1.40 MPa)的拉伸剪切强度均明显高于密封胶A和B;经高低温循环交变试验后,密封胶A的拉伸剪切强度有较大提升,达到1.12 MPa,密封胶B和D的拉伸剪切强度有小幅提升,分别达到0.74 MPa和1.48 MPa。综合来看,本实验选用的3种国产有机硅密封胶的整体性能基本达到了进口产品的技术水平,且力学和粘接性能更有优势。其中,密封胶D的综合性能最优,可用于牵引电机中。  相似文献   

11.
汪婷婷 《粘接》2024,(3):49-52
为分析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的应用性能,划分3组试验离体牙,制备3组实验样本,依次进行釉质脱矿、抗剪切强度、拉伸力、粘结剂残留程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釉质粘结剂样本在脱矿试验时,钙、磷含量迅速流失,易导致牙齿脱矿,且抗剪切能力较弱,拉伸力低,粘结剂残留量略大,当该粘结剂粘接托槽时间较长时容易引发托槽脱落以及微渗透现象等;试验组光固化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结剂样品可有效防止牙齿样本出现钙、磷流失,抗拉伸强度较大,有较高的抗剪切能力,可有效降低粘结剂残留,并在后续阶段不易发生托槽脱落,可降低牙齿托槽粘接处的白斑率,防止微渗透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以腰果酚、甲醛和三乙烯四胺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环氧树脂(EP)用腰果酚醛三乙烯四胺新型固化剂;然后以双酚A型EP为基体树脂、腰果酚醛三乙烯四胺为固化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增韧改性剂,制备了室温固化EP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w(PVB)=10%(相对于EP质量而言)时,胶粘剂的拉伸强度(30.58 MPa)、冲击强度(6.30 kJ/m2)和剪切强度(17.71 MPa)相对最大;此时改性EP胶粘剂的热稳定性相对最好,并且其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变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3.
石墨/氧化铝陶瓷的粘接连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酚醛树脂和B4C为原料制备高温粘结剂,并对石墨/陶瓷(Al2O3)进行粘接连接。对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石墨/陶瓷粘接样品进行剪切强度测试。结果表明,高温粘结剂对石墨/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在600,800℃热处理后的粘接样品由于胶层中树脂炭骨架的破坏而粘接强度不够理想,但在1000℃以上的热处理后,石墨/陶瓷接头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的抗热震性能。在经历多次的热冲击后,粘接强度先降低,而后趋于稳定,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回升。利用扫描电镜(SEM)对粘接界面的观察发现,在1000℃以上的热处理后,接头破坏形式是混合破坏,界面上明显可见粘附下的陶瓷基体。  相似文献   

14.
有机硅硼改性环氧耐高温胶粘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涌  余刚  王志政 《粘接》2009,(1):39-43
采用自制有机硅硼树脂改性双酚A环氧树脂,配合AG-80环氧树脂,改性咪唑为固化剂,得到80~100℃固化的无溶剂耐高温胶粘剂。室温剪切强度大于15MPa,200℃剪切强度大于8Mpa,分析表明,该树脂体系具有优异的耐温性能。200℃/1000h老化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DSC分析表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二元改性体系中存在均匀的“孔洞”结构和微分相,可以减小应力集中和阻止断裂发生,达到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琪 《粘接》2007,28(2):24-26
无溶剂中温固化环氧树脂胶粘剂是顺应环保发展而研制的新型胶粘剂,不仅可改善环境质量,而且力学性能有大幅度提高。采用脂环族三官能度环氧树脂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促进剂催化酸酐实现中温固化。树脂体系对纤维的湿润性好,常温条件下纤维增强树脂的弯曲强度为559.11 MPa,剪切强度为54.17 MPa;湿热环境下[(65±2)℃/12 h]的剪切强度为50.80 MPa;通过电子扫描电镜分析其断口微观结构均匀致密,而且破坏形式为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6.
用溶胶-凝胶法对氧化锆粉体表面包覆氧化硅,并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PS)进行表面修饰,制备了齿科粘结剂用无机填料。以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酯(TEGDMA)稀释剂、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两性单体、10-(2-甲基丙烯酰氧基)磷酸单癸酯(10-MDP)酸蚀剂为主要成分,将改性过的氧化锆按照质量分数为1%~10%的比例进行填充,测试了自酸蚀粘结剂的粘结强度等性能。结果表明,当填料质量分数为2%时明显提高粘结剂的粘结性能,其粘结强度为(31.63±1.53) MPa;而当ZrO2填充的质量分数增加到5%后,粘结强度开始下降。扫描电镜对粘结断面进行分析,发现随着ZrO2填充量的提高,自酸蚀粘结剂对牙本质小管和复合树脂的渗入作用减弱,导致粘结性能下降。超景深显微镜对样本切片观察显示,粘结剂的存在可以明显缩小牙齿与复合树脂之间的缝隙。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玻璃纤维布/光固化胶粘剂复合材料补片,实现对铝合金片的快速粘接与固化。考察了国产UV胶粘剂预聚物和进口UV胶的粘接性能、耐温性能以及粘接强度随胶粘剂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口光固化胶/玻璃纤维布复合材料补片与铝合金片的剪切强度在14.5~23.1MPa之间,国产光固化胶体系剪切强度在11.3~16.6MPa之间,两者均高于铆接强度(10.3MPa);作为胶粘剂基体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宽越有利于粘接强度的提高;此外,-40℃低温与100℃高温对体系粘接强度的影响很小(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湿法缠绕用环氧树脂基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DE-85树脂和AFG-90树脂为主体树脂,混合芳香胺为固化剂,研究了一种适合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湿法缠绕成型的树脂配方。结果表明,该树脂的黏度低(<550 mPa·s)、适用期长,其浇铸体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为107 MPa,拉伸模量为4.09 GPa,弯曲强度为161 MPa,弯曲模量为3.88 GPa,断裂伸长率超过6%。用其制备的T-700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界面粘接好,NOL环层间剪切强度达到66.8 MPa,拉伸强度达到2.44 GPa。  相似文献   

19.
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无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的改性聚醚多元醇(A组分)和异氰酸酯封端聚氨酯预聚体(B组分),用DSC等方法研究了制备B组分中聚醚二醇与聚醚三醇羟基比例对聚氨酯胶黏剂固化反应动力学及剪切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A组分不变以及A/B组分比例不变情况下,随着B组分原料中聚醚三醇的增加,胶黏剂固化表观活化能和剪切强度均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聚醚二醇和聚醚三醇羟基摩尔比为2∶0.8时,胶黏剂粘接铝片的剪切强度出现最大值2.14 MPa,此时表观活化能为50.98k J/mol。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含硼聚硅氮烷(PSNB)陶瓷前驱体的固化行为、热解过程及热解产物结构变化的基础上,以PSNB为基体树脂,Ti B2、Si C和B4C为填料制备了低温固化的可陶瓷化耐高温胶粘剂,测试了胶粘剂用于石墨材料粘接时不同温度的粘接性能。结果表明,胶粘剂在800℃时粘接强度最高,达到12.5 MPa,随着测试温度上升,粘接强度降低,但在1 500℃时粘接强度仍达到3 MPa以上。利用扫描电镜结合XRD图谱分析表明,当前驱体热解产物处于无定型状态时,粘接层能保持完整的结构,对应的胶粘剂具有高的粘接强度;当前驱体热解产物产生部分析晶时会破坏粘接剂结构的完整性,从而降低胶粘剂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