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冰雪天气是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会造成输电线路覆冰,危害电网安全运行。本文围绕线路融冰方案编制的流程展开,针对流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步骤,研究辅助决策的智能技术,以提高电网调控中心融冰方案编制质量和实效性。具体内容如下:针对实际电网运行数据和覆冰数据进行预处理,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基于深度优先算法进行可停电融冰线路分析;采用加权均值综合评判的方法,基于多指标对融冰线路进行优先级排序和组合;基于直流潮流支路开断分布因子的评估方法,对融冰方案进行快速校核;基于多机多任务并行处理技术,对融冰方案进行详细校核,以此来提高输电线路融冰方案安排效率,保证电网在冰雪天气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
在覆冰的季节,输电线路重冰段容易发生由于覆冰过载而导致线路断裂的事故。针对架空输电线路的覆冰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比地线,地线在电网运行时,不承担通流带电任务,一般处于线路的顶端,遇到冰雪天气更易覆冰,在众多地线融冰方式中,基于直流电热融冰的方式已成为地线融冰首选,即采用地线引接线方式融冰,将导线电流导入地线,利用热效应将地线覆冰融化,针对导地线连接方式,研究一种小型化的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实现了导地线间的临时连接。可对任意区段的地线覆冰进行融化,该装置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操作性好、通用好等优点。采用伸缩结构,可适应不同高度跳线串。同时采用蜗杆减速机构,可在各个传动环节实现自锁,使地线融冰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更安全可靠。该项技术为研究解决输电线路地线和地线覆冰、降低直流融冰装置投资、降低安装难度、提高架空输电线路抗自然灾害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小型化装置安全、简单、有效、经济可靠。目前在线路覆冰期间得到了应用,均取得了很好的融冰效果,架空地线的融冰效率及成功率均可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严重覆冰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的机械和电气性能急剧下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线路覆冰预测技术是电网防冰、抗冰领域难点之一。本文以电网输电线路自然覆冰监测大数据为基础,进行数据异常处理、缺失值填补等预处理,提出一种基于覆冰拉力浮动区间的区间准确率评测方法。研究基于新型深度学习的数据驱动输电线路覆冰预测技术,构建了融合历史监测拉力、微气象数据及未来天气预报的拉力时序、一阶差分拉力时序覆冰预测模型,实现覆冰监测终端未来24小时逐小时的拉力准确预测,提前预知输电线路是否覆冰以及覆冰程度,有助于防冰、融冰决策,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输电线路严重覆冰将会造成输电塔倒塌或导线断线等事故,形成大面积停电、电网崩溃瓦解的电网事故.现用人工观冰为输电线路启动融冰提供决策依据,进而来预防覆冰过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与覆冰计算模型开展输电导线覆冰监测方法研究,实现云南电网某110 kV输电线路主要覆冰期(2015年12月18日至2016年2月17日)的在线监测,并与人工观冰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以4个人工观冰时间点的监测数据为例,人工观冰得到最大覆冰厚度分别为0.6 mm、0.9 mm、4.2 mm、1.5 mm;而光纤监测得到的等效覆冰厚度分别为0.381 mm、0.362 mm、0.892 mm、0.415 mm.对比发现最大覆冰厚度约为等效覆冰厚度的2~4倍.因此,基于光纤传感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方法可用来监测导线的等效覆冰厚度,为直流融冰等除冰过程提供数据支撑,以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气化铁路线路也在不断的增加,电气化铁路的重要作用在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中也不断显现出来。由于我国所跨越的地域气候非常广泛,接触网覆冰现象也就表现得非常严重,随着接触网不断向易覆冰区延伸,覆冰事故频繁发生,这使得铁路运营变得越来越不安全。针对接触网覆冰这一问题,对全国不同地区的铁路接触网覆冰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查阅了大量工程实例资料,对接触网融冰电气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潘斌  杨芳  王广友 《自动化应用》2023,(4):121-123+126
输电地线覆冰时利用导线供电,通过电流发热进行融冰,现有地线融冰大多采用人工接线方式,费时费力且风险大,针对以上缺点文章研发了地线融冰自动接线装置,采用电动远程操作,实现无人登塔的自动化接线,降低了输电线路维护成本,缩短了停电时间,保障了冬季覆冰季节输电线路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在高压输电线路当中,相关的融冰技术对于保证线路在特殊的天气环境之下正常稳定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入的探究,对主要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对具体的方案进行探讨,力求找出最佳的方式,来保证相关的融冰工作可以很好的进行,为高压输电线路相关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软件》2018,(2):16-21
影响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微气象因素(环境温度、风速、风向及相对湿度等等)和导线温度等等。而目前微气候要素和覆冰的相关性分析不全面、不系统,无法确定输电线路覆冰的主要因素。统计了云南电网靖万线110 kV线路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的各个监测参量,采用改进的灰色斜率模型分析了输电导线微气象因素(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和导线温度与覆冰之间的关系,计算得到它们之间的关联度分别为0.198、0.075、0.265、0.496;在导线温度满足输电导线覆冰的情况下,环境温度、风速及相对湿度与覆冰间的关联度分别为0.179、0.056、0.237。因此,影响覆冰较大的因素为导线温度,可以为直流融冰等除冰过程提供数据支撑,以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软件》2019,(8):199-202
输电线路覆冰一直是电力系统迫切希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输电线路覆冰边缘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融合技术的方法对输电线路覆冰状态进行判定。对输电线路进行边缘检测是通过图像预处理、Canny算子的边缘检测、形态学边缘检测以及像素级图像融合等方法实现的。实验仿真表明:融合后的图像边缘能够取各自的优势,使边缘检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配电网融冰技术存在的效果差、耗能巨大、难以非失电操作等技术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强励模式的非失电融冰方法。该方法利用趋肤效应提高线路导体的发热效率,借助覆冰的有损导电的特征使冰层在强励电源下提供有效融冰热量,最终实现了在相同发热功率下减少线路电流。通过在融冰线路两端设置滤波器,抑制激励电源引入的非工频谐波,使得非失电条件下的融冰操作成为可能。经仿真分析表明,该融冰方法能够提供较好的发热效率,且热量分布合理,十分有利于线路覆冰消融。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防范黑客及恶意代码等对电力二次系统的攻击侵害及由此引发电力系统事故,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建立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鸭河口电厂信息中心根据上级要求,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对本厂二次系统进行详尽的分析,进行分区规划,并检查出诸多不安全因素,为下一步整改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电站综合自动化是一项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向用户提供高电能服务的一项措施.随着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综合自动化系统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保护本身也需要自检查、故障录波、事件记录、运行监视和控制管理等更强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控制系统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设施正面临着严峻的信息安全风险,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分析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结合电力行业工控系统信息安全需求,遵循先进成熟技术原则、分级保护原则、动态调整原则,提出了采用分层分域、纵深防御策略构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阐述了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安全技术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4.
各大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体系正在全力建设,对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实现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安全与稳定运行.本文就针对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建设重点进行综合的阐述,希望引起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模态或非模态逻辑系统的概念都是狭义的,它们关心的主要是一些重言式或永真式。而对人来说,事实真或假的知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样的知识却超出了它们的定义范围。当它们(通常是模态逻辑系统)被用于意识系统研究时,这就不合适了。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知识系统的观点,其中不仅包括了通常逻辑系统的内容,而且也包括了事实真或假的知识等相关内容,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决策支持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村庄布局优化决策支持系统案例,着重讨论T GIS与 DSS的系统集成,介绍了实现 DSS与 GIS集成的技术,即GIS采用独立开发的电子地图引擎,采用与DSS相一致的数据管理工具,在较低的层面上实现统一的数据结构和规范的数据交互,从而实现地理信息库与数据库和模型库的有机链接,实现在地图上村庄信息的显示和查询,以及村庄合并搬迁后在地图上的动态变化,使用户的决策活动更直观方便。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医院的核心HIS系统,根据国家等级保护的要求而设计的安全体系方案.分别依据物理层、网络层、主机层、应用层的不同特点,结合国家等级保护标准,针对性的提出安全解决方案,并给出了各个安全节点需要实现的功能要求.通过实践检验的,将等级保护建设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医院HIS系统安全建设中.充分结合实际安全需求的、全面符合等级保护建设要求的、战略策略高度统一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蚁群算法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汪镭  吴启迪 《自动化学报》2003,29(1):102-109
将传统用于离散空间问题求解的蚁群算法引入连续空间内的系统参数辨识问题求解, 定义了各智能单蚁的信息量分布函数和相应的系统辨识求解算法,并在线性系统参数辨识的实 例仿真中得到了很好的结果,显示了蚁群算法在连续空间优化问题中的应用前景.最后,对蚁群 算法在连续空间优化领域中的适用特征作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控系统网络化给广播电台提供了更灵活、功能更强大的中控传输系统,使得安全备份系统完善可靠,节目通道任意调配,状态信息实时掌握和控制处理手段多样灵活。本文着重阐述了中控系统网络化的基础框架、系统网络化的技术实现及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20.
首先讨论了系统可靠性分析面临的困难,然后提出利用数字仿真方法解决该问题的思考,并介绍了开发的系统可靠性建模与仿真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后对进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