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嵩  饶浩  梁显锋 《电讯技术》2019,59(12):1398-1403
设计了一种宽带零中频解调接收前端,用于实现无人机通信系统高集成度和简化电路方案等。零中频接收前端在925~2 175 MHz载波频段上直接解调10 Mb/s码速率的偏移四相相移键控调制信号,适用于L、S频段的数据传输链路系统。零中频接收电路在10 MHz带宽时,动态增益范围可达到76 dB,射频信号接收灵敏度为-74 dBm。  相似文献   

2.
结合宽带数字TR组件零中频发射波形产生思想,设计了高速DAC与正交调制器的接口电路。给出详尽设计方法及步骤的同时使用TINA—TI软件对设计的接口电路进行了交直流特性及宽带信号幅频特性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0217929高速突发通信零中频接收技术研究[刊]/强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29(2).—192~195(L)提出了零中频接收技术。其特点是接收本振不需锁相,比较适合高速突发通信。分析指出接收机同相和正交两支路的不平衡及收发频差等因素会恶化接收机的解调性能。给出了零中频接收机射频前端、正交变频和基带处理的实现方法,其中正交90°移相的准确性和正交两路输出放大器增益的一致性是关键。参4  相似文献   

4.
收发前端芯片是5G混合波束赋形系统架构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其关键指标包括发射通路的高效率与接收通路的低噪声。研制了一款采用GaN集成工艺的Ka波段收发前端MMIC,采用谐波匹配技术提高发射通路的效率,通过接收电路拓扑的正确选择及前级匹配网络的优化设计降低接收通路的噪声系数。测试结果表明,芯片在37~40 GHz频率范围内发射通路饱和输出功率大于36 dBm,饱和效率大于26%,功率回退8 dB时三阶交调失真小于-33 dBc;接收通路增益大于19 dB,噪声系数小于3.6 dB。该收发前端芯片可应用于5G毫米波基站中。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工作于K波段的测速雷达前端。该前端发射一个点频连续波信号,将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进行混频后输出两路相互正交的中频信号。通过对中频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和运动方向。该前端采用了微波单片集成压控振荡器(VCO)产生发射信号,并对VCO的调谐电压产生电路及中频信号的放大电路进行了精心设计。该前端还采用了微带阵列天线作为收发天线,使结构紧凑,适用于便携式测速雷达。  相似文献   

6.
B3G射频接收机前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DC-OFDM零中频接收方案,采用两个相邻子载波以分路/合路的方式进行信号处理以降 低硬件难度和复杂度。利用ADS软件设计了B3G射频接收机,其低噪声放大器的最低噪声系数 为1.7 dB,三阶交调点为-1 dBm;下变频器在频带范围内其增益为12.5 dB, 1 dB压缩点-12 dBm,三阶交调点-3 dBm。实验 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前端满足接收机的指标要求,适合于宽带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速率QPSK数据传输链系统,比较分析了数字中频接收与零中频接收的优、缺点,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相滤波的宽带中频正交采样数字零中频接收方案。基于FPGA对此数字零中频正交变换方案进行了实现和验证,同时,对一种全数字零中频QPSK信号的高速解调算法及其FPGA硬件实现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射频收发前端电路是无线收发信机的重要电路之一,它对整个系统的噪声系数,动态范围等关键指标起决定性作用。文中具体分析了射频前端电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射频收发前端的组成、工作原理、接收和发射部分的设计难点和重点。对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了思维简洁、电路控制速度快的UHF大功率射频收发前端,并对方案进行试验改良。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电路噪声系数达到3.2 dB,接收通道增益达到30 dB。发射通道输出功率≥40 dBm,三阶交调≤-18 dBc,试验结果达到预期目标。最后结合实际测试曲线,对实验结果进行进行了分析,并对现有方案提出了改进。  相似文献   

9.
毫米波雷达四元微带双天线阵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收发分离体制毫米波雷达前端的小型微带阵列双天线.双天线包含两个四元并馈微带天线阵,共置于直径为18.6毫米的圆形衬底上,分别作为雷达前端的接收和发射天线.前端电路采用自行研制的毫米波雷达MMIC套片,利用MCM技术集成在与天线共型的圆形衬底上,与天线以背对背方式连接,采用小孔耦合技术进行场耦合.经过对天线和整个前端的测试,收发天线提供了10.5dB的增益,两天线问的隔离度优于-34dB,雷达前端具备良好的收发性能.  相似文献   

10.
幅相多功能芯片是相控阵雷达的关键部件。为了降低前端收发组件的尺寸和成本,本文采用0.13μm SiGe Bi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Ku波段幅相多功能芯片,单片集成了接收通道和发射通道,芯片面积2.5 mm×4.5mm。研制的多功能芯片的接收通道含前端低噪声放大器、六位数控衰减器、驱动放大器、单刀双掷开关、六位数控移相器;发射通道含六位数控移相器、单刀双掷开关、驱动放大器、中功率放大器。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芯片的集成度,采用片上集成的电源管理单元和数字逻辑单元实现电源电压变换、衰减器和移相器的逻辑控制以及收发通道切换等功能。实测结果表明:在f1~f2(1GHz带宽)频带内,实现了发射增益17dB,发射功率(Psat)21.7dBm;接收增益-3dB,接收输入功率(P-1)-8.5dBm,接收噪声系数6.5dB;5.625°移相步进,移相精度(RMS)4.5°;0.5dB衰减步进,衰减精度(0.3dB+7%AS)。  相似文献   

11.
以特定行业的软件监控系统为研究背景,运用UML/ADL集成建模方法进行建模和分析.首先进行了领域的需求分析,然后运用UML建立了对象结构模型和对象行为模型.验证了UML和ADL两种建模工具相集成的建模方法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型的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UML2.0与XYZ/ADL在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不仅便于开发人员之间的理解和交流,也可以对体系结构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和验证。文章分析了UML2.0跟UML1.X相比在软件体系结构描述方面的改进之处.根据UML2.0与XYZ/ADL在软件体系结构描述中的对应关系,提出一种通过定义UML2.0的XYZ/E语义.将UML2.0与XYZ/ADL结合起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一款高性能VGA芯片ADL5330的主要特点以及应用情况。与以往VGA相比,ADL5330可以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具有更宽的动态范围。提出了一种在射频频率范围内实现数字AGC环的应用方法,该方法经工程实际检验,应用效果良好,对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XYZ/ADL的Web服务组合描述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Web服务组合是当前Web服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的描述与验证方法,本文从软件体系结构角度研究Web服务组合描述与验证方法.基于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XYZ/ADL和精化检验/模型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Web服务组合的描述与验证方法.XYZ/ADL是时序逻辑语言XYZ/E的扩展,考虑到多数Web服务具有实时特征,采用XYZ/E的实时扩展语言XYZ/RE表示系统应满足的时间约束.针对Web服务组合系统,根据XYZ/RE到时间自动机的映射规则将系统描述转换为对应的时间自动机,分别采用精化检验和模型检测两种技术验证Web服务组合的正确性;最后通过两个实例分析分别阐述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XML的构架描述语言XBA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文耘  张志 《电子学报》2002,30(Z1):2036-2039
本文通过对现有构架描述语言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构架描述语言-XBA.它把XML应用于软件构架的描述,具备了较多的先进特性.通过对组成构架的基本元素进行描述,同时利用XML的可扩展性,XBA可对现有的各种ADL进行描述及定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ADL5317的引脚功能、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APD偏置电压需要精确控制的要求,给出了一种具有高精度、宽动态范围的APD偏压控制/光功率监测功能的核心电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中APD(Avalanche Photodiodes)的反向偏置电压需进行实际温度补偿的要求,利用LM35温度传感器和ADL5317芯片,设计了一种高精度、低功耗、宽动态范围、偏置电压精确且可自动控制的APD偏压温度自动补偿电路。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2~4 GHz的超宽频带,提出了一种宽带接收机的前端设计方法,其中包括射频信道设计、频率合成器的设计以及基带电路设计。鉴于小型化的设计思想,射频前端采用零中频接收机的架构,使用LTCC滤波器实现噪声系数优于8 d B,输出三阶截断点优于27 d Bm(低噪声模式下)。频率合成器采用集成VCO的锁相环芯片ADF4351,实现单边带相位噪声优于-110 d Bc/Hz@200 k Hz。基带电路采用正交解调器ADL5380和12位双通道AD转换器AD9238,可实现带宽为20 MHz的I/Q双路同时解调。通过FPGA或DSP处理,可广泛用于便携式小型化的监测接收机或通信接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