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伟军 《数码世界》2004,3(11A):11-11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宽带通信专家侯自强在“下一代互联网演进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非常肯定地说:“下一代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必定是P2P。”“今天,任何一个运营商流量的50%到60%都是P2P带来的。尽管P2P造成很多网络流量的堵塞,但是,一旦运营商要控制用户用户就不干了‘我就是j中P2P来的’。事实上,从目前的状态来看,未来5年到10年P2P模式必将横扫互联网、广播电视业乃至通讯业。”  相似文献   

2.
P2P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率的网络传输,同时这些应用也消耗了大量的网络带宽。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不同类别的P2P流量,建立准确的P2P流量分类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基于贝叶斯分类技术,提出一种P2P流量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网络流量的统计特征和基于统计理论的贝叶斯分类方法,对不同应用类型的P2P网络流量进行分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类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P2P技术迅速发展,所带来的数据流量,已经占到了整个Internet流量的70%以上,给网络带来很大的负担。这样巨大的流量严重影响校园网正常业务的运行。对P2P流量和网络行为进行深入地了解、分析,进一步管理P2P流量,并及时调整控制策略以适应P2P流量的特点,已成为网络流量控制的紧迫课题,而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对P2P流量进行有效的识别,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和宽带技术的发展,P2P的应用日益广泛.但随着P2P应用的发展,网络中也暴露出如违反版权法律法规、传播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吞噬带宽、造成网络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控制P2P流量,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识别出实时网络中的P2P流量,这也是网络运营商和一些公司高度重视的难点问题.传统的以固定端口方式识别已经很难准确检测P2P流量,而DPI技术是一种相对简单、高效的数据流检测技术,将此技术运用于P2P流量监测控制_中,将大大提高协议的识别效率和准确度.以典型的P2P应用软件KuGoo2008为例进行分析,采用DPI原理,剖析KuGoo音乐工具网络流量的特征,分析提取出该流量的指纹信息,并提出一种优化的P2P流量识别方案,设计一个基于DPI技术的P2P流量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旨在检测并控制网络P2P流量,释放网络带宽,优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P2P流量逐渐成为互联网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确识别P2P流量对于有效地管理网络和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P2P的应用,论述了主流的P2P流量检测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P2P流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僵尸网络已经成为当前最为严重的网络威胁之一,其中P2P僵尸网络得到迅速发展,其自身的通信特征给检测带来巨大的挑战.针对P2P僵尸网络检测技术的研究已经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提出一种P2P僵尸网络在线检测方法,首先采用信息熵技术发现网络流量中的异常点,然后通过分析P2P僵尸网络中主机的行为异常,利用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技术,从正常的网络流量数据中识别出可疑P2P僵尸主机,同时根据僵尸主机通信模式的相似性进行最终确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实现P2P僵尸网络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7.
P2P技术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君  禹继国 《福建电脑》2008,24(6):61-62
P2P技术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迅速崛起的技术。本文描述了P2P技术的概念,对比C/S模式介绍了P2P技术的主要特点、介绍了P2P技术主要分类,说明了P2P技术的典型应用,客观的交待了P2P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鉴于目前国内互联网现状,基于各种P2P协议的网络流量飞速增长并占据了大部分的网络带宽。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对P2P流量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结合P2P网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了P2P对网络流量的影响,提出了P2P流量识别的几项关键技术并对其优缺点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软件世界》2011,(12):34-34
P2P技术的发展 近些年来互联网应用无论是应用类型、用户规模和网络流量均呈爆发式增长.从信息获取到资源共享,从电子商务到媒体娱乐.从在线办公到社交网络.互联网的各类应用已经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0.
伟军 《数码世界》2004,3(18):11
中科院声学所研究员宽带通信专家侯自强在"下一代互联网演进与发展战略研讨会"上非常肯定地说:"下一代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必定是P2P.""今天,任何一个运营商流量的50%到60%都是P2P带来的.尽管P2P造成很多网络流量的堵塞,但是,一旦运营商要控制用户用户就不干了‘我就是冲P2P来的'.事实上,从目前的状态来看,未来5年到10年P2P模式必将横扫互联网、广播电视业乃至通讯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P2P应用的日益流行,P2P流量消耗了网络的大量带宽,已经影响到了互联网传统业务的服务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网络运营者和研究人员在P2P流量的管理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发工作,主要有P2P流量阻塞、缓存和本地化疏导等技术。首先对P2P技术做了简单概述,然后分析了影响P2P流量分布的重要技术因素,之后综述了最新的P2P流量管理技术,最后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流量控制不仅是网络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同时又是各种QoS服务模型和技术的基础和前提。以P2P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已经给互联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在于当前的网络流量管理缺乏识别控制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网络流量管理中引入流量应用识别控制技术。该文通过Cross流量控制系统对我所的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制定网络流量控制策略对我所进行了相应的调控,用以保证关键业务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杨超  贵颖祺 《办公自动化》2011,(10):26-28,62
有效的流量控制不仅是网络稳定、高效运行的基础,同时又是各种QoS服务模型和技术的基础和前提。以P2P为代表的网络应用已经给互联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在于当前的网络流量管理缺乏识别控制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网络流量管理中引入流量应用识别控制技术。本文通过Cross流量控制系统对我所的网络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制定网络流量控制策略对我所进行了相应的调控,用以保证关键业务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与信息资源的飞速发展,P2P文件共享系统等分布式网络应用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网络资源信息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P2P技术的结构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举例说明P2P网络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概述P2P技术的基础上,指出P2P技术在校园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校园网中P2P技术的识别与管理,并结合在实际校园网网络中的应用分析了端口控制识别结合用户数据管理方式和专业流量控制设备管理方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和宽带网络的普及,点对点(P2P)和点对服务器和点技术(P2sP)应用越来越受用户欢迎,但这类应用占用大量网络带宽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网络的流量模型,使原来流畅的网络变得越来越拥塞。为进行识别并限制其流量,介绍了P2P相关技术应用现状及其流量识别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流量识别技术,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P2P实时流量检测与管控成为网络管理的研究热点。采用熵优化支持向量机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熵优化支持向量机的P2P流量实时检测系统。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适应网络P2P流量的变化,可以在1~2分钟内有效地在线实时识别网络中绝大多数的P2P流量。  相似文献   

18.
P2P流量逐渐成为互联网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确识别P2P流量对于有效地管理网络和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都具有重要意义。对P2P应用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P2P和传统C/S网络的不同,并介绍了目前主流的P2P流量检测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然后结合P2P流量的payload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包检测的P2P流量检测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非常高的检测精度和令人满意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