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邯钢大板坯热送热装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介绍了邯钢二炼钢厂至中板大板坯热送热装工艺。该工艺具有投资少,生产成本及消耗低,工艺较为合理及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生产统计表明,超低头板坯铸机所生产的大板坯的热送率达到47.48%,热装温度平均在400℃以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热送热装过程大板坯传热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热送热装过程中典型的大板坯温度变化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计算结果.研究表明:辊道输送过程热送温度对铸坯冷却速率影响较小;保温坑内堆垛的铸坯温度分布较均匀,冷却速率较慢,在8.3~9.0 K/h之间;堆垛空冷铸坯的主要冷却速率为11.3~18.6 K/h;在加热过程热装温度不同可使铸坯内外形成不同的热履历.对不同热送热装工艺过程中铸坯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为优化界面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鞠幼华 《鞍钢技术》1994,(12):16-20
连铸板坯热送热装及直接轧制工艺具有增产、节能、投资少和提高产品质量等优点。介绍了鞍钢第三炼钢厂大连铸板坯短流程在线直送热装;连铸与初轧板坯小批量穿插装炉;微机优化连铸坯加热工艺等方案的研究内容。该方案需要在大生产中不断完善,以提高其科研水平和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连铸坯热送热装过程传热数学模型对热送热装工艺中铸坯温度变化模拟结果为基础,建立了传搁过程中铸坯温度变化在线实时预报的数学模型,在线模型能实时预报各种工况下铸坯的温度变化。  相似文献   

5.
连铸板坯热送热装新工艺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铸板坯以其精确的外形尺寸和表面无缺陷进行热装或直接轧制,这已成为节能及提高轧机生产能力的必然途径。国外大型板坯连铸机应用于生产已近三十年的历史;1974年,连铸板坯又开始了热装的尝试。十多年来,热装工艺发展极为迅速,并以提高热装温度和热装率为中心,进行了各种工艺技术性改造,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热轧厂已经具备了板坯热送热装工艺生产的条件。这是因为: 第一,二炼钢厂有3座纯氧顶吹转炉,配有3台弧形半径为10.3m的大型单流式板坯连铸机,连铸比为80%。1982年,连铸比突破设计能力,达到82.58%;1985年3月以后提高到100%。现在,连铸机每月铸坯稳定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新钢第一炼钢厂连铸坯向中厚板厂热送热装的工艺实践,分析研究了含铌钢表面裂纹控制技术、头尾坯控制技术以及铸坯入炉温度对微合金钢表面质量的影响等。生产实践表明,铸坯热送热装攻关后,改善了铸坯质量,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金属收得率,大幅度降低了煤气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实现了炼钢厂和中厚板厂的生产管理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针对含铌低合金钢热装热送工艺中出现热送裂纹的现象,描述了裂纹及其金相组织形貌特征,分析认为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两相区高温铸坯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混晶组织恶化了其高温塑性。通过采用板坯表面淬火工艺,铸坯表面10 mm范围内温度可快速降低到690℃以下,实现含铌低合金钢的热装热送,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业务流程重组在热送热装生产组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冶金企业在热送热装生产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对企业的生产业务流程进行改造,规划了新的业务流程,并对其实施后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和理论分析表明,通过业务流程重组该企业可大大提高连铸坯的热送热装率和板坯的热装温度。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3种不同的连铸板坯热送热装方式。宝钢采用君津方式,即连铸用可调宽结晶器,热轧用强化型VSB;采用5项钢水净化技术和20项高温无缺陷铸坯生产技术,以生产出高温无缺陷铸坯。提出了实现热装的三项前提条件,其中包括一贯生产管理技术,对此阐述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热轧的加热炉是钢铁企业能源消耗比较大的设备。近年来,国内诸多钢铁企业尝试了不经加热炉直接轧制铸坯工艺,并获得了成功。邯钢能嘉炼钢厂新建的方坯—棒材产线采用了铸坯热送热装技术,经过多次生产实践,不断进行设备改进和生产工艺优化,铸坯热送率和温度合格率都有了明显提高,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氧化铁皮,降低了材料损耗,提高了成材率,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截至目前,铸坯热送率最高达到78%,铸坯温度合格率已稳定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许晓东  许春明 《炼钢》1992,8(3):3-7
首钢引进安装在第二炼钢厂的2台8流小方坯连铸机,经4年的生产与改进,解决了210t转炉配连铸生产120×120mm断面方坯的一系列工艺、设备和管理等难题,使铸机连浇时间和作业率大幅度提高,铸坯年产量达到126万吨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2.
重点介绍并分析了世界薄板坯、薄带、异形坯和空心管坯连铸的工艺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关键技术。认为薄板坯连铸和异形坯连铸技术近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薄带连铸和空心管坯连铸目前还不够成熟。指出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加快研究步伐。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发展,世界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不断进步,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不断扩大。目前,中国的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发展迅猛,其产量已占世界首位,并且在工艺制度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地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工艺必将引领中国钢铁企业未来铸轧设备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攀钢在提高板坯连铸拉速过程中所出现的铸坯内部典型缺陷及其产生原因,以及采取的相应技术措施和取得的效果,这些实用技术措施确保了攀钢成功地实施高效板坯连铸技术。  相似文献   

15.
萧忠敏 《炼钢》1995,11(2):53-57
根据我国冶金工业加快发展连铸生产的技术方针,简述武钢第一、二炼钢厂的连铸生产,建设概况和第三炼钢厂的连铸设计及采用的新技术,展望武钢年产一千万吨级钢的全连铸生产和提高武钢连铸生产技术水平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高效连铸是我国连铸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而小方坯的高效连铸更是我国连铸技术改造的首要问题,小方坯高效连铸的中心任务是实现高速连铸,因此,小方坯连铸机技术改造的基本原则是,对影响连铸拉速的关键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以最小的资金投入产生最佳的工艺效果,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连铸喷淋水冷结晶器的实用喷嘴,考察了喷嘴的水流密度分布,喷射角度,水滴速度等水力特性参数。给出了喷嘴群在结晶器上的布置方式及合理的水流密度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8.
根据合金钢连铸保护渣多组分组成特点,设计了CaO-SiO2-Na2O-CaF2-Al2O3-MgO-MnO-BaO渣系,研究了该渣系组成与粘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渣系保护渣的粘度在CaO/SiO2=0.6~1.1、CaF2=5%~15%、Na2O=2%~10%、MgO=0~5%、MnO=0~5%、BaO=0~7%范围内随着含量增加而降低;在MgO=5%~8%、MnO=5%~8%、BaO=7%~12%范围内,连铸保护渣的粘度基本不变。通过研究还得出了粘度与组分之间的回归方程,对连铸保护渣的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简要总结了十七年来河南连铸生产建设的成绩和问题,同时提出了今后发展连铸技术的思路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吴国付 《炼钢》1995,11(5):21-24
从实践总结罗可普连铸机的固有特点,在生产考察中分析国内现有罗可普连铸机存在的问题,结合生产实际提出设计改进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