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制剂恒温与加温输注在重症脑损伤应用中对胃肠道并发症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月到2018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设立研究组给予患者加温营养制剂,设立对照组给予恒温营养制剂,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9.05%,对照组患者胃肠道发生几率为45.24%,组间差异做统计学对比显示有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制剂加温输注在重症脑损伤应用中具有积极导向,可有效降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几率,确保患者肠内营养均衡,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从喂养方式、喂养过程、营养成分、护理重点等多方面综述新生儿短肠综合征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并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指标,提出对患儿进行持续性的肠内营养支持的具体做法:(1)在现实情况允许的条件下,保证用母乳喂养患儿,无法提供母乳的情况下合理配比奶粉,并根据实际需要添加一些纤维和脂类的补充剂,保障患儿健康发育;(2)在给予肠内营养的过程中全程无菌化处理,调节适宜的温度,合理选择药物;(3)应用大规模对照试验方式,通过大数据对比总结出持续肠内营养对短肠综合征患儿的影响,为儿科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无法自行进食的危重症患者,需进行肠内营养。那么何谓肠内营养呢?执行肠内营养时有哪些要点呢?下文将通过十大要点,让大家透彻了解肠内营养知识。要点A:何谓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属于一种营养支持疗法,是指给具备胃肠道消化和吸收能力的病人,口服或者是管饲营养素,给肌体提供能量,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4—2014年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及并发症。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4年1月—2014年1月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对急性胰腺炎进行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预后对比。结果:对于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可降低其病死率、减少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尽早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例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共52例,发生率为60.47%。在单因素分析中,镇静剂使用、肠内营养实施时间、肠内营养治疗前血清中白蛋白水平、专业护理、添加膳食纤维、腹内压和中心静脉压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密切相关(P0.05或P0.01),Logistics多因素分析中,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腹内压和中心静脉压对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具有显著影响,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的因素较多,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腹内压和中心静脉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添加膳食纤维和专业护理能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为保护性因素,临床及时认识和控制上述危险因素的发生和积极实施保护性因素对减少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与胃肠营养两种喂养方式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00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采用早期微量喂养结合静脉营养方案,胃肠营养组先采用静脉营养,患儿吞咽功能协调后经口喂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喂养效果、喂养不耐受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每日体重增长显著高于胃肠营养组,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生理体重下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达到足量肠内营养时间均低于胃肠营养组(P0.05);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呕吐、胃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胃肠营养组(P0.05);两组腹胀、腹泻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胆汁淤积发生率显著低于胃肠营养组(P0.05);两组高血糖、低血糖发生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联合静脉营养喂养效果良好、喂养不耐受情况发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该方式是一种针对早产低体重儿良好的营养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腹腔镜复位与传统开腹复位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小儿肠套叠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使用腹腔镜复位术与传统开腹复位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手术观察指标比较显示A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与B组相比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人数比较显示A组患者各类并发症发生人数显著少于B组(P0.05)。结论 :临床应用腹腔镜对小儿肠套叠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康复,术后并发症少且切口不影响美观,对患儿心理影响较小;术后胃肠功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有效改善患儿预后情况,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率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是否对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IV期神经母细胞瘤(NB)的患儿有益。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2月因NB拟行移植的患儿40例入组,随机分为营养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移植结束时患儿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移植结束时干预组体重减轻差值低于常规组(P0.05);营养不良发生比例:干预组轻度7例、中度1例;常规组轻度9例、中度2例;干预组前白蛋白和白蛋白优于常规组(P0.05),第3w饮食摄入量高于常规组,肠外营养支持时间、腹泻和肝功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对于IV期NB患儿,膳食营养指导及适量肠内营养补充有利于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提高患儿的治疗耐受性,有益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肠内营养对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66%,显著低于对照组18.61%的发生率(P 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Meta分析法比较食管癌术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与免疫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BM、CNKI、万方、维普,查找相关用免疫肠内营养治疗食管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检索相关资料追溯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RCT文献,共7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免疫肠内营养与标准肠内营养对比,并发症发生率OR=0. 39,95%CI (0. 26,0. 59)(P 0. 000 01);住院时间MD=-1. 19,95%CI (-1. 72,-0. 66)(P 0. 000 1); CD4/CD8 MD=-0. 41,95%CI (-0. 46,-0. 36)(P 0. 000 01);血清前白蛋白MD=-7. 82,95%CI (-12. 50,-3. 15)(P=0. 001);血清白蛋白MD=-1. 06,95%CI(-1. 65,-0. 47)(P=0. 000 4),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是C反应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是纳入文献较少及样本量不足导致。结论:免疫肠内营养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营养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常规营养治疗组(对照组)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观察组)。比较住院当天和营养治疗14 d后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水平变化,以及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患者血清TP、PA、HGB、ALB下降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营养治疗组患者,且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患者躯体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患者更高,而腹胀腹泻、二重感染和血糖异常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均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营养指标的下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纳入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类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不仅会导致患儿心功能障碍,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的情况,在进行心脏手术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因此在术后进行有效的胃肠营养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途径。目前常用的胃肠营养方式是经口进食和经鼻胃管,前者对患儿的吞咽、吸吮功能有一定的要求,后者是患儿术后前期最主要的营养途径,通过胃肠营养能够有效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术后治疗效果。胃肠营养也对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注意对胃管的护理管理、对营养物的选择和使用,同时需要注意对患儿进行感染预防,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高质量的护理治疗保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析总结胰腺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临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6年8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胰腺癌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34例进行分析总结,34例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予以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并针对患者治疗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34例患者出现1例管道阻塞、1例腹泻,并发症发生率为5.88%;34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6%。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满足胰腺癌术后患者营养需求,对其肠功能恢复有显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患者针对性护理,确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鼻饲法在ICU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改良鼻饲法,对照组常规鼻饲,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营养状况、血糖水平、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鼻饲2周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鼻饲第1天(P<0.05),但观察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呕吐、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反流、腹泻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鼻饲法有利于减缓ICU患者营养状况恶化,有利于ICU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减少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小儿患病治疗中,保证患儿合理与足够的营养,是促使病情好转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护理中,常常可见到由于不正确的喂养,使小儿病情加重、趋向复杂、延缓康复等情况,如肾炎饮食不忌盐、消化不良不控制饮食等.下面介绍几种小儿常见病的喂养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亲情护理模式在小儿心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近一年内在我院接受心外科手术的100例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亲情护理模式进行小儿心外科手术的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实验,调查比较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在前心外科手术后护理中的满意度,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及家属对于术后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病几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小儿心外科手术护理,亲情护理模式更加具有优势,能够提高患儿及家属对于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特点,以及临床治疗中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中心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240例消化性溃疡患儿,按照随即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在采取三联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奥美拉唑进行给药治疗,对照组120例,则采取常规三联治疗方法进行针对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经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康复情况、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长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且P均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应用治疗措施,是保证患儿治疗安全性的重要基础,通过并发症方面的有效控制,即可有效保障患儿在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在临床中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我科ICU病房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共100例和肠内营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腹泻腹泻组和无腹泻组专人记录每例研究对象一般状况: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血白蛋白水平、每日抗生素使用种类、管置时间结果 :腹泻组和无腹泻组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低白蛋白血症、每日抗生素使用量大于3种、管置时间大于1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们认为肠内营养液使用量、肠内营养液滴注速度、低白蛋白血症、每日抗生素使用量大于3种、管置时间大于1周为引起腹泻的常见原因,护理人员及时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减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机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短肽型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进展,重点阐述了肠内营养的概念、短肽型肠内营养剂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陈佳捷  倪玲  包斌  吴文惠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2):382-386,391
目的:评价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供临床参考.方法:搜集近年来的国内、外医学文献,从发展历程、临床应用主要目的、分类和特殊营养物质等方面对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予以评价和展望.结果:肠内营养是医院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给病人特殊营养需求、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加入特殊营养物质的肠内营养制剂可以对特异性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代谢功能进行调理.结论:肠道在应激反应和危重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减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进一步加速组织的修复,促进病人的康复,改善临床预后.在将来营养和代谢调节剂会被用于预防疾病和改善病情,营养支持将成为主要或次要的疾病治疗手段,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